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威为什么要询问绢的的简单介绍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胡威为什么要询问绢的,以及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关于廉洁的……

电影:生死抉择。反腐廉洁

北方某省会城市市长李高成自中央党校学习一年后回来,就面临复杂的局面和尖锐的矛盾。一方面,自己出现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杨诚,他来了才半年,省委就已经任命他主持市委工作,而自己曾经工作过的中阳纺织厂有上千工人准备到市政府请愿,令他大吃一惊。6年前,李高成就是该厂的厂长,几十年来它一直是本市纳税大户,但现在却面临着破产和倒闭……李高成进入中阳纺织厂进行调查,但随着调查的一步步深入,却发现由他一手提拔的中阳纺织厂领导班子存在着集体腐败,自己的妻子吴蔼珍也深深卷入其中,李高成的四弟李宝柱本来在家种田,却成了“青苹果娱乐城 ”的总经理。这个乌烟瘴气的娱乐城,幕后老板正是中阳纺织厂的领导班子。而所有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网被后,培养他的省委副书记严阵就是其中的关键。李高成面临着痛苦的抉择……最终,在党性和良知的要求下,在杨诚的协助下,李高成做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选择。

故事

周总理的廉洁是无比的威严,他的影响力是当今无人能比的。当年在国务院会议厅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木屏风,这是总理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的写照。在国务院的会上,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总理说:“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1959年,在大跃进的气氛下,水利部未经报告请示,在密云水库附近兴建一座水利建设成就展览馆。有一天,在西花厅开会,总理突然转过头向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说:“钱正英,贺老总告诉我,你们在密云水库那里修建一个相当高级的楼,有没有这回事?”钱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览馆。”总理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轻声地说了一句:“没有想到你们也会办这种事。”钱听了羞愧得无地自容,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如果按现在某些干部的想法,总理既未严厉批评,又未责成处理,既无纪委处分的威慑,更无丢官的危险,完全可以蒙混过关。但在周总理伟大人格的感召下,钱回部后,立即在党组会上作了传达。水利部党组随即决定:将这座价值400多万元的建筑,无偿转让给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个研究所,并向中央写了一个深刻检查的报告。

清正廉洁 故事

故事1: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其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朱元璋虽为一国之君,但他率先垂范,倡导廉洁之风。

故事2: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在困境、逆境中,苏轼以勤俭节约来维持生活、度过难关,不失为良策。

故事3子罕是春秋时期宋国的贤臣。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美玉,把它献给了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拿给玉工看过了,玉工认为它是宝物,所以我才敢进献给您呀!”子罕说:“我把不贪婪当作宝物,你把美玉当作宝物。如果把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两个人都丧失了宝物,不如各人保有自己的宝物吧。”

献玉的人叩头,然后对子罕说:“小人怀中藏着宝玉,到哪里都不安全,还是把它送给您吧。这样就可以免于被人谋财害命了。”于是子罕就把美玉放在自己住的地方,让玉工雕琢它,然后又卖了出去,把钱给了献玉的人,让他成了富翁,然后送他回家去了。

故事4公仪休喜欢吃鱼,有人就送鱼给他,他拒而不受。送鱼的人说:"听说你喜欢吃鱼,为什么不肯接受我送的鱼呢?"公仪休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更不能接受你的鱼!我现在做宰相,买得起鱼,自己可以买来吃,如果我因为接受了你送的鱼而被免去宰相之职,我自己从此就买不起鱼了,你难道还会再给我送鱼吗?这样一来,我还能再吃得到鱼吗?因此,我是决不能接受你送的鱼的。"

故事5

父子清廉

三国时,胡质在魏国任州郡长官近三年,死后家无余财,只有朝廷赏赐的衣服和数箱书籍而已。对他的廉洁操守,人人称道。胡质在荆州任刺史时,其家眷都在京都。一次他的儿子胡威到住所去看望他,等回家时,胡质拿出一匹绢给他,让他路上做盘缠。胡威跪在父亲面前说:“爹爹为官一向清正,不知此绢从何而来?”胡质说:“吾儿不必怀疑,此绢是我的俸禄所余。”胡威谢过父亲的赏赐,遂骑驴上路。一路上,他在打尖住店时都是自己放驴,自己砍柴做饭。

