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蛟惊浪不虞为什么的信息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给各位分享蛟惊浪不虞为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白居易的民本情结

白居易初入官场,曾为周至县尉和京兆府户曹参军。这是两个与今日税官职司很接近的官职。依唐时官制,县尉“分判众曹,催征租赋”,而周至做为天子脚下的上等县,县尉由两人分掌。一个负责“按比户口,课植农桑,催驱赋役”,另一个负责“检查非违”。经日本学者考证,白县尉就是前者1。而户曹为五曹之一,主司“民户、祠祀、农桑、籍账、婚姻、田宅、杂徭、道路等事”,在农事为国中大事的封建时代,无疑负有比县尉更大的责任。

与其他州县官员相比,“负责从贫苦农民那里征税”2的县尉等可以说是颇为亲民的一个角色了。县尉白居易因为总要与纳税人(主要是农民)打交道,亲身体尝着他们的疾苦,也益加增进了对民间苦乐的认知,也促成着他以“惟歌生民病”、“但伤民病痛”为己任的道德自觉。他所发起的“新乐府运动”,也因出于“讽兴当时之事”、“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目的而采取“美刺比兴”、“因事立题”的姿态而产生出“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和“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3的双重效果。

从白居易涉税诗所呈现的一颦一笑中,可以清晰甚至强烈地感受到他对农事、农民和民间的悲悯情怀。一方面充分地讲求“其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其事核而实”、“其体顺而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等行文义理,一方面又尽抒憧憬、同情、期盼、创想、讽喻之胸臆,是曾为“税官”的白居易的真情流露。

一、 憧憬田园之乐

从农民的主体感受出发,白居易渴望着风调雨顺、躬耕垄亩后上应王税、家有余粮的田园之乐。这也说明,在诗人的内心,并不认为农民的税不该交,而是觉得应该将这种税收义务限定在一种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一是农民有能力缴纳,二是在“王税”和“家储”之间要有一个不相冲突的共生关系,三是税收应系农民已经尽力耕耘并获得了足够的报偿之后之所为。有《五古·归田三首》(之二)诗为证.

在长期为官的白居易笔下,田园生活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只要人民安居乐业,官与民、农与商、人与自然都能够和谐相处,互不滋扰,那一番“风云会合”的升平世界,又何尝不是梦中的田园呢?只要远离那种“时情变寒暑,世利算锱铢”的庸俗场景,能够领略“软美仇家酒,幽闲葛氏姝”的安恬适意,便是有一点“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楼暗攒猖妇,堤喧簇贩夫”的零乱情景,也大可以接受了。这样讲究平衡守正的动态和谐观,较好地体现在最能代表白居易长篇排律“善于铺写、多顺叙而曲折有致”水平4的《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一诗中: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

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

地远穷江界,天低接海隅。

飘零同落叶,浩荡似乘桴。

渐觉乡原异,深知土产殊。

夷音语嘲哳,蛮态笑睢盱。

水市通阛阓,烟村混舳舻。

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

亥日饶虾蟹,寅年足虎貙。

成人男作丱,事鬼女为巫。

楼暗攒猖妇,堤喧簇贩夫。

夜船论铺赁,春酒断瓶沽。

见果多卢橘,闻禽悉鹧鸪。

山歌猿独叫,野哭鸟相呼。

岭徼云成栈,江郊水当郛。

月移翘柱鹤,风泛飐樯乌。

鳌碍潮无信,蛟惊浪不虞。

鼍鸣江擂鼓,蜃结气浮图。

树裂山魈穴,沙含水弩枢。

喘牛犁紫芋,羸马放青菰。

绣面谁家婢?鸦头几岁奴?

