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为什么这么火(苏东坡传不好看)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关于苏东坡传为什么这么火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苏东坡传不好看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食人间烟火,却比烟火绚烂:《苏东坡传》

文学艺术的魅力,大致在于能打败时间,成就一时千载千载一时的佳话。小时读苏轼的诗文,爱不释手,正应左宗棠的那幅名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中下半句的下半句“神交古人”——苏轼,似乎一直就活在心里,如此熟悉,如此亲近,好像就没有人不喜欢他似的。

一代文学和艺术的巨匠,才情天纵,身居高位,闻名遐迩,自是难得的风流人物。然而一生几番大起大落,从天子近臣到贬谪蛮荒,反复几个来回竟然没能折损其乐观洒脱者,实为罕见。更难得名声赫赫仍能时时以本色示人,“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的,世间又能有几人?

吟诗作画的苏轼是才华横溢的。

炼丹修道的苏轼是不慕荣利的。

爱肉好酒的苏轼是情趣可爱的。

买屋种田的苏轼是踏实自在的。

修堤施粮的苏轼是干练有为的。

上表直陈的苏轼是率真果敢的。

请辞外调的苏轼是无奈退缩的。

宽宥政敌的苏轼又是旷达洒脱的。

矛盾而统一的苏轼,个性如此鲜明,血肉如此丰满:食人间烟火,却又远比烟火绚烂;不是最能抗争的勇者,但也绝不同流合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肉体只是刹那的存在,灵魂却是永恒的轮回,儒释道在他身上得以完美统一。应该说,苏东坡的豁达当然得益于先天性格的乐观和身为儒者的担当,但更多的应是佛道思想的启迪与实践,为他的人生带来了超越的勇气和自在。

真正的文人从来难成政客。明朝的奸相严嵩曾有诗云:“古来诗人难做官,皆因狂气胸中来”,用在这儿倒是颇为贴切。苏轼虽能屈能伸,不违圣意,顺从天命,安于隐逸,还是不能保全仕途,历尽艰辛,倒也成就了一世美名。人生得失,一言不尽。

只是可怜了顶着父亲盛名的苏迈、苏迨、苏过三兄弟,跟着父亲颠沛流离,所学不及老父,更有情深意重的兄弟苏辙,一家老小,其人生亦受苏轼所累。苏轼的一生注定与王安石息息相关。尽管史学家们对变法的评价和王安石的功过并没有一致的褒贬,但林语堂的立场却是绝对站在元佑党人这一边,直指王安石是乱臣贼子,更有语气偏狭的人身攻击,有失偏颇,却也足见林语堂对苏轼的极度厚爱,虽无史家直笔,倒也性情中人

林语堂赋予苏东坡完美的人格,却总让人觉得他笔下的苏东坡其实是写他自己或者说他作为一个文人的完美理想:一样的博学有才、坎坷沉浮、乐观率真、悲天悯人、爱尝新事物、虽有纯洁隽永的初恋情结,亦能婚姻美满、妻贤子孝。林语堂先生也是博识睿智、治学严谨之人,虽然写的是自己心目中的、主观的苏轼,所取的史料应该还是颇翔实的,只是因为他个人的性格问题,文字虽好,却始终成不了苏东坡。灵动优美细腻典雅有余,豪放不羁酣畅淋漓不足,所谓气韵,大致如此。而我认为东坡之难得,正在于他不墨守成规纵横开合无拘无束却又收放自如的气质。

这本书是用英文写的,第一章的安排略觉生硬,也许是想把故事讲得别致些,先抛出矛盾,以吸引西方人阅读。而译者的再创作也多少还是有些许隔靴搔痒不尽达意处。但瑕不掩瑜,仍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苏轼晚年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人贵自知自珍,对于他,除了仰慕,还是仰慕。是非荣辱身后事,唯余文章笑千年。

苏东坡至今仍受众人追捧,为何他会如此的受欢迎?

