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关于晏子不死君难中晏子为什么没事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晏子不死君难是什么意思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齐庄公为了偷女人而被杀,死得下贱。晏子既不为他而死,也不因他而逃亡;在他看来,无论国君和臣子,都应为国家负责。如果国君失职,臣子就不必为他尽忠。这在当时是很有进步意义的。文章三问三答,答中有反问,最后归结到“社稷”二字,波澜起伏,论旨鲜明。
门还未开,晏子就得到了消息,站在崔武子的门外。
晏子的随从问:国君死了,我们也要死吗?
晏子回答:“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意思是,他是我一个人的国君吗,我为什么要死呢?
又问:那么我们何不逃跑呢?
答:“吾罪也乎哉,吾亡也?”亡,是逃跑的意思,就是说,是我的错吗,我为什么要逃呢?
再问:那么我们回去吧?
答:“君死,安归。”国君死了,回哪里去呢?
这段对话极富戏剧色彩,三个问句,分别以三个问句作答,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晏子,何许人也?身高不过五尺,却凭三寸不烂之舌,口绽莲花,让楚王奉为上宾。诸葛亮曾在他的《梁甫吟》中赞其:“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司马迁更有慨言::“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祈慕焉。”所谓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道。
上一讲春秋霸主齐桓公的妻子被改嫁,引发了远伐楚国的战、争。这一讲齐国国君却和大臣的妻子私通,导致身死国乱。在这场变局中大臣和史官是怎么应对的?让我们解字析文,抵近观察。
在五月乙亥这一天,齐国的崔杼把他的国君给弑、掉了。这个故事的背景是什么呢?齐国的国君齐庄公和崔杼的妻子私通。崔杼他本来是有夫人的,但是后来去一个地方官家里赴丧的时候,看到这个地方官的妻子不错,叫东郭姜。东郭姜是他的车夫东郭偃的姐姐。他就把这个东郭姜给娶回来了。
齐庄公也看到东郭姜不错,就和东郭姜私通。这个事后来被崔杼知道了,崔杼设计把齐庄公给sha死了。sha死之后这个事情不是这么简单就会结束的。他会不会再sha别的大臣?对于这样的事情大臣们怎么做?都在考验每一个人。
所以经文里面这样记载:
晏婴他站在崔杼的门外。晏子的随从说:“你要去为我们的国君死吗?要去和崔杼搏斗吗?”
晏子说:“难道只是我的国君吗?我去死?”
这句话是个倒装的:“我去死,难道只是我的国君吗?”他为了强调,难道这是我的国君吗?把它放在了前面。
随从说:“那么不去死,要不要跑掉呢?”
晏子回答说:“难道是我的罪责吗?我去逃亡?”
这里的亡字它不是死亡,是逃的意思。
所以随从说:“又不去为国君死又不逃亡,那么回家去吧?”
晏子怎么回答呢?
“我们的国君都死了,我归向何方?”
安:它是表处所的疑问代词。在疑问句里面,疑问代词往往是放在动词的前面做前置宾语的。用现代语序调整的话就是归安。回哪里去?
妟子有自己的想法他说:“统治老百姓的人,难道是用这个权位来凌压老百姓吗?”这个话晏子是有点批评齐国国君的。“你有国君的位置就去和大臣的妻子私通是不对的。你应该去主持社稷的大事。”
社稷是主,这里面是一个宾语前置。应该是主社稷。
“那么大臣应该怎么做呢?侍奉君主的人,像我,难道只是为了那一点口粮那点俸禄吗?我们应该是去保养社稷,保养我们的国家。所以国君为社稷死,那么我就为他去死,国君为社稷亡,我就为他去逃亡。”
“如果他只是因为自己的私事儿去死了,或者为他的私事去跑了。不是他亲近的人,谁敢承担这样的责任?况且现在有人有自己的国君,去把他给弑掉了,我怎么能够去死呢?我身为大臣我不能够随随便便死掉。又逃向何方,又归向何处?”
庸何:重言也。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晏子以社稷为本。不是说你这个国君死了我就要愚忠的。我一定要去把那个乱臣贼子给sha死。或者说抹脖子自己死掉。不是那样的。要看这个国君他是为社稷死,还是为自己的私事死。很显然齐庄公在这里面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死掉了。所以晏子不为他死。
注意这个死字,在这里是一个为动用法。死:为动用法,表示“为……而死。”
妟子在门外站了很长时间,门启而入。
启字的甲骨文是这样写的:左边是一个门扇的形状。下面有一个口,表示用口把门给喊开。
或者是写成左边一扇门右边一只手,把门给推开。
或者是又有口又有手。这样的字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会意字。
晏子进了门之后,趴在齐庄公的大腿上痛哭,又站起来,又跺跺脚,很痛苦很悲痛的样子,从崔杼的家里出来了。晏子是齐国重要的大臣,他平安的出来了。
所以有人就对崔杼说:“像晏子这样的人一定要把他sha掉!”
那么崔杼怎么回答的呢?崔杼说:“像他这样的人老百姓都很爱戴,应该把他给放掉,我们不sha他,老百姓就会拥护我们。”
注意这个舍字,我们后来又给它加了提手旁。就是一个古字和今字的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崔杼这个人虽然把国君给弑掉了,但是还是有一点政治头脑的。崔杼把齐庄公弑掉之后,他又拥立了一个新国君,这个新国君就是历史上也比较有名的齐景公。这个齐景公就是问孔子怎么为政?孔子回答了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那个国君。
崔杼把自己的国君给弑掉了,怎么知道这件事呢?因为有《史官》给记录下来了。
大:太的古字。这里用的弑字,弑字什么意思?就是以下犯上是不道德的不正义的行为。
崔杼看到这样的记载肯定不满意,这是千秋骂名啊弑君之罪。
崔子sha之。这里用的sha字,就是一个普通的sha戮行为。对普通人就用sha。那么崔杼把这个史官给sha掉了。我们怎么还知道这件事呢?因为这个太史的弟弟接着写,还是写的崔抒弑其君。崔杼不满意又把这个弟弟给sha掉了。换一个他的三弟写,那么三弟还是写的崔杼弑其君。他的三弟还是这样写,崔杼没办法就把他给放掉了。
那么这个时候崔杼sha史官的事情已经被人知道了。有个人叫南史氏,他听说太史都死了,那么他自己就拿这个竹简,到崔杼这个地方来。这个竹简上写的什么字儿呢?可能写的还是崔杼弑其君。那么他走到这里,听说这个史官已经写了崔杼弑其君,他就又回去了。
所以我们看到在古代这个太史是多么地尽忠职守。即使面临生命的危险,也要如实记载史实。这一点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优点,我们的史料基本上都是非常可信的。下一讲我们再来看春秋的另一个注解体系,《谷梁传》对一场陨石雨的记载。那么这个解读和记载,也是我们现代天文学证明古代天文现象的重要资料。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