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府怎么样(汉江首府怎么样)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汉阳府怎么样,以及汉江首府怎么样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古代汉阳指什么

1、汉阳指的是汉水的北面地区。

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阳,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阳,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

2、古代叫汉阳的比较常见的有三处:

汉阳城:汉武帝元封元年,粤衍候吴阳以七百人攻越军于汉阳,即此地。在今福建浦城县北。

汉阳县:三国时蜀汉置汉阳郡于此,故治在今四川高县南。

汉阳府:隋大业年间改汉津为汉阳县。唐武德四年设沔州,治汉阳。元升为汉阳府。在今湖北武汉汉阳区。

武汉汉阳最早有人的地方是哪里,汉阳的历史是怎么样的?

从1800年前的东汉末年建却月城,到1400年前的隋朝起大名,不久又建了城。比起武昌城早几十年,比汉口更早。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在沔州下置汉津县。公元605年,隋炀帝把汉津县改为汉阳县,从这时开始,汉阳这一地名开始出现。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沔州下辖汉阳、汉川两个县。沔州州治设在汉阳县(今武汉市汉阳区),并将汉阳县以及沔州的行政机构都一起从蔡甸的临嶂山下迁到龟山南麓的凤凰山下。

汉阳,汉水之阳。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汉阳应该是在汉水之北的地区--那不是汉口的地盘吗?过去的汉阳确实与汉口练成一片。《明史》说,汉水一直是从龟山之南流入长江的,河口大致就在今天的鹦鹉洲头汉阳汽车渡口。大约十五世纪初,汉水在郭茨口改道。河水的特点就是裁弯取直,这次汉水径直向东流经龟山之北入长江,形成了今天的模样。所以,今天的汉阳应该改称为“汉阴”才是。但“汉阳城”叫顺了口,没有人去改口了。

今天的汉阳城于唐代621年才建立。但更早的汉代,汉阳已经建了城。三国时刘表部将黄祖在龟山北麓筑了却月城,后来被孙权击破。于是刘表之子刘琦又在龟山南麓建了鲁山城。“汉阳城”是有城墙的,还有东西南三个城门,1928年北伐战争时才被拆除。这个范围就是汉阳大道之南,拦江路以北,南城巷-北城路以东直到江边的城区。汉阳大道时开辟龟山与凤凰山(凤栖山)之间谷地上的,拦江路是建立在原来隔开鹦鹉洲的长江夹河上的。

老汉阳城的中心是一个大十字,东西向大路今天叫显正街,南北向大路今天叫阳新路。显正街出西门(凤山门)和西大街相接,西大街又接汉阳县进京的官道,今天的五里墩、七里庙、十里铺都是官道上歇息的地方。凤山门直到1952年才被拆除。

历史人文 步出南门(南纪门),踏上今天的拦江路,这条路沿长江边划出一个大弧线,一直到白沙洲大桥的西桥头。它本来就是古时长江的夹河道,将东面的鹦鹉洲隔开。由于河床的不断摆动,凸凹岸也不断变化,今天的鹦鹉洲已不是古时的鹦鹉洲。三国时击鼓骂曹、作《鹦鹉赋》的祢衡,遇害之鹦鹉洲已不知所踪;唐朝崔颢写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里的鹦鹉洲也沉入江底几百年了。如今隔开鹦鹉洲的夹河水路被填平,鹦鹉洲与河岸相连,洲不成其为洲,仅剩地名,只有拦江路的形状可以看到沙洲的范围。

有因李白留诗而闻名地郎官湖。当年李白在汉阳遇故人张谓,便约上当地太守、县令一并泛舟湖上饮酒作乐。张谓当时任尚书郎,李白举杯说,此湖就叫“郎官湖”吧。还作《泛郎官湖》诗一首:“张公多逸兴,共泛城南隅。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四座醉清光,为喜古来无。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风流若未泯,名与此山俱。”但这个郎官湖的遗迹一直是个迷,历史记载郎官湖在汉阳城南,旧称南湖。但到明朝时已经湮没,今天的太平巷(旧称郎官巷)、太白巷一带大约就是湖址所在。

三国金戈铁马

汉阳区

《汉阳府志》中述道:“(汉阳)三国时为吴用武之地。”由于地处三国古战场的中心位置,目前在汉阳仍留存着大量的三国遗迹和许多三国典故传说。在龟山东麓有一洗马口、洗马洞,据传是每次激战之后,关羽为赤兔马洗刷的地方。现铁门关一带称洗马长街,也是源于这一典故。在昔日的龟山上,还曾有藏马洞和磨刀石,传说是关羽当年屯兵在此藏马磨刀的地方。在龟山东麓,有一鲁肃墓,是鲁肃之子鲁淑为其父建的衣冠冢,以纪念其父为东吴立下的赫赫战绩。龟山上还有一祢衡墓,是从鹦鹉洲上移来。祢衡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大名士,传统剧目《击鼓骂曹》就是根据祢衡不攀权势,在筵席上当众羞辱曹操的故事改编的。汉阳火车站旁的车站衡街,有个颇为特别的地名——顿甲岭。据说,刘备去东吴迎娶孙夫人时路过这里,人困马乏,他就随手解下身上的盔甲稍作休息。在汉腔中,"顿"是"放"的意思,后人因此将这个小岭称为“顿甲岭”。