历代的文人豪杰能够被我们现代人传颂的依旧有不少,但是要论粉丝最多的一个,当以苏东坡为首。因为不光是在国内,甚至在国外都有专门的人去研究苏东坡这样的一个历史人物,因为相当于他的文学才华之外,他的整个北宋经历和为人处世的操守也值得我们能够歌颂和模仿的。

其实苏东坡是很早就出名,在北宋时期,他的创作才华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同,甚至就连当时的中央也有很多是是苏东坡的粉丝,但是由于他的文学才华非常高,所以造就了一股文人特有的傲气。

而他也和当时的宰相王安石两个人的观点不同,再加上他本人也是十分的心直口快,所以仕途上一再遭到贬职。对于苏轼来讲,他的整个仕途是非常坎坷和不顺利的,但是正是由于他的这些困难和阻碍,才恰恰造就了这样一个非同凡响的历史人物。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首出自苏轼的名作定风波里面的词句,可能这也是被很多人喜爱的一首了,

他的这一种面对困境时候表现出来的豁达心态,试问天下又有几人能够拥有呢?有人曾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受苦受难的,但是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原本被当成是一件必须要经历的事情,现在却成为了人人都惧怕的东西

的确,没有人愿意吃苦受累,但是不可否认它是我们整个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而如当自己处在生命中的低谷时又该如何让自己保有健康的心态,这个时候却读一下苏东坡的诗词。

去尝试体会一下他当时的心境,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悟。而那么多人喜欢苏东坡,却不是李白的地方,或许正是由于这一点。李白是仙人,而苏东坡更像是和我们一样接地气般存在的人。他的喜怒哀乐和我们的喜怒哀乐是如此的相仿。

经历了多次贬职之后,苏东坡当时是处在一个非常困苦的处境,此时的他开始寻找自己的慰藉品,创作一道又一道的美食,而最为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应该就是东坡肉。

据资料记载,苏东坡的工资是非常少的,当时的社会猪肉也是一种难登大雅之堂的食料,而苏东坡利用自己的奇思妙想,做成了一道被人们口口称赞的东坡肉,甚至还为这道菜亲手写了一首打油诗,这样的雅兴,也是一般人少有的。

除此之外像东坡饼,东坡豆腐,东坡肘子以及东坡羹,这些凡是和苏东坡有过亲密接触的菜肴,到现在也是被人们当成一种精神食材去品尝。而能够像苏东坡这样哪怕去世后也可以强烈的带动自己周边的历史文人,恐怕也难寻上几个!

同时苏东坡也是一个可以自得其乐的人,一个可以自嘲的人。

就像我们大家都非常喜欢使用的网络语言"呵呵",其实在北宋时期就已经被苏东坡用过多次。当他在每次和好友通信的时候,总会随手记下自己的心情,而每件信的最后总会写上呵呵两个字,这在很多关于苏东坡的历史文献中都可以看得出来。

而最令人敬佩的一点就是苏东坡对自己有着准确的定位,在经历了那么多年的飘荡之后,中央再次需要他,被召回到大殿之后,他却最终选择在小地方做一个知府。

因为他知道比起在官场上的尔虞我诈,能够切切实实地去为老百姓谋真正的福利,解决他们的真正所需,那是苏东坡最乐意看到的。同时这对我们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警示,有的时候并不是我们的职位越高越好,而是要看我们的能力以及我们的心愿是什么,由此来决定我们人生的方向和定位,因为一味地向上爬,最后的结果很难说。适可而止,掌握其中的度,是老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生存的智慧。

如果仅仅用一介文人这个词去来描述苏东坡的话,那对他是极其狭隘的定位,文学才华或许是他整个人生中提亮的一笔,但绝对不是最关键的一笔,他的无奈,他的豁达,他的胸襟,他的气量,实乃大家。

为何很多外国人也喜欢苏东坡呢?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是难得一见的大才子,相比于其他的文学家,苏轼的文学作品中更多的是一种洒脱与不羁。在很多的问题上,他能比陆游还有辛弃疾看得开,这也一方面是由于他坎坷的人生经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的诗中更多的是对个人思想的追寻与探索,回忆起自己已经去世的妻子,“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他痛心到不能自已

然而,要是比洒脱,中国历史上,在苏轼所处的北宋之前就有唐朝的诗仙李白了,为什么苏轼在国外的名气会更大呢?这就要从一个人说起了,这个人就是中国上世纪伟大的作家,翻译家林语堂先生。林语堂,福建人,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让人佩服的是,他还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从小到大上的都是名校,哈佛毕业,学历更是读到了博士。在今天,能将书读到博士的人都让我们感到无比的佩服,更何况在那个年代。

林语堂先生能让苏轼火到国外,也必然是有一定原因的,这个原因就在于林语堂先生是唯一用英语写作的作家。即使是在今天,在日本的很多的贵族家庭,英语也是必学语言,就是因为英语的广泛适用性。所以当时,出生于书香门第的林语堂,也必然是从小就在接受英语教育,这也是林语堂先生英语如此之好的原因之一吧。当然,在汉语逐渐国际化的今天,相信汉语也会逐渐变成了另外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因为我们看到,如今特朗普的孙女都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

