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为什么投靠刘繇(太史慈投奔孙策)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给各位分享太史慈为什么投靠刘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太史慈投奔孙策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太史慈为何是三国中最可惜的将军?他究竟可惜在哪?

太史慈去世的太早了,他还没有踏入三国那个大舞台就去世了,真的可惜。

01、能力出众的太史慈。

太史慈算得上是三国中真正的射箭手,毕竟是史书都承认过的男人。太史慈早年被别人陷害,逃到江东。当时孔融听闻这件事后,经常派人去看望太史慈母亲,接济二人。那个时候孔融刚好在北海镇压黄巾军,可惜孔融被黄巾军首领管亥虽败,被围困在北海。太史慈知道后单枪匹马准备前去营救孔融。

太史慈一个人突破重围来到北海,相救孔融出去,但孔融不信任他,让太史慈前去求助刘备。太史慈只好带着书信突围出去,给刘备送信。最后刘备救了孔融。太史慈凭借一人之力能两次突围黄巾军的包围,可见这个人的恐怖,这可能是真的有万人敌之勇了。太史慈在这之后还和孙策一群人干过架。

02、得遇明主,可惜去世太早。

北海事件之后太史慈就投靠了刘繇,刘繇此人压根就不重用太史慈,让太史慈当了个侦察兵。太史慈在神亭侦探,正好遇见孙策,当时孙策一行人可有十多人,而且都是有名的将领,比如黄盖韩当等人都在其中。但太史慈丝毫不虚,直接上去干,孙策也上去迎战,两人打了个五五开,都打的非常尽兴,最后孙策手下将两人分开。

孙策灭了刘繇后,孙策惜才,让太史慈投靠他,太史慈答应了。太史慈投靠东吴算是遇到明主了,他随孙策四处征战,后来孙策去世,孙权继位,孙权照样重用太史慈,可惜的是在建安十一年,太史慈就去世了,享年四十一岁。那个时候三国大舞台还没开始,赤壁之战也还没开始,太史慈还没有展现自己才华,就离世了,确实是非常可惜。

太史慈为什么投靠刘繇?

刘繇(yáo,一读yóu)(156年-197年),原姓叶,字良辰,东莱牟平(今山东牟平)人,东汉末年官员、汉室宗亲,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

太史慈知恩图报救孔融,最后他为什么会投靠敌人孙策?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东吴大将太史慈都有印象。太史慈原先是刘繇(yáo)的部下,并帮助刘繇攻打孙策,但是不久,太史慈就投靠了孙策。

太史慈为什么要投靠孙策?孙策又为什么能让太史慈投靠他呢?要解开这些谜团,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1、知恩图报

太史慈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主要源于他母亲对他的教导。太史慈年轻时,以毁坏州吏的奏章这件事而出名了,因此受到了孔融的礼遇。

孔融多次派人去问候太史慈的母亲,并对太史慈的母亲多有照顾。不久孔融在与黄巾军作战时被黄巾军围困了。

这时太史慈的母亲对太史慈说:“孔融对我,比我们的亲戚朋友对我还要好,如今他被围困,你应该去帮助他。”

于是太史慈乘夜冲入重围见到了孔融,要求孔融出兵。但孔融想等待外援,可形势危急,于是孔融想向刘备求救,但是无人敢冲出包围,太史慈于是请求冲出重围,去见刘备。

孔融觉得这样太冒险,太史慈就把孔融照顾他母亲的事说出来了,并说他母亲要他来帮助孔融的,孔融这才答应了。

孔融见到了刘备后,陈述了孔融被围的情形,于是刘备派了三千人随太史慈去救孔融。黄巾军听到孔融的救兵到了,都赶紧撤走了,孔融这才得救了。

这件事可以证明太史慈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但是孙策对太史慈有什么恩呢?孙策对太史慈有不杀之恩,任用之恩。

太史慈在泾县与孙策遭遇了,结果孙策获胜,将太史慈抓了,之后孙策给太史慈松绑,并说他与太史慈要共闯天下,并拜太史慈为门下督。

太史慈为了报恩,因此就投靠了孙策,帮孙策打天下了。

2、未受刘繇重用

太史慈投靠孙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刘繇并不重用太史慈。太史慈年轻时,就出名了,而且帮孔融解围了,因此可见,太史慈还是很有军事才能的,但是刘繇不重用他。

太史慈回辽东后,刘繇的下属,就建议刘繇重用太史慈,封太史慈为大将,来对抗孙策,可刘繇却认为任用太史慈会让许劭(东汉人物评论家)笑话他。

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来,刘繇是看不起太史慈的,认为太史慈的能力水平不够,出身不高贵。