泥中采菱芡,烧后拾樵苏。

鼎腻愁烹鳖,盘腥厌脍鲈。

钟仪徒恋楚,张翰浪思吴。

气序凉还热,光阴旦复晡。

身方逐萍梗,年欲近桑榆。

渭北田园废,江西岁月徂。

忆归恒惨澹,怀旧忽踟蹰。

自念咸秦客,尝为邹鲁儒。

蕴藏经国术,轻弃度关繻。

赋力凌鹦鹉,词锋敌辘轳。

战文重掉鞅,射策一弯弧。

崔杜鞭齐下,元韦辔并驱。

名声逼杨马,交分过萧朱。

世务轻摩揣,周行窃觊觎。

风云皆会合,雨露各沾濡。

共遇升平代,偏惭固陋躯。

承明连夜直,建礼拂晨趋。

美服颁王府,珍羞降御厨。

议高通白虎,谏切伏青蒲。

柏殿行陪宴,花楼走看酺。

神旗张鸟兽,天籁动笙芋。

戈剑星芒耀,鱼龙电策驱。

定场排越伎,促坐进吴觎。

缥缈疑仙乐,婵娟胜画图。

歌鬟低翠羽,舞汗堕红珠。

别选闲游伴,潜招小饮徒。

一杯愁已破,三盏气弥粗。

软美仇家酒,幽闲葛氏姝。

十千方得斗,二八正当垆。

论笑杓胡律,谈怜巩嗫嚅。

李酣犹短窦,庾醉更蔫迂。

鞍马呼教住,骰盘喝遣输。

长驱波卷白,连掷采成卢。

筹并频逃席,觥严别置盂。

满卮那可灌,颓玉不胜扶。

入视中枢草,归乘内厩驹。

醉曾冲宰相,骄不揖金吾。

日近恩虽重,云高势却孤。

翻身落霄汉,失脚倒泥涂。

博望移门籍,浔阳佐郡符。

时情变寒暑,世利算锱铢。

即日辞双阙,明朝别九衢。

播迁分郡国,次第出京都。

秦岭驰三驿,商山上二邘。

岘阳亭寂寞,夏口路崎岖。

大道全生棘,中丁尽执殳。

江关未撤警,淮寇尚稽诛。

林对东西寺,山分大小姑。

庐峰莲刻削,湓浦带萦纡。

九派吞青草,孤城覆绿芜。

黄昏钟寂寂,清晓角呜呜。

春色辞门柳,秋声到井梧。

残芳悲鶗鴂,暮节感茱萸。

蕊坼金英菊,花飘雪片芦。

波红日斜没,沙白月平铺。

几见林抽笋,频惊燕引雏。

岁华何倏忽,年少不须臾。

眇默思千古,苍茫想八区。

孔穷缘底事?颜夭有何辜?

龙智犹经醢,龟灵未免刳。

穷通应已定,圣哲不能逾。

况我身谋拙,逢他厄运拘。

漂流随大海,锤锻任洪炉。

险阻尝之矣,栖迟命也夫。

沉冥消意气,穷饿耗肌肤。

防瘴和残药,迎寒补旧襦。

书床鸣蟋蟀,琴匣网蜘蛛。

室如悬磬,端忧剧守株。

时遭人指点,数被鬼揶揄。

兀兀都疑梦,昏昏半是愚。

女惊朝不起,妻怪夜长吁。

万里抛朋侣,三年隔友于。

自然悲聚散,不是恨荣枯。

去夏微之疟,今春席八殂。

天涯书达否?泉下哭知无?

谩写诗盈卷,空盛酒满壶。

只添新怅望,岂复旧欢娱。

壮志因愁灭,衰容与病俱。

相逢应不识,满颌白髭须。

二\ 惭愧不耕而食

“是谁养活了我们?”这样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本来是不需要马克思凭借其《资本论》对商业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的宏大叙事才足以说明的。可是,更多认为自己高人一头的“公家人”并不愿意承认,与工人、农民所辛勤从事的劳作相比,他们中的相当部分非但并不高尚甚至有可能可有可无。正是因为某些贪官污吏颠倒世情伦理的作威作福,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工人、农民等“劳力者”是达官显贵等“劳心者”的“衣食父母”这一事实。正如在中国古代的某一阶段,本来是工商业者们的针对性努力维持了政府的相应需求,却被近乎歪曲地说成了“工商食官”。

白居易的悯世情怀,不仅仅体现在他从内心里对农民们的亲近和体贴,还在于他从很早就懂得了“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这样的高深义理。面对百姓的辛勤苦作却勉力生存的处境,他不止一次地表达出自己作为一个吃公家粮者的愧疚。与纳税中和纳税后都承受了许多耻辱和艰辛的农民们相比,他觉得自己是那样的自责和无助。在这样的良心呈现中,一腔悯世情怀纤毫毕现。

在《纳粟》一诗中,白居易在税吏“催纳”和农民连夜“扬簸”的对峙场景下,由衷地“内愧”自己“坐尸十年禄”并用他朴素的“报应”逻辑企望着有朝一日“还他太仓谷”,确保百姓们能够得到政府的回报。

在《观刈麦》一诗中,白居易的悯农之心通过农民们男女老幼全家在“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酷热中劳作、抱子贫妇悬筐拾麦穗这样具体的场面自然地导引出来:在那些把自己收获的大部分粮食交给政府而自己只能惨淡度日的百姓面前,“不事农桑”却“岁晏有馀粮”的我们,是如何地羞愧难当啊。诗中写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三、 描绘美好畅想

当税收或因为税收而对农民们生活的各种影响已经成为难以支撑的重负时,减轻甚至免除这种重负,就成为对民生之多艰感受痛切的白居易的社会理想。而且,这一理想会在受到世情刺激的每一个时刻,自然而然地倾泄出来。

在《赠友五首》中的一篇中,针对政府向农民征税居然以铜钱计算这种“求土所无”、“强人所难”从而导致农民们贱卖自己的耕织成果因而造成了“钱力日重”、“农力日殚”等严重局面的作法,诗人无限憧憬地回顾了立国之初的贞观之治时以丁计庸、以田计租、量入为出的税收方式,而对变法之后所造成的“使我农桑人,憔悴畎亩间”的伤农后果大为反感。在白居易的心中,革此弊端而恢复原来的租庸调者,构成了一个美好的愿望。在原来的税收基础已经因为兵兴等原因而受到根本破坏的情况下,诗人的愿望终究只能成为不能实现的梦幻。

白居易期望农民们摆脱沉重税役负担的梦想,在他听闻了昆明地区“诏以昆明近帝城,官家不得收其征”从而“菰蒲无租鱼无税,近水之人感君惠”的故事后生发联想:既然“率土皆王民”,又何必远民而疏近民而亲呢?为什么不能“此惠及天下,无远无近同欣欣”呢?为什么不能停止对其他一些地区的财税举措让“吴兴山中罢榷茗,鄱阳坑里休封银”呢?《昆明春水满》一诗,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类繁多民无禁利而同享“昆明春”的畅想:

