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魏伐蜀吴不救(魏灭蜀之战 吴国不救)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魏伐蜀吴不救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魏灭蜀之战 吴国不救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魏灭蜀汉时吴国衰落了,怕魏国打它,所以没有出兵救蜀汉?

他们三个之间本来就是相互敌对的,所以他没必要去救蜀汉。再就是那时候五国已经不是很强大了,所以没法救了。

魏灭蜀时,东吴为什么没有出兵去救

魏灭蜀时,东吴已经衰落了,所以东吴不敢出兵救蜀汉,怕魏国打它

三国末期魏国攻打蜀国,为什么吴国没有出手相救

其实,蜀汉灭亡前,东吴是尽力去救蜀汉了的。根据《三国志·三嗣主传》记载:冬十月,蜀以魏见伐来告。......甲申,使大将军丁奉督诸军向魏寿春,将军留平别诣施绩於南郡,议兵所向,将军丁封、孙异如沔中,皆救蜀。蜀主刘禅降魏问至,然后罢。这段记载说的很明白:蜀汉向东吴求救,东吴派遣丁奉出寿春,“围魏救赵”,又派留平前往荆州商议从永安入川,另外,还派丁封,孙异从汉水入汉中救援。从部署来看,东吴其实尽了力,他们动用了可以动用的力量,以当时仅有可能的途径试图救援蜀汉,减缓蜀汉的军事压力。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蜀主刘禅降魏问至,然后罢。”

东吴全力救援蜀汉,如果两家合兵,魏军未必能灭掉蜀汉,搞不好魏军还会覆没于四川山中。但是,东吴到底没有来得及救援蜀汉。东吴未能及时救援蜀汉,从时间上看,不能怪东吴动作慢,只能怪蜀汉灭亡太快。蜀汉求救的信息是十月份送到东吴,但下个月刘禅就投降了,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东吴又怎么来得及救援呢?可是,到此我们又有了疑问。我们都知道,蜀汉地处四川,崇山峻岭,沿途都是险要关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汉坐拥十万大军,怎么说灭亡就灭亡了呢?为什么灭亡的如此迅速呢?要说起来,蜀汉迅速的灭亡的最大责任人有两人:一个是后主刘禅,另一个是蜀汉军队主将姜维。

三国鼎立被破之际:曹魏灭蜀汉,东吴为什么见死不救

蜀汉求救的信息是十月份送到东吴,但下个月刘禅就投降了,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东吴来不及救。

大势所趋

在三国时期,南北差异明显,赤壁之战后蜀国+吴国+荆州三地人口,和经历黄巾之乱之前的州冀州三分之一人口相仿。所以东吴才那么多投降派,并非完全是胆小怕事,而是真的底子差距太大。北方虽然经历黄巾之乱和多次内部征战后人口大大减少,但后期魏国遵循防守反击政策休养生息,国力已经逐步恢复。

所以诸葛亮才不得不九伐中原拖住魏国,不让魏国充分恢复,进行损人不利己的焦土战术,因为魏国一旦充分恢复蜀国就彻底没机会了。但魏国硬是活生生抗下了,反而拖得蜀国干涸了。魏国甚至推出了“围城百天投降无罪”和“九品中正”制度来收买地方士族的心,蜀来了这些城池就拖,然后拖不住了就投降,蜀国只有道义算优势也不敢下死手,然而蜀国一旦撤退,这些地方大员就立刻回归魏国怀抱——围城百天投降无罪嘛,所以蜀的进攻就跟打在棉花堆里一样,如陷泥潭难以打到实处。进入三国末期,蜀内部都厌战情绪严重,国力接近崩溃,面对魏的宽容政策,大多数大家族都想着投降。

后来姜维面对邓艾等人的魏军部队,大战于强川口,只一个月就被击败。姜维被迫退守阴平,邓艾部队得以深入蜀中。大势已定,官员想投降,军队想解散,人民想停战,刘禅能怎么办?他看不见赢得希望,人口有差距,人才有差距(三国时北方是文化中心)马和铁有差距(陇右西凉两大产马地,蜀国怎么打都打不下,后期蜀全国骑兵不超3千还大多是矮种马,而魏骑兵随意一支骑兵部队都以万论)是可以勉强打,但这样的意义是什么呢?还不如趁现在尚有资本求一个好下场。对官员,百姓和自己都有好处

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古代还好,现代因交通发达尤为如此。基本上就是拼国力的对耗游戏,蜀国的陌路非战之罪,是国力强弱的本质差异。所以我们要吸取教训,增强人才培养和工业化发展程度,增强综合国力,古代交通信息堵塞尚可以凭借计策和血勇以弱胜强,而现代战争视野全开交通发达,完全就是综合国力的互怼战,几乎没有多少计谋可以施展的余地,我们要吸取教训增强以科技和工业化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发展,以避免近代中国落入蜀国的陌路

曹魏灭亡蜀汉时,东吴为何见死不救呢?