仅仅是拥有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还不够,要想然苏轼火到国外,翻译者在英语国家中的知名度也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在林语堂先生身上,这些都变得不是问题。直到今天,林语堂先生在英语区国家的知名度甚至还是要比与他同时代的其他作家名气大得多。林语堂先生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吾国与吾民》,这本书向西方国家详细介绍了我们伟大的中国以及中国人的历史与生活还有文化,赛珍珠曾为这本书做序,赛珍珠是谁?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可见林语堂先生的知名度完全不是问题。

最后一点,当时欧美学界对中国的哲学非常的感兴趣,这里面包括法国伏尔泰等人对中国古代先贤的推崇,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对老庄哲学的喜爱,这些也造就了一种环境。苏轼的文风在很大程度上是和这种当时的思潮想接近的。在林语堂先生方面,先生则直接称苏轼是自己最喜欢的文学家,并且用英语写了一本《苏东坡传》。一直到后来,林语堂先生都认为,《苏东坡传》是自己写的最好的一本书。

苏东坡为何能写出好文章

      《苏东坡传》里说:“他的诗文中有一种特质,实在是难以言喻,经过翻译成另外一种文字后,当然更加难以捉摸。但谁又能说究竟怎样才可以取悦读者呢?使作品经久而不失其魔力的“真纯”又为何物?”苏东坡自己的解释是“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用最朴实的文笔,最舒服的姿态,不需要多的华丽修饰。像一件衣服,要的是服帖舒适,倘若外表再光鲜,里面的布料却是扎身体的,实质上也是无味的。

        以我所看,苏东坡能写出好文章的原因首先是他做到了多背多练。书中提到过他背书时会把书抄一遍,而这种习惯给他文章的词汇量与丰富程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故他的用典会比别人恰当许多。而他写的文章总是有一种“行如流水”之感,我想那正是因为他每天饭后都会赋诗作词,长期的训练使得他的逻辑很清晰,文章信手拈来

        其次,我认为是他个人的性格造就了他文章的优秀。众所周知,苏东坡一生豁达乐观,文章豪迈奔放,而“行云流水”不也正好是苏东坡性格的写照么?周国平将它称之为:“个性的不可遏止的自然奔泻”,这不正是一种“真纯”么?正是这样一种性格,使得他的文章清新自然,总是给读者带来欢乐,尽管一生仕途坎坷,却从不传播负能量,个性乐观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我想不容忽视的是他对写作的热爱。倘若一个人不热爱一件事,他是不可能做好并取得伟大成就的。兴趣是开始做一件事情的基础,而热爱,是做好一件事的基础。

        所以苏东坡的文章才能如宝石之不怕试验,真金之不怕火炼。

                                                      王侥茹

苏东坡为何能在中国众多文豪中脱颖而出,受到众人追捧?

诗词写得好的人,中国有很多的,遭遇重重阻难还活得洒脱的诗人就少了些,活得洒脱还接地气的诗人就更少了,而苏轼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词人、美食家。

苏轼为什么受欢迎呢,首先他词写得好,而且不管他现实中活得有多么狼狈,他的诗永远像写在云里,洁白无瑕无所畏惧。“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好一个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即便被一贬再贬,贬无可贬,他的诗词也从未沾上一丝尘土。

更重要的苏轼还是一个美食家,从东坡肉、东坡肘子到“人间有味是清欢”,不管是雅是俗,不管是在天南海北,苏轼虽然在官场上失意的很,但总能找到美食宽慰自己的胃,到了黄州,发现当地的猪肉很便宜,写出了《猪肉颂》。到了海南,又看上了当地的牡蛎,还写信给自己的儿子,说这牡蛎太好吃了,可别让别人知道了。苏轼虽然在官场上耿直得很,可在生活上却是个玩童,风雨再大,我心越浪。

苏轼是个天才,二十一岁参加科举,名动京城,皇帝名仕皆为座上客。但从三十四岁起,他的好运似乎就走完了,可偏巧苏轼是个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这些挫折成为了他游戏人间的乐园,远离朝堂的他,在穷乡僻壤磨掉了犀利的外壳,养成了豁达、醇厚的胸襟,可谓是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苏东坡传为什么这么火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苏东坡传不好看、苏东坡传为什么这么火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