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知祥为什么要斩杀李严(孟知祥为什么要斩杀李严文)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孟知祥为什么要斩杀李严,以及孟知祥为什么要斩杀李严文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孟知祥的人物生平

孟知祥成年后,得到晋王李克用的赏识,任命其为左教练使,并将侄女嫁给他。

908年(后梁开平二年),李克用病逝,李存勖继位,任命孟知祥为中门使。当时任中门使的人常因得罪而被杀,孟知祥便请求更换职务。李存勖便任命孟知祥为马步军都虞候,但要求他推荐可以担任中门使的人。孟知祥推荐了郭崇韬,郭崇韬因此很感激他。

923年(后唐同光元年),晋王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将太原府升格为北京,任命孟知祥为太原尹、北京留守。 925年(同光三年),李存勖命其子魏王李继岌与郭崇韬讨伐前蜀。郭崇韬临行前,向李存勗推荐孟知祥,称其为平蜀后镇守西川的最佳人选。不久,前蜀灭亡,李存勖任命孟知祥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行使节度使职权。

孟知祥到洛阳辞行,李存勖设盛宴款待,又对孟知祥道:“我听说郭崇韬有异心,你到成都后,给我杀了他。”孟知祥道:“郭崇韬是国家有功之臣,不应该杀他。等我到成都后观察一下,如果他没有异心便送他回来。”

926年(同光四年),孟知祥到达成都,而郭崇韬已被冤杀。不久,李继岌东回洛阳途中,先锋康延孝造反,攻破汉州(今四川广汉)。孟知祥立即派大将李仁罕会合任圜、董璋的部队前去镇压,俘杀康延孝,收降其部将李肇、侯弘实等人。

同年四月,李存勖在兵变中遇害,李继岌在渭南(今陕西渭南)被杀,李嗣源继位,孟知祥也萌生了据蜀称王的念头。他训练兵甲,扩大兵力,增设义胜、定远、骁锐、义宁、飞棹等军,命李仁罕、赵廷隐、张业等亲信分别统率。 起初,李继岌班师回朝时,孟知祥索要的六百万缗犒军钱,还剩有二百万缗。任圜当时在西川任职,对此事非常清楚。后来,任圜担任宰相,任命孟知祥为侍中,要他将剩余的犒军钱送到京师。同时,任圜任命赵季良为三川制置使,监督此事,并控制两川赋税。孟知祥大怒,不肯奉诏,还将有旧交的赵季良扣留在成都。

枢密使安重诲觉察了孟知祥的割据意图,不顾唐明宗李嗣源已“罢诸道监军”的做法,任命客省使李严为西川监军,意欲加强对西川的控制。李严曾出使前蜀,回朝后又献灭蜀之策,蜀地百姓都很痛恨李严。孟知祥也生气的道:“各地藩镇都废除了监军,唯独我们西川仍然设置监军,这是李严想再立灭蜀之功。”孟知祥率领大军到达边境,希望李严能因为害怕而不敢来。李严得知后,神情自若

927年(天成二年),李严到达成都,孟知祥设宴款待。席间,李严出示诏书,要求孟知祥诛杀前任监军焦彦宾。孟知祥不听,道:“如今各地藩镇都废除了监军,你凭什么到这里来?”命王彦铢将李严斩杀。唐明宗得知后,也无法追究此事,还派人把孟知祥被扣留在凤翔(今陕西凤翔)的家属送到成都以示恩德。

孟知祥任命赵季良为西川节度副使,让他参与决断大小事务。928年(天成三年),朝廷改封赵季良为果州(今四川南充)团练使,任命何瓒为西川节度副使。孟知祥却隐匿诏书,上表要求让赵季良留任,未获批准后又派雷廷鲁到洛阳再三论请。唐明宗无奈,只得勉强答应。

同年,唐明宗讨伐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命孟知祥出兵三峡予以配合。孟知祥便派毛重威率三千兵马屯戍夔州(今重庆奉节)。不久,高季兴病逝,其子高从诲向后唐称臣。孟知祥便要求撤回夔州守军,被朝廷拒绝。孟知祥暗中指使毛重威鼓动士兵,自动溃散而回。

929年(天成四年),唐明宗要在南郊祭祀,向孟知祥索要一百万缗助礼钱。孟知祥认为这是朝廷要在经济上拖困自己,推辞不肯出钱,后来在无法推辞之下只得出了五十万缗。 起初,安重诲怀疑孟知祥有反叛之心,便任命自己的亲信分守两川治下各州,并以精兵充当他们的牙军。929年(天成四年),安重诲任命夏鲁奇为武信军节度使,又将与东川节度使董璋不和的李仁矩任命为保宁军节度使、表兄武虔裕为绵州(今四川绵阳)刺史。董璋与孟知祥得知之后,非常恐惧,都认为朝廷要出兵讨伐。孟知祥虽与董璋不和,但还是采纳赵季良的意见与董璋结为同盟,共同对抗朝廷,并要求朝廷撤回派遣的节度使和刺史。唐明宗下诏抚慰。

930年(长兴元年)二月,唐明宗在南郊祭天,任命孟知祥为中书令。同年九月,董璋造反,攻破阆州(今四川阆中),擒杀李仁矩。不久,孟知祥也举兵反唐。

唐明宗得知后,下诏削夺孟知祥的官爵,并命天雄军节度使石敬瑭、武信军节度使夏鲁奇为正副都招讨使出兵讨伐。孟知祥则派李仁罕、张业、赵廷隐等人会合董璋攻打遂州(今四川遂宁),又派张武出兵三峡攻打渝州(今重庆)。

不久,唐军攻破剑门,董璋遣使求救。孟知祥大惊,派赵廷隐分兵去救。唐军却在剑州(今四川剑阁县)停止不进,孟知祥大喜道:“假若唐军急速赶赴东川,一定会解遂州之围,那我们的形势就危急了。如今唐军不再进军,我知道怎么办了。”同年十二月,石敬瑭在剑门被赵廷隐击败。而张武、袁彦超也夺取渝州、黔州。

931年(长兴二年)正月,李仁罕攻破遂州,夏鲁奇自杀。孟知祥任命李仁罕为武信军留后,派人拿着夏鲁奇的首级到石敬瑭军中。石敬瑭撤军而回。

当时,唐军粮草不济,石敬瑭又撤军而回,各地守将大都弃城而逃。唐明宗忧心战事,责问安重诲。不久,安重诲以离间孟知祥、董璋等人的罪名被杀,唐明宗派使者前去招谕孟知祥。 孟知祥得知安重诲被杀,自己在洛阳的家属安然无恙,便欲邀请董璋一起向朝廷谢罪。董璋道:“孟公的家属都安然无恙,而我的子孙却被杀了,我有什么要谢罪的?”孟知祥三次遣使劝说,董璋都不肯听从。孟知祥又派观察判官李昊前去,董璋更加怀疑孟知祥出卖自己,在盛怒之下出言侮辱李昊。李昊便劝孟知祥攻打董璋。

此时,董璋已经先对孟知祥动兵,攻破了汉州。孟知祥率赵廷隐等人出击,与董璋对阵于鸡距桥。孟知祥命东川降将招降董璋,董璋道:“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不能后悔了。”并在士兵的鼓噪之下攻打西川军。