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影浸南山青滉瀁,波沉西日红奫沦。往年因旱灵池竭,龟尾曳涂鱼煦沫。诏开八水注恩波,千介万鳞同日活。今来净渌水照天,游鱼拨拨莲田田。洲香杜若抽心短,沙暖鸳鸯铺翅眠。动植飞沈皆遂性,皇泽如春无不被。鱼者仍丰网罟资,贫人又获菰蒲利。诏以昆明近帝城,官家不得收其征。菰蒲无租鱼无税,近水之人感君惠。感君惠,独何人,吾闻率土皆王民,远民何疏近何亲。原推此惠及天下,无远无近同欣欣。吴兴山中罢榷茗,鄱阳坑里休封银。天涯地角无禁利,熙熙同似昆明春。

对于此诗,后来有人很认真地考证道:昆明恩诏是一种特事特办的税收政策,不可能不加限制地推广到其他地方。白氏此议实在有些天真,任何一个治税者都不会采纳他的建议。可是我想说,与白居易着意于百姓而生发的“天真”愿望相比,这样的“认真”却实在有嫌暮气深沉。纵使可以从现实性上论证白氏建议的不大可取——这一点几乎谁都明白,但如此煞有介事地论证起来,还是很让人怀疑此公是否知道“悯农”为何物?

四、推思施政哲理

从为官者的角度看来,未经刻意政教而能够确保赋敛齐毕和闾井平安,是他们的良好愿望。在这样的“良化”和“丰登”背景下,政府完全可以一种无为而治的夜警方式存在,官员们也乐得清闲:不但“案牍既简少,池馆亦情闲”,而且“南亭日潇洒,偃卧恣疏顽”。好一幅与民同乐图!在白居易的内心里,他对于官民关系、税收征纳关系有一种期待:政府不施以超出法定税收之外的任何骚扰,百姓不增强纳税之外的更多辛劳,二者纵使不能做到相濡以沫,至少也应相安无事

这样的心态很好地体现在《五古·征秋税毕题郡南亭》一诗中.

不管过去的政府官员有几个真正把民众疾苦放在心上,他们都必须正视百姓不安官不得安、百姓不富政府难富的现实。而白居易则在其种树种花的过程中,悟到要使自己的治理取得成效,“养民”即发自内心地付出辛苦和智慧施以百姓实惠的治理之策是为官者所必须的。“劝农均赋租”就如欲茂枝叶必救根株的道理是一样的。这样从“养树”联想及“养民”的灵感,寄予《东坡种花》一诗(二首之一)中

五、 直斥赋税弊端

大概和“税收”这一事物——在中国古代体现在赋、役、税、榷、捐、兵差等很多方面——总是与百姓最为切身的利益相联系着,而征税总是表现为一种几乎不由分说的触及人们基本生存条件的强行再分配,且纳税人总是处在无力辩驳和抗争的弱势地位中等这些原因相关,在以讽喻现实、揭露弊端、描摹世情、品评王政、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中唐“新乐府”诗甚至历代现实主义诗作中,反映税收现象的作品特别多5。在自己的诗作分类中专门辟有“讽喻诗”系列的白居易的笔下,对这一关联国家、官吏、百姓利害关系的领域也相当关注——本文所辑的这些,即是从《全唐诗》所收白居易的近四千首诗中择出。在这些诗中,诗人基于百姓甘苦的阶级立场清澈可见。在通过赋税现实提露社会问题这方面,白居易的诗总是一针见血——

1、重赋(又题“无名税”)

《重赋》可说是白居易的税收诗中最为知名、最富影响力、最多点击率和品评率的一篇。其所在的《秦中吟》十首,更是白居易最著名的讽喻诗系列。唐朝中后期改“租庸调”为“两税法”,旨在采取更为简明、更为集中、更为便捷、更为高效的方式,整合、整理、整顿、整饬有“上以奉君亲”之功能的“征赋”体制。这一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恰恰是将农民原来负担的劳役义务(庸)以纳银的方式融入户税、地税中征收,两税之外不再配发徭役。如白居易诗中所说,国家也明令: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然则实际执行的结果却是“敛索”和“羡馀”如故。陆贽在其《均节赋税恤百姓》所列举的七大弊端中,就包括白诗中所提到那些现象,比如以“杂征”改为常赋、以“召雇”代征役、以“和市”代科配以及“两税之外,非法之事,复又并存”等6。白诗以国家定税“本意在忧人(一作“爱人”)”与执行者“夺我身上暖”这样巨大的反差两相对照,很是揭示了封建王朝的税收机器之年久失修;其中将百姓们纳税后的惨状即“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与国家征税后的富足即“缯帛如山积,丝絮如云屯”相比,更是突出了不合理税收体制下官民地位的极不协调、极不对称、极不匹配之状。如此强烈的表现力、破坏力和讽喻力,难怪有评论者以此诗与杜甫的《石壕吏》相提并论

实行两税法后人民负担加重的具体情形,还可以从一则故事中推想。唐德宗打猎途中,路遇一户姓赵的农夫。经过与他的一番对话之后得知,两税法后的税收形势已经发生了远远超出预想的变化。《资治通鉴》中有如此描述:

贞元三年,唐德宗行猎于新店,入民赵光奇家,问百姓乐乎?对曰不乐。上曰:“今岁颇稔,何为不乐?”对曰:“诏令不信。前云,两税之外悉无它徭,今非税而诛求者,殆过于税。后又云,和籴,而实强取之,曾不识一钱。始云所籴粟麦纳于道次,今则遣致京西行营,动数百里,车摧牛毙,破产不能支。愁苦如此,何乐之有。每有诏书优恤,从空文耳。恐圣主深居九重,皆未知之也。”德宗命复其家7。