后来胡威也官任刺史,政绩卓著,清名遐迩。入晋以后,晋武帝接见了他。晋武帝谈起当年胡质的生平事迹赞叹不已,遂向胡威道:“你的清廉和你的父亲比起来怎样?”胡威答道:“不如吾父。”晋武帝问:“为什么呢?”胡威说:“臣父清廉惟恐人家知道,臣清廉惟恐人家不知道,所以臣和家父相差甚远。”

三国时期,蜀国境内“刑法虽峻而无怨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蜀国名相诸葛亮严于律己,一身清廉使然。诸葛亮一生“抚百姓,示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深为其所动,之后跟随刘备征战南北,奇功屡建。刘备死后,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蜀国国事,事无巨细,每必亲躬。他5次亲率大军,北伐曹魏,与曹魏短兵相接。他严格要求子侄辈,不以自己位高权重而特殊对待。他亲派侄儿诸葛乔与诸将子弟一起,率兵转运军粮于深山险谷之中。为此,他专门给其兄诸葛谨写信说,诸葛乔“本当还成都”,但“今诸将子弟皆得转运”,“宜同荣辱”。马谡失街亭后,他引咎自责,上疏后主刘禅,“请自贬三等”,从此更兢兢业业、勤勉有加。“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四升。”长期的废寝忘食使他心力交瘁积劳成疾,年仅54岁便英年早逝。诸葛亮以他的实际行动验证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

诸葛亮生前,在给后主的一份奏章中对自己的财产、收入进行了申报:“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去世后,其家中情形确如奏章所言,可谓内无余帛,外无赢财。

诸葛亮病危时,留下遗嘱,要求把他的遗体安葬在汉中定军山,丧葬力求节俭简朴,依山造坟,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纳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殓时,只着平时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这就是一代名相诸葛亮死后的最高要求,其高风亮节实为可圈可点。

厚谢婉拒

宋时,刘温臾在朝中身居要职,一个自称他门生的人送给他一车粮草,刘温臾推辞不掉,当即答谢回赠他一套华丽的衣服,其价值高于一车粮草的数倍,那人见达不到送礼行贿的目的,只好将粮草拖了回去。

官员为政清廉与否,自律相当重要,但他律亦不可少。下面的几则古人劝廉的故事,对于今天加强廉政建设无疑也大有裨益

母劝子廉

东晋西征大将军陶侃做浔阳县吏时,曾主管县衙鱼肉及精美食品供应。有一回,他派人送一瓦锅鱼制品给母亲谌氏。谌氏原封未动让人退回,并附信一封:“你做县吏,送给我公物,不但不能使我受益,还会增加我对你的担忧。”她规劝儿子要公私分明,为政清廉。在母亲的教导下,陶侃反思自己,改过自新,后来以政绩显著闻名于世。

妻劝夫廉

古时,东关临池司马孟宗在外做渔官时,因妻子爱吃鱼,他便把腌鱼寄给妻子。其妻却将鱼如数退回,并附言说:“你做渔官,却把腌鱼寄给我,别人如何看呢?”为此,她三年不吃鱼,司马孟宗从此也恪守清廉。

兄劝弟廉

清顺治年间,侯抒愫任潍县知县时,操守清正。大商人郭某遭了官司,有十多个官员为其说情,侯抒愫都闭门不见。侯抒愫为官清正与其哥哥的劝导是分不开的。当初,侯抒愫任知县时,其哥哥侯抒恽就劝戒说:“我们家世代清白,你如果贪一文钱回来,我就不认你这个弟弟了。”