高山流水觅知音

一曲高山流水,使士大夫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结为知己。在汉阳也留下了许多与此有关的地名。钟子期葬于新农集左边的马鞍山下,附近有个上集贤村和下集贤村。传说,钟子期原是楚国贵族,他不愿为官,与好友隐居山里,结草为庐,以打鱼、砍柴为生。由于他们都是有才的贤士,后人便将他们住过的这一片都称为“集贤村”。钟子期去世后,其族人移居现钟家村人行天桥东侧的一小山丘上,形成村落,名钟家村。俞伯牙当年断了琴弦的地方,在汉水边的一个小渡口,如今这里拥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琴断口。而伯牙摔琴之地,在汉阳区永丰仙山村的仙女山—平塘渡一带,后人称其为碎琴山。到了北宋年间,有人感于“知音”故事,在汉阳城北面出城二里的土丘上筑台,命名为“琴台”。现存琴台建筑,由清嘉庆年间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建。自此也留下了“古琴台”这一地名。

近代工业的发祥地

汉阳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20世纪初绘制的武汉市地图,可以看到龟山到赫山一带分布着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钢药厂等大型工厂。张之洞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指点江山。1893年,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一手创建了汉阳铁厂。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江西萍乡煤矿三大企业合并,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公司,钢铁产量多年来一直占全国百分之百,出口亚美诸国。1894年,张之洞筹办的湖北枪炮厂即后来的汉阳兵工厂建成。这两大企业奠定了武汉的工业都市地位。如今它们早已不存,但我们仍能依稀找到一些遗迹。1951年在原铁厂遗址上建起了武汉国棉一厂。现今的汉阳钢厂所在地也是钢药厂的旧址。汉阳钢厂还新筑了两个仿制的汉阳铁厂和兵工厂大门。

古代汉阳指什么?

一、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汉阳是指汉水以北的地区。

历史上曾有”汉阳诸姬”这个说法,就是周王朝为了加强对南方荆楚的防备和控制,“以蕃屏周”,陆续在汉水以东以北地区分封了不少姬姓或姻亲诸侯国,即所谓“汉阳诸姬”(清人易本火良《春秋楚地问答》说“汉阳诸姬”“西自汉水以东,南自汉水以北,东至于光、黄,北至于淮汝”。)“汉阳诸姬”,重要的有如下一些诸侯国:

随(今湖北随州市境)。《世本》:“随国,姬姓,不知始封者为谁。”原在汾水流域,昭、穆时期,不断攻打荆楚,随亦被徙封于江淮汉水之间。童书业指出:

汾水流域附近之国名地名常出现于江淮汉水之间,如江淮汉水间有随、鄂、沈、黄、唐等国,汾水流域附近亦有之(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

随国国力最强,是汉东大国,并为汉阳诸姬盟国之首。

唐(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境的唐县镇)(何光岳《楚灭国考》(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年2月第1版)。姬姓,与随一样,原在汾水流域,后徙封于汉东。

申(今河南南阳市北境)。姜姓,姬周姻亲国。《国语·周语中》:“齐、许、申、吕,由太姜。”故地应在今陕西泾渭间。《左传·隐公元年》孔疏:“申之始封,亦在周兴之初,其后申绝。至宣王时,申伯以王舅改封于谢。”此谢,《国语·郑语》说在南阳,《汉书·地理志》说在宛北,《大清一统志》说在南阳北,故申在今南阳市北境。

吕(今南阳市西北境)。吕与申同为姜姓国。《国语·郑语》:“当成周者,南有申、吕。”所以,吕与申一样徙封于南阳一带。“吕”,亦作“甫”,吕侯受命制《吕刑》,亦称《甫刑》。可见吕国历史悠久,吕人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治国经验。

曾([曾阝]、缯,今南阳市北一带)。《国语·郑语》韦昭注:“缯,姒姓,申之与国也。”故缯、申关系密切,当地处今南阳市北一带(南阳市北方城有缯关,历代史家认为此即曾的始封地。)郭沫若《中国史稿》说湖北孝感地区发现的周成王时代的青铜器,记载着周成王南征经过的曾,后来封有姬姓侯,从此有学者认为周初之曾,还是姬姓之曾,原姒姓曾,已东迁齐地。曾从昭、穆以后也是“汉阳诸姬”的重要古国。