对于这样颇有传奇色彩的君民之会,司马光感叹道:“自古所患者,人君之泽,壅而不下达,小民之情,郁而不上通。故君勤恤于上,而民不怀。民愁怨于下,而君不知。以至于离叛危亡,凡以此也。德宗幸以游猎,得至民家,值光奇敢言,而知民疾苦,此乃千载之遇也。”只是可惜,这样的千载之遇只能偶然出现,且谁也不能确保皇帝遇到一个农民反映实情就能悔悟,如唐德宗此遇不也只是“复”(免除)了赵光奇一家的税外负担嘛?以此而论,白居易的《重赋》诗,也未必能够让这“里胥迫我纳”正税之外额外负担的现象有什么样的改观。

2、买花

《买花》一诗也取自《秦中吟》——十首秦中吟居然有两首与税收相关,可知当年的税收征纳和谐状况已经到了多么危殆敏感的状态——并有人称是秦中吟系列中最有名的一首。本诗前四句大写帝城春暮时节人们看牡丹的热闹盛况;次四句极力描述牡丹价钱的昂贵;再次六句通过描述牡丹的移植保护和对它的迷恋而更加透出买花者的财富“实力”;最后六句借一农夫的感慨而点名题旨。全诗通过官僚贵族不惜重金购买牡丹的描写,反衬出城里的某些人恣意享乐、挥金如土的豪华、腐朽生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把“一丛”花与“十户”赋进行排比,劲直痛切地揭露了封建社会达官贵人挥霍人民血汗纵情享乐的事实。

在当时的户税标准下,十户具有中等财力状况的人家(包括中上户、中中户和中下户等三类),其所缴纳的税收,才够某些上等人家买一束花的,这可是多大反差的贫富分化啊!当城里的某些人家已经习以为常并执迷陶醉于“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的浪漫与豪奢享受时,那些相顾无言却有百千愁苦与愤懑溢于心扉的田舍翁,他们的反感如果被倾泄出来,又将是多么地可怕!在农民们把自己在土地里收获的相当比例的成果交给官家后自己勉为其难地存活于世的可怜境地里,他们也许百思不解那些“帝城”里把鲜花以“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的方式侍候地百般熨贴的人们,是如何获得那么多的钱、闲和情调的。这样的强烈反差,也在相当程度上回答了,当农业社会下大多数百姓的“活着”还取决于大自然的诸多“变数”时,有些人——比如商人、军阀和官吏——已经凭着对权力、利益的拥有以及对财富的分割权而可以过上很憩意的生活了。这该是多么不平等的社会啊——在农业社会下,在“民以食为天”的农业社会下,为什么那么多农民起义都会以“均平”、“等贵贱均贫富”、“不纳粮”等这类看上去实在有些过分具体、微观而且世俗的方式表达出来,想必可以从这首诗中找到缘由了。

与白居易此诗可以够成史料佐证的,还有《国史补》中所言“长安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不以耽玩为耻”。王春裕的《开元天宝遗事》也说“杨国忠子弟每春至之时,求名花异木植于槛中,以板为底,以木为轮,使之牵之自转。所至之处,槛在目前,而便即观赏,日久为移春槛”。宣宗时诗人司马扎更是以其《卖花》诗描写了一个几代种花的花农:“少壮彼何人,种花荒苑外;不知力田苦,却笑耕耘辈;当春卖春色,来往经几代;长安甲第多,处处花堪爱;良金不惜费,竞取园中最。”可见唐朝时卖花、买花、赏花,确已蔚然成风。只是,能够从贫富差距处着眼者,却确是寥寥。同是写花,白居易的悯世情怀跃然纸上

3、 大水

《大水》一诗不以税收现象为主要的描写对象,其所反映的是自然灾害给百姓生活造成的巨大破坏。这样的破坏下,有“佣舟子”借机大发民难财。可是,如果我们看到诗人把“工商彻屋去,牛马登山避”与“况当率税时,颇害农桑事”这两类事体相提并论时,还是可以清楚地感知,作为国家官员(江州司马)的诗人对国家税收和百姓农桑的同等关切。我读了这首诗后的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今年发生的汶川地震以及地震后政府和人民所投注的救灾爱心。在出现如诗中所言的“苍茫生海色,渺漫连空翠。风卷白波翻,日煎红浪沸”的不可抗力时,政府能不能在国家税源基础、潜力和预期税收利益都同时遭遇挫折的情况下以减税、免税、负税等有效方式给予一种来自税收系统的人文关怀,很是能够反映出一国税制的人道和民本内涵。2008年,共和国给予了汶川大地震的受害者和受害地区这样的关怀,可在白居易时代,只知“率税”而不顾农桑甚至“率税”本身就伤及农桑的封建政权,也许还没有这样的意识。否则,白居易也不会发出“吾无奈尔何,尔非久得志”的感叹而是可以采取一些切实止损救人、抗涝救灾的具体举措了。当然,我们没有必要责怪一个封建社会的下层官吏会有今天才有的“税收关怀”觉悟,他们能够心系农桑就已经是农民之福了。我们从诗中断然可感的,是诗人那一腔心忧百姓的悯世情怀。

4、杜陵叟

此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名诗,到了今天仍然多次被选入学生课本中。这样一首典型的税收诗,被作者本人在诗序中冠以“伤农夫之困也”的主题。