老劝新廉

明朝有个兵部尚书叫王廷相。有一次,他给新上任的御史讲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他坐轿外出,走到半路下雨了。雨后再上路时,一个穿着新鞋的轿夫小心翼翼,后来还是一不小心踩到了水洼里,鞋面被弄脏了。于是,这个轿夫便不再顾惜新鞋,再遇到泥水,便满不在乎地踩上去。御史是负有弹劾、纠察官员过错之责的人,王廷相讲的这个故事,其中的寓意很深,是劝戒御史引以为戒,坚持防微杜渐,以保清廉本色。

下劝上廉

金海陵王执政时,刘焕任任丘县县尉。任丘县县令是个贪财的人,刘焕遇事就提醒他“收敛贪财之心,少干贪占之事”。这个县令还能听进他的劝告,与刘焕共事期间真的多干实事,不搞贪占。后来,朝廷考核官员时,县令受到奖赏。县令置酒感谢刘焕:“你有廉慎之德,使我获得了奖赏,感谢你的提醒和规劝。”

“一字”故事见清廉

晏婴一裘

春秋齐景公时,齐国的良相晏婴一生崇尚节俭。他平日粗茶淡饭,妻室只着布衣,从不奢望丝绸。晏婴自己有一狐裘,一直穿了三十年,别人讥笑他,他却泰然处之。景公称赞他勤政廉洁,并赐给他千金之裘,但他却坚辞不接受。

有没有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软件!!??

有 !

以石钟山记为例!

《石钟山记》学习要点和能力训练

一.学习要点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①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嘉佑进士。因政见和王安石、司马光都不合,被新旧两党排挤,一再被贬,甚至入狱(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入狱)。这种政治遭遇和长期在许多地方做地方官的经历,使他对社会和人民生活加深了了解。苏轼的文章纵横奔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放了豪放派的词风。他的诗也有很高成就。他还是书画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②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6月,苏轼由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团练使,官名,宋代刺史兼团练使,管民间武装,为虚衔,无职权)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县)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今江西上饶市)德兴县任县尉(县令下属管地方治安的官),途经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散文。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亲身探访考察,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虽然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他的精神应肯定。而苏轼就此议论的“事非亲历,不可臆断”的道理,更有重要意义。

2.课文内容简析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对石钟山命名缘由两种解释的疑问——质疑。

这一部分是议论,疑郦元之说,“钟磬”实验,为伏笔,中间月夜泛舟和结尾“叹郦元之简”与之相呼应;疑李渤之说为伏笔,中间寺僧敲石和结尾“笑李渤之陋”与之相呼应。

第二部分(第2段):通过亲身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命名缘由——解疑。

这一部分是记叙。月夜泛舟目见耳闻,照应开头对郦元之说的疑问,又为后文“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作了铺垫。

第三部分(第3段):抒发感想:事须亲历,不可臆断——结论。

这一部分是议论。“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均照应开端和中间。

3.总结中心思想与写作特点

①中心思想

作者通过亲身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命名缘由,解除了对郦道元、李渤之说的疑问,从而抒发了感想:事须亲历,不可臆断。

②写作特点

其一: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不同于一般游记,不重在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前后议论,中间记叙描写,通过记游来阐发道理。

其二: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详见前内容分析。

二、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题。

胡威少有志尚,厉清白。其父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cuàn,烧火做饭),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三国志·注》)

1.对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阴资装百余里要之 阴:暗中。

B.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向:向来。

C.具以白质 白:告诉。

D.语及平生 及:到。

2.对下列句中红色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其父质之为荆州也 ┏威自京都省之

┗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 ┗ 威自驱驴单行

A.两个“为”意义相同,两个“自”意义也相同。

B.两个“为”意义相同,两个“自”意义不同。

C.两个“为”意义不同,两个“自”意义也不同。

D.两个“为”意义不同,两个“自”意义相同。

3.下列各句中红色的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威自京都省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问而明辨之也

C.食毕,复随旅进道

寿毕,请以剑舞

D.先其将归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4.下列各句中红色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父质之为荆州也

是吾俸禄之余

B.故以为汝粮耳

具以白质

C.其父质之为荆州也

先其将归

D.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5.“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吃完饭,又随着旅客上路,像这样去了又回来。

