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朋友对于上大夫与大司马哪个大和大司徒和大司马哪个大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在汉末三国时期,曹操、孙权、刘备等群雄逐鹿中原,自然为武将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也即对于魏蜀吴三国,都非常重视武将这一群体。在武将立下战功之后,各个诸侯需要对其加官进爵,以此达到激烈的效果。其中,就进爵来说,指的是爵位上的提升,比如由关内侯进封为亭侯、乡侯、县侯等。至于加官,自然是官职上的提升了。
在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太尉、大司马成为三个最顶级的武将官职了,也即达到这三个官职的武将,几乎都是位极人臣了。比如蜀汉大司马蒋琬,曹魏曹魏司马懿,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等。那么,问题来了,三国时期,大将军、大司马、太尉,究竟哪个官职更大?也即这三个官职的地位和实权,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一
首先,在汉末三国时期,从官职地位上来看,大司马在大将军之上,大将军则在太尉之上,也即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尉。
按《汉书·百官公卿表》:“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是秦汉的最高武职。在秦朝时期,太尉和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为三公。在古代封建王朝下,三公通常指地位最显赫的三个官职。不过,在秦朝时期,因太尉权势过重,也即执掌天下兵马,故终秦一朝未任命太尉。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对于太尉来说,依然执掌兵马。
不过,在汉朝时期,太尉不能直接调动兵马,例如周勃平定诸吕之乱时,身为太尉,却不能进入上将军吕产所指挥的北军,只得诈称皇帝的命令才进入北军营地并取得指挥权。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太尉依然位列三公,可是,太尉逐渐变成一个虚职,也即地位显赫,却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比如在曹魏历史上,蒋济、司马懿、贾诩、高柔、满宠等老臣曾担任太尉一职。相对于他们之前的官职,太尉更偏向于一个荣誉官职。
二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国时期,蜀汉并没有设立太尉一职,至于东吴,太尉也不是一个常设的官职。进一步来说,就蜀汉和东吴来说,三公往往废置无常,并不如曹魏比较固定。相对于太尉,大将军不仅掌握实权,而且是魏蜀吴三国都常设的官职。东汉的大将军原位在三公下,也即大将军一开始是低于太尉的,到汉和帝时窦宪出任大将军,由于权势太大,朝廷震动,联合奏请以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后汉书·窦宪传》)。
东汉末年,大将军同样位在三公之上。而到了三国时期,大将军基本上是位列三公之上的。后来司马师任大将军时由于其叔父司马孚是太尉,曾改大将军在太尉下(《三国志·曹爽传》)。不过,这是比较例外的情况,也即在曹魏的大部分时期,大将军的地位都是高于太尉的。
三
由此,在三国时期,魏国大司马、大将军均为上公,第一品。这里面的上公,是相对于三公的,上公指位在三公以上的公。西汉时,有太师、太傅、太保,称为上公,而东汉上公则仅有太傅一人,但不常设,比如司马懿曾担任太傅一职,这就属于上公,地位上高于司马懿之前担任的太尉。对于曹魏来说,大将军和大司马都属于上公,因此地位自然在三公之中的太尉之上。在三国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比如曹魏大臣陈群曾任司空,王朗曾任司徒。对于大司马和大将军来说,虽然都属于上公,不过,在排名上,一般是大司马高于大将军。
举例来说,黄初二年,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拜曹仁为大将军。又诏使曹仁讨斩叛将郑甘,移屯临颍,迁大司马,总督诸军据守乌江,还屯于合肥。对于曹仁来说,先担任大将军,后升迁为大司马,这说明在魏国,大司马是在大将军之上了,也即是武将的最高官职了。
四
另一方面,在东吴,除了大将军,还有上大将军,顾名思义,上大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上,比如陆逊这位名将,就被孙权封为上大将军。因此,在东吴,顶级的武将官职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司马、左右大司马、上大将军、大将军、太尉。在实际的权力上,太尉在汉末三国时期已经偏向于一个虚职,或者说是荣誉官职,没有什么实权,至于大司马和大将军,都拥有调兵遣将的实权,在魏蜀吴三国都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因此,在魏蜀吴三国,大将军和大司马的担任者,必须深受君主的信任,比如曹魏历史上,大将军和大司马一开始以曹操的宗室为主,比如夏侯惇、曹仁、曹真、曹休等,而在蜀汉,则是以诸葛亮一手提拔的心腹为主,比如蒋琬、费祎、姜维等人曾担任大将军或者大司马一职。而就蜀汉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因为早在公元220年就去世了,没能等到刘备登基称帝的时候,所以无缘蜀汉大将军或者大司马的位置。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古代皇宫职位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
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擢。提升官职。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简称"相"。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
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刺使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极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扩展资料:
古代官位等级:
古代官位等级即古代官职,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统知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代官位等级
大年夜司马相当于兵部部长.. 上卿 相当于宰相..... 太尉 最高军事统帅.... 丞相宰相 这几个名称涌如今不一个时代 不一样的朝代有时刻职位雷同然则称呼不合... 大年夜司马=太尉 上卿=丞相
上大夫,先秦官名,战国时,官爵分为卿和大夫两级,在卿中有上卿、亚卿之分。在大夫之中,有长大夫、上大夫、中大夫等。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
大(dà)夫:官名。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
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大夫,有上、中、下之别。大夫在卿之下。然《周礼》卿之下,依次为中大夫、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而无上大夫。是卿即上大夫。《左传·桓公三年》则谓侯国有上卿、下卿、上大夫,与此有异北周依《周礼》设六官(天、地、春、夏、秋、冬),卿之下有上、中、下大夫等,大冢宰下为小祖宰上大夫,下司徒下为小司徒上大夫,大宗伯卿下为小宗伯上大夫,大司马卿下为小司马上大夫,大司寇卿下为小司寇上大夫,大司空卿下为小司空上大夫。民国三年(1914),袁世凯规定文官分九秩,上大夫列三卿(上、中、少)之下,为第四秩,简任。加秩者为同上大夫。五年七月废。参见“上卿”。
战国时,官爵可分为卿和大夫两级:在卿当中有上卿、亚卿之分。在大夫之中,有长大夫、上大夫、中大夫等。例如魏国,吴起做西河守时,奖励军功,曾以长大夫赏人。后来须贾曾为魏国的中大夫。在赵国蔺相如做过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在齐国,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等都做过上大夫。
秦汉时,大夫为皇帝近臣,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秦有中大夫,为郎中令属官。
汉代初分为中大夫、太中大夫、谏大夫。汉武帝时,改中大夫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为掌议论之官。
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官,至明清废。又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之称号。清朝高级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则称将军。宋徽宗政和年间重订官阶时,在医官中别置“大夫”以下官阶,故今仍沿称医生为大夫。明、清职事官不用大夫为官名。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