两军刚刚交战,东川偏将张守进便前来投降,孟知祥趁此机会大败董璋。董璋败后,命儿子董光嗣投降孟知祥以保全家族。董光嗣哭道:“自古以来哪有杀死父亲来求活路的,我宁愿与您一起死。”于是和董璋一起逃跑。

董璋逃到梓州(今四川三台县)后被杀,董光嗣自缢而死,孟知祥于是占有东川,但是也没有再向朝廷请罪。 朝廷得知孟知祥吞并东川后,枢密使范延光对唐明宗道:“孟知祥虽然占据两川,但士兵都是东方人,孟知祥害怕他们因思家发动兵变,一定会借取朝廷的势力来威慑他们。陛下如果不屈意招抚,他恐怕也不会自己归顺。”唐明宗道:“孟知祥是我的旧友,因为被人离间才到如今这个地步,我为什么要屈意呢?”于是便派孟知祥的外甥李存瑰前去安抚。

李存瑰返回后,奉上孟知祥的表文,请求授赵季良、李仁罕、赵廷隐、张业、李肇为节度使,并索要刺史以下官职的封授权与蜀王的爵位,同时将福庆长公主已经病死的消息告诉朝廷。唐明宗为福庆长公主发丧,派阁门使刘政恩为宣谕使。孟知祥这才命将领朱滉前去朝见皇帝。

933年(长兴四年)二月,唐明宗任命孟知祥为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行成都尹、剑南东西两川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统押近界诸蛮,兼西山八国云南安抚制置等使、蜀王,任命赵季良五人为节度使。同年十一月,唐明宗驾崩。

934年(应顺元年),孟知祥在成都即皇帝位,国号蜀,史称后蜀。不久,潞王李从珂与唐闵帝争夺帝位,后唐内乱,山南西道节度使张虔钊、武定军节度使孙汉韶归附后蜀。同年六月,孟知祥在迎接张虔钊等人的酒宴上突然发病。七月,孟知祥病逝,谥号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庙号高祖。

孟知祥的历史评价

张唐英:“知祥以戚里之亲,领三蜀之寄,馆留宫中,日宴卧内,其恩可谓隆矣。及明宗即位,重诲专政,始构疑贰,遂变诚节。擅诛李严,专留季良,遂结董璋,攻遂、阆,其跋扈之心著矣。议者以王、孟僭窃,其恶均一。予以建之不臣,犹有可恕,尝论之于前矣。知祥始末臣于后唐,托葭莩之援,阶将相之贵,故当勤王戮力,为国藩辅,而乃亻间然自帝,不复顾忌,迹其素心,其乱臣贼子也。”

吴任臣:“同光之末,庄宗罹祸,明宗入立,中原非复沙陀氏有也。高祖雄据西蜀,肇造丕基,庶几乘时之英杰,议者辄以葭莩之戚,君臣之谊,责其不勤王,不谢罪,过矣。若乃叱斩李严,不动声色,驱除董璋,举无遗算,克定东川,奄有山南,倘亦所谓天授威武者与。”

蔡东藩:“蜀王知祥,乘间称帝,彼既知从厚幼弱,不久必乱,奈何于亲子仁赞,转未知所防耶!观人则明,对己则昧,知祥亦徒自哓哓耳。”

第二十回 立德光番后爱次子 杀任圜权相报私仇(2)

唐相豆卢革、吴说,为谏议大夫萧希旨所劾,说他不忠故主,一并罢职,朝政悉令任圜主持。枢密使孔循,独荐引梁臣郑珏,得擢为相,寻又荐入太常卿崔协,任圜以协无相才,拟改用吏部尚书李琪。偏郑珏与琪不协,极力阻挠,安重诲又袒护郑珏,与任圜屡起龃龉,一日在御前争议,任圜愤然道:“重诲未悉朝中人物,为人所卖,协虽出名家,识字无多,臣方愧不学,谬居相位,奈何复添入崔协,惹人笑议!”唐主嗣源道:“宰相位高责重,应仔细审择。朕前在河东时,见冯书记博学多材,与人无忤,看来且可任为相呢。”语毕退朝。孔循面带愠色,拂衣先走,且行且语道:“天下事统归任圜,究竟任圜有甚么才能?如果崔协暴死,也不必说了;协如不死,总要入相,看任圜如何对待呢?”全是蛮话。嗣是好几日称疾不朝。唐主令重诲慰谕,方入朝莅事,重诲私语任圜道:“现在朝廷乏人,姑令崔协备员,想亦无妨。”圜答道:“公舍李琪,相崔协,好似弃苏合丸,取蛣蜣粪了。”重诲不答,心中很是不乐,每与孔循相结,毁琪誉协,唐主竟为所蒙,命冯道、崔协同平章事。看官!你想圜既短协,协必嫉圜,两人共掌朝纲,还能和衷共济吗?圜奈何还不辞职!

任圜自蜀入相,兼判三司,素知成都富饶,前时除犒军外,尚余钱数百万缗,乃遣太仆卿赵季良,为三川制置转运使,令送犒军余钱至京使。西川节度使孟知祥,怒不奉命,但因季良旧交,留居蜀中,不使任事。知祥妻李氏,系唐庄宗从姊,曾封琼华长公主,自与董璋分镇两川,内恃帝戚,外拥强兵,权势日盛,及季良至蜀,不得输送犒军余钱,唐廷颇加疑忌。安重诲尤欲设法除患,客省使李严,自请为西川监军,严母面谕道:“汝倡谋伐蜀,侥幸成功。今日尚好再往么?”严谓食君禄,当尽君事,竟不遵母教,得请即行。得意不宜再往,此去真是送死了。既至成都,知祥盛兵出迎,入城与宴,酒至半酣,知祥勃然道:“公前奉使王衍,归即请公伐蜀,庄宗信用公言,遂致两川俱亡,今公复来,蜀人能不怀惧么?况现今各镇,俱废监军,公独来监我军,究是何意?”严方欲答辩,知祥已顾部将王彦铢,令他动手。彦铢率严下座,严始惶恐乞哀。知祥道:“蜀人俱欲杀公,并非出自我意,公亦知众怒难违吗?”遂不由分说,竟被彦铢推至阶下,一刀两段

遂上表唐廷,诬严他罪,且请授赵季良为节度副使。

唐主嗣源,尚欲以恩信羁縻,再遣客省使李仁矩赴蜀慰谕。并因琼华公主及知祥子昶,尚留住都中,亦命仁矩乘便送去,知祥总算厚待仁矩,遣归洛阳,申表称谢,但心中已不免藐视唐廷了。为后文伏案。

时平卢军校王公俨作乱,幸得讨平,公俨伏诛,支使官名。韩叔嗣坐党并死。叔嗣子熙载奔吴,邺都军亦蠢然思动,留守赵在礼恐不能制,密求移镇。唐主徙在礼为横海节度使,授皇甫晖为陈州刺史,赵进为贝州刺史,遣皇次子从荣镇守邺都。卢台兵变,由副招讨使房知温,与马军指挥使安审通,合兵围击,才得荡平。

