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望故乡为什么那么出名(于右任故居)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给各位分享于右任望故乡为什么那么出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于右任故居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于右任《望故乡》含义,急需,谢谢

于右任的著名爱国诗作《望故乡》发表于1964年11月10日。后于右任先生在台北谢世。晚年在中国台湾的于右任先生非常渴望叶落归根,但终未能如愿。1962年1月12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高者,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1962年1月24日于右任先生写下了感情真挚沉郁的诗作《望故乡》。这是他眷恋大陆家乡所写的哀歌,其中怀乡思国之情溢于言表,是一首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是谁说的

1、辛亥革命老人、国民党元老、书法名家于右任的《望大陆》诗作1964年公开发表后,立刻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2、暮年,于先生深恨祖国处于分裂状态、自己不能叶落归根,深念失散多年的大陆亲人,遗憾而痛苦。1962年,他八十三岁,重病缠身,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考虑后事:“我百年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高者,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 (1962年1月12日的日记)。之后不久,1962年1月24日,于右任先生在日记本中写下了感情真挚沉郁的诗作《望故乡》。

3、此诗因为原作没有题目,所以历来有几种诗目:《望故乡》、《望大陆》或《国殇》。

扩展资料

1、原文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2、 第一节“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有生之年不能见到海峡两岸统一的失望之情,也流露出了一位八十三岁的飘泊孤岛的老人对大陆的强烈的眷恋之情,也表达了自己想落叶归根的感情。

第二节、“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交代了安葬在高山之上的另一个目的——望见故乡。

第三节、“天苍苍,野茫茫”正是作者想象中的所见,景象苍茫、空旷。这两句本是成句,从手法看是用典,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敕勒川》云:“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了西北大草原的景色,表现了牧民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经过一千多年的传诵,已经积淀演变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热爱家乡的代名词。试想,诗人在用这两句描述所见时,能不自然联想到、思念着远在西北的老家! 此两句景中寓情。

参考资料望故乡(于右任诗作)_百度百科 

于右任被称为西北奇才,到底有多厉害?

对于于右任,大家很肯定非常熟悉,他最出名的一首诗是《望故乡》。但我们不知道的是,他也是那个时代的大师之一。在那一个大师云集的时代,他也是非常有名气的。小编所说的大师并不是现在的大师。以前的大师是褒义词,现在的大师是个贬义词。

于老先生作为一位大师,他并不像其他大师一样,只擅长一个领域,老先生擅长的领域很多,比如政治、教育。而且老先生在几所大学都有很高的位置,他曾经做过复旦大学的校董,还担任过上海大学的校长。他小时候就非常聪明,那时候还是在清朝。他十几岁就以当时第一位的成绩考了秀才。当时的秀才含金量是很高的。大家都知道《范进中举》的故事吧。老先生十几岁就能考上秀才,可以说是天赋异禀。

后来他遇见了维新派的一个人,让他思想得到了升华。而后在他20多岁的时候,他又以第一位的成绩成为廪膳生,当时的主考官都称他为西北奇才。这之后没多久,八国联军过来了。慈禧带着大批人往西部逃去,但逃亡的过程中还是让百姓行跪拜之礼。老先生当时也是年少轻狂。一度有想上书杀慈禧以平民愤的想法。甚至老先生还做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革命情怀。但之后这首诗被发现了,官方派人来抓捕他。老先生被迫逃去了上海。

在去了上海之后,当时刚好有一所私立大学正在成立。老先生以前没接触过,所以对其感到好奇。便有了进去一试的想法。没多久很多学生都选择了退学,因为里面有人在干预教学。而退出教学的人里面就有老先生。

在离开学校之后。很多学生联合原来学校的校长一起筹办了一所大学。他的名字叫复旦公学。也就是现在的复旦大学。在复旦成立没多久,老先生决定去推广新思想。想来想去,决定还是用报纸来推广,便去日本留学学习技术。在日本的时候,老先生认识了孙中山。当时的孙先生正在成立同盟会。于老先生觉得这种思想很不错,也加入了孙先生的协会。

回国后,老先生创办了很多报社,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宣传民主革命。没多久,辛亥革命爆发了。清朝彻底走下了历史舞台。革命的果实却被袁世凯拿到了手里。袁世凯是非常打击这种新思想的,因为他自己想坐上皇位。所以老先生被迫出国。

在十多年后,孙中山先生组建了国民党,将于落先生叫回国内。当时很多的大学都在爆发活动。而在上海,这种现象也是非常明显的。老先生也刚好顺着这个时代,便做了其中一所学校的校长。这所学校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上海大学。这件事情也是非常巧妙的。因为上海大学的校长是于老先生,但副校长是邵力子先生。这是国共合作的体现。

之后因为一些原因。于老先生跟着自己所在的党派去了台湾。在台湾的老先生对故土非常想念,便留下了那一首非常著名的小诗《望故乡》。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