厉(赖,今随州市东北)。姬姓,与随、唐比邻,同为周的重要属国。

贰(今湖北应山境)。偃姓,周之封国,与随、郧比邻。

轸(今湖北应城境)。偃姓,周之封国,贰、轸关系密切。《左传·桓公十一年》:“楚屈瑕将盟珍贰。”郧([云阝],今湖北安陆境)。《通志·氏族略》:“[云阝]氏,亦作[[女云],亦作郧,又邑作云。”[[女云]姓,祝融八姓之一,与楚同祖。《路史·后纪》说:“云近楚,若敖父子娶焉,后灭之。”按同姓不婚遗制,应非[[女云]姓,故有学者认为是姬姓国。

蓼(今河南唐河境)。偃姓,地处申、吕南,唐、随北。

以上诸侯国,地处汉东、汉北,犹如汉东北一道屏障,紧紧地束缚住楚国,阻遏着楚国的北上与东进,并可随时配合周王朝打击楚国。

从这些诸侯国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出,汉阳应该是一片广大地区,大概位置该是今天河南西南、河南南、湖北西北、湖北北的广大地区。

二、武汉三镇,其中一镇为汉阳,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张之洞曾在此进行洋务运动。

汉阳县的隋置

商末周初,先隶南国,后属郧国。春秋战国时期,隶属楚国。秦统一中原时,属南郡。西汉时,北部属安陆县,南部滨长江一带属沙羡县,同属江夏郡。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置沌阳县。东汉末建安初年,复为安陆县。三国时,魏、吴分据江夏郡,置石阳县(又名石梵)、沙羡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石阳为曲阳;惠帝永兴二年(公元305年),改曲阳为曲陵,复置沌阳县。南北朝时属郢州江夏郡、司州汉阳郡,置沌阳、滠阳县(后废)。隋属沔阳郡、置沌阳、汉津县。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因汉津县位于汉水北岸,依“山北为阴,水北为阳”的旧例,改名为汉阳县。唐先后隶沔州汉阳郡、鄂州江夏郡。五代十国时,先后属吴和南唐,仍隶鄂州,为汉阳军(领汉阳、汉川)治所。宋初,属荆湖北路汉阳军。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27年),改汉阳军为汉阳府,隶属湖广行中书省。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撤汉阳府,县属湖广布政使司武昌府;十三年(公元1380年),恢复汉阳府。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湖北、湖南两省分治,汉阳府隶属湖北布政使司,仍辖汉阳、汉川两县。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湖北布政使司将德安府孝感县和黄州府黄陂县划为汉阳府的辖地。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又将安陆府沔阳州列入汉阳府管辖,从此汉阳县成为附郭首县。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准汉阳、汉口分治(史称“阳夏分治”),汉口镇及周围数乡从汉阳县分出,另立夏口厅,同属汉阳府。民国元年(1912年),改夏口厅为夏口县,废汉阳府,汉阳县属湖北省江汉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秋,北伐军攻克武汉,汉阳县城区并入新设的汉口市。次年1月,国民政府迁至武汉,置京兆区,辖夏口、武昌、汉阳城区,同年8月废京兆区。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设汉口特别市,汉阳城区划归该市,所属乡、区仍隶属汉阳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蒲圻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以后,改属第一和第三督察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战胜利,国民政府恢复汉阳县政权,仍属湖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49年5月17日,汉阳解放,隶属沔阳专署。1950年8月26日,县人民政府从原汉阳城区显正街迁至蔡甸。1951年改属孝感专署。1959年汉阳随同整个孝感专署划归武汉市领导,次年恢复原体制,汉阳县仍属孝感专署。1975年汉阳县从孝感专署中分出,划归武汉市领导,为武汉市4个郊县之一。1992年9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汉阳县设立武汉市蔡甸区,其行政区域不变,区治设蔡甸街。

汉阳是哪个省的城市 汉阳简单介绍

1、湖北省。

2、汉阳(Hanyang),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城市武汉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武汉的工业中心。翻开20世纪初绘制的武汉市地图,可以看到龟山到赫山一带分布着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钢药厂等大型工厂。如今,大汉阳地区包括汉阳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和蔡甸区。

3、汉阳地处长江以北、汉江以南,隔长江与其对岸武昌相望,并汉江与其对岸汉口相望,古代曾作为独立的汉阳府存在,与江南的武昌府并立而设,为武汉双城,清末近代府衙被废,短暂作为汉阳县而存在,汉阳县也曾划入汉口市管辖,其后又划出几年后与武昌、汉口合并为今之武汉,现与武昌、汉口并称武汉三镇。

4、汉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武汉三镇城邑建制中名位最早,自汉末以来就是历代风景胜地。区内有著称于佛教丛林的归元寺、楚天名楼晴川阁、高山流水古琴台、汉阳古树、石榴花塔等。

汉阳府怎么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汉江首府怎么样、汉阳府怎么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