宰相任圜,与安重诲同议内外重事,多半未合,唐主因敉平外乱,多出重诲主张,所以专信重诲。向例使臣出四方,必由户部给券,重诲拟改从内出,任圜与他力争廷前,声色俱厉,唐主也看不过去,怏怏入内。适有宫嫔接着,见唐主含有怒意,便问道:“陛下与何人议事,声彻内廷?”唐主说是宰相任圜,宫嫔道:“妾在长安宫中,从未见宰相奏事,如此放肆,莫非轻视陛下不成?”想是花见羞,详见下文。唐主被她挑拨,愈滋不悦,卒从重诲言。圜因求罢,遂免他相职,令为太子少保,圜心不自安,更请致仕,也由唐主允准,退老磁州。已经迟了。

嗣因唐主出巡汴州,行至荥阳,民间讹言纷起,都说车驾将调迁镇帅。朱守殷正出镇宣武军,颇怀疑惧。判官孙?,劝守殷先发制人,守殷遂召都指挥使马彦超,与谋叛命。彦超不从,守殷便砍死彦超,登城拒守。唐主急遣宣徽使范延光往谕,延光道:“往谕何益,不如急攻。否则彼得缮备,反致城坚难下了。臣愿得五百骑速趋汴城,乘他无备,方可收功。”唐主乃拨骑兵五百,星夜前往,飞驰二百里,到了大梁城下,天尚未明,喊声动地。守殷从睡梦中惊醒,急忙号召徒众,开城搦战,两下里杀到黎明,御营使石敬瑭,又率亲军趋至,杀得汴军人仰马翻。守殷正要退回,遥见有一簇人马,拥着黄盖乘舆,呼喝前来。不由的意忙心乱,策马返奔,那知城上已竖起降旂,守兵一齐拥出,向前迎降,眼见是禁遏不住,无路可归,没奈何拔刀自刎,血溅身亡!死有余辜

唐主入城,搜诛余党,共死数十百人,独孙?乘间逃脱,径奔淮南。安重诲尚恨任圜,诬称圜与守殷通谋,密遣供奉官王镐赴磁州,矫制赐任圜自尽。圜受命怡然,聚族酣饮,然后仰药自杀。圜系京兆人氏,素有政声,相业卓著,不幸抗直遭谗,无辜毕命。小子有诗叹道:

折槛留旌抗直臣,汉成庸弱尚知人,

如何五季称贤辟,坐使忠良枉杀身!

重诲既矫制杀圜,然后出奏,究竟唐主嗣源如何主张?待至下回说明。

本回多叙外事,是前后过渡文字。前数回是专叙后唐,无暇述及外情,即如灭蜀一段,亦系唐廷直接用兵,唐为主,蜀固为客也。此回叙契丹事,兼及南方各镇,是契丹为主,而各镇为客,经此一回表明,则既足顾应上文,俾阅者知所沿革,下文因事叙人,自不至无绪可寻矣。至若孟知祥之杀李严,及平卢之乱,邺都之乱,汴州之乱,俱用简笔叙过,绝不渗漏。而任圜枉死,即顺手带出,后唐贤相莫如圜,特别提明,正所以表其贤而惜其死也。

927年的大事

(1)春,正月,癸丑朔,帝更名。

(1)春季,正月,癸丑朔(初一),后唐帝更改名字叫。

(2)孟知祥闻李严来监其军,恶之;或请奏止之,知祥曰:“何必然,吾有以待之。”遣吏至绵、剑迎候。会武信节度使李绍文卒,知祥自言尝受密诏许便宜从事,壬戌,以西川节度副使、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李敬周为遂州留后,趣之上道,然后表闻。严先遣使至成都,知祥自以于严有旧恩,冀其惧而自回,乃盛陈甲兵以示之,严不以为意

(2)孟知祥听说李严来监督他的军队,因此很憎恨他。有人请求上奏后唐帝阻止他来,孟知祥说:“何必这样呢,我有对付他的办法。”于是派遣官吏到绵州、剑州去迎候他。正好遇上武信节度使李绍文去世,孟知祥自称他曾接受过庄宗皇帝的秘密诏令,允许他见机行事。壬戌(初十),任命西川节度副使、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李敬周为遂州留后,并催促他上路赴任,然后才上表告诉后唐帝。李严事先派遣使者到达成都,孟知祥自认为对李严有旧恩,希望他惧怕而自己返回,于是阵列重兵给李严看,李严却不介意。

(3)安重诲以孔循少侍宫禁,谓其谙练故事,知朝士行能,多听其言。豆卢革、韦说既得罪,朝廷议置相,循意不欲用河北人,先已荐郑珏,又荐太常卿崔协。任圜欲用御史大夫李琪;郑珏素恶琪,故循力沮之,谓重诲曰:“李琪非无文学,但不廉耳。宰相但得端重有器度者,足以仪刑多士矣。他日议于上前,上问谁可相者,重诲以协对。圜曰:“重诲未悉朝中人物,为人所卖。协虽名家,识字甚少。臣既以不学忝相位,柰何更益以协,为天下笑乎!”上曰:“宰相重任,卿辈更审议之。吾在河东时见冯书记多才博学,与物无竞,此可相矣。”既退,孔循不揖,拂衣径去,曰:“天下事一则任圜,二则任圜,圜何者!使崔协暴死则已,不死会须相之。”因称疾不朝者数日,上使重诲谕之,方入。重诲私谓圜曰:“今方乏人,协且备员,可乎?”圜曰:“明公舍李琪而相崔协,是犹弃苏合之丸,取蜣之转也。”循与重诲共事,日短琪而誉协,癸亥,竟以端明殿学干冯道及崔协并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协,之曾孙也。

(3)安重诲认为孔循从小在宫廷里侍奉,明白熟习朝廷里过去的典章制度,也知道朝廷官员的品行才能,所以好多事情都听他的话。豆卢革、韦说获罪以后,朝廷商议设立宰相,孔循的意见是不想起用河北人,一开始推荐郑珏,后又推荐太常卿崔协。任圜想起用御史大夫李琪。郑珏平素就恨李琪,所以孔循极力阻止他,于是对安重诲说:“李琪不是没有文才,只是有点不廉洁。宰相只能用端重有器度的人,这样才足以成为朝廷百官的典范。”有一天在后唐帝面议论这件事,后唐帝问谁可以任宰相,安重诲回答说是崔协。任圜说:“安重诲不熟习朝中人员,被人所收买。崔协虽然是名家,但认识的字很少。我已经是因为没有学问而忝列相位,怎么可以再增加一个崔协而被天下人笑话呢?”后唐帝说:“宰相是个重要的职位,你们再重新商议一下。我在河东时见书记冯道多才博学,与世无争,这个人可以任宰相。”退堂时,孔循没给后唐帝行礼,一甩衣服就走了,还说:“天下的事情一也是任圜,二也是任圜,任圜是个什么人!假使崔协突然死去那也就算了,如果死不了必须让他当宰相。”因此他好几天称病不上朝,后唐帝派安重诲去给他说明情况,他才上了朝,安生诲私下对任圜说:“现在正缺人,崔协暂且作备选人员,可以吗?”任圜说:“您抛弃李琪而使崔协为宰相,这就好像抛弃了苏合香丸,选取屎壳螂推的粪球。”孔循和安重诲在一起处理政事,每天都说李琪的坏话而说崔协的好话。癸亥(十一日),终于任命端明殿学士冯道和崔协一起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崔协是崔的曾孙子

