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古代为什么有魏王楚王,以及楚汉时期魏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离开项羽投奔刘邦的原因是因为在项羽那儿不得志。 项羽没能发掘到他的才能,而投在刘邦那里,可以完全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刘邦曾说过:“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攻下齐国后自封齐王的原因:
1韩信是知识分子,有自己的尊严,士一般都认为有了功劳就会得到悬赏,而刘邦并未赏赐,以此表示自己的尊严。
2.为了更好的治理齐地。齐国是个肥肉,向来很多人喜欢,但是却很乱。韩信很喜欢这种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拜治粟都尉, 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 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晋中之窗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于是,刘邦遣张良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
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借口韩信谋反 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曹操称魏确是因为受封魏公、魏王,所谓魏公是指他可以以他的封地“魏”可建立公国,魏王是指他可以以他的封地“魏”建立王国,当然了,皇帝的帝国只能有一个,但皇帝可以分封王国、公国,有的时期还有候国,这些人在通过某些手段夺取帝位的时候,一般为了不留下乱臣贼子的名声,总是为装是皇帝自愿禅让的,而且自己很忠心,所以以封地为国号,比如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后来孙权叫吴国(虽然他们是仇人,但这是习惯),还有司马家族,封晋王,所以有晋朝,另外纠正以下,曹操不是以陈留为根据地,“魏“是指以冀州允州为中心的地区,曹操的统治中心在邺城,是在冀州的
曹操的封号是魏王,而不是秦、赵、晋等诸侯国名,这与他的封地位置有直接关系。曹操在建安21年确定了王号,但他的封地要在建安5年(公元200年)攻灭袁绍的时候就确定了,这就是当时北方人口最多的冀州。
冀州有9个郡国,在东汉末年属于仅次于司隶校尉和豫州的大洲,这里最大的特征就是人口众多,尤其是袁绍起家的渤海郡,人口在百万以上,其他郡国的人口也都在60万以上,也就述说一个冀州就能动员30万以上的兵力,要知道曹操占据兖、徐、司、豫四个州的总兵力也才10几万人,这也是为什么曹操攻占冀州治所邺城后,看到人口户籍大喜过望的原因。
从官渡之战后,袁绍在河北的大本营邺城就落入了曹操之手,这里水路便利、人口众多是理想的布武之地,因此曹家人开始着手将自己的势力迁到这里来,随后曹操以邺城为中心逐步用7年时间扫清北方割据势力(除了辽东公孙家族之外)。
在曹操发动荆州之战前,他的大本营实际上已经从许昌转移到了邺城,邺城是整个冀州的治所,被曹操视为自己的势力中心,他看上的就是这里的人口资源。
有些人可能会很疑惑,邺城在汉朝之前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的,怎么能和洛阳、长安相媲美呢?其实邺城早在战国时代就是人口稠密的农业发达地区,比如西门豹治邺指得就是这里,在隋代邺城更是发展为最大的商业大都市。
而长安、洛阳所在地,早已被董卓和他的部将们折腾成了无人区,老百姓不是逃亡就是被杀,比如益州的孟达、汉中的张鲁等,都是从关中平原逃走的人,常年的战乱和黑暗统治让关中和洛阳地区的人口锐减,曹操在建安24年(公元219年)放弃汉中的时候,就将这里的40万居民迁回关中,甚至还让张郃领兵进去巴郡抢夺当地人口。
由此说明,东汉末年最重要的就是人口资源,冀州经历的战火最少人口也就最多,当时流行的说法就是汗衰魏兴,意思就是汉朝统治地区人口较少,魏郡内的人口最多,因此曹操看中冀州并不奇怪。
建安21年曹操获封魏王,在河北地区划9个郡称王建国,其统治中心就是魏郡邺城,王号自然就是魏了!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