因为刘繇是汉室宗亲,他是齐悼惠王刘肥的后人,皇室贵胄都很看重门第,所以太史慈是不受刘繇看重的。

而且太史慈被孙策抓了后,刘繇就去世了,所以太史慈也没有了去处,投靠孙策是最好的选择了。

3、孙策的信任

孙策对太史慈的信任,让太史慈很感动,并觉得能有人信任他,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当孙策要太史慈去安抚刘繇的将士时,孙策的部将认为,太史慈去了后,就不会回来了。

孙策却非常肯定地认为太史慈会回来,因为太史慈没有别的选择了。太史慈出发时说六十天后,就回来,果然太史慈最后按期回来了。

孙策主动要求太史慈去北边,说明孙策看人很准,对外界的情况分析很正确,因此他才敢让太史慈出去。

孙策对太史慈的信任,让太史慈第一次有了被人尊重的感觉。他也知道,当时除了孙策能重视他,其他人都不会看重他的,因此他如期而至,赢得了孙策的信任。

东汉末年,各路豪强争夺地盘,都想成为统一中原的主人,因此他们到此招兵买马,抢夺资源,这样就会出现人员交流的现象,因此这时期就会经常出现历史上的名人或名将换主公。

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谁就会得到人才。太史慈得不到刘繇的重用,最后被重视人才的孙策得了便宜。

这就是所谓的千金易得,一将难求。然而还有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伯乐比千里马更难得。

三国谈|英雄的惆怅,名将太史慈解析②

投奔同乡刘繇,身手未能大展

公元195年,太史慈南下投奔自己的同乡、扬州刺史刘繇。

因为孙策在江东地区发展的势头很猛,就有人建议刘繇应该重用文武双全的太史慈,让其担任大将以对抗骁勇善战的孙策。让人意外的是,刘繇却不打算给早有名气的太史慈重要职务,对于这样的安排,他解释说:“我要是重用了太史慈,许劭许子将恐怕会取笑我不会用人!”于是,本来可以担任一军主将的太史慈,竟然只被刘繇任命为了一个负责刺探军情的侦查队队长。

我们在之前的栏目也说过,许劭是东汉著名人物评论家,汝南“月旦评”活动的主要发起人,按照《异同杂语》中的说法,曹操的“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评语,就是许劭说的。虽然许劭短暂的一生发现了很多人才,可对太史慈的轻视却让人有些想不通,或许,伯乐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或者,他只喜欢品评世家大族子弟,对太史慈这样出身卑微的人才没有多少兴趣。

虽然没能在刘繇麾下担任重要职务,不过,太史慈还是非常敬业的。有一次,他带着手下的一小队侦察兵来到神亭的时候,正巧遇上了孙策。虽然孙策当时不是带领大部队行军,手下只有十三个人,不过,这十三个人却包括黄盖、韩当、宋谦等集团内的核心战将。除了太史慈自己,其他人都没什么战斗经验,这场遭遇战怎么打?面临如此危急的情况,太史慈不光是没有慌乱,反而拍马上去直接和孙策单挑。

俗话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孙策毕竟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猛将,他找到一个机会,假装要刺杀太史慈战马的样子,抓住了对方背后的手戟,眼瞅着就要将对方拉下马的时候却发现,太史慈也抢过了自己的战盔。就在二人打得难舍难分的时候,双方的大部队也跟过来了,两人见状只好各自收兵。

曾与孙策单挑,被俘后获重用

孙策虽然兵马数量不多,但其事业发展的速度却非常快,到了公元196年的时候,他已经将刘繇逼上了绝境。

在许劭的建议下,刘繇逃到豫章投靠刘表,而完成护送任务的太史慈则带着人逃到了深山,并自称丹杨太守。不久后,太史慈得知了这样一个消息,孙策虽然平定了宣城以东的地区,但泾县以下还有六个县没有被打下来。发觉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后,太史慈马上带着为数不多的将士进驻泾县,设立正式的办公机构,同时还吸纳了不少山贼以扩充兵力。虽然太史慈很想帮刘繇收复失地,可孙策并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于是,他立刻亲率大军攻打泾县。

在军事作战方面,孙策是有能力的,他很快就拿下了泾县并擒获了太史慈。见到这个昔日想置自己于死地的猛将,孙策顿时有了爱才之心,他亲切地握着太史慈的双手调侃道:“太史将军还记得咱们在神亭的那一场遭遇战吗,如果我当时被您拿下了,您会怎么处置我呢?”太史慈不客气地说:“那就不好说了。我今天落在了你的手里,要杀要刮随便你!”听对方这样说,孙策大笑地说:“今后的创业路,咱们俩一起闯荡,如何?”说罢,孙策马上拜太史慈为门下都督,回到自己的大后方时还给予了对方兵权。不得不说,孙策这样安排还是有一些冒险的,因为对方刚刚投降,这时给予他兵权,很容易给自己惹来大麻烦。