(4)戊辰,王延禀还建州,王延钧送之,将别,谓延钧曰:“善守先人基业,勿烦老兄再下!”延钧逊谢甚恭而色变。

(4)戊辰(十六日),王延禀准备回建州,王延钧给他送行,将要分别的时候。王延禀对王延钧说:“要好好地守住先人事业的根基,不要麻烦我再来!”王延钧十分恭敬谦逊地谢过王延禀,脸色都变了。

(5)庚午,初令天下长吏每旬亲引虑系囚。

(5)庚午(十八日),开始命令天下长吏每隔十天要亲自讯视记录囚徒的罪状。

(6)孟知祥礼遇李严甚厚,一日谒知祥,知祥谓曰:“公前奉使王衍,归而请兵伐蜀,庄宗用公言,遂致两国俱亡。今公复来,蜀人惧矣。且天下皆废监军,公独来监吾军,何也?”严惶怖求哀,知祥曰:“众怒不可遏也。”遂揖下,斩之。又召左厢马步都虞候丁知俊,知俊大惧,知祥指严尸谓曰:“昔严奉使,汝为之副,然则故人也,为我瘗之。”因诬奏:“严诈宣口敕,云代臣赴阙,又擅许将士优赏,臣辄已诛之。”

(6)孟知祥对李严的礼节待遇都十分优厚,有一天,李严去拜见孟知祥,孟知祥对他说:“你从前奉诏出使见了王衍,回去以后又请求出兵讨伐蜀国,庄宗听了你的话,致使两国都灭亡。今天你又来到这里,蜀中的人感到十分害怕。况且天下都已经废掉了监军,你单独来监督我军,这是为什么呢?”李严听后十分恐惧,苦苦哀求。孟知祥说:“大家怒不可遏。”于是把他斩杀了。孟知祥又召见左厢马步都虞候丁知俊,丁知俊感到十分恐惧,孟知祥指着李严的尸体对他说:“过去李严出使蜀国,你是他的副手,你们是故旧,你替我把他埋葬了。”因此向后唐帝诬奏说:“李严假宣陛下的口头敕令,说是代替我,让我到陛下那里。他又擅自允许将士优待奖赏,我已经把他诛杀了。”

内八作使杨令芝以事入蜀,至鹿头关,闻严死,奔还。朱弘昭在东川,闻之,亦惧,谋归洛;会有军事,董璋使之入奏,弘昭伪辞然后行,由是得免。

内八作使杨令芝因事去蜀中,到鹿头关,听说李严已被杀死,就逃奔回来。东川副使朱弘昭听到李严被杀也很害怕,谋划回洛阳。正好这时有军事行动,董璋派他回去奏告后唐帝,朱弘昭说了些假意推辞的话然后启程,因此得以免死。

(7)癸酉,以皇子从厚同平章事,充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从荣闻之,不悦。

(7)癸酉(二十一日),任命皇子李从厚为同平章事,充任河南尹,判管六军诸卫事。李从荣听说后很不高兴。

(8)己卯,加枢密使安重诲兼侍中,孔循同平章事。

(8)己卯(二十七日),加封枢密使安重诲兼任侍中,孔循为同平章事。

(9)吴马军都指挥使柴再用戎服入朝,御史弹之,再用恃功不服。侍中徐知诰阳于便殿误通起居,退而自劾,吴王优诏不问,知诰固请夺一月俸;由是中外肃然。

(9)吴国马军都指挥使柴再用全副武装进入朝廷,御史弹劾他,柴再用依仗有战功而不服气。侍中徐知诰故意在吴王休息的别殿请安,退下去以后他自己弹劾自己,吴王下优待诏书,不予追问,徐知诰坚决请求扣去一个月的奉禄。因此朝廷内外得到整肃。

(10)契丹改元天显,葬其主阿保机于木叶山。述律太后左右有桀黠者,后辄谓曰:“为我达语于先帝!”至墓所则杀之,前后所杀以百数。最后,平州人赵思温当往,思温不行,后曰:“汝事先帝尝亲近,何为不行?”对曰:“亲近莫如后,后行,臣则继之。”后曰:“吾非不欲从先帝于地下也,顾嗣子幼弱,国家无主,不得往耳。”乃断一腕,令置墓中。思温亦得免。

(10)契丹改年号为天显,在木叶山安葬了契丹主阿保机。述律太后的左右人中有凶暴狡诈的人,太后对他们说:“替我向先帝传话。”到了先帝的墓地就把他杀了,先后共杀死一百多人。最后平州人赵思温也当前往,赵思温不去。太后说:“你侍奉先帝时非常亲近,为什么现在不去呢?”赵思温回答说:“我亲近不如太后,太后去,我就跟着你。”太后说:“我不是不想跟随先帝到地下,只是看到儿子幼弱,国家又没有君主,所以不能前往。”于是砍下一只手腕,命令他放在墓中。赵思温也因此免于一死。

(11)帝以冀州刺史乌震三将兵运粮入幽州,二月,戊子,以震为河北道副招讨,领宁国节度使,屯卢台军。代泰宁节度使、同平章事房知温归兖州。

(11)后唐帝派冀州刺史乌震三次率兵护运粮食到幽州。二月,戊子(初七),任命乌震为河北道招讨,兼领宁国节度使,驻扎在卢台军。代理泰宁节度使、同平章事房知温回兖州。

(12)庚寅,以保义节度使石敬瑭兼六军诸卫副使。

(12)庚寅(初九),任命保义节度使石敬瑭兼任六军诸卫副使。

(13)丙申,以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为景州刺史,既至,遣使族诛之。

(13)丙申(十五日),任命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为景州刺史,等他到任,派遣使者把他全家诛杀了。

(14)高季兴既得三州,请朝廷不除刺史,自以子弟为之,不许。及夔州刺史潘炕罢官,季兴辄遣兵突入州城,杀戍兵而据之。朝廷除奉圣指挥使西方邺为刺史,不受;又遣兵袭涪州,不克。魏王继岌遣押牙韩珙等部送蜀珍货金帛四十万,浮江而下,季兴杀珙等于峡口,尽掠取之,朝廷诘之,对曰:“珙等舟行下峡,涉数千里,欲知覆溺之故,自宜按问水神。”帝怒,壬寅,制削夺季兴官爵,以山南东道节度使刘训为南面招讨使、知荆南行府事,忠武节度使夏鲁奇为副招讨使,将步骑四万讨之。东川节度使董璋充东南面招讨使,新夔州刺史西方邺副之,将蜀兵下峡;仍会湖南军三面进攻。

