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诗写的怎么样(曹雪芹写的诗词)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曹雪芹诗写的怎么样,以及曹雪芹写的诗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曹雪芹的诗 怎么样

《绘境轩读画记》说曹雪芹是:“工诗画,为荔轩通政文孙。所著《红楼梦》小说,称古今平话第一。”

说明曹雪芹这个人善于写诗!以下是关于一些诗的评价:

一、淡极始知花更艳

愁多焉得玉无痕

——薛宝钗

诗评:这是一个写白海棠的诗。作者用淡来比喻白海棠,来说明它白。这个很合乎辨证法,艳不一定要红,淡到极点的白,才感到花更艳。这也符合薛宝钗本人的气质,她为人就做得非常地淡,非常淡里面表现她的艳。后面"愁多焉得玉无痕”,以玉来比白海棠,白海棠像玉一样,上面有露水,就像眼泪一样,着愁多了当然也要有泪痕的。脂砚斋说:这个话有点像讽刺二玉(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个人愁太多了,动不动就是哭哭啼啼,要闹。("愁多焉得玉无痕”"愁多”如果指的是黛玉,那么"玉”就应该是指二玉了。"痕”可指黛玉的泪痕,也可以通恨,宝玉的心伤。)

二、偷来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缕魂

——林黛玉

诗评:这也是写白海棠的,作者用"偷来”"借得”写得很有风趣。实际上就是说,它像梨花那么白那么香那么有风韵,又有梅花的精神。用"借得一缕魂”这个措辞,就看出她的巧。(其实也是写出了黛玉的形状,面有梨蕊三分白,气剩梅花一缕魂。也可以理解为,黛玉对上面宝钗讽刺他们的回应,我被你气得脸色都白了,靠借来梅花的一缕魂来继续活着。)

三、也宜墙角也宜盆

——史湘云

诗评:她的诗给人一种,语言风格自然,清新洒脱的感觉。这一句看是随口讲出来的,说这花好,种在盆里也好看,种在墙角也好看。这很像她的人生态度。在家里,她父母死了以后,人家待她不好,过得很苦,她也能适宜。到贾府来了以后,换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她也合适。一个人随处都能适应,把这个意思写进去了。(先写墙角后写盆,暗写她后来应该得到好的生活,我想她应该最后应该嫁给宝玉,而不是成为青楼女子。这令我想到贾母说王熙凤只享得富贵吃不得苦受不得委屈不是个有福气的人的话来,倍感这福气二字的了得。)

四、自是霜娥偏爱冷

——史湘云

诗评:"霜娥”是神女,是"青女”管霜雪的,这里来比白海棠。脂砚斋说:"不脱自己将来形状”。史湘云后来的婚姻在人家看来是非常美满,丈夫也长得漂亮,有才有貌,忽然之间婚姻破裂了。("自是霜娥偏爱冷”史湘云真的爱冷吗,虽然她的际遇是不太好的,但她是个极爱热闹的人,如果这句加一个问号,就更能显出她的不甘寂寞的性格了,而且她又是一个极有才能的人。)

五、秋阴捧出何方雪

——史湘云

诗评:清初李玉写过一个戏剧叫《一捧雪》,但这个是形容一个玉杯,白玉的杯子像一捧雪一样。她这里拿来形容白海棠。既然讲雪,那就是冬天,但白海棠开在秋天,秋阴之下是挥醒┑模??砸?谩昂畏健保?睦锢吹难┭剑?

