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给各位分享宫之奇谏假公为什么会灭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宫之奇谏假道虞公是怎样的人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鲁僖公二年, 晋侯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灭虢夏阳。鲁僖公五年,晋侯再一次向虞国借道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看穿了晋侯的阴谋,于是力劝虞公不要借道。他首先陈述了虞、虢之间唇亡齿寒的关系,然后揭露了晋侯残酷无情的本质,最后提醒虞公国家存亡在于德行,而不在于神灵。 然而虞公不听劝告,最终灭国。
唇亡齿寒的故事: 晋献公再次向虞周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晋国的野心 不可助长,对外敌不可忽视。借路给晋国一次就算是过分了,怎么可能有第二次?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 嘴唇牙齿就会受冻。’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虞公说:“晋国是我们的同宗,怎么会谋害我们?”宫之奇回答说: “太伯和虞仲都是太王的儿子,太伯不从父命,因此没有继承周朝的王位。虢仲和虢叔都是王季的儿子,当过文王的执政大臣,对 周王室立下过功勋,记载他们功绩的盟书在盟府里保存着,晋国将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能有什么爱惜?再说晋国爱虞国,这种爱比桓叔和庄伯的后人对晋国更亲近吗?桓叔和庄伯的后人有什么罪过,而晋献公把他们都杀掉了,不就是因为他感到他们是一种威胁吗?至亲的人因为恃宠而威胁到献公,而且还要把他们杀掉,何况一个国家对他的威胁呢?虞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洁净,神明一定会保佑我。”宫之奇说:“我听说过,鬼神不随便亲近哪个人,只保佑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上说:‘上天对人不分亲疏,只帮助有德行的人。’还说:‘五谷祭品不算芳香,只有美德会芳香四溢。’《周书》上又说:‘人们的祭品没有什么不同,只有有美德的人的祭品神才会享用。’照《周书》这么说,君主没有德行,民众就不会和睦,神明也不会享用他的祭品。神明所依凭的,在于人的德行。如果晋国夺取了虞国,用他的美德向神明进献祭品,难道神明会不享用吗?”虞公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劝告,借道给了晋国。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离开了虞国,并说:“虞国不能举行年终的腊祭了。这一次虞国要灭亡了,晋国用不着再发兵了。” ...... 冬季的十二月初一,晋国灭掉了虢国。虢公丑逃到京师.晋军返回途中在虞国驻扎,趁机袭击了虞国,把它灭掉了。晋军抓住了虞公和大夫井伯,把他们作为晋献公女儿秦穆姬的陪嫁,但没有废除虞国的祭祀,并把虞国的贡物归于周王室。
春秋初期,诸侯并立,兼并无已。位处中原地带的晋国,在这场弱肉强食的大混战中不断兼并征服小国,势力迅速崛起。晋献公在位期间,又把其南面的两个小国——虢国和虞国预定为吞并的目标。 可是,晋国要顺利实现这一目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虢、虞两国虽然地狭人稀,国力弱小,但却是同姓毗邻,结有同盟。晋国同其中任何一国开启战端,都意味着要同时和两国之师相抗衡。如何拆散虢、虞两国的同盟关系,使自己避免陷于两线作战,这乃是晋国在吞并两国军事行动中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终于,晋国大夫荀息想出了一条一箭双雕的妙计:即用厚礼重宝贿赂收买虞公,拆散虢、虞之间的同盟,向虞国假道攻打虢国,待虞国中计、虢国败亡后再图后举。晋献公听了荀息这一献计后,认为计谋很好,但是还存在有一定的顾虑,一是有些舍不得自己的珍宝,二是忌惮虞国那位贤臣宫之奇会揭穿晋国的用心。