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朋友对于为什么说共禹论功不较多和皮日休共禹论功不较多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都说隋朝亡国是因为这条河,到现在它还在流淌不息.如果不是当时修龙舟(巡游)的事情,(杨广)功绩和禹大概也比得上了.
诗句大意: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隋朝灭亡就是因为这大运河但从运河开通至今,南北沟通还都要靠它如果没有当年隋炀帝三下江都南巡最终导致灭国的事情那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功劳和大禹治水的相比也不差
它的意思是如果不是当时为了出游江都修龙舟的事情,杨广的功绩和禹大概也比得上了。
出处:唐代皮日休的《汴河怀古二首》其二
原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释义:人人都说修造汴河导致隋朝灭亡,可是至今南北通行还要依赖此河。
如果不是当时为了出游江都修龙舟的事情,杨广的功绩和禹大概也比得上了。
理解:这一首诗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接着又从反面写出了现在大运河的作用之大,反驳了隋炀帝修大运河是导致亡国的传统观点,从历史的角度对隋炀帝的是非功过进行了评价。从一种新颖的角度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是古代怀古诗的佼佼者。
意思:人人都说修造汴河导致隋朝灭亡,可是至今南北通行还要依赖此河。如果没有打造龙舟纵情享乐之事,炀帝赫赫功绩几乎可比治水的大禹。
出处: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的《汴河怀古二首》。
原文: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译文:成千上万的彩船行驶在运河两岸的翠柳中间,但这支船队载到扬州后再也没有回还。应该是上天教人们开通汴河,这里一千余里的地面上看不到一座山峦。
人人都说修造汴河导致隋朝灭亡,可是至今南北通行还要依赖此河。如果没有打造龙舟纵情享乐之事,炀帝赫赫功绩几乎可比治水的大禹。
扩展资料
此诗以议论为主,在形象思维、情韵等方面较李商隐《隋宫》一类作品不免略逊一筹;但在立意的新奇、议论的精辟和“翻案法”的妙用方面,自有其独到处,仍不失为晚唐咏史怀古诗中的佳品。
全诗描述了隋炀帝游览扬州的豪华船队以及大运河的地理环境,诗中隐含了隋炀帝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的历史事实。诗说当年的浩然盛大的场面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实质是说当时的唐帝国早已是连隋炀帝时也比不得了。这是对当政者的警训,意味深长。
创作背景:
皮日休是唐后期的诗人,当时唐王朝已进入动乱阶段。文人在仕途上非常困难,平安闲放成为他们生活上的目标,精神上则尽量不受外界干扰,皮日休就是这种避世心态与淡薄的代表。这使得他有更多的空闲思史,写出现实主义的咏史诗。
隋炀帝时,发河南淮北诸郡民众,开掘了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入黄河,经黄河入汴水,再循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运河故道引汴水入泗水以达淮水。故运河主干在汴水一段,习惯上也呼之为汴河。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消耗了大量民力物力。唐诗中有不少作品是吟写这个历史题材的,大都指称隋亡于大运河云云。皮日休生活的时代,政治腐败,已走上亡隋的老路,对于历史的鉴戒,一般人的感觉已很迟钝了,而作者却以诗文的形式有意重提这一教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汴河怀古二首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