六、毫端运秀临霜写

口角噙香对月吟

——林黛玉《咏菊》

诗评:作者用笔和口来"咏”,而"菊”则隐藏在修辞当中。"霜”"月”都是写秋天。"口角噙香对月吟”是说,吟出来的诗句非常好,所以是口角噙香。漂亮的女孩子口角本来就是香的,何况吟出香句来,如果嘴里再含一朵菊花的话,就更香了。对月而吟,这种用衬托的方法写的句子,的确写得非常漂亮。(读这句让我仿佛亲眼看到黛玉在窗前吟诗写字的样子,可怜,可人。)

七、满纸自怜题素怨

片言谁解素秋心

——林黛玉《咏菊》

诗评:"素怨”"秋心”是互文。这个"素”字,不单单是平素的。"素怨”就是秋怨,素秋了。咏菊的意思都在里面了,自己写下来咏菊的诗里面,有很多怨恨的寄托,自己自怜,满纸怨恨,有几个人能够懂得我的心情。"秋心”就是愁了,这两句诗里面,仿佛听到了曹雪芹的声音。他写"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对象不一样,"一把辛酸泪”。在从林黛玉诗里面,听到了曹雪芹题那个诗的回响。(表现出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

八、杏帘招客饮

在望有山庄

——"二玉”《杏帘在望》咏"稻香村”

诗评:格调老练,首联擒题,把题目分成两句来写,一气讲下来,讲得那么自然。

九、菱荇鹅儿水

桑榆燕子梁

——"二玉”《杏帘在望》咏"稻香村”

诗评:没动词,无主谓,无形容词,全是名词。这是诗歌的特殊句法,但是读者可以想象,鹅儿在那里戏水,这水上面有菱荇,这些不要讲出来。"嗓榆燕子梁”也是这样,燕子在树里穿来穿去,用桑树榆树的枝条来做自己的窝,这些都是靠读者自己去想像。(呵呵,谁搭窝?搭谁的窝?这可是黛玉帮着宝玉,两人合力写出来的啊。我笑古人什么都不露声色,连谈恋爱都是。)

十、一畦春韭绿

十里稻花香

——"二玉”《杏帘在望》咏"稻香村”

诗评:第二联和第三联要有变化。前面是严肃的话,后面就要嘻嘻哈哈;前面坐得一本正经,底下就要跑步。两联姿态要不一样,上面浓,下面就要淡。所以这联就非常自然,两句一气而下,同上面两句的面目是改变了。(如果这里的"春”指贵妃元春,那么"韭”就应该是通"久”或"九”了。"久绿”可以指贵妃永远年轻。"九绿”可以指皇上永远年轻,因为"九五至尊”这九就代表皇上,而贵妃省亲要大家写诗,就是代表皇上啊。而曹雪芹作为一个读书人要有气节,不能让人有巴结讨好之嫌,但自己的姐姐来了,又是代表皇上的,那么多长辈在场,不把诗写好点行吗?所以这里用黛玉来帮宝玉作弊也是安排得很合理。黛玉和宝钗同样是很喜欢宝玉的,但为什么宝钗没有想到要帮他呢,是不是宝钗没想到?我想不是,宝钗是何等聪明的人啊,她是王熙凤第二啊,她一定是想到了,只是宝钗的性格就是这样子,不象黛玉。可见宝钗的端装来。这也表现出曹雪芹狡猾的一面。)

十一、盛事无饥馁

何须耕织忙

——"二玉”《杏帘在望》咏"稻香村”

诗评:稻香村是大观园里面的一个景致,而不是真正的农村,里面无人耕田织补,但这是写给贾元春看的,她不单单是个姐姐,她是贵妃,是代表皇帝出来的,所以是所以要颂圣。"盛事无饥馁”现在太平盛事没人饿肚子了,"何须耕织忙”何必去耕织啊,粮食都吃不完,所以脂砚斋的批语是"以幻入幻,顺水推舟,且不失应制”。