相对于现代工商业而言,农业作为税源的稳定性是十分脆弱。在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水利工程等较为缺乏的情况下,农民们不得不靠天的恩赐而谋得收获。如果遇上频率很高的各种灾害(比如所谓十年几旱、十年几涝的说法),则能不能收回本钱来都很难讲。以这样的经济资料为税基,基税制本身就是潦草的。如果再加上“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征管作法,也简直就是无道了。然则杜陵叟便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在自己本来收获率就很低的“薄田”上,他不但遇上了三月的旱,还赶上了九月的霜,春天麦苗黄了,秋后禾穗干了,他的运气简直已经坏到了极点。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税吏还是逼上门来。万般无奈之下,杜陵叟“典桑卖地纳官租”将自己赖以吃饭纳税的“税本”都抵将出去,其惨状可不就是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一样深重嘛。混到这个份上,杜陵叟已经快到走投无路的绝境了,想不到又被一个黑色幽默戏弄了一番:皇帝的蠲免下来了!可这麻纸德音到时,却是“十家租税九家毕”的的光景。我地也卖了,桑也典了,你这皇帝老儿的诏书对我可还有什么价值啊!我这“明年衣食将何如”的难题照样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而从技术上讲,事后的免税或退税,无论如何不如当时的减税更为实际一些。白居易此诗,也是在说明着当时的一件史实——据《资治通鉴·唐纪·宪宗纪》载:“(元和四年)上以久旱,欲降德音。翰林学士李绛、自居易上言,以为欲令实惠及人,无如减其租税。”

这种迟到的蠲免的另一个不合理之处还在于:政府免除的,极可能只是一些拖着不缴的顽梗之民的税负,而老实巴交的那些人可能早就把税缴上了。清朝的一首《豁粮歌》就反映出了这种状况:朝庭诏下如甘露,豁免闾阎旧租赋。岂知未颁恩诏前,州县奏销未得延。良善之民早完税,顽梗之民竟无畏。年年抗粮藐官法,官暗挪移代其纳。年年抗粮望恩典,日久果然邀豁免。旧粮催欠豁愈多,催科催科将奈何8。

这种官家催租以及虚受蠲免的情形,可以说是封建社会下的惯常现象。宋代诗人朱继芳曾一口气写下十首《农桑》诗,其中多首说及这类现象。如“淡黄竹纸说蠲逋,白纸仍科不稼租,努力经营犹恨晚,官司那问有钱无”,如“编茅为屋荻为帘,老小团栾苦乐兼。乐岁输丁犹未了,饥年家口更堪添”,如“四月官场入纳时,乡耆旁午上门追。请看贫妇通宵织,身上曾无挂一丝”,再如“肠随丝断手生胝,羡杀星边织女机。借问输官零落否,儿郎寒冷且无衣”,无不如是。从大历史的背景下看,杜陵叟是封建时代穷苦农民的典型概括,一生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土里求食,饱尝农耕之苦后还要受到长吏、里胥们的盘剥和戏弄。纳税人的地位低到如此境地,也就没有办法避免他们在将来忍无可忍的某一天揭竿而起了——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最初目标大都是因为实在活不下去了而舍命寻找一个能够继续活下去的路径而已。农民之苦,可想而知。“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9,这是白居易的由衷之言

5、盐商妇

此诗题序“恶幸人也”,指责“不事田农与蚕绩”盐商们因政府的盐政而收获了巨大的财富从而“好衣美食有来处”,而“盐铁尚书”们因为操作失策而造成了盐利“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的局面。相比于汉代的桑弘羊来说,当世的理财者并没有把大宗盐税收入国库而是流失给了那些在户籍关系上“不属州县属天子”的盐商们。于是,在“江头鱼米贱”的对照下,有幸嫁于盐商的盐商妇们过上了“绿鬟富去金钗多,皓腕肥来银钏窄”、“前呼苍头后叱婢”、“红脍黄橙香稻饭”、“饱食浓妆倚柁楼”的好生活,因为享受了“终朝美饭食,终岁好衣裳”的优裕而呈现出“两朵红腮花欲绽”的幸福表情。而相比之下那些农民们过得是什么生活呢?从诗人笔下的一首首悯农诗中都可以读到。在诗人的一篇题为《议盐法之弊》的策论中,他也曾经写出与此诗一样的意思:“自关以东,上农大贾,易其资产,入为盐商。率皆多藏私财,别营稗贩,少出官利,唯求隶名。居无征徭,行无榷税。身则庇于盐籍,利尽入私室”。

诗人通过臧否盐政而置疑政府的盐铁理财,这一点遭遇了陈寅恪的辩护甚至是奚落。陈说白居易关于“散盐铁之利”的策论是“此等儒生之腐论,于唐代自安史之乱后国计之仰给于盐税者,殊为不达事情也”10。他指出,上元年间盐铁使刘晏改革盐政,规定盐官统一收购私盐后,加价卖给盐商,让他们自由销售,而朝廷则收取盐利来占充盈国库的作法,实际上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而且正是因刘晏的理财方针、措施、办法适应唐王朝经济残破的局面和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使唐王朝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民也得以养息。只就盐税而论,“晏之始至也,盐利才四十万缗。至大历末,六百余万缗。天下之赋,盐利居半11”,而国家并没有增加农民的税收,刘晏真正做到了“敛不及民而用度足”。白居易实在是错怪了刘晏们。

