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为什么自称老夫(苏轼自称老夫的原因)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苏轼为什么自称老夫,以及苏轼自称老夫的原因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为何自称老夫?

老夫聊发少年狂: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苏轼此时38岁便自称“老夫”,颇有悱恻意味。开头说老夫本不该狂,而自己却要聊且发发少年人的豪情狂态。

苏东坡为何30多岁就自称“老夫”?

苏东坡一生写下了多少动人的诗词。

有的潇洒自如,比如“何妨吟啸且徐行”,有的缠绵悱恻,比如“十年生死两茫茫”,有的海阔天空,比如“明月几时有”。

但他最狂放和豪迈的一首诗词,当是《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描写了密州太守苏东坡的狩猎生涯,他亲自带着上千骑兵,以及黄犬、苍鹰,在山岗上纵横,酒酣耳热之际,不禁有了戎马沙场的感觉,甚至想什么时候朝廷派他带兵,去跟西北的西夏军队作战。

真是喝多了。他跟朋友写信,还特意描绘了写完这首词的场景:“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上千士兵一起唱这首“老夫聊发少年狂”,唱词的人也被写在词里,真是有意思。

另外,有意思的是,“老夫聊发少年狂”,自称老夫,其实他写下这首词的时候,年龄才38岁。

38岁放在今年还是青年,即使在宋朝也远远不算老夫,即使苏东坡作为一个基层官员已经“鬓微霜”,但也不至于成了老年人。

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说自己呢?

或许是真的是容颜渐老,苏东坡喜欢的唐朝韩愈,曾经写过《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也是还没到四十岁就已头白如雪。

那时的读书人真是不容易,寒窗苦读,消耗了多少心神。

或许是苏东坡的自嘲吧。我不认为是他心老了。

东坡之心,从未老过。

苏东坡写“老夫聊发少年狂”时才38岁,为何还自称为“老夫”?

因为古代中国的人均寿命短啊。古代的人受到天灾人祸的伤害是很大的。一出现水灾旱灾地震台风这些灾害,死亡人数绝对比现代几百倍。更何况,古代的交通不发达,劳动人民贫穷,读书人身体差,医疗水平不高......这些因素导致古代人不是没钱治病就是治不好,或者是来不及医治。

这样的古代人平均寿命在30岁左右。苏轼38岁在他那个年代确实已经算是老年了。和现代30岁的男人刚刚进入壮年期是不一样的。除了这个原因,苏轼在自己38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一头白发,在他看来自己就和老年人一样,用老夫形容自己也很贴切啊。

再者说,诗词中有很多时候是按照诗人的心境来的。苏轼在38岁的时候,内心也许已经是老人的心态。苏轼在朝廷任职的时候就很关注于民生,想为百姓做实事。因为他早年看过太多的人间疾苦,看过太多的生死,也许他的心境就如同老人一般,看透这世间,便自称老夫。

 

无论如何,苏轼在诗中自称的老夫,也许是一时兴起,也可能是本身如此。但是他写的这首诗词,写得大气写得潇洒,很多人都喜欢他诗中的洒脱气质。单是看诗读诗,沉浸在这意境中,谁会去纠结这个老夫用得到底准不准确?而38岁时,苏轼已经走过了自己生命的一半,但是依旧洒脱的他,敢于自称老夫。是多么的桀骜不驯,多么令人佩服。

苏轼为何自己为老夫

这个是有当时的特定环境的,古代人长寿者少,中年已是人生过半,加之宦海沉浮,屡次失意大有看透世事之感,故称老夫。

为何苏东坡才三十八岁而已,就自称老夫了呢?

杜甫46岁,就有“晚岁迫偷生”的感慨,只因为“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故有“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的场景!

而苏轼就更过分了,他出生于1037年1月8日,病逝于1101年8月24日,享年64岁,却在仅仅38岁时,就自称老夫,语出《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若说就苏轼诗中的状态,与酒仙李白有一拼,酒酣胸胆尚开张,甚是豪迈,以至于拿自己当了少年郎,要亲自射杀猛虎,还要“千骑卷平冈”,怎么就偏偏自称老夫呢?

《三国志.蜀书.先左传》,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刘备何等人物呀,却因为自己常年坐失良机壮志未酬,功业不建,看到腿上长点肥肉,眼泪都掉出来了。

苏轼渴望的不也是“身不离鞍”的生活吗?心里有梦想还未实现的人,是闲不住的!他们害怕时间流逝,害怕自己一天天老去,再也没有机会实现理想抱负。

都说美人最怕迟暮,其实,英雄更怕早衰!身未老、心已倦,苏轼口中言老,不是真老,是心中怕自己老去,所以,才有这一句感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诚如司马迁所说,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之别,恐旦暮死,不是怕死,是壮志未酬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不等人呀!岁月却不饶人呢!怎么能不让人感慨万千呢?

越是心事重重的人,越是吃不好、睡不好,越是老得快,韩愈不到四十岁,就已经白发苍苍,而且视力也不行了,牙齿也出问题了,38岁的苏轼也发现自己头发开始发白了,所以,他以“老夫”两个字自嘲。

宦海沉浮、人生无常,岁月如梭,春秋代序,草木零落,美人迟暮,鬓已微霜,年少的梦想却一再搁浅,古往今来,谁人不为此自嘲、哀伤?

38岁的苏东坡写下老夫聊发少年狂,为何自称为老夫?

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的文化宝藏,比如诗词文化便是其中之一。在诗词领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诗人,也出现了很多经典的作品,比如苏轼,便是一个高产且创作力极佳之人。

一般而言,每一位诗人的诗词中,是可以看出一些时代的痕迹的,而苏轼的作品也不例外。苏轼曾经写过一首名为《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品: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是一首豪放类型的词,描绘了苏轼的狩猎生活,他带着上千名骑兵,黄犬以及苍鹰在山岗上纵横,一同饮酒。喝到了兴头上的时候,苏轼顿时有了征战沙场的感觉,他渴望着朝廷可以派他带兵去与西北的西夏军队作战。

对于如今的我们而言,人们一般可以活到七八十岁,因此三十八岁便是壮年时期,是一个人事业的黄金时期。而这个时期的人,往往充满了斗志,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充满了对家庭的责任感。因此,38岁的人,在如今的世界,定然算不上是老夫。

而在宋朝时期,虽然医学水平远不如现在,但是此时社会处于比较发达的状态,因此人的寿命也并不会太短。就拿苏轼而言,他出生于1037年1月8日,病逝于1101年8月24日,享年64岁,也就是说,当苏轼到了32岁的时候,人生不过是过了一半而言。而38岁的苏轼虽然已经度过了自己大半个人生了,但是也决定没有达到老夫的境地。

那么,苏轼为何如此自称呢?其实还有一种老,不是外貌上的表现,而是体现在内心上的。苏轼最喜欢的诗人便是唐朝韩愈,他甚至写过一首《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也是说,苏轼觉得自己还没到四十岁就已头白如雪,而这样的状态,自然称得上是老夫。或许,这是寒窗苦读以及工作带来的压力,使得苏轼消耗了许多的心神,因此身心疲惫,所以自嘲吧。

关于苏轼为什么自称老夫和苏轼自称老夫的原因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