十二、酒未开樽句未裁

寻春问腊到蓬莱

——贾宝玉《访妙玉乞红梅》

诗评:这个代词用得很好,"春”点红,"腊”点梅。"寻春问腊”就是去要红梅花。"到蓬莱”到仙境去了,这指代栊翠庵,秒玉是出家人。(我怀疑,秒玉是不是宝玉的第五个姐姐啊?因为这"寻春”春是宝玉所有姐姐名里都有的,可以说是指代了,而"问腊”这个"腊”字既指12月,又指梅花,梅与没是谐音啊,不管是指一年的最后一个月还是指没字,都是说春没了或春末了,所以要寻要问。而且宝玉的四个姐姐分别是:元春,代表春天的开始;迎春,代表迎接春天;探春,代表探望春天;惜春,代表惜爱或可惜春天。但春天还在啊,还没有没啊,表示他家族还有希望啊。所以说会不会把腊春或惜春给隐藏了啊。哈哈,笑谈。)

十三、不求大士瓶中露

为乞嫦娥槛外梅

——贾宝玉《访妙玉乞红梅》

诗评:把秒玉比为观世音菩萨,观音大士手里拿着一个瓶,瓶里面是甘露。又把她比为嫦娥,嫦娥也是离家的,也是独居的。"槛外梅”,栏杆外面的梅花,秒玉就是自称槛外人,到这才把梅花的梅点出来了,上面都是指代。这四句下来很自然,比喻都是比喻秒玉的身份。("瓶中露”暗指上回到那里去喝茶之事)

十四、入世冷挑红雪去

离尘香割紫云来

——贾宝玉《访妙玉乞红梅》

诗评:前面写得这么流畅,第三联就要变化了,要看他锤炼的工夫了。"离尘”是到栊翠庵去,"入世”是回来。他两句把回来写在前面,我回来的时候挑了红雪来,把红梅花用红雪来比喻,用冷来比喻,"冷挑红雪去”我回来的时候把栊翠庵的红梅采了去了,当我来的时候是来割你的紫云,用香紫云来代替红梅。(读这句让我想到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是不是也可以把贾宝玉的"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也看成是一种人生或处事态度。)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诗词造诣,比起古人如何?

我觉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诗和古人的诗不能做比较,因为古人的诗多数是古人在此时此景的真实体会和描述,诗情画意主题明确。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诗情况就比较复杂了,但主要还是在刻画人物、写景和隐语方面多一些。

一是在刻画人物方面。曹公对书中人物形象的刻画真是出神入画、入木三分,个个鲜活。在诗中、谜语中、猜酒令中、做游戏、玩耍、集体活动、心理描绘等等方面,表现得淋漓致尽,活灵活现举不胜举。曹公在小说中的大部分诗词是通过书中人物表现出来的,有的是作者的描述,有的是通过书中人物自已的诗、谜、歌、赋、言行表述出来,前后一致,相互照应,各有千秋,妙不可言

关于写景。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第十八回《题大观园》;第二十三回贾宝玉《春夏秋冬即事》;第四十八回香菱的《无题》、《咏月》;还有菊花诗、海棠诗、即兴诗等很多很多。这些诗表面上是在写景,但作者的真实意图是在写书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命运、性格、遭遇和忐忑人生。这和古人单纯在一首诗中表现的内涵是不一样的。

关于隐语。《红楼梦》开始几回都是神神迷迷的,里边许多话、许多诗都是隐语。比如介绍四大家族、十二金钗等都是假语称,真事隐。还有《好了歌》、《太虚幻境美人赋》、《题石头记》,还有一些如引子、唱曲、令等都饱函着隐语。这些隐语怎么能和古人的诗比较呢?完全是两码事,就不是同一类产品。

《红楼梦》中大多数诗是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尤其是刻画林黛玉、贾宝玉的较多,如二十六回《黛玉伤感》、二十七回黛玉《葬花吟》、四十五回黛玉《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六十四回黛玉咏西施、虞姬、明妃、绿珠和红拂,七十九回宝玉的《紫菱洲》等等,这些诗深刻描绘了书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其深度完全可以和古人的诗比美。

《红楼梦》的诗还有很多方面是在描绘或暗示其他方面意义的。单从诗的字面上看,是没有超过古人,但作为文学巨著,在书中诗的意义大大超过了诗的本身。“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在诗歌史上享有怎样的美誉