不过,即使有这样的错怪存在,仍然不能抹杀白居易溢于诗中的悯世情怀。盐商以及盐商妇大富,而农民们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更加恶化。因为“江头鱼米贱”而使得享受“红脍黄橙香稻饭”的是那些富得流油的商人们,商盛害民的局面必将动摇农业的根本。这是诗人所忧虑着的。

白居易的每一首涉税诗,即使主写税收,仍然把笔触着落于民生疾苦之上。这样的忧患意识贯彻在一个曾为税官者的血液里,与“新乐府运动”的其他当事人如元稹、张籍、王建等所写的多首税收诗相呼应,让他更添了几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史”资质

山石榴,寄元九

白居易 山石榴,寄元九

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

杜鹃啼时花扑扑。

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

江城上佐闲无事,山下斫得厅前栽。

烂熳一栏十八树,根株有数花无数。

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麴尘。

泪痕浥损燕支脸,剪刀裁破红绡巾。

谪仙初堕愁在世,姹女新嫁娇泥春。

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奇芳绝艳别者谁?通州迁客元拾遗。

拾遗初贬江陵去,去时正值青春暮。

商山秦岭愁杀君,山石榴花红夹路。

题诗报我何所云?苦云色似石榴裙。

当时丛畔唯思我,今日栏前只忆君。

忆君不见坐销落,日西风起红纷纷。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

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

地远穷江界,天低接海隅。

飘零同落叶,浩荡似乘桴。

渐觉乡原异,深知土产殊。

夷音语嘲哳,蛮态笑睢盱。

水市通阛阓,烟村混舳舻。

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

亥日饶虾蟹,寅年足虎貙。

成人男作丱,事鬼女为巫。

楼暗攒猖妇,堤喧簇贩夫。

夜船论铺赁,春酒断瓶沽。

见果多卢橘,闻禽悉鹧鸪。

山歌猿独叫,野哭鸟相呼。

岭徼云成栈,江郊水当郛。

月移翘柱鹤,风泛飐樯乌。

鳌碍潮无信,蛟惊浪不虞。

鼍鸣江擂鼓,蜃结气浮图。

树裂山魈穴,沙含水弩枢。

喘牛犁紫芋,羸马放青菰。

绣面谁家婢?鸦头几岁奴?

泥中采菱芡,烧后拾樵苏。

鼎腻愁烹鳖,盘腥厌脍鲈。

钟仪徒恋楚,张翰浪思吴。

气序凉还热,光阴旦复晡。

身方逐萍梗,年欲近桑榆。

渭北田园废,江西岁月徂。

忆归恒惨澹,怀旧忽踟蹰。

自念咸秦客,尝为邹鲁儒。

蕴藏经国术,轻弃度关繻。

赋力凌鹦鹉,词锋敌辘轳。

战文重掉鞅,射策一弯弧。

崔杜鞭齐下,元韦辔并驱。

名声逼杨马,交分过萧朱。

世务轻摩揣,周行窃觊觎。

风云皆会合,雨露各沾濡。

共遇升平代,偏惭固陋躯。

承明连夜直,建礼拂晨趋。

美服颁王府,珍羞降御厨。

议高通白虎,谏切伏青蒲。

柏殿行陪宴,花楼走看酺。

神旗张鸟兽,天籁动笙芋。

戈剑星芒耀,鱼龙电策驱。

定场排越伎,促坐进吴觎。

缥缈疑仙乐,婵娟胜画图。

歌鬟低翠羽,舞汗堕红珠。

别选闲游伴,潜招小饮徒。

一杯愁已破,三盏气弥粗。

软美仇家酒,幽闲葛氏姝。

十千方得斗,二八正当垆。

论笑杓胡律,谈怜巩嗫嚅。

李酣犹短窦,庾醉更蔫迂。

鞍马呼教住,骰盘喝遣输。

长驱波卷白,连掷采成卢。

[骰盘、卷白波、莫走、鞍马,皆当时酒令。]

筹并频逃席,觥严别置盂。

满卮那可灌,颓玉不胜扶。

入视中枢草,归乘内厩驹。

醉曾冲宰相,骄不揖金吾。

日近恩虽重,云高势却孤。

翻身落霄汉,失脚倒泥涂。

博望移门籍,浔阳佐郡符。

[予自太子赞善大夫出为江州司马。]

时情变寒暑,世利算锱铢。

即日辞双阙,明朝别九衢。

播迁分郡国,次第出京都。

[十年春,微之移佐通州。其年秋,予出佐浔

阳。明年秋,杓直出牧澧州,崔二十二出牧

果州,韦大出牧开州。]

秦岭驰三驿,商山上二邘。

[商山险道中,有东西二邘。]

岘阳亭寂寞,夏口路崎岖。

大道全生棘,中丁尽执殳。

江关未撤警,淮寇尚稽诛。

[时淮西未平,路经襄、鄂二州界,所见如此。]

林对东西寺,山分大小姑。

[东林、西林寺在庐山北。大姑、小姑在庐山南

彭蠡湖中。]

庐峰莲刻削,湓浦带萦纡。

[莲花峰在庐山北,湓水在江城南。何逊诗云:

湓城对湓水,湓水萦如带。]

九派吞青草,孤城覆绿芜。

[浔阳江九派,南通青草、洞庭湖。南方城壁多以草覆。]

黄昏钟寂寂,清晓角呜呜。

春色辞门柳,秋声到井梧。

残芳悲鶗鴂,暮节感茱萸。

蕊坼金英菊,花飘雪片芦。

波红日斜没,沙白月平铺。

几见林抽笋,频惊燕引雏。

岁华何倏忽,年少不须臾。

眇默思千古,苍茫想八区。

孔穷缘底事?颜夭有何辜?

