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阳观为什么叫观(大唐嵩阳观)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嵩阳观为什么叫观,以及大唐嵩阳观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嵩山书院的历史沿革

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以圣地之后,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为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僧待多达数百人。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宋仁宗景祜二年(1035年),名为嵩阳书院,以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明末书院毁于兵火,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1750多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2000多册。清代末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经历千余年的书院教育走完了这的历程。但是,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载入史册

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使用的名字有?

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称“嵩阳寺”。

至唐代改为“嵩阳观”。

到五代时周代改建为“太室书院”(又名“太乙书院”)。

北宋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更名“嵩阳书院”,延续至今。

嵩阳书院的大唐碑和关于它的故事

在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有一座碑王,是我所看到过最大气最漂亮的一座石碑。

石碑建于唐朝的天宝年间,唐朝有名的大奸相李林甫,为了讨好和拍当朝皇帝李隆基的马屁,下令立下此巨大石碑。

石碑有九米多高,两米多宽,一米多厚,整体重80多吨,仅碑帽就重达11吨。

有一年,唐玄宗李隆基得了重病,当时的嵩阳书院还不是书院,而是一座道观,叫做嵩阳观。嵩阳观里有位会看病炼丹的道士孙太冲,他为唐玄宗李隆基寻求“长生不老”之术,整日炼丹而九转,后来也不知道通过什么法子,还真就治好了李隆基的病。

当时的宰相就是后世有名的口蜜腹剑大奸相李林甫,他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宰相,整整在宰相位置上坐了19年。

李林甫当年大权独握,嫉贤妒能,搞一言堂。建议重用胡人将领,阻止镇守边关的帅将入朝为官。李林甫的奸佞之言,祸乱国家纲纪,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安史之乱。

李林甫为了迎合讨好当朝皇帝李隆基,就拟好孙道士炼丹救主的碑文,然后奏请唐玄宗,说是要限时百日立一巨碑,为皇上祈福。

大唐碑雕刻好了以后,其基座安放稳当,碑身也立稳了,但是巨大的碑帽却让工匠们犯了难。怎样才能把这个大家伙安安稳稳的放到碑顶呢?

如果朝廷和宰相限定的时刻到了,石碑还没有立起来,这些工匠和民工们就将面临被杀头的灾难。

正当工匠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工地上来了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乞丐,对工匠们说想找个活干,讨口饭吃,讨口水喝。

工匠们看他老朽的模样就生起气来:我们要是不能赶紧把这座石碑立好,时辰一到就会被杀头,哪还有给你的水喝,给你的饭吃。快走快走,别留在这里添堵添乱。

老人捋着白白的胡子说:我都到了土埋脖子的年纪,还想着要活命呢,哪那么容易就死。

说完,老人拂袖而去,转眼不见踪影。

工匠们面面相觑,土埋到脖子?这真儿真儿是个好主意!

于是受到老人家“土埋脖子”启发的工匠们,用黄土在石碑周围垫成土坡,如期将大唐碑的碑帽稳稳当当的安放在了碑顶。

传说中的这位白发老人,就是工匠界祖师爷鲁班的化身。

大唐碑历经1000多年的风雨岁月,至今保存完好。但是因为碑文的撰写者是一位遭到人们唾骂的奸相,所以尽管碑文的书写者是唐朝著名的大书法家徐浩,却依然没能摆脱这座大石碑被唾骂了千年的命运。

大唐碑的两侧和背面,刻有好几代人讨伐谩骂李林甫的诗文,虽然刻迹因年代久远早已斑驳陆离,但是人们对这种奸佞小人的唾弃与憎恶,千百年来从未停止。

大唐碑的碑帽曾在明代时受过很严重的雷击,被损毁的部位差不多有整座碑帽的1/4左右,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它后来修复过的样子。除了碑帽,整座大唐碑的碑身、碑额,还有底座的雕刻,都保存的非常完好,而且至今纹饰清晰,精美耐看。

这座集书法、雕刻、造型于一体的精美大唐碑,正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现代人们面前。

它即是国宝,又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对后世之人品行要端正的警醒。

河南书院的历史

河南登封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时称嵩阳寺,至唐代改为嵩阳观,到五代时周代改建为太室书院。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明末书院毁于兵燹,清代康熙时重建。嵩阳书院经历代多次增建修补,规模逐渐形成,布局日趋严整。书院的建制,古朴雅致,大方不俗。

嵩阳书院学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始于唐朝,兴盛于北宋,一直到了清朝末年,兴学堂以后书院制才被废除。教学特点:嵩阳书院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经过近千年的衡读发展,积累了丰厚的教学经验,其特点主要是:1、书院既是教育教学的机关,又是学术研究的机关,实行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2、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不同观点进行讲会,开展争辩。3、书院的教学,实行“门户开放”,有教无类,不受地域限制。4、书院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采用问难论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5、书院内的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厚。书院的名师,不仅以渊博的知训教育学生,而且以自己高尚品德气节感染学生。