(14)高季兴得到三州,请求朝廷不要任命刺史,自己派子弟去充当,后唐帝没有答应。夔州刺史潘炕罢官时,高季兴派兵突然进入夔州城,杀死戍守的士兵,并占据了这个地方。后唐任命原奉圣指挥使西方邺为夔州刺史,高季兴不接受。高季兴又派兵袭击涪州,没有攻下来。魏王李继岌派遣押牙韩珙等部给朝廷送蜀中的珍宝货物金帛四十万,顺江而下,高季兴在峡口杀死韩珙等,全部强夺了这些珍宝货物。后唐责问高季兴,高季兴回答说:“韩珙等率领的船队下行到峡口时,已经在水上行走了数千里,要想知道翻船淹死的原故,应该自己去询问水神。”后唐帝听了非常生气,壬寅(二十一日),下令剥夺了高季兴的官爵,任命山南东道节度使刘训为南面招讨使、知荆南行府事。任命忠武节度使夏鲁奇为副招讨使,率领四万步兵骑兵去讨伐。东川节度使董璋充任东南面招讨使,新任夔州刺史西方邺为东南面副招讨使,率领蜀中的部队下行到三峡,并且会合湖南军队,三面向高季兴发起进攻。

(15)三月,甲寅,以李敬周为武信留后。

(15)三月,甲寅(初三),任命李敬周为武信留后。

(16)丙辰,初置监牧,蕃息国马。

(16)丙辰(初五),后唐开始设置监牧,伺养繁殖马匹。

(17)初,庄宗之克梁也,以魏州牙兵之力;及其亡也,皇甫晖、张破败之乱亦由之。赵在礼之徙滑州,不之官,亦实为其下所制。在礼欲自谋脱祸,阴遣腹心诣阙求移镇,帝乃为之除皇甫晖陈州刺史,赵进贝州刺史,徙在礼为横海节度使;以皇子从荣镇邺都,命宣徽北院使范延光将兵送之,且制置邺都军事。乃出奉节等九指挥三千五百人。使军校龙部之,戍卢台军以备契丹,不给铠仗,但系帜于长竿以别队伍,由是皆俯首而去。中涂闻孟知祥杀李严,军中籍籍,已有讹言;既至,会朝廷不次擢乌震为副招讨使,讹言益甚。

(17)当初,庄宗攻克后梁时,依靠的是魏州牙兵之力。等到他灭亡时,皇甫晖、张破败叛乱也是依靠魏州兵力。赵在礼被调到滑州,他没有到任,实际上也是为魏兵所劫制。赵在礼想摆脱祸患,秘密派遣心腹到后唐帝那里去请求改换个地方,后唐帝于是为他任命皇甫晖为陈州刺史、赵进为贝州刺史,调赵在礼为横海节度使。任命皇子李从荣去镇守邺都,命令宣徽北院使范延光率兵护送他去,并负责制置邺都军事。于是调出奉节等九指挥三千五百人,派军校龙率领他们,戍守在卢台军,以防备契丹人的侵略。但不给他们铠甲和武器,只是在长竿子上挂个旗帜以别于其他队伍,因此都俯首贴耳地离开这里。到了途中听说孟知祥杀死了李严,军中不安,已有谣言传开。到了卢台之后,正好朝廷不按寻常的顺序提拔乌震为副招讨使,军中的谣言更加厉害。

房知温怨震骤来代己,震至,未交印。壬申,震召知温及诸道先锋马军都指挥使、齐州防御使安审通博于东寨,知温诱龙所部兵杀震于席上,其众噪于营外,安审通脱身走,夺舟济河,将骑兵按甲不动。知温恐事不济,亦上马出门,甲士揽其辔曰:“公当为士卒主,去欲何之?”知温绐之曰:“骑兵皆在河西,不收取之,独有步兵,何能集事!”遂跃马登舟济河,与审通合谋击乱兵,乱兵遂南行。骑兵徐踵其后,部伍甚整。乱者相顾失色,列炬宵行,疲于荒泽,诘朝,骑兵四合击之,乱兵殆尽,馀众复趣故寨,审通已焚之,乱兵进退失据,遂溃。其匿于丛薄沟塍得免者什无一二。范延光还至淇门,闻卢台乱,发滑州兵复如邺都,以备奔逸。

房知温怨恨乌震突然来代替自己。乌震来到以后,房知温没有交出印信符节。壬申(二十一日),乌震在东面的营寨里召集房知温以及诸先锋马军都指挥使、齐州防御使安审通来下棋,房知温引诱龙所属部下在席上杀死乌震,乌震的部下在营外大吵大闹,安审通脱身逃跑,抢夺了一些船只度过黄河,率领着骑兵按兵不动。房知温害怕事情不能成功,上马跑出门外,士卒们拉住他的马疆绳说:“你应当成为我们的主帅,离开这里想到哪里呢?”房知温欺骗他们说:“骑兵们都在黄河以西,不去收取他们,只靠步兵,怎么能成就事业。”于是快马加鞭登舟过河,和安审通一起谋划攻打乱兵,乱兵于是就向南去了。骑兵们慢慢地跟在他们的后面,队伍也很整齐。乱兵互相看着吓得脸色都变了,他们排好队,手持火炬在夜里前进,在荒滩水泽中走得很疲乏,第二天早晨,骑兵们从四面一起进攻,乱兵几乎被全部消灭,剩下的人又想返回营寨,但营寨已被安审通焚烧,乱兵们进退无靠,被打得大败。他们当中藏匿在丛林山谷里得免于一死的约有十分之一二。范延光回到淇门时,听说卢台兵乱,就派滑州部队又回到邺都,准备逃跑。

(18)帝遣客省使李仁矩如西川,传诏安谕孟知祥及吏民;甲戌,至成都。

(18)后唐帝派遣客省使李仁矩去西川传达诏令,安抚孟知祥以及那里的官民,甲戌(二十三日),到达成都。

(19)刘训兵至荆南,楚王殷遣都指挥使许德勋等将水军屯岳州。高季兴坚壁不战,求救于吴,吴人遣水军援之。

(19)刘训的部队到达荆南,楚王马殷派遣都指挥使许德勋率领水军驻扎在岳州。高季兴坚守在营寨里不出来应战,同时请求吴国援救,吴国派出水军来援助他。

(20)夏,四月,庚寅,敕卢台乱兵在营家属并全门处斩。敕至邺都,阖九指挥之门,驱三千五百家凡万余人于石灰窑,悉斩之,永济渠为之变赤。

(20)夏季,四月,庚寅(初十),后唐帝下令,凡是卢台乱兵在营寨里的家属一并满门处斩。命令到达邺都,把九指挥的门关起来,驱赶三千五百家共一万多人到石灰窑,全部斩杀,永济渠的水都被染成了红色的。

(21)朝廷虽知房知温首乱,欲安反仄,癸巳,加知温兼侍中。

(21)朝廷虽然知道房知温是首乱分子,为了暂时安定局面,癸巳(十三日),加封房知温兼任侍中。

(22)先是,孟知祥遣牙内指挥使文水武漳迎其妻琼华长公主及子仁赞于晋阳,及凤翔,李从闻知祥杀李严,止之,以闻,帝听其归蜀;丙申,至成都。

(22)在此以前,孟知祥派遣牙内指挥使文水人武漳到晋阳迎接他的妻子琼华公主和儿子仁赞,走到凤翔,李从听说孟知祥杀死了李严,就把他们扣下,然后报告后唐帝,后唐帝同意他们回蜀中。丙申(十六日),到达成都。

