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诗人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以及诗人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李白为什么把"愁心"寄"明月"

原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意思是对于好友王昌龄被贬而感到难过,“寄愁心与明月”是诗人要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寄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为什么把愁心寄予明月

1、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李白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我寄愁心与明月”,诗人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4、创作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5、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给“明月”

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滴者.

或者:王昌龄贬龙标尉,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王昌龄贬官前为江宁丞,去龙标是由江宁溯江而上的;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自然无法与老友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借明月以抒发羁旅思乡愁怀旧念远的感情,龙标在这里指王昌龄.

李白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呢?

作者写把"愁心"寄与"明月",是用来拟人的修辞手法。

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李白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我寄愁心与明月”,诗人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

全诗为: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扩展资料:

拟人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

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