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苏轼那么向往月宫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
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
扩展资料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在北宋文坛上,苏轼毫无疑问的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天才,在文学上大放异彩的同时,却一生都因“乌台诗案”再也无法在仕途上有所作为。
一、清辉万里,思绪无边,醉里写出世人难以超越的千古名篇
之后,“乌台诗案”犹如压在苏轼身上的“五指山”,即便他被解放了,然而却只能远离朝廷,辗转到各地为官,他也曾经一度要求调到离弟弟苏辙较近的地方,期望能够与弟弟经常聚会。公元1074年,苏轼到达了密州,以为这次可以与弟弟相聚了,哪知事与愿违,等他到了以后,与弟弟相聚的愿望仍然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苏轼与弟弟苏辙自从分别以后已是七年没有得见,这时候已经是熙宁九年的中秋。是夜,长空万里,一轮皓月照山河;圆月,千户人家,满是屋檐洒银灰;远眺,两地相望,尽是相思惹人恼。
于是,在此中秋之夜,苏轼欢饮达旦,大醉之后,他吹着飒飒秋风,仰首望着皓月当空,低头看着银灰万里,心里想着远亲近戚,更是想着离散多年的弟弟,想着一路多变的人生,想着平生失意的官场,苏轼万千感情,一时之间倾泻于笔端,写出了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没想到却因此名垂千古,至今难有人能够超越。
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开头的序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说的是写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缘由,中秋这天夜晚,苏轼高兴异常,因为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自己管辖的地方一片祥和,百姓安居乐业,苏轼大喜,一时兴高,一不小心痛饮到了天亮,明月尙在,清辉依旧,苏轼不由自主地想起亲人,想起弟弟苏辙。所以苏轼挥毫泼墨,以词的形式寄托思念。
上阕第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的问青天,“把酒”二字真的是绝妙至极,道出了苏轼酒后把青天都当成了朋友,以酒相问,体现了苏轼浪漫的情怀与豪放的性格。而深层的隐喻是,苏轼自己被调往了密州,但他仍然关心着天下大事,期望着有朝一日能够被调回朝廷,重新得到重用的复杂心情。
第二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承接第一句,表达了一种对明月的赞美与描写,想想人间今日此时,正是花好月圆;想想此时的天上月宫,不知又是何年何月?那美轮美奂的月宫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想必月亮到了一年之中最圆的时候,月宫里一定也会是一个美好的日子。
第三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一句颇有谪仙李白的口吻,在苏轼大醉之时,他以月宫中的仙人自居,秋风拂来,他一下子诞生了 “我欲乘风归去”,回到月宫中的想法。但是接下来他又说,那里虽然是琼楼玉宇,但是那里是不是也太高了,那里的寒冷一定让人无法承受。短短十七个字,苏轼就把对月宫的向往和对人间的留恋的矛盾心理,巧妙地表达了出来。
而苏轼之所以充满了对月宫的向往,主要是表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苏轼一生志向高远,但一生之中却遭受了仕途上的无限坎坷,遭遇了人生的无数波折。而在他大醉之时,他在人间所遭受的种种不满,都一股脑儿地倒了出来,从而表达了一种对天上月宫中那乐土的向往,可是“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又表达了他的矛盾心理,通过一番内心的争斗,他最后表达了坚决留在人间的意向。
第四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中的“起舞弄清影”,大有唐代李白“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的影子,表达了苏轼醉后与自己的影子翩翩起舞,一起嬉戏的情景,而“何似在人间”又让人感觉一下子回到了人间,一下子回到了现实。表达了一种与其去那清冷高寒的天上月宫,倒不如在人间翩翩起舞,虽然渡尽劫波,但是人间有人间的快活,在那月光的清辉中,至少有自己的清影为伴。表达了苏轼积极乐观,豁达大度的思想。
到了词的下阕,苏轼把笔触主要放在了人间,在第一句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把静的物体和动的月光连起来一起描写,合成一处,动静结合,恰到好处,体现了夜的深沉,体现了景的静谧,体现了人的无眠,画面感呼之欲出,如在眼前。
就这样,随着苏轼的笔尖游走,我们仿佛看到了秋夜的月光洒落在参差的十万人家,那朱楼高阁随月光流转,雕花的门窗之上闪烁着滚动的星光,而苏轼却在房中久久不能入眠。在他若有所思的脸上,他到底是在思念家人,想念弟弟,还是在思考宇宙和人生?