(23)盐铁判官赵季良与孟知祥有旧,知祥奏留季良为副使。朝廷不得已,丁酉,以季良为西川节度副使。李昊归蜀,知祥以为观察推官。

(23)盐铁判官赵季良和孟知祥有旧交,因此孟知祥就上奏后唐帝请求留下赵季良为副使。朝廷不得已,丁酉(十七日),任命赵季良为西川节度副使。李昊回到蜀中,孟知祥任命他为观察推官。

(24)江陵卑湿,复值久雨,粮道不继,将士疾疫,刘训亦寝疾;癸卯,帝遣枢密使孔循往视之,且审攻战之宜。

(24)江陵地区本来就低下潮湿,又值长时间下雨,运粮的道路不能行走,粮食不能连续不断地运来,将士们都生了病,刘训也生病卧床不起。癸卯(二十三日),后唐帝派遣枢密使孔循前往观察,并察看进攻作战的事宜。

(25)五月,癸丑,以威武留后王延钧为本道节度使、琅邪王。

(25)五月,癸丑(初三),任命福建威武留后王延钧为本道节度使、琅邪王。

(26)孔循至江陵,攻之不克,遣人入城说高李兴;季兴不逊。丙寅,遣使赐湖南行营夏衣万袭;丁卯,又遣使赐楚王殷鞍马玉带,督馈粮于行营,竟不能得。庚午,诏刘训等引兵还。

(26)孔循到达江陵,进攻没有攻下,派人进城去劝说高季兴,高季兴不退让。丙寅(十六日),后唐帝派遣使者去湖南赏赐在那里的士卒夏季衣服一万套。丁卯(十七日),又派遣使者去赏赐给楚王马殷鞍马玉带,并督促把粮食送到军营,但马殷竟不服从命令。庚午(二十日),后唐帝下令刘训率兵返回。

(27)楚王殷遣中军使史光宪入贡,帝赐之骏马十,美女二。过江陵,高季兴执光宪而夺之,且请举镇目附于吴。徐温曰:“为国者当务实效而去虚名。高氏事唐久矣,洛阳去江陵不远,唐人步骑袭之甚易,我以舟师溯流救之甚难。夫臣人而弗能救,使之危亡,能无愧乎!”乃受其贡物,辞其称臣,听其自附于唐。

(27)楚王马殷派遣中军使史光进朝入贡,后唐帝赏赐给他骏马十匹,美女两人。史光宪回去路过江陵时,高季兴把史光宪抓起来,并抢去了他的马匹美女。高季兴请求率领全镇归附吴国,吴国徐温说:“为了国家应当务求实效而抛弃虚名。高氏侍奉唐朝时间已很长,洛阳离江陵也不太远,唐人的步兵和骑兵袭击这里非常容易,我用水军逆流而上援救也很困难。纳人为臣而又不能去援救,使他处于危亡地步,能不感到惭愧吗?”于是接受了高氏的贡物,推辞他向吴称臣,听他归附后唐。

(28)任圜性刚直,且恃与帝有旧,勇于敢为,权幸多疾之。旧制,馆券出于户部,安重诲请从内出,与圜争于上前,往复数四,声色俱厉。上退朝,宫人问上:“适与重诲论事为谁?”上曰:“宰相。”宫人曰:“妾在长安宫中,未尝见宰相、枢密奏事敢如是者,盖轻大家耳。”上愈不悦,卒从重诲议。圜因求罢三司,诏以枢密承旨孟鹄充三司副使权判。鹄,魏州人也。

(28)任圜情性刚直,而且依仗自己和后唐帝有旧交,作事敢作敢当,有权势而又得后唐帝宠幸的人们都嫉妒他。按旧的规定,使臣外出的费用由户部发给,安重诲请求从枢密院发给,他和任圜在后唐帝面前争论了好几次,声色俱厉。后唐帝退朝后,宫人问后唐帝:“刚才和安重诲争论事情的是谁?”后唐帝说:“宰相。”宫人说:“妾在长安宫中,从来没有见宰相、枢密奏请事情时敢象这个样子,大概是轻视皇上吧!”后唐帝听后更加不高兴,最后听从了安重诲的建议。任圜因此请求罢去三司之职,后唐帝下诏,命枢密承旨孟鹄暂判三司副使。孟鹄是魏州人。

(29)六月,庚辰,太子詹事温辇请立太子。

(29)六月,庚辰(初一),太子詹事温辇请求立太子。

(30)丙戌,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任圜罢守太子少保。

(30)丙戌(初七),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任圜被罢守太子少保。

(31)己丑,以宣徽北院使张延朗判三司。

(31)己丑(初十日),任命宣徽北院使张延朗兼判三司。

(32)壬辰,贬刘训为檀州刺史。

(32)壬辰(十三日),贬刘训为檀州刺史。

(33)丙申,封楚王殷为楚国王。

(33)丙申(十七日),封楚王马殷为楚国王。

(34)西方邺败荆南水军于峡中,复取夔、忠、万三州。

(34)西方邺在三峡中击败了荆南水军,又夺回了夔、忠、万三州。

《新五代史》 卷二十七 唐臣传第十五

○朱弘昭(冯?附)

朱弘昭,太原人也。少事明宗为客将,明宗即位,为文思使。与安重诲有隙,故常使于外。董璋为东川节度使,乃以弘昭为副使。西川孟知祥杀其监军李严,弘昭大惧,求还京师,璋不许,遂相猜忌,弘昭益开怀待之不疑,璋颇重其为人。后璋有军事,遣弘昭入朝,弘昭乃免。迁左卫大将军内客省使、宣徽南院使、凤翔节度使。孟知祥反,石敬瑭伐蜀,久无功,明宗遣安重诲督军。是时重诲已有间。重诲至凤翔,弘昭迎谒,礼甚恭,延重诲于家,使其妻妾侍饮食。重诲以弘昭厚己,酒酣,具言蒙天子厚恩,而所以谗间之端,因泣下。弘昭即奏言重诲怨望,又阴遣人驰告敬瑭,使拒重诲。会敬瑭以粮饷不继,遽烧营返军。重诲亦以被谗召还,过凤翔,弘昭闭门不纳,重诲由此得罪死。枢密使范延光尤恶弘昭为人,罢为左武卫上将军、宣徽南院使。久之,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是时,明宗已病,而秦王从荣祸起有端,唐诸大臣皆欲引去以避祸。枢密使范延光、赵延寿日夕更见,涕泣求去,明宗怒而不许。延寿使其妻兴平公主入言于中,延光亦因孟汉琼、王淑妃进说,故皆得罢。以弘昭及冯赟代延寿、延光,弘昭入见,辞曰:“臣厮养之才,不足当大任。”明宗叱之曰:“公等皆不欲在吾目前邪?吾养公等安用!”弘昭惶恐,乃视事。

