宋词三百首为什么把赵佶的词放在第一首(宋徽宗最后一首词)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宋词三百首为什么把赵佶的词放在第一首,以及宋徽宗最后一首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宋词三百首内容

宋词何止三百,不过是选了一些比较好的称为“宋词三百首”,每个人欣赏角度不一样,这三百首也就不一样

《宋词三百首》第一首是谁的词

赵佶的《燕山亭·北行见杏花》是《宋词三百首》的第一篇。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赵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宋词三百首》的编排总体以时间为序。但是,由于朱祖谋是个正统的封建文人,有着浓厚的封建思想。所以在排序时,他将皇帝排在最前面,如宋徽宗赵佶;把和尚和女词人排在最后,如李清照。这表现了他皇权至上、轻视妇女的思想,是不可取的。但是为尊重上疆村民原书,我们在此未对顺序进行调整。

宋徽宗赵佶的著名诗词有哪些?赵佶三首古词欣赏

赵佶你们知道是谁吗?他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是个多才多艺的皇帝,他绘画十分擅长,而且书法上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很多人都觉得赵佶的书法过于柔媚轻浮,可能是和他的艺术修养有关系吧。赵佶非常重视和在意艺术,在他那个朝代,画家的地位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甚至还把画作当做是科举考试之一。接下来我为你带来宋徽宗赵佶最有名的三首古词欣赏。

宋徽宗赵佶三首古词欣赏

1、《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

赵佶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曾经回想起汴梁京城往昔的富贵繁华,辽阔的万里河山均属皇家辖统。琼枝玉阙金碧辉煌的宫殿里,从早到晚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中。想必花围锦簇的京城啊战乱后一片凄凉,如今我被掳荒漠仍然做着京城时的美梦。繁华的京都如今在哪里呢?夜晚月照寒窗羌笛中响彻凄婉的《梅花落》曲声。

2、《南歌子·风动槐龙舞》

赵佶

风动槐龙舞,花深禁漏传。一杆红日照花砖。走马晨晖门里、快行宣。百五开新火,清明尚禁烟。鱼符不轻便朝天。醉里归来疑是、梦游仙。

这首《南歌子》写尽寒食风流及皇家气象,是赵佶的一首佚词。这是一首反映后宫嫔妃生活的佳作,写的高华而有情趣。龙爪槐在风中舞动,宫漏的清响从花丛中传来。红日正在升起,召唤美人的命令正在传达。在这赏花时节,不须核对鱼符,都来到帝王身边。轻歌曼舞,浅醉娱春,恍惚是梦游仙宫一样。词笔轻盈,述情蕴藉,可谓宣和鼎盛的实录。但是君民宴安的局面,不久就被南下金人的屁股打破了。这种缺乏忧患意识的文恬武嬉,是难以持久的。

3、《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赵佶

裁翦冰绡,打叠数重,冷淡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

语极淡雅,而情极浓挚。城破国亡,身被俘虏,文明不敌野蛮,不止是赵氏一家一姓之耻辱,更是华夏文明史上绝大之耻辱。徽宗用心全在一己之悲,而以其身份特殊,自然满蕴邦国之恸,故而尤其动人。

词之上片,借咏杏花而见意。“裁剪”三句,描摹杏花形色,比喻新奇。更以人喻花,谓杏花是靓妆艳女,虽蕊珠宫中仙女,亦自不及。然而愈美好,便愈易凋零,“无情风雨”喻金人之侵掠,“院落凄凉”喻故宫废圮,“几番春暮”者,痛苦未有已时也。过片反用燕足系书之典,“故宫何处”暗承“院落凄凉”。“怎不”以下,翻转折进,写出彻骨的哀凉与绝望。此词之佳处,正在写出绝望,留余地

宋词三百首为什么把赵佶的词放在第一首

《宋词三百首》原为313首,后经朱祖谋重编审定,精存词作283首,共词人79家。朱祖谋挑选作品,“大要求体格、神致,以浑成为主旨”(况周颐《原序》)。

《宋词三百首》的编排总体以时间为序。但是,由于朱祖谋是个正统的封建文人,有着浓厚的封建思想。所以在排序时,他将皇帝排在最前面,如宋徽宗赵估;把和尚和女词人排在最后,如李清照。这表现了他皇权至上、轻视妇女的思想,是不可取的。但是为尊重上疆村民原书,我们在此未对顺序进行调整。

宋词三百首

链接:

提取码:uk81

该小说讲述了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 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从我们今天读者的情趣来看,像“大江东去”之类的豪放派的作品更易于接受。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