第二句的“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把月亮拟人化,以一种叹息的口气反问,月亮不是对人间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偏专挑在人们离别之时而最圆呢?让人徒增烦恼与忧愁,让人徒增相思与离愁,而苏轼本人,则是更加地思念家人与弟弟。
第三句是充满了理想的思考和哲理鲜明的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一句急转直下,从刚刚的埋怨月亮的怨恨人间,现在又辩证地表达了月亮运行的内在规律,说月亮也有自己的遗憾,虽然它有清辉万里的时候,有圆如玉盘的美满,但它也会受阴晴天气的影响,有乌云无故遮挡的时候,有缺月如钩的时候。
因此,世上本来就没有完美无缺的东西存在。那么世间的规律既然如此,没有什么事是完美的,那我们又何必为短暂的离别而忧伤不已?何必又为阴晴圆缺和悲欢离合而苦恼无尽?这一句可谓是千古绝唱,韵味无穷,同时也充满了无限的哲理。
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苏轼看透了世界与人生的运行规律,所以最终也看开了人生,从而表现出了一种豁达大度的情怀和积极乐观的精神。另一方面,苏轼虽然一开始表达的是对家人对弟弟的思念和牵挂,但是通过对世界与人生的思考,他最终推己及人,希望世间的人们都能够长长久久,平平安安,这样的话,即使天各一方,相离万里,也能够共赏一轮明月,共享世间一片祥和的月光。
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成难以超越的千古绝唱,这两点是关键
从全词来看,苏轼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世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成为了本词最大的亮点,也使得本词最终成为传颂不绝的千古名篇,成为了写中秋佳节的巅峰之词,从来没有任何人能够超越。从取得的艺术成就上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构思奇特,独辟蹊径,笔调浪漫极有哲理,意境绝佳,情义浓浓,韵味无边,具有非常高妙的审美价值,被人们公认为中秋词不可逾越的高峰。
从本词的的结构与词句上来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结构绝佳,句句都是传唱千年的千古名句,句句都脍炙人口的绝佳诗篇,浪漫色彩极为浓厚,读来开启了人们的想象,凝固了人们的记忆。由此可见,苏轼的词是非常有意思的,从他的诗词当中,我们不仅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还可以开启我们的想象,启发我们的联想,是一笔非常难得的精神财富。
鉴于此,亲爱的友友们,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建议大家读一读苏轼的诗词《苏轼词全集》或《苏轼诗集合注》,在培养兴趣的同时,也提升自我的欣赏水平和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因为《苏轼词全集》或《苏轼诗集合注》搜罗了苏轼一生最重要的和最经典的诗词,注解详细,深入浅出,适合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友友们阅读和鉴赏,是比较理想的诗词作品。
或许你会认为,当今社会,诗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从而低估了诗词的现代价值,甚至也忽略了对孩子们诗词方面的教育。但事实上,唐诗宋词等古诗词在我国的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而且历来的很多重要人物对诗词都非常地精通,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古诗词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文化,融入了我的生活,甚至是融入了我们的血液,所以古诗词,特别是唐诗宋词对我们真的是非常重要。
读诗词作品自然要读好诗词,而苏轼作为开创了豪放一派的大词人,他的很多诗词自然都是自古以来难有人逾越的经典,而他的《苏轼词全集》或《苏轼诗集合注》自然就囊括了他的经典好诗词。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读苏轼经典的古诗词,这些诗词里散发着不一样的魅力,散发着不一样的灵魂,我们经常读一下这些经典的好诗词,自然也能提升自我,增加我们不一样的气质。
因为他仕途失意,有超然物外,消极遁世的心理.