冯赟者,亦太原人也。其父璋,事明宗为阍者。赟为儿时,以通黠为明宗所爱。明宗为节度使,以赟为进奏官。明宗即位,即为客省使、宣徽北院使。历河东忠武节度使、三司使。明宗病甚,大臣稀复进见,而孟汉琼、王淑妃用事,弘昭及赟并掌机务于中,大事皆决此四人。及杀秦王而立愍帝,益自以为功。又其所用多非其人,给事中陈乂,为人险谲,好阴谋,尝事梁张汉杰,又事郭崇韬,两人皆辄败死,弘昭乃引以为枢密直学士,而用其谋。是时,弘昭、赟遣汉琼至魏,召愍帝入立,而留汉琼权知后事。明年正月,汉琼请入朝,弘昭、赟乃议徙成德范延光代汉琼,北京留守石敬瑭代延光,凤翔潞王从珂代敬瑭。三人者皆唐大臣,以汉琼故,轻易其地,又不降制书,第遣使者监其上道,从珂由此遂反。从珂兵已东,愍帝大惧,遣人召弘昭计事。弘昭谓其客穆延晖曰:“上召我急,将罪我也。吾儿妇,君之女也,其以归,无使及祸。”乃拔剑大哭,欲自裁,而家人止之。使者促弘昭入见甚急,弘昭呼曰:“穷至此邪!”乃自投于井以死。安从进闻之,亦杀赟于家,赟母新死,子母弃尸于道,妻子皆见杀。赟有子三岁,其故吏张守素匿之以免。汉高祖即位,赠弘昭尚书令,赟中书令。

○刘延朗

刘延朗,宋州虞城人也。初,废帝起于凤翔,与共事者五人:节度判官韩昭胤,掌书记李专美,牙将宋审虔,客将房暠,而延朗为孔目官。初,愍帝即位,徙废帝为北京留守,不降制书,遣供奉官赵处愿促帝上道。帝疑惑,召昭胤等计议,昭胤等皆劝帝反,由是事无大小,皆此五人谋之。而暠又喜鬼神巫祝之说,有瞽者张濛,自言事太白山神,神,魏崔浩也,其言吉凶无不中,暠素信之。尝引濛见帝,闻其语声,惊曰:“此非人臣也!”暠使濛问于神,神传语曰:“三珠并一珠,驴马没人驱。岁月甲庚午,中兴戊己土。”暠不晓其义,使问濛,濛曰:“神言如此,我能传之,不能解也。”帝即以濛为馆驿巡官。

帝将反,而兵少,又乏食,由此甚惧,使暠问濛,濛传神语曰:“王当有天下,可无忧!”于是决反,使专美作檄书,言:“朱弘昭、冯赟幸明宗病,杀秦王而立愍帝。帝年少,小人用事,离间骨肉,将问罪于朝!”遣使者驰告诸镇,皆不应,独陇州防御使相里金遣其判官薛文遇计事。帝得文遇,大喜。而延朗调率城中民财以给军。王思同率诸镇兵围凤翔,废帝惧,又遣暠问神,神曰:“王兵少,东兵来,所以迎王也。”已而东兵果叛降于帝。帝入京师,即位之日,受册明宗柩前。册曰:“维应顺元年,岁次甲午,四月庚午朔。”帝回顾赟曰:“张濛神言,岂不验哉!”由是赟益见亲信,而专以巫祝用事。

帝既立,以昭胤为左谏议大夫、端明殿学士,专美为比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审虔为皇城使,暠为宣徽北院使,延朗为庄宅使。久之,昭胤、暠为枢密使,延朗为副使,审虔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而薛文遇亦为职方郎中、枢密院直学士。由是审虔将兵,专美、文遇主谋议,而昭胤、暠及延朗掌机密。

初,帝与晋高祖俱事明宗,而心不相悦。帝既入立,高祖不得已来朝,而心颇自疑,欲求归镇,且难言之,乃阳为羸疾,灸灼满身,冀帝怜而遣之。延朗等多言敬瑭可留京师,昭胤、专美曰:“敬瑭与赵延寿皆尚唐公主,不可独留。”乃复授高祖河东而遣之。是时,契丹数寇北边,以高祖为大同、振武、威塞、彰国等军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屯于忻州。而屯兵忽变,拥高祖呼“万岁”,高祖惧,斩三十余人而后止。于是帝益疑之。

是时,高祖悉握精兵在北,馈运刍粮,远近劳弊。帝与延朗等日夕谋议,而专美、文遇迭宿中兴殿卢,召见访问,常至夜分而罢。是时,高祖弟重胤为皇城副使,而石氏公主母曹太后居中,因得伺帝动静言语以报高祖,高祖益自危惧。每帝遣使者劳军,即阳为羸疾不自堪,因数求解总管以探帝心。是时,帝母魏氏追封宣宪皇太后,而墓在太原,有司议立寝宫。高祖建言陵与民家墓相杂,不可立宫。帝疑高祖欲毁民墓,为国取怨,帝由此发怒,罢高祖总管,徙郓州。延朗等多言不可,而司天赵延义亦言天象失度,宜安静以弭灾,其事遂止。

后月余,文遇独直,帝夜召之,语罢敬瑭事,文遇曰:“臣闻‘作舍道边,三年不成’。国家之事,断在陛下。且敬瑭徙亦反,不徙亦反,迟速尔,不如先事图之。”帝大喜曰:“术者言朕今年当得一贤佐以定天下,卿其是邪!”乃令文遇手书除目,夜半下学士院草制。明日宣制,文武两班皆失色。居五六日,敬瑭以反闻。敬瑭上书,言帝非明宗子,而许王从益次当立。帝得书大怒,手坏而投之,召学士马胤孙为答诏,曰:“宜以恶语诋之。”

延朗等请帝亲征,帝心忧惧,常恶言敬瑭事,每戒人曰:“尔无说石郎,令我心胆堕地!”由此不欲行。而延朗等屡迫之,乃行。至怀州,帝夜召李崧问以计策。文遇不知而继至,帝见之色变,崧蹑其足,文遇乃出。帝曰:“我见文遇肉颤,欲抽刀刺之。”崧曰:“文遇小人,致误大事,刺之益丑。”乃已。是时,契丹已立敬瑭为天子,以兵而南,帝惶惑不知所之。遣审虔将千骑至白马坡踏战地,审虔曰:“何地不堪战?虽有其地,何人肯立于此?不如还也。”帝遂还,自焚。高祖入京师,延朗等六人皆除名为民。

初,延朗与暠并掌机密,延朗专任事,诸将当得州者,不以功次为先后,纳赂多者得善州,少及无赂者得恶州,或久而不得,由是人人皆怨。暠心患之,而不能争也,但日饱食高枕而已。每延朗议事,则垂头阳睡不省。及晋兵入,延朗以一骑走南山,过其家,指而叹曰:“吾积钱三十万于此,不知何人取之!”遂为追兵所杀。晋高祖闻暠常不与延朗事,哀之,后复以为将。岁余卒。专美事晋为大理卿,开运中卒。当晋之将起,废帝以昭胤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河阳节度使,与审虔、文遇皆不知其所终。

孟知祥得到四川控制权,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呢?