B.吃完饭,又随着旅行上路,像这样去了又回来。

C.吃完饭,又随着旅行上路,像这样往还道路客舍间。

D.吃完饭,又随着旅客上路,像这样往还道路客舍间。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胡威去荆州探望父亲,一路无车马童仆,自驱驴单行,拜见父亲后,他住在养马的房舍中十余日,告归。

B.胡质给胡威一匹绢为道路花费用,胡威问明绢的来历才接受,并把它作为路途花费而用了。

C.胡质帐下的都督为了讨好胡质,故意请假还家,与胡威同路而行,每事佐助经营,又少进饮食。

D.胡威怀疑,密诱问,才知道此人的身份,后来通过送信人告知胡质此事,胡质惩罚了那个都督。

附参考答案、简析及译文

1.B(向:先前。)

2.C(第一个“为”是动词“治理”,第二个“为”是动词“作为”;第一个“自”是介词“从”,第二个“自”是代词“自己”。)

3.C(第一个“省”是“探望”,第二个“省”是“检查”;第一个“审”是“知道”,第二个“审”是“详细”;两个“毕”都是“完毕”;第一个“先”是“在……之前”,第二个“先”是“表率”。)

4.B(第一个“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第二个“之”是助词“的”。两个“以”是介词“把”。第一个“其”是“他的”,第二个“其”是“他”。第一个“因”是“于是”,第二个“因”是“通过”。)

5.D(“旅”指“旅客”,“往还”指“往返道路客舍间”。)6.B(胡威没有花费这匹绢。)

【译文】

胡威少年有很高志向,严格要求自己品质清纯。他的父亲胡质管理荆州,胡威从京都去探望他。胡威家贫,没有车马童仆,胡威自己骑着驴单独前去,拜见了父亲。他的驴放在马圈中养了十几天,他告诉父亲要回家。临到辞别时,胡质送给胡威一匹绢,作为道路上的花费。胡威跪下说:“父亲大人很清白,我不知道从哪儿得到这绢?”胡质说:“这是我的俸禄剩余的,所以把它作为你的花费罢了。”胡威接受了绢,辞别父亲回家。每次到了客舍,自己放驴,取来柴草烧火做饭,吃完饭,又随着旅客上路,像这样往返道路和客舍之间。胡质官署下面有个都督,向来不相识,在胡威将回家之前,请假回家,暗中准备行装在一百多里的地方邀请胡威。胡威于是和他结成同伴,每件事情这个都督都帮助他办,又稍微进献些饮食,这样走了几百里。胡威有点怀疑他,秘密地引诱询问,才知道他是父亲官署的都督,于是拿先前父亲送给他的绢答谢了他,打发他走了。后来通过别的送信人,把这些全都告诉了胡质。胡质下令用木棒打了那个都督一百下,除掉了他官名。他们父子清廉谨慎如此。于是父子名誉显著传闻,历任州郡长官。晋武帝召见胡威,谈论边境之事,说到一生的事。皇帝感叹他的父亲清廉,对胡威说:“您和父亲比,谁更清廉?”胡威说:“我不如父亲。”皇帝说:“因为什么不如?”回答说:“我父亲清廉恐怕别人知道,我清廉恐怕别人不知道,这是我不如父亲,差得很远啊。”

《石钟山记》在线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0分)

1.下列各句中的红色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A.而此独以钟名,何也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D.可烧而走也

2.下列各句中的红色词语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自以为得其实 B.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C.自以为得之矣 D.得双石于潭上

3.从句式角度考虑,不同类的一句是( )

A.宋何罪之有 B.时人莫之许也

C.城中皆不之觉 D.而言之不详

4.下面与"自以为得其实"中"以为"含义、用法不相同的是( )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赵王以为贤大夫

C.以鲁肃为赞军校尉 D.不以为苦,反以为乐

5.对下面的一段文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A.这段使用的修辞手法有夸张、拟人、比喻、摹声。

B.文中对夜景的描写是从明暗、高下、动静、远近、形声等十个角度进行的。

C.本段描写的作用是为写水声进行烘托,以便突出实地调查才可靠。

D.本段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渲染山上的气氛,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猛兽奇鬼"与人伴行,增加了探险的趣味。

