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为什么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意思)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诗人为什么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以及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意思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含义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那个采葛的姑娘啊。

一日不见她,

好像三个整月长啊。

那个采蒿的姑娘啊。

一日不见她,

好像三个秋季长啊。

那个采艾的姑娘啊。

一日不见她,

好像三个周年长啊。

①葛: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

②萧:植物名。蒿的一种,即青蒿。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

③三秋:通常一秋为一年,后又有专指秋三月的用法。这里三秋长于三月,短于三年,义同三季,九个月

④艾:植物名,菊科植物,可制艾绒灸病。

【赏析】

本篇由于只是表现一种急切的相思情绪而没有具体内容,所以旧说随意性很大,如《毛诗序》以为是“惧谗”,所谓“一日不见于君,忧惧于谗矣”;朱熹《诗集传》则斥为“淫奔”之诗,说“采葛所以为絺綌,盖淫奔者托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吴懋清《毛诗复古录》则以为采葛(萧、艾)比喻平时蓄养人才,“临时方获其用,若求之太急……一日则如三月之久”;牟庭《诗切》又说是“刺人娶妻……而徒溺其色,一日不见,则思之如三月之久”;姚际恒、方玉润、吴闿生却一致认为是怀友忆远之诗,方氏申述云:“夫良友情亲如夫妇,一朝远别,不胜相思,此正交情深厚处,故有三月、三秋、三岁之感也!”(《诗经原始》)近人则多主恋歌说。就诗论诗,视为怀念情人之作为妥。闻一多指出“采集皆女子事,此所怀者女,则怀之者男”(《风诗类钞》)。译文取闻说作男词。

热恋中情人无不希望朝夕厮守,耳鬓相磨,分离对他们是极大的痛苦,所谓“乐哉新相知,忧哉生别离”,即使是短暂的分别,在他或她的感觉中也似乎时光很漫长,以至于难以忍耐。本诗三章正是抓住这一人人都能理解的最普通而又最折磨人的情感,反覆吟诵,重叠中只换了几个字,就把怀念情人愈来愈强烈的情感生动地展现出来了,仿佛能触摸到诗人激烈跳动的脉搏,听到他那发自心底的呼唤。全诗既没有卿卿我我一类爱的呓语,更无具体的爱的内容叙述,只是直露地表白自己思念的情绪,然而却能拨动千古之下读者的心弦,并将这一情感浓缩为“一日三秋”的成语,审美价值永不消退,至今仍活在人们口头。其艺术感染力的奥妙在哪里?拙作《风诗含蓄美论析》曾剖析本诗“妙在语言悖理”,意思说:从科学时间概念衡量,三个月、三个季节、三个年头怎能与“一日”等同呢?当是悖理的,然而从诗抒情看却是合理的艺术夸张,合理在热恋中情人对时间的心理体验,一日之别,逐渐在他或她的心理上延长为三月、三秋、三岁,这种对自然时间的心理错觉,真实地映照出他们如胶似漆难分难舍的恋情。这一悖理的“心理时间”由于融进了他们无以复加的恋情,所以看似痴语、疯话,却能妙达离人心曲,唤起不同时代读者的情感共鸣。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什么意思?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汉语成语,指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用这种夸张之词形容主人公对友人的殷切思念,实是情至之语。

原文

《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译文

那个采艾的姑娘啊,我俩一天不见面,好像隔着三年那样长久。

唐代经学家孔颖达注疏说:“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设言三春、三夏,其义亦同,作者取其韵耳。”孔颖达认为,这是周桓王时,政事不和,朝臣多为谗人所谄,所以人们都十分惧怕谗言,一日不见君王,生怕又去听信谗言。实际上这是描写君子对友人的思念。

一天不见,就好像过了三天!一天不见,又好像过了三秋九月!一天不见,又好像过了三年。三秋指三个季度,即九个月。《采葛》中的三秋是指九个月。后来三秋,泛指三年,形容漫长岁月。

南朝·梁·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说:路迩人遐,音尘寂绝,一日三秋,不足为喻。

唐·李白《江夏行》:只言期一载,谁为历三秋!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什么意思?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意思是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出自先秦的《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

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

衿,即襟,衣领。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

宁(nìng):岂,难道。

嗣(yí)音:寄传音讯。嗣,通“贻”,给、寄的意思

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挑(tá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

挑,也作“佻”。

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扩展资料:

《国风·郑风·子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

此诗写单相思,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每当看到颜色青青的东西,女子就会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领和青青的佩玉。于是她登上城门楼,就是想看见心上人的踪影。如果有一天看不见,她便觉得如隔三月。

全诗采用倒叙的手法,充分描写了女子单相思的心理活动,维肖维妙,而且意境很美,是一首难得的优美的情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作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风·郑风·子衿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什么意思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意思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用这种夸张之词形容主人公对友人的殷切思念,实是情至之语。

出自《诗·王风·采葛》,作者不详。原作为: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译文:那个采艾的姑娘啊,我俩一天不见面,好像隔着三年那样长久。

《采葛》写主人公对友人的思念。这两句是用比喻方法构成的夸张句。三秋是指三个季度。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用这种夸张之词形容他对友人的殷切思念,实是情至之语。同时本体“一日”,喻体“三秋”,高下相形,对比鲜明,也有力地增强了感情的表达效果。本诗运用了回复的章法,就更加强了这情思的感染力。成语“一日三秋”即源出此诗。

一近义:日不见,如隔三秋;一日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