幻想琼楼玉宇是一个脱离尘世,没有忧愁和烦恼的地方。
但他积极处世态度战胜了超然物外,消极遁世的心理表现了他豁达的胸怀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本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节,当时苏轼正任密州知府。
中秋,皓月当空,银光泻地,苏轼想起了分别七年的苏辙。词人举杯望月,心中生起无限遐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出照人”张若虚痴情的追问,在苏轼心中回响。不禁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本词开篇,豪迈的意气,在“把酒问天”中排空直入,似乎潇洒的带走了一些作者的郁愤。“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将天上与人间作对比,突出了他当时“仕”与“隐”的矛盾心理,词人不满现实,企望天上的纯洁。但天上恰如人间,同样不能圆满,同样一种缺陷的美好。苏轼遥望月宫,似与嫦娥共舞,身处瑶池仙境,起舞弄影的飘逸中带着几分酒后的轻狂。
随着月光的移动,低照在门窗上,照的屋里的词人难以入眠。无眠的孤清与亲人分离的悲凉只能唯圆月是问。但作者知道人之离合与月之圆却是自右而然。既知此理便“不应有恨”,从而感情转入理智,化悲怨而为旷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表达了作者乐观的态度:既只要人常在,纵然千里阻隔,也能同赏一轮明月,恍如咫尺相依。
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契合人事。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本词意境虚虚实实:文字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思绪在天上与人间中徘徊。孤独的作者终于求得出路:离合的悲欢,政途的苦闷,只可借自宽自慰来消解,只能旷达的一笑而过。
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诗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句的直译是:怎么才能知道月亮圆缺的规律呢?我举杯遥问苍穹。
诗句的引申义是: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用关注、迫切的语气把酒相问。体现了诗人对明月的羡慕与向往。
【出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 一作:偏向)
【译文】
丙辰年中秋,通宵畅饮,大醉而归,写了这首词——并有些思念弟弟苏辙。
怎么才能知道月亮圆缺的规律呢?我举杯遥问苍穹。不知道天宫里,现在是何年月?我本可以和着这清风扶摇而上去问问故人,只怕高楼红墙、层楼叠榭,我经不住那高处的寒意。而那九天之上的风光又哪里比得上此刻银光乍泄下,犹如宫娥起舞的影和这水波微荡的风呢?
流光瞬息,月儿从高楼檐角,又跳入满是雕花团簇的窗棂,盯着我这样辗转反侧的外乡之人看啊看。月儿呀月儿我可有哪里惹恼了你吗,不然为什么要在我与亲朋分别的时候格外的圆呢?哎!其实我也知道自古以来这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就与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样,难以求全。只望远方的亲朋都平安喜乐,哪怕现在隔着万水千山,沐浴在这同一月色下,就和我们相聚时是一样的。
【关键词注解】
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达旦:到天亮。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
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 雕饰华丽的门窗。
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
但:只。
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作品鉴赏】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词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三:歌者袁绹,乃天宝之李龟年也。宣和间,供奉九重。尝为吾言:“东坡公昔与客游金山,适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无际,加江流澒涌,俄月色如画,遂共登金山山顶之妙高峰,命绹歌其水调歌头曰:‘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歌罢,坡为起舞而顾问曰:‘此便是神仙矣!’吾谓:‘文章人物,诚千载一时,后世安所得乎?’”
胡寅《酒边集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而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胡仔《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先君尝云:坡词“低绮户”,尝云“窥绮户”。二字既改,其词益佳。
胡仔《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
李冶《敬斋古今黈》卷八:东坡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时词手,多用此格。如鲁直云:“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蜺。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盖效东坡语也。近世闲闲老赵秉文亦云:“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
程洪、先著《词洁》:此词前半自是天仙化人之笔。
刘熙载《艺概》卷四:词以不犯本位为高。东坡满庭芳:“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语诚慷慨,究不若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尤觉空灵蕴藉。
郑文焯评《东坡乐府》:发端从太白仙心脱化,顿成奇逸之笔。湘绮王闿运诵此词,以为此“全”字韵,可当“三语掾”,自来未经人道。
王国维《人间词话》:东坡之《水调歌头》,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中国古代诗人大都喜欢中秋的月亮,每逢中秋月圆之夜,写诗赋词,大发思月之幽情。然而,纵观千古文坛,有谁比北宋一代文豪苏轼更偏爱中秋的月亮之上?苏轼的一首《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写尽千古风流,就足以让古代所有的关于明月的诗歌词赋黯然失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这就是苏轼笔下的诗词,这就是苏轼笔下的关于中秋月的诗词。这首诗词以物喻人、以物抒情,充满了诗情画意,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无人不知。那么,苏轼为何尤其偏爱中秋的月亮之上?纵观苏轼的一生,我想大概原因有三:其一,苏轼的豪放诗风视野广阔,偏爱中秋月亮之上势在必然。古代豪放派诗风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广阔无垠,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豪放词派不但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影响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明、清,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轼词风。苏轼的诗词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是将月亮之上作为题材入词入诗,使诗词更能生动形象的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个“问”字,何等风流?