答案与解析

1

答案:D

分析:例句"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中的"鸣"是使动用法,D句"可烧而走也"中"走"也是使动用法。A句"而此独以钟名"中"名"和B句"函梁君臣之首"中的"函"都是名词作动词;C中"事不目见耳闻"中的"目"是名词作状语。

2

答案:B

分析:A、C、D三句中的"得"都是"得到"的意思。B句中的"得"是"能够"的意思。

3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特殊句式的把握能力。A、B、C三项,皆有代词"何、之"提到谓语前面,都是宾语前置句。

4

答案:C

分析:题干中的"以为"根据其语境,应译为"认为"。选项A、B、D三项中"以为"皆与题干之义相同。C项中"以为"应为"用……做"。

5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鉴赏评价能力。回答此题一要判断本题是否运用了选项中提到的修辞手法,二要分析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三要真正读懂原文的意思。此题误选A,是因为有的同学不知道"摹声"也是修辞手法。其实,只要读懂了本段文字,就不难看出D项的明显错误。"猛兽奇鬼"是"大石"的喻体,增加了文章的恐怖氛围。

课外拓展:

延续千年的石钟山命名之争

在祖国的山河中,恐怕很少有哪一处像石钟山那样,有关它命名缘由的争论延续了1000多年,不少学者名流卷入了争论,其中最有名的是宋代的苏轼。

争论中苏轼写了篇《石钟山记》。由于文章写得好,千百年来,《石钟山记》广为流传,在中学课本中,该文一直作为重点古文入选。“江山名人两相映”,石钟山也因苏轼和他的《石钟山记》名扬海内,妇孺皆知。后人为感激苏东坡,特地在石钟山建“怀苏亭”纪念这位文豪。

石钟山在庐山东北麓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海拔57米,周围数里左右。因为这里有两座石钟山,所以两山所在地湖口县县城又称“双钟镇”。人们习惯上所指的石钟山,是紧靠长江的这一座,又称下石钟山。 石钟山称谓最早见于文字是在汉代桑钦(一说是晋朝的郭璞)所著的《水经》中。《水经》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书中对石钟山仅提了一句“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到了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公元466—527年)为《水经注》作注,写了20倍于《水经》的《水经注》,在《水经注》中,郦道元第一次提出了石钟山之所以以钟命名的原因,是由于石钟山“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也许郦道元说得太简略了一点,所以到了唐元和年间,在江州(九江)任刺史的李渤为了进一步弄清石钟山命名的根由,特地去石钟山考察了一番,写了篇《辨石钟山记》。这篇文章虽比不上后来苏轼的《石钟山记》,但也文彩斐然,行文流畅,推理严密。李渤在文章中说:他在石钟山下的深潭边发现两块巨石,用东西敲打二石,南边的那块声音厚重而模糊,北边的那块则声音清亮高亢。所以他得出结论:石钟山命名的缘由,在于此山的大石能发出洪钟般的声响。

可是后人对郦与李的解释都不够满意,北宋大诗人苏轼就是一个。

苏轼是位有心人,他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前人虽有不同的解释,但都不能令人信服。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离湖北黄州(今黄冈)赴汝州上任,兼送长子苏迈去德兴县,有机会亲临石钟山,解开自己多年来的疑惑。他们到石钟山后,山寺僧人派了两位小童领着苏氏父子,在乱石中拣了几块大石用斧头敲击,发出咚咚的声响,苏轼当然不信,只是笑而不言。当夜,他与儿子苏迈乘小船亲临石钟山下绝壁,进行实地考察。这是一个月明之夜,父子俩看到了月影里侧立千尺的巨石,听到了云霄间惊鹘的鸣叫与山谷中鹳鹤令人心悸的啼声。他们发现了石穴石罅同风水相吞吐发出奇特的声响。原来,石钟山下的岩石“空中而多窍”,波浪冲击石洞石穴,水石相搏发出钟鼓之声……苏轼恍然大悟,以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根由。他喜不自禁,月夜归舟,即写出了名文《石钟山记》。文中叹息郦道元言之不详,嘲笑李渤缺乏探险精神。