龙智犹经醢,龟灵未免刳。

穷通应已定,圣哲不能逾。

况我身谋拙,逢他厄运拘。

漂流随大海,锤锻任洪炉。

险阻尝之矣,栖迟命也夫。

沉冥消意气,穷饿耗肌肤。

防瘴和残药,迎寒补旧襦。

书床鸣蟋蟀,琴匣网蜘蛛。

贫室如悬磬,端忧剧守株。

时遭人指点,数被鬼揶揄。

兀兀都疑梦,昏昏半是愚。

女惊朝不起,妻怪夜长吁。

万里抛朋侣,三年隔友于。

自然悲聚散,不是恨荣枯。

去夏微之疟,今春席八殂。

天涯书达否?泉下哭知无?

[去年闻元九瘴疟,书去竟未报。今春闻席八

殁。久与还往,能无恸矣。]

谩写诗盈卷,空盛酒满壶。

只添新怅望,岂复旧欢娱。

壮志因愁灭,衰容与病俱。

相逢应不识,满颌白髭须。

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

《寄李儋元锡》

作者: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释:

1、邑:指属境;

2、流亡:指灾民。

译文:

去年花开时节,

适逢与君分别;

今日春花又开,

不觉已经一年。

人间世事茫茫,

件件难以预料

春愁昏昏黯黯,

夜里独自成眠。

身体多病,

越发思念乡田故里;

治邑还有灾民,

我真愧领俸钱。

听说你想来此,

探访我这孤老;

西楼望月圆了又圆,

却还不见。

赏析:

这也是一首投赠诗。开首二句即景生情,花开花落,引起对茫茫世事的感叹。接着直抒情怀,写因多病而想辞官归田,反映内心的矛盾。邑有流亡愧俸钱,不仅是仁人自叹未能尽责,也流露进退两难的苦闷。结尾道出今日寄诗的用意,是极需友情的慰勉,因而望月相思,盼其来访,正合投赠诗的风韵。这首诗的思想境界较高,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尤最,自宋以来,倍受颂扬,即使今日,依然闪烁光辉。

江上寄元六林宗

霜落江始寒,枫叶绿未脱。客行悲清秋,永路苦不达。

沧波眇川汜,白日隐天末。停棹依林峦,惊猿相叫聒。

夜分河汉转,起视溟涨阔。凉风何萧萧,流水鸣活活。

浦沙净如洗,海月明可掇。兰交空怀思,琼树讵解渴。

勖哉沧洲心,岁晚庶不夺。幽赏颇自得,兴远与谁豁。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

久客多枉友朋书,素书一月凡一束。虚名但蒙寒温问,

泛爱不救沟壑辱。齿落未是无心人,舌存耻作穷途哭。

道州手札适复至,纸长要自三过读。盈把那须沧海珠,

入怀本倚昆山玉。拨弃潭州百斛酒,芜没潇岸千株菊。

使我昼立烦儿孙,令我夜坐费灯烛。忆子初尉永嘉去,

红颜白面花映肉。军符侯印取岂迟,紫燕騄耳行甚速。

圣朝尚飞战斗尘,济世宜引英俊人。黎元愁痛会苏息,

夷狄跋扈徒逡巡。授钺筑坛闻意旨,颓纲漏网期弥纶。

郭钦上书见大计,刘毅答诏惊群臣。他日更仆语不浅,

明公论兵气益振。倾壶箫管黑白发,舞剑霜雪吹青春。

宴筵曾语苏季子,后来杰出云孙比。茅斋定王城郭门,

药物楚老渔商市。市北肩舆每联袂,郭南抱瓮亦隐几。

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鸟雀苦肥秋粟菽,

蛟龙欲蛰寒沙水。天下鼓角何时休,阵前部曲终日死。

附书与裴因示苏,此生已愧须人扶。致君尧舜付公等,

早据要路思捐躯。

【赏析】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p 水宿遣兴奉呈群公

鲁钝乃多病,逢迎远复迷。耳聋须画字,发短不胜篦。

泽国虽勤雨,炎天竟浅泥。小江还积浪,弱缆且长堤。

归路非关北,行舟却向西。暮年漂泊恨,今夕乱离啼。

童稚频书札,盘餐讵糁藜。我行何到此,物理直难齐。

高枕翻星月,严城叠鼓鼙。风号闻虎豹,水宿伴凫鹥。

异县惊虚往,同人惜解携。蹉跎长泛鹢,展转屡鸣鸡。

嶷嶷瑚琏器,阴阴桃李蹊。馀波期救涸,费日苦轻赍。

支策门阑邃,肩舆羽翮低。自伤甘贱役,谁愍强幽栖。

巨海能无钓,浮云亦有梯。勋庸思树立,语默可端倪。

赠粟囷应指,登桥柱必题。丹心老未折,时访武陵溪。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

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

地远穷江界,天低接海隅。

飘零同落叶,浩荡似乘桴。

渐觉乡原异,深知土产殊。

夷音语嘲哳,蛮态笑睢盱。

水市通阛阓,烟村混舳舻。

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

亥日饶虾蟹,寅年足虎貙。

成人男作丱,事鬼女为巫。

楼暗攒猖妇,堤喧簇贩夫。

夜船论铺赁,春酒断瓶沽。

见果多卢橘,闻禽悉鹧鸪。

山歌猿独叫,野哭鸟相呼。

岭徼云成栈,江郊水当郛。

月移翘柱鹤,风泛飐樯乌。

鳌碍潮无信,蛟惊浪不虞。

鼍鸣江擂鼓,蜃结气浮图。

树裂山魈穴,沙含水弩枢。

喘牛犁紫芋,羸马放青菰。

绣面谁家婢?鸦头几岁奴?