曹雪芹最伟大的贡献在于文学创作。他创作的《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曹雪芹为中华民族、为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不仅对后世作家的创作影响深远,而且在绘画、影视、动漫、网游等领域产生了大量优秀衍生作品,学术界、社会上围绕《红楼梦》作者、版本、文本、本事等方面的研究与谈论甚至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

不过对 曹雪芹诗歌的评价也各有各的说法

丁启阵在“大家”专栏发表《曹雪芹是个“模仿秀”诗人》一文,对曹雪芹的诗歌成就作了大致如下的评价:曹雪芹是一个优秀的“模仿秀”诗人,他能模仿古代诗人的诗歌,模仿小说中人物的声口,写出各种内容情调的诗歌。但是,论诗歌创作的成就,在中国诗歌史上,他连三流诗人都算不上。

而著名红学家胡文彬先生的著作《红楼梦与北京》(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其中《二百年来两句诗》一节,对曹雪芹的诗歌艺术作了很高的评价,“了不起的诗人”,“大诗人”,“曹雪芹在诗词曲赋方面才华之出众,技艺之纯熟,可谓炉火纯青”,云云。

来源百度百科和个人图书馆

如何评价曹雪芹的诗词

首先我们来看看曹雪芹死后作为他生前最好的朋友之一的敦敏是如何盖棺定论的,敦敏写过很多关于曹雪芹的诗,其中有一首叫作《河干集饮题壁兼吊雪芹 》,颔联两句是:逝水不留诗客杳,登楼空忆酒徒非。

“诗客杳”就是诗客死了,敦敏给曹雪芹最终的身份定位是“诗人”。有人说给予逝者的身份,难免有过誉之嫌。非也!曹雪芹在世的时候,敦敏就写过另外一首《赠芹圃》,颔联是:寻诗人去留僧舍,卖画钱来付酒家。

这两句诗是说曹雪芹过着一种诗酒生涯的日子,常常售卖字画支付酒账,为了得到好的诗句,找到好的诗作灵感,常常流连僧舍山水之间。概括了曹雪芹两项基本技能,或者说两种生活常态,一种是作画,但是作画目的是为了买酒喝,另一种是作诗,作诗是曹雪芹精神生活和人生追求。

好,定位既然明确了——诗人。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另一个问题——曹雪芹的诗作水平到底怎么样呢?当然,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红楼梦》海量的诗词曲赋中找到答案,但是却有很多人说《红楼梦》中诗词水平参差不齐,有好的,但也有很多写的很普通,甚至有的韵律不合、主旨庸俗。

关于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明白,《红楼梦》中绝大部分诗词是作者替小说人物而作,《红楼梦》这部小说强悍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刻画的人物形象各有不同却又各有特点,而且个个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书中人物的诗作、词作必须要按照他们各自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去设定,这一点就很讲究水平了。

大才如黛玉、宝钗,就要对应优秀的作品,而才气一般的比如迎春、薛蟠,还有根本没有才华可言的老百姓比如刘姥姥,这些的人作诗,讲话,又必须有符合他们语言特点的用词和诗作,这就要求小说作者既能“阳春白雪”,也可“下里巴人”,轻松驾驭各种诗词创作体系。这就相当不简单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说《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

在《寄怀曹雪芹沾》一诗中,敦敏这样评价曹雪芹才华: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

昌谷是指李昌谷,也就是唐朝大诗人李贺,李贺诗作想象力极为丰富,而且立意奇诡,素有“诗鬼”之称,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三李”。

敦敏还有一首《小诗代简寄曹雪芹》,颈联两句是:诗才追曹植,酒盏愧陈遵。

南朝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才高八斗”就是这么来的。敦敏将曹雪芹和李贺、曹植相提并论,曹雪芹诗才由此亦可见一斑

以上供参考。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