针对晋献公的犹豫,荀息一一予以妥善的解释,指出送珍宝给虞国,等于是将它暂时存放在那里,迟早还将收回;至于宫之奇,虽有些能耐,但他的意见虞公不一定会采纳,未足为惧。一番话打消了献公的最后顾虑,他决定依照荀息的计谋展开行动。 不久,荀息携带着良马、美玉等奇珍异宝出使虞国。到了那里后,即晋见虞公,献上珍宝,并向虞公正式提出借道攻虢的要求。虞公既贪利收下了良马、美玉,又不敢轻易开罪于晋国,于是便应允晋国军队通过虞国土地去征伐虢国,并表示愿意出兵协助晋国作战。宫之奇认为此事大为不妥,在一旁加以谏阻,但虞公根本听不进去,只是一意孤行,硬朝着晋人的圈套里钻去。公元前658年夏,晋大夫里克、荀息统率晋国军队通过虞国的土地去攻打虢国,虞公践约派出军队同晋军会师,然后协同晋军展开军事行动。晋军在虞军的积极配合下,进展顺利,很快攻占了虢国的下阳(今山西平陆境),一举控制了虢、虞之间的战略要地,并通过此事进一步摸清了虢、虞两国的虚实,为下一步行动创造了条件。 时隔3年,晋献公又一次向虞国提出了借道伐虢的要求。这时虞国大夫宫之奇更透彻地看清了“假道”背后所包藏的险恶用心。指出“虢国如果灭亡,虞国必然跟着完蛋”。警告虞公“晋不可启,寇不可玩”。力图以虢、虞两国“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劝阻虞国假道于晋。可是虞公利欲熏心,根本不采纳宫之奇的建议,反而以晋为自己的同姓国,必不会害己作理由,又答应了晋国借道的要求。宫之奇见虞国灭亡近在旦夕,为避祸计,便率领族人逃离了虞国。这次晋献公亲自统军借道虞国攻打虢国,声势远较前一次为大,可见其志在必得。晋军进展迅速,很快兵临虢都上阳(今河南陕县境)城下,加以团团围困。虢国弱小无援,数个月后即为晋军所灭,虢公丑率公族家眷突围奔京师(今洛阳)。晋军随即凯旋回师,行经虞地驻扎时,即乘其不备发动突然袭击,生俘虞公,轻而易举地灭亡了虞国,最终达到了吞并两国的目的。
虞国和虢国为同姓比邻,唇齿相依,皆连晋界。虢公好兵而骄,屡侵晋之南鄙。边人告急,晋献公欲谋伐虢。献公问于大夫苟息,能不能伐虢?苟息说:“虞虢方睦,吾攻虢,虞必救之,若移师而攻虞,虢又救之。以一敌二,未必能胜。”献公说:“然则无如虢何?”苟息说:“虢公淫于色,如果以国中之美女,教之歌舞,盛其车服,以进于虢,虢公必喜而受之。彼耽于声色,将怠弃政事,疏斥忠良,我更引赂犬戎,使侵扰虢境,然后乘隙而图之,虢可灭也。”献公用其策,以女乐送虢,虢公欲受之。大夫舟之侨谏道:“此晋所以钓虢也,君奈何吞其饵呢?”虢公不听,日听淫声,夜接美色,视朝稀疏。舟之侨复谏,虢公怒,使出守下阳之关。未几,犬戎贪晋之赂,果侵扰虢境,兵至渭汭,为虢兵所败,犬戎主遂起倾国之师。虢公恃其前胜,亦率兵拒之,相拒于桑田之地。献公复问苟息:“现今虢戎相持,可以伐虢否?”苟息说:“虞虢之交未离,尚难伐虢。臣有一计,可以今日取虢,明日取虞。”接着,苟息说:“君厚赂虞,假道伐虢。”献公说:“赂虞当用何物?”荀息说:“虞公性虽贪,非至宝不可以动之,虞公最爱的是璧和良马,君有垂棘之璧和屈产之马,请以此二物,假道于虞。”献公起初不肯将二物送人。苟息说:“这不过是寄璧于外府,养马于外厩。我们假道灭虢,虢亡,虞不复存,璧马仍可收回。”献公即将璧马交付苟息,使如虞假道。
虞公初闻晋使来假道伐虢,甚怒。及见璧马,不觉回嗔作喜。苟息随即言明假道之意:“虢人屡侵我南鄙,我君以社稷之故,欲假道以向虢问罪,倘幸而胜虢,所有俘获,尽以归君,愿结盟好。”虞公大悦。大夫宫之奇谏道:“君不能许,谚云:‘唇亡齿寒’,晋侵同姓,已非一国,独不敢加于虞虢者,是因为有唇齿之助。虢今日亡,则明日祸,必中于虞。”虞公说:“晋君不爱重宝,以交欢于寡人,寡人其爱此尺寸之径平?且晋强于虞十倍,失虢而得晋,有何不利呢?”遂不听宫之奇之谏,假道与晋。
晋献公得到虞公许以假道,即与臣下商讨伐虢之策。克里说:“虢都上阳,其门户在于下阳,下阳一破,就可灭虢。”晋献公即拜克里为大将,苟息为副将,率车四百乘伐虢,先使人报虞以兵至之期。虞公说:“寡人辱受重宝,无以为报,愿以兵从。”苟息即向虞公提出攻取下阳之计:“虢君方与犬戎大战于桑田,请君托言助战,以车乘献之,内藏晋兵,则关可得也。”虞公从其计。下阳守将舟之侨信以为然,开关纳车。车中所藏晋兵,入关后一齐发作,舟之侨欲闭关已来不及了。克里驱兵直进,舟之侨即失下阳,恐虢公见罪,遂以兵降晋。克里用为向导,望上阳进发。虢公在桑田闻晋军破关,急急班师,被犬戎兵掩杀一阵,大败而走,随身只有数十乘,奔至上阳守御。晋军至,筑长围以困之。自八月至十二月,城中粮草断绝,士卒疲蔽,百姓日夜号哭。克里使舟之侨为书,射入城中,谕虢公使降。虢公不愿降,乘夜开城,率家眷奔往京师。克里也不追赶,进城安抚百姓,秋毫无犯,留兵戍守。将府库宝藏尽数装载,以十分之三及女乐献于虞公。虞公大喜。