何等潇洒?可以说,苏轼的诗词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主含蓄婉曲为能事。历代文坛对苏轼的诗词“横放杰出” “词气迈往”“书挟海上风涛之气”的评说,可谓是酣畅淋漓。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军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苏轼诗词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清代评论家叶燮再《原诗》中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清代著名文人赵翼在《瓯北诗话》中也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苏轼的诗词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具有很大的影响。其《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就是流传最为广泛的千古名篇。这首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轼是词清雄旷达、豪放不羁的风格。其二,苏轼偏爱中秋的月亮之上,无疑与历代人文精神一脉相承。“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偏爱中秋的月亮之上,无疑与历代文人,尤其是唐代的文坛诗人一脉相承。如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杜甫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等等。月亮是永恒的,人生能永恒吗?月亮是圆满的,人生能圆满吗?于是就有了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于是也就有了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于是就创造了一个自我安慰的中秋团圆节!然而,月亮之上是否也有团圆节呢?“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的问题,其实,就是历代文人的问题;当然,更是普天之下黎民百姓的问题。那么,月亮之上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苏轼自然是想去看看究竟的了。“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月亮之上虽然一定是美好的,但是,月亮在如此的天外高处,恐怕还是十分寒气逼人的。当然,“高处不胜寒”并非是苏轼不愿意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秋之夜,月如飞镜,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下雕花的门户,照在因思念亲人而不能成眠的离人床前。此时此刻,月亮的圆满反衬了离人的孤单,“多情却被无情恼”,自然会心生抱怨,但是,苏轼一生风流潇洒,豁达大度,所以他主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一千古至理名言,蕴含的人生哲学是常人所难以深刻理解的。中国古人往往追求一种“圆”文化,幻想着生活都是十全十美的。其实,人生何曾“圆”过?天灾人祸、意外事故、功名不就、事业无成、家庭矛盾、健康欠佳、爱恨情仇、生离死别,哪一项都可能遇到。人生就是一道道坎,你不得不面对。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生的“不圆”是绝对的,“圆”则是相对的。就像月亮有阴伏、晴出、团圆、缺损一样,自古难以十全。即如十五团圆之夜,每月只有一次,而有时候还是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啊!当然,苏轼这也是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因此,这首诗词的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便推出了自己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突破空间的阻隔,让对明月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这种显示出古代人文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的诗句,在古代的诗词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的。张九龄在《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在《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对天下离人的共同美好祝愿。其三、苏轼一生坎坷曲折,必然将自己的一腔情思寄托在月亮之上。中秋的月亮是皎洁的,但也是孤寂冷清的,因此,苏轼才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叹息。所以,那一轮照了千古照今人的月亮正是中国历代落魄失意文人的最好的慰藉。一生坎坷曲折的苏轼,常常在浩月当空的夜晚泛舟长江,感受那月朗风清;既便在自家的庭院赏月,也常感叹着那嫚妙如水的月华。感慨自己的命运多桀时,他说“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感叹人生无常功名无凭时,他说“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落魄无为,四处迁徙时,他说“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但是,一首《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更是写尽了一大文豪的千古浩叹。因此,苏轼曾告诫儿子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首令人不禁心酸的七绝,虽然反映了他对世态的嘲讽,但他的内心还是不自觉地妥协了。因为,历尽官场磨难终于使他明白了“月有阴晴阳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样虽很无奈,然而他还是要本着豁达的入世态度了此一生。也许,只有生命走到一定程度,才能进入一种境界。只有进入一种境界,生命才会从真正意义上旷达起来。只有旷达起来的生命,才能接受生命外在与生命内核的碰撞,才能走向自我意义上的安详与宁静。也正是天边那孤寂冷清的月亮,才真正包容了苏轼那孤寂无依的灵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无疑是遗憾造就残缺的美。仕途的多舛,命运的颠簸,造就了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华丽诗章,造就了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一腔豪气,即便是离愁别恨,也是写得悠远而绵长。苏轼的诗词正如大宋的青花瓷,古朴典雅,清新流畅,令人过目难忘。大宋的青花,一如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大宋的词人,一如青花的素洁,于凡俗红尘中独树一帜,在这轮月亮流泻的天涯凝成一座不朽的雕像。海南小渔村,凄风苦雨掩不住一代词人的满腔豪情;浙北天目山,一笼竹郁郁郁葱葱地生长,一鼓作气地冲破常态,向上再向上。苏轼迎着一轮中秋的月亮走来,在齐鲁大地的超然台落下一地诗情,在京东徐州的放鹤亭洒下几滴未干的墨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恰似黄州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不难想见,苏轼的胸襟中始终横贯着的千年文化,千年历史。世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也都可以由自己把握。所以,无论是悲欢离合,无论是阴晴圆缺,都要顺其自然。苏轼所说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才是人生可取的态度,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