苏轼为一代文豪,诗、文、画、书法都足以雄视百代,世称“李(白)江苏(轼)海”。《石钟山记》一问世,人们便被它的推理、气势所折服。南宋著名词人刘克庄道:“坡公此记,议论,天下之名言也;笔力,天下之至文也。” 从此,关于石钟山命名之争,似乎也因苏轼一锤定音,告一段落。

苏轼的《石钟山记》尽管写得好,但他得出的结论仍令人生疑。到了明、清时期,一些敢于独立思考和勤于实地考察的人,仍在辛勤地探索石钟山命名的秘密。晚清学者俞樾(俞平伯曾祖、章太炎之师)到石钟山后,经过周密的考察,认为石钟山的命名,应从“形”的角度来考虑,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虽强调实地考察的重要性,但他自己偏偏忽略了调查时不应忽略的一个重要条件:江湖水位,冬夏悬殊极大。苏轼到石钟山是农历六月,正是鄱阳湖洪水季节。唯有冬天水退,石钟山下洞口才会大部分露出水面。冬、夏相比较,石钟山的秘密才便于有心者了解。俞樾认为石钟山以钟命名,是因为它“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此二山(包括上石钟山­——引者)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俞樾在自己的《春在堂随笔》中批评苏轼:“东坡当时,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这就使人不免为苏轼感到遗憾了。想当年苏东坡月夜归来,是多么洋洋自得,他在《石钟山记》中,那样自信,又是叹郦道元的简单,又是笑李渤的浅薄,谁知大文豪自己也不高明。倘诗人地下有知,该尴尬一笑吧?真是人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郦、李、苏解释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尽管不完全一样,但都是从声音的角度出发,俞樾与他们不同,他从山形状的角度考察。后来,有人认为:石钟山命名,“形”与“声”都是其因素之一。它既有形如覆钟的一面,又有水石相吞吐,声若洪钟的一面。(胡传钊《石钟山志序》)从此,关于石钟山命名之争才渐告结束,世人的认识也趋于一致。

石钟山据江湖交汇之处,号称“江湖锁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朱元璋陈友谅鄱阳湖之战,陈友谅在石钟山水域中箭,身死兵败;太平天国与曾国藩湘军激战,此山为重要据点,李烈钧讨伐袁世凯,司令部就设在石钟山。石钟山虽是座弹丸小岛,但怪石嶙峋,林木葱郁。登临纵目,长江、庐山、鄱阳湖尽收眼底,令人胸襟大开。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捕,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木包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捕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颧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口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用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如需要其他资料,加QQ770150694

本资源包括初一到高三所有学科的解析,助你学习一臂之力!

胡质父子中的胡威是怎样的一位少年

胡威少年有很高志向,(厉操清白)严格要求自己品质清纯,不拿别人来历不明平白无故送的东西。

原文

威,字伯虎,少有志尚,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僮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廨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其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

原文翻译

(胡)威字伯虎。年少的时候就很有志向,品行廉洁。(胡)质做荆州刺史时,(胡)威从京都(许昌)去探望他。(因为)家中贫困,没有车马和童仆,(胡)威独自骑驴(去探望),(到了之后)拜见父亲。在府中住了十几天,(胡威)向父亲告辞。在辞别时,(胡)质赐给他绢一匹,作为旅途上的盘缠。(胡)威跪下说:“父亲(为官)廉洁奉公,不知道哪里来的这匹绢?”胡质回答说:“这是我俸禄的剩余,因此给你做旅途中的盘缠。”(胡)威(这才)接受,辞别父亲踏上回家旅途。

高尚品德

胡质为官正直清廉,不仅不贪污 和收受贿赂,就连朝廷赏赐他的财物,他都是分给 部下或贫穷的百姓,从不独吞独占。

胡威少年有很高志向,(厉操清白)严格要求自己品质清纯,不拿别人来历不明平白无故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