晋兵回到虞国,克里即派人驰报晋献公,自己托言有疾,休兵城外。不久,晋献公兵至郊外。虞公问其来意,报者说:“恐伐虢无功,亲来接应。”虞公说:“寡人正欲面与晋君讲好,今晋君之来,寡人之愿也。”慌忙郊迎致饩,两君相见,彼此称谢。献公约虞公较猎于箕山,虞公欲夸耀晋人,尽出城中之甲及坚车良马,与晋公驰逐赌胜。此时,都城空虚,晋军乘虚破城。虞公闻报城中起火,乃辞晋侯先行,半路见人民纷纷逃窜,说城池已被晋军乘虚袭破。虞公大怒,来至城边。城楼上一员大将,对虞公说:“前蒙君假我以道,今再假我以国,敬谢明赐。”虞公转怒,便欲攻门,城头上箭如雨下。虞公命车速退,使人催后面车马。但后军行迟者,都被晋军截住,或降或杀,车马皆为晋有。虞公进退两难,叹曰:“悔不听宫之奇之谏。”虢国降将舟之侨对虞公说:“君误听弃虢,已失在前,今日之计,与其出奔他国,不如归晋。”晋献公随后来到,对虞公说:“寡人此来,为取璧马耳。”献公命以后车,载虞公宿于军中,献公入城安民。苟息左手托璧,右手牵马而前说:“臣谋已行,今请还璧于府,还马于厩。”献公大悦。晋献公以虞公归,待以寓公之礼,别以他璧和他马赠之,曰:“吾不忘假道之惠也。”
“假途灭虢”之计,后人也有沿用。三国时期,孙权向刘备索取荆州。刘备答复:待取得西川后归还荆州。周瑜见刘备迟迟没有动作,便提出假道荆州,代为攻取西川。诸葛亮识破周瑜的“假途灭虢”之计,便佯为应允,并做好防守准备。待周瑜率军到达荆州城下时,荆州城门紧闭。赵云在城头上对周瑜说,你的假途灭虢之计,已被我军师识破。周瑜袭取荆州之计没有得逞,只得败兴而还。
晋国是大国,有吞并小国的心思,虞和虢都是晋相邻的小国。晋国在灭掉“虢国”之后,归途中顺道灭掉了“虞国”。
《宫之奇谏假道》发生在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当时晋国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目的就是一石二鸟:先吃掉虢国,再捎带着消灭虞国。宫之奇劝谏虞公不要借道,虞公不听,结果也就不出预料的这么亡了国,并且在历史上留下了两个成语:假途灭虢、唇亡齿寒。
扩展资料
《宫之奇谏假道》一文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五年》,即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是年,晋献公以当初晋庄伯、晋武公讨伐晋国内乱时,虢国经常帮助晋君公室攻打曲沃,又匿藏晋国的流亡公子造成祸乱为由,商议出兵诛讨虢国。
其时,虢国与虞国相互依存,互为犄角,结为军事联盟共同对付晋国。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
为了打破联盟,晋国大臣荀息献计,利用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的弱点投其所好,建议晋献公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送给虞公,其一是向借道虞国攻打虢国,其二是离间虢国和虞国的关系,令其互不支持。
《宫之奇谏假道》便是这一背景之下,围绕虞国国君准备接受晋国贿赂借道一事,虞国大臣宫之奇的的谏言。
晋献公用垂棘出产的上等美玉,借道虞国去讨伐虢国,虞国士大夫宫之奇劝谏国君说:“大王不能答应(晋献公)啊。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而保不住。虞虢两国是近邻,相互救援是为了各自的生存,并不是互施恩惠。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虞国君不听宫之奇的意见,接受了美玉让晋军畅通无阻地通过虞国,前去攻击虢国。晋国夺取了虢国之后,又反过来灭掉了虞国。
宫之奇谏假公为什么会灭国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宫之奇谏假道虞公是怎样的人、宫之奇谏假公为什么会灭国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