在五代时期,除了中原地区以外的地区大多被割据国家所占领,其中四川地区也不例外。不过在后唐时期,王衍的前蜀曾经被后唐庄宗李存勖所击败,四川地区也短暂地被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统治之下。

在蜀地被平定之后,为了防止当地的节度使再次割据自立,李存勖将原先前蜀的地界划分为了东川与西川,并派遣了自己的心腹孟知祥担任西川节度使。他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措施来保证四川地区的稳定。

但是李存勖很快就在叛乱中丢掉了性命,新上任的明宗李嗣源虽然是五代时期难得的明君,但是其和孟知祥之间的关系却不像李存勖那样稳定,因此孟知祥也有了割据自立的想法,他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兼并了四川地区,击退了后唐的征讨,成为了蜀地的新皇帝。

孟知祥剧照

孟知祥为自立所作的前期准备

孟知祥作为西川节度使,占据了蜀地中最为富饶的成都一带,这让他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李存勖在位的时候,孟知祥作为李存勖的亲信,其对于后唐政府还是十分忠诚的,也会按时向中央政府缴纳四川地区的赋税收入。但是在李存勖失势,李嗣源登基之后,情况就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

一者李嗣源与孟知祥之间并没有亲密的关系,君臣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

二者孟知祥所管理的四川地区向来易守难攻,而且其又手握重兵,自然是李嗣源最放心不下的地方。

孟知祥也一样,其对于后唐政府也不是十分信任,为了保全自己的势力,孟知祥在李嗣源登基不久之后,就开始为自立做起了准备。

后唐明宗时期疆域图

想要在乱世之中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最重要的就是军事实力。虽然西川在当时已经是后唐下属军镇中的大镇,拥有数目可观的军马,但是孟知祥却依然感到不满足。他知道仅凭当时西川境内的之前由郭崇韬设立的几支军队是不足以支撑其称帝的,因此其自从入主西川以来,有先后建立了等多支军队。

郭崇韬之前将蜀地的骑兵分为左右骁骑等六营,共三千人,步兵分为左右宁远等二十营,共两万四千人,这在当时已经算是不少了。但是孟知祥之后又先后增设了左右冲山等六营,共六千人,驻扎在罗城。义宁等二十营共一万六千人,驻扎在西川各地。还设立了左右牢城共四营,负责成都城的防卫,这让西川境内的兵力达到了四万余人。孟知祥在之后有设立了左右飞棹营,,这六个营的士兵专习水战,在训练完毕后被孟知祥安排在长江沿岸驻守,防备来自夔州,峡州方向的攻击。

孟知祥在构建了全新的军事力量之后,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如何为数量庞大的军队提供粮食供给了。为了减小运输成本,孟知祥命令义宁等二十个分散在西川境内的军士在周边郡县就食,西川政府除非特殊情况,不会为他们提供补给,这样的决定虽然解决了士兵们的食物问题,但是却让四川境内的百姓承受了更大的负担。

为了防止百姓发起民变,孟知便打算停止向中央政府缴纳赋税。恰好当时负责财政的任圜派赵季良前往西川督查税收转运事宜,并命令其运回之前郭崇韬在蜀地搜刮的钱财。孟知祥听明其来意后,表示赵季良可以将西川府库中剩下的郭崇韬搜刮的钱财运走,但是条件是之后西川地区将不再向中央政府缴纳税收。赵季良迫于孟知祥的威势,只得应允,这让西川政府减去了一笔十分重要的开支,为其之后起兵提供了充足的财政基础。

投靠孟知祥的后唐大臣赵季良

在此之后,孟知祥又领命派兵平定夔州,万州等地,其派其手下将领毛重威率领三千人马助战。在取胜之后,李嗣源要求毛重威的部队在当地留守,这令孟知祥十分不快,于是其便派人引诱这些士兵发生哗变,逃回了西川。

李嗣源下令治他们的罪,但是孟知祥为他们极力求情,最终才保全了这支部队。在夔州等地被攻取之后,李嗣源要求孟知祥要负责当地士兵的后勤工作,但是孟知祥却以书中兵多,没有余力为借口拒绝了李嗣源的要求,此时其打算与后唐政府决裂的态度已经比较明显了。

后唐明宗李嗣源

在这段时间里,后唐政府也并非没有想过限制孟知祥的发展,他们试图派出之前出使前蜀的李严再次入蜀,担任监军,来监视孟知祥的举动。在李严入蜀之后,孟知祥对其以礼相待,这让李严放松了警惕。在一次会面中,孟知祥对李严说:

公前奉使王衍,归而请兵伐蜀,庄宗用公言,遂致两国俱亡。今公复来,蜀人惧矣。且天下皆废监军,公独来监吾军,何也?

李严听后知道孟知祥将对自己不利,百年请求孟知祥饶过他,但是孟知祥依然命人杀死了李严。之后向朝廷上奏,诬陷李严在入川之后许诺给士兵们优厚的赏赐,并且希望代替自己的职位,为了保全自己,只能先杀死李严,再向皇帝汇报。

而在孟知祥积极准备起兵自立的同时,时任东川节度使的董璋也在积极准备叛出后唐,当时有一支鄜州兵马在东川境内戍守,在他们守卫期满准备回乡的时候,董璋擅自将其中的精壮士兵全部留下,只让那些年老体衰的士兵回去,并且还收缴了他们的盔甲和兵器。

董璋和孟知祥的行为在当时就引起了安重诲的后唐权臣的注意,他们便开始谋划在蜀地进行削藩,成立新的军镇以分化东西川的实力,这引起了董璋和孟知祥的高度警觉,后唐与蜀军的战斗一触即发

孟知祥击退石敬瑭

在孟知祥和董璋二人积蓄实力的时候,后唐政府也并非无动于衷。在李严被杀之后,安重诲等人就已经看出了孟知祥的狼子野心。于是他们打算通过在四川地区安排新军镇的方法来减弱孟知祥和董璋的力量。

如今的阆中古城

在安重诲的安排下,先是阆中地区被分出来,安重诲将自己的心腹李仁矩安排到朗州镇守,之后其又将武虔裕安排到遂州驻守,在到任之后,其便在遂州地区整治城防,修缮铠甲兵器,并在当地招募了新的士兵,这让与遂州相邻的董璋十分害怕。而且当时四川地区有人散布消息,称朝廷在不久之后就会将绵州和龙州地区划出,并建立新的集镇,这让孟知祥也十分担心。

于是董璋便主动派出使者前往西川地区,与孟知祥取得联系,为自己的儿子求娶孟知祥的女儿,孟知祥也答应了他的请求,自此东西川便联合在了一起。

东川节度使董璋

董璋在此后便派遣军队劫掠遂州,阆州两节镇的辖区,这让朝廷对此十分不满,开始向阆州以及遂州增兵,并有了讨伐董璋的打算。此时孟知祥在赵季良的建议下决定先下手为强。他们打算先攻取阆州,遂州二地,之后合力驻守剑门,自此与后唐政府彻底决裂。

在听取了他的建议后,董璋发兵攻打阆州,而孟知祥则派出李仁罕率兵进攻遂州,并派出部分援军帮助董璋进攻阆州。但是李仁矩是阆州的长官,其麾下的将领们建议他做好防御工事,不要轻易出战,在这里等待援军的到来。但是李仁矩却认为这样会打击官军的士气,而且其对于董璋的东川军也十分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