公元197年,刘繇在豫章因病去世,他麾下数万将士失去了老板,他的三个儿子失去了父亲。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孙权希望得到这些将士。出于笼络人心和对刘繇的尊敬,刘繇遗孤也应当给予妥善的安置。那么,这件事情应该谁去办呢?孙策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太史慈。当孙策把想法说出来的时候,部下们都提出了反对:“太史慈是刘繇的部下,而且还是他的同乡,他要是去办这件事,恐怕回不来了。”虽然大家都反对,不过,孙策却态度坚决地让太史慈前去。事实证明孙策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太史慈很快就带着一万多兵马和刘繇遗孤回来了。

从现有的史料来看,太史慈自跟随孙策以后似乎并没有参与过多少关键战役,这也是很多人指其“能力被高估”的关键原因,不过,在笔者看来,那是因为孙权交给了其一个更重要的工作——守护吴地南方区域。当时,我们的一个济宁老乡、刘表的侄子刘磐屡屡给孙策制造麻烦,无奈之下,孙策只好任命太史慈为建昌都尉并让其对抗刘磐及周边的山贼团伙。孙权成为集团新任老板后,太史慈也一直默默守护着吴地的西南方向,直至在公元206年去世。

离世前,太史慈感叹:“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持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虽然在年仅40岁的时候就英年早逝,可太史慈却说出了这样一番充满了英雄气概、豪情壮志的话语,让人不得不心生佩服之情。

陈寿暗动心机,太史慈被拔高

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史料,关于太史慈参与过哪些具体的战役描述很少,为什么陈寿还要给予他那么高的地位呢?将其和刘繇、士燮合并到一个传记,陈寿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在笔者看来,恐怕是由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陈寿个人推崇太史慈。《三国志》最受争议的一个地方就是行文过于简洁,如果不是青梅煮酒一类极其重要的事件,陈寿在编撰时都不会对人物的言语进行详细表述。太史慈既不是一方诸侯也不是谋略家,没有展示出高人一等的智谋,只是一名战将而已,而陈寿却对其言语给予了最大程度的表述,笔者认为,单凭这一点,陈寿应该是非常喜欢甚至是推崇太史慈的。

其二,陈寿所处的政治环境使然。怎样的一种政治环境,决定了陈寿必须得这样处理太史慈的个人传记呢?那是因为司马氏对“以孝治天下”的强调。司马氏对孝行的重视程度到底有多高?古代的“二十四孝”中有五个出自于晋朝,其中,卧冰求鲤的王祥、埋儿奉母的郭巨、扼虎救父的杨香、闻雷泣墓的王裒都是来自于西晋

公元266年二月,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然后自己登基当了皇帝。公元280年,晋灭吴后统一了天下,而陈寿也完成了《三国志》的编撰。笔者认为,陈寿对《三国志》投入了太多心血,他也应该很清楚要想让这部作品一直传下去,就应该要站在司马炎的角度考虑编撰问题。陈寿被誉为“一代良史”,他会为了迎合司马氏而放弃绝对客观的修史态度吗?他的确这样做了,证据也不难找,因为《三国志》对曹魏和司马氏多有回护、溢美之词的做法,史学界对此也是有相应评价的。陈寿给司马氏“打掩护”的最重要表现,应该就是让太史慈在《三国志》中得到一个足够高的排位,因为把太史慈捧得越高,就越显示西晋对孝行的重视。

太史慈为什么能够打响自己的名气?其一是因为他替郡守完成了送奏章的工作,其二是因为他援救我们的济宁老乡孔融。在救孔融这件事上,我们看到了他的英勇无畏,可我们也要承认,他之所以要援救孔融,完全是因为奉了自己母亲的命令。我们在《太史慈传》中就能发现,太史慈之母对儿子的话里,反复强调当儿子的责任,太史慈对孔融的话里,则强调自己是在按照母亲的话办事,这不正好强调了“孝”这个字吗?陈寿在编撰《三国志》的时候,凡是有孝顺父母等长辈、友爱兄弟、关心同事行为的人,陈寿都会传记中写出来,可要是说足够具体详细的言行,只有太史慈享受到了这个“待遇”,陈寿为什么要这样写?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其用心,因为要想让《三国志》一直传下去,他必须得找出一个大孝子。

东汉奉行“以孝治天下”,三国时期的孝子多得是,为什么非要选太史慈?比如,二十四孝之一、“怀橘遗亲”主人公陆绩被后人称为“三国第一孝子”,陈寿为什么不选他?在笔者看来,那是因为陆绩是东吴建国后的臣子,政治身份太过明显,而太史慈虽然为孙氏集团服务过,但孙权公元229年称帝时,太史慈已经去世十多年,其政治身份特点并不明显。所以,为了迎合司马氏,陈寿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人选,综合各个方面来看,太史慈是最合适的。

文/宋延坤

关于太史慈为什么投靠刘繇和太史慈投奔孙策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