嵩阳书院,是中州教育史上的一颗明珠,我国古代的高等学府。宋初,国内太平,文风四起,儒生经五代久乱之后,都喜欢在山林中找个安静的地方聚众讲学。登封是尧、舜、禹、周公等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据记载,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号称“二程”的程,程颢在嵩阳书院讲学10余年,对学生一团和气平易近人,讲学鲜感,通俗易懂,宣道劝仪,循循善诱。学生虚来实归,皆都获益,有“如沐春风”之感。康熙辛卯年,全省在开封选拔举人,录取名额一县不足一人,仅登封就中了五个。名儒景冬,就这于嵩阳书院,中进士后,曾九任御史。嵩阳书院正是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师资条件,声名大振,四方生徒摩肩接踵,成为北宋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

院内的汉封将军柏人称“稀世珍宝”。嵩阳书院内原有古柏三株,西汉元封六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游嵩岳时,见柏树高大茂盛,遂封为“大将军”,“二将军”和“三将军”。大将军柏树高12米,围粗5.4米,树身斜卧,树冠浓密宽厚,犹如一柄大伞遮掩晴空。二将军柏树高18.2米,围粗12.54米,虽然树皮斑驳,老态龙钟,却生机旺盛,虬枝挺拔。树干下部有一南北相通的洞,好似门庭过道,树洞中可容五、六人。两根弯曲如翼的庞然大枝,左右伸张,形若雄鹰展翅,金鸡欲飞。每当山风吹起,枝叶摇动,如响环佩,犹闻丝竹之音。三将军柏毁于明末。关于将军柏树龄一直是个神秘的话题。该树从受封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赵朴初老先生留有“嵩阳有周柏,阅世三千岁”的赞美诗句。经林学专家鉴定,将军柏为原始柏,树龄有4500年,是我国现存最古最大的柏树。细心的游人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二将军柏比大将军柏大得多,为什么被封为“第二”呢?这里有个“先入为主”的传说,动人的传说,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的墨客泼墨挥毫,赋诗赞颂,更留给人们以启示。巍巍将军柏,给嵩阳书院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和浓郁的感染力。

门外的大唐碑素有“嵩山碑王”之称。全称为《大唐嵩阳观纪圣德盛应以颂碑》,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碑高9.02米,宽2.04米,厚1.05米,碑制宏大,雕刻精美,通篇碑文1078字,内容主要叙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额徐浩的八分隶书。字态端正,刚柔适度,毛法遒雅,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作品,大唐碑重80多吨,仅碑帽就有10多吨重,古时,人们是怎样将这么重的碑帽主上去的呢?千百年来,凡到嵩阳书院的游人都要提及这个问题。在民间,“智立唐碑”这个充满智慧的传说故事,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成为品赏大唐碑的重要内容之一。

嵩阳书院在我国历史上以理学著称于世,以文化瞻富,景观奇特名扬古今。山峦环拱、溪水长流、松柏参天、环境幽雅、景最清、石幢莠纪故宫铭而文明。书院主要文物有西汉的“将军柏”和唐朝的“大唐碑”。

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以圣地之后,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为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僧待多达数百人。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宋仁宗景祜二年(1035年),名为嵩阳书院,以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明末书院毁于兵火,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1750多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2000多册。清代末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经历千余年的书院教育走完了这的历程。但是,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载入史册。

嵩阳书院在古代并不是单纯的指一个院落而言,而是由一个主体院落和周围多个单体建筑群组合而成,其地域分布比较广阔。大至而言,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除我们看到的嵩阳书院建筑外,属于书院的建筑物,比较有名的还有位于嵩阳书院东北逍遥谷叠石溪中的天光云影亭、观澜亭、川上亭和位于太室山虎头峰西麓的嵩阳书院别墅-君子亭;书院西北玉柱峰下七星岭三公石南的仁智亭等建筑。

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应天府书院,又名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因为商丘在唐供称为睢阳,北宋景德三年(1006)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又升格为南京,为当时四京之一。商丘濒临汴水,交通方便,商旅辐辏,隋唐以来,已发展成为一方都会。宋代的应天府书院就设立在商丘的繁华闹市中。

应天书院位于商丘旧城州之东。其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发展,学子们“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北宋政权开科取士,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多达五六十人。

宋真宗时,因追念太祖自立为帝,应天顺时,将宋太祖赵匡胤发迹之处宋州(今商丘)于1006年改为应天府,1014年又升为南京,处陪都地位。l009年,宋真宗将该书院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宋仁宗时,又于l043年将应天书院这一府学改为南京国子监,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相当于现在的社会科学院。

后该书院在曹诚等人尤其是应天知府、著名文学家晏殊的支持下,得以大的扩展。宋仁宗初年,著名文学家晏殊出任应天知府,聘请著名学者王洙为书院“说书”,王洙博学多才,应天府书院在他主持下“其名声著天下”。仁宗景佑二年(1035),应天府书院改为府学,晏殊又聘请因服丧而退居睢阳的范仲淹执教,任教期间,范仲淹撰写《南京书院提名记》。当时的应天府书院,是中州的一大学府,据《宋史》记载:“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晏殊)始。”从大中祥符以后的二十余年间,应天府书院的学生“相继登科,而魁甲英雄,仪羽台阁,盖翩翩焉,未见其止”。

明正德六年迁城,应天书院也迁往今地——城内中山东二街路北。现存有大成殿、明伦堂、月芽池等建筑。原大成殿内立有孔子和其弟子的牌位,明伦堂为学堂。这两座建筑均为歇山式建筑。大成殿为祭孔之地,明伦堂为应试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