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作者为什么要写青松,以及青松的作者和朝代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落 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第一、三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第一联重在写静态的色彩美,第三联重在写落叶飘落的动态美,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答出“思”“信”两字的作用的,给2分;答出使全诗富于变化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答出构成对比的,给2分;能简要分析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1)答案:“翻思”由实写到虚写,从眼前景写到春日景,体现了不同的季节。作用:对比表强烈的感受 (2)答案:对比,突出 对落叶的感叹
【简析】“落叶”是古诗中常常吟咏的意象。老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而修睦的《落叶》托物寄思,表达了对落叶的感慨和思考。开篇从“雨过”着笔,转向“重重落叶”,以“重重”言落叶之多,给人以“无边萧萧下”的强烈感受;“红”,突出其色彩之艳丽。但在秋雨潇潇,秋风渐紧的背景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木叶,其命运令人担忧。是为实写。颔联从眼前景,转向写“虚”,回想春日之际,绿叶吐翠,葱茏蓬勃,那时哪里想到会有秋风会降临,让叶子飘零,惹人伤怀?由实而虚,有转折,有对比,笔法腾挪,拓宽了描写的视野,引人遐想。
【诗歌鉴赏】这是一首以落叶为描写对象的咏物诗。首联通过视觉描写展现了落叶翻飞的情景:一场秋雨过后,庄稼已经收割了,闲置着的田地显得格外空旷,只见深红色的落叶脱离树干,层层叠叠地在半空里飞舞。颔联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落叶的心理活动:落叶思绪翻飞,一心向往着春日,哪里肯相信自己在凭借秋风而飞舞呢。颈联描写落叶飘零的动态情景:有的翻飞着随流水而去,有的在暮色苍茫的河边盲目地飘荡。尾联直抒胸臆,说自己要像青松那样傲然挺立,四季常青,而不做落叶,随风飘荡,任意东西。
《青松》一题,是《冬夜杂咏》中的首篇.作者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其实写人.写人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写那个特定时代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作者写松是把它放在一个严酷的环境中,一个近乎剑拔弩张的气氛中,我们看到了雪的暴虐,感受到松的抗争.我们似乎像松一样承受压迫,又像松一样挺直起来.那冷峻峭拔的松的形象,因为充溢其中的豪气激荡其中的力量而挺直起来.在压与挺的抗争中,我们似乎同时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涤荡,因为在这种抗争中,展现了那个时代飞扬凌厉的热情,展现了作者那令人起敬的人格力量.
《青松》近现代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这首诗中,诗人借歌颂青松,表现了诗人坚韧不拔,宁折不弯,刚直豪迈,不畏艰险,愈挫弥坚的精神品质。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