东吴不是见死不救,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如果蜀国灭亡了,吴国的下场肯定不蜀国好不到哪里去,东吴也展开了一系列救蜀的行动,只是蜀国灭亡的速度太快了,东吴的这一系列行动根本没来得及施展,蜀国就灭亡了。

蜀汉后期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蜀汉了,诸葛亮死后一切都变了,姜维作为诸葛亮的弟子,一直想要完成诸葛亮没有完成的北伐,于是姜维不是在北伐就是在去北伐的路上,但是最后还没有成功,蜀汉的国力原本就不是很强,连年的北伐,更是掏空了蜀国的国力,蜀国的国力直线下降,百姓们也是怨声载道

原本蜀汉的国力就是不如魏国的,诸葛亮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强行北伐,为的就是能够以举击溃曹军,为蜀汉赢来发展的时间,成功了蜀汉的前途就一片光明,北伐失败了的话,蜀汉就会一步步走向灭亡,最后的结果是北伐失败了,蜀国和魏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

诸葛亮,姜维北伐的确是消耗了蜀国的国力,但是这里面也有刘禅的原因,刘禅真的不是一个好君主,他在位的时候蜀汉内政混乱,人心不齐。全国上下都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他们面对魏国的大军根本就没有信心去抵抗,所以才会这么快就失败。

三个国家中魏国的实力最强,所以吴蜀两家就联合在一起共同抵抗魏国,当时魏国攻打蜀国的时候,吴国派出了两支军队,一支军队去支援蜀国,一支军队去攻打魏国,但是这个计划才刚刚实施,没想到蜀国就已经被魏国攻下了,我想吴国也不会想到蜀国会这么弱。如果当时蜀国能够多支持一段时间的话,我想三国鼎立的局势有可能还会再持续一段时间。

三足鼎立的三国,为什么魏国灭蜀国的时候,吴国却见死不救呢?

三国走到后期我们基本熟知的大将和谋士都已经凋零,蜀国已经是到了第二代刘禅手中,魏国就更夸张了已经传到了第四代曹芳的手中因为曹芳年幼被权臣司马懿把持朝政。此时的蜀国经过诸葛亮北伐已经是穷兵黩武,国力严重的衰弱。反则魏国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有着广阔的土地和人口在实力上已经远胜蜀国。

这样的背景下魏国改变了以往的守势掌握的主动权开始谋划攻取蜀国。在司马师和司马昭的授意下魏国集结二十万大军讨伐魏国这一年是公元263年的夏季。其中主将就是魏国后期的名将邓艾和钟会他们都算得上司马懿的学生典型的司马一党,所以司马师也放心把兵马交给他。这一战也被称为灭蜀之战。它的意义在于拉开了三国结束的序幕,最终在蜀国名将姜维的拼死抵挡下也无济于事蜀后主刘禅直接投降,蜀国也由此灭亡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被打破。   这上面发生的事情在当时的时代可以说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作为吴国是知道自己身处的地位的,蜀国和魏国打的热火朝天的为什么没有去救援呢?其实这个真的是大家误会吴国了,不是吴国不想救而是救援不及。原因也是让人感到无语就是刘禅投降了,败得太快导致吴国的援兵还没到蜀国就投降,再去蜀国的话就毫无意义可能还会又危险。 这个事情在三国志中就有着明确的记载。得知魏国进攻蜀国的第一时间,吴国就开始讨论怎样去救援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对于救不救蜀国大家已经非常的清楚。一共制定了三个方案,一路进攻魏国的城池使得魏国必须回兵救援;第二路从永安方向进入蜀国腹地;第三路直接进入汉中。方案制定的是非常完善并且吴国也是倾国之力在帮助蜀国击退魏国。可是最后怎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呢?

这主要是魏国的大将邓艾的杰作,他带领大军一路无往不利却在剑阁和带着蜀国主力的姜维对峙。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这个时期对于魏国来说是形式及其的危险。邓艾就想着单独带领一直偏军偷偷渡过阴平奇袭了成都,本来刘禅坚守成都等姜维回兵救援就可以万无一失,可是刘禅却选择了投降。老大都投降了姜维带领着主力属于孤军被困在剑阁也无济于事最后蜀国灭亡。吴国的救援也没有了作用,所以我们只能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关于为什么魏伐蜀吴不救和魏灭蜀之战 吴国不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