泥中采菱芡,烧后拾樵苏。

鼎腻愁烹鳖,盘腥厌脍鲈。

钟仪徒恋楚,张翰浪思吴。

气序凉还热,光阴旦复晡。

身方逐萍梗,年欲近桑榆。

渭北田园废,江西岁月徂。

忆归恒惨澹,怀旧忽踟蹰。

自念咸秦客,尝为邹鲁儒。

蕴藏经国术,轻弃度关繻。

赋力凌鹦鹉,词锋敌辘轳。

战文重掉鞅,射策一弯弧。

崔杜鞭齐下,元韦辔并驱。

名声逼杨马,交分过萧朱。

世务轻摩揣,周行窃觊觎。

风云皆会合,雨露各沾濡。

共遇升平代,偏惭固陋躯。

承明连夜直,建礼拂晨趋。

美服颁王府,珍羞降御厨。

议高通白虎,谏切伏青蒲。

柏殿行陪宴,花楼走看酺。

神旗张鸟兽,天籁动笙芋。

戈剑星芒耀,鱼龙电策驱。

定场排越伎,促坐进吴觎。

缥缈疑仙乐,婵娟胜画图。

歌鬟低翠羽,舞汗堕红珠。

别选闲游伴,潜招小饮徒。

一杯愁已破,三盏气弥粗。

软美仇家酒,幽闲葛氏姝。

十千方得斗,二八正当垆。

论笑杓胡律,谈怜巩嗫嚅。

李酣犹短窦,庾醉更蔫迂。

鞍马呼教住,骰盘喝遣输。

长驱波卷白,连掷采成卢。

[骰盘、卷白波、莫走、鞍马,皆当时酒令。]

筹并频逃席,觥严别置盂。

满卮那可灌,颓玉不胜扶。

入视中枢草,归乘内厩驹。

醉曾冲宰相,骄不揖金吾。

日近恩虽重,云高势却孤。

翻身落霄汉,失脚倒泥涂。

博望移门籍,浔阳佐郡符。

[予自太子赞善大夫出为江州司马。]

时情变寒暑,世利算锱铢。

即日辞双阙,明朝别九衢。

播迁分郡国,次第出京都。

[十年春,微之移佐通州。其年秋,予出佐浔

阳。明年秋,杓直出牧澧州,崔二十二出牧

果州,韦大出牧开州。]

秦岭驰三驿,商山上二邘。

[商山险道中,有东西二邘。]

岘阳亭寂寞,夏口路崎岖。

大道全生棘,中丁尽执殳。

江关未撤警,淮寇尚稽诛。

[时淮西未平,路经襄、鄂二州界,所见如此。]

林对东西寺,山分大小姑。

[东林、西林寺在庐山北。大姑、小姑在庐山南

彭蠡湖中。]

庐峰莲刻削,湓浦带萦纡。

[莲花峰在庐山北,湓水在江城南。何逊诗云:

湓城对湓水,湓水萦如带。]

九派吞青草,孤城覆绿芜。

[浔阳江九派,南通青草、洞庭湖。南方城壁多以草覆。]

黄昏钟寂寂,清晓角呜呜。

春色辞门柳,秋声到井梧。

残芳悲鶗鴂,暮节感茱萸。

蕊坼金英菊,花飘雪片芦。

波红日斜没,沙白月平铺。

几见林抽笋,频惊燕引雏。

岁华何倏忽,年少不须臾。

眇默思千古,苍茫想八区。

孔穷缘底事?颜夭有何辜?

龙智犹经醢,龟灵未免刳。

穷通应已定,圣哲不能逾。

况我身谋拙,逢他厄运拘。

漂流随大海,锤锻任洪炉。

险阻尝之矣,栖迟命也夫。

沉冥消意气,穷饿耗肌肤。

防瘴和残药,迎寒补旧襦。

书床鸣蟋蟀,琴匣网蜘蛛。

贫室如悬磬,端忧剧守株。

时遭人指点,数被鬼揶揄。

兀兀都疑梦,昏昏半是愚。

女惊朝不起,妻怪夜长吁。

万里抛朋侣,三年隔友于。

自然悲聚散,不是恨荣枯。

去夏微之疟,今春席八殂。

天涯书达否?泉下哭知无?

[去年闻元九瘴疟,书去竟未报。今春闻席八

殁。久与还往,能无恸矣。]

谩写诗盈卷,空盛酒满壶。

只添新怅望,岂复旧欢娱。

壮志因愁灭,衰容与病俱。

相逢应不识,满颌白髭须。

早秋晚望兼呈韦侍御

九派绕孤城,城高生远思。

人烟半在船,野水多于地。

穿霞日脚直,驱雁风头利。

去国来几时,江上秋三至。

夫君亦沦落,此地同飘寄。

悯默向隅心,摧颓触笼翅。

且谋眼前计,莫问胸中事。

浔阳酒甚浓,相劝时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