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贾谊为什么为梁王落马而自责,以及贾谊与梁怀王坠马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这一典故出自毛泽东的《七绝·贾谊》。
梁王指汉文帝的小儿子梁怀王刘胜。堕马事发生于汉文帝十一年夏六月。作者非常赞赏贾谊的才华,认为他因梁怀王刘胜堕马死去哀伤而死不值得,并深为惋惜。
《七绝·贾谊》
现代 毛泽东
原文:
贾生才调世无伦,
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
何用哀伤付一生。
译文:
贾生的才情、才气、才能在当时无人可比的,他以极其哀伤悲痛的心情写下吊屈原的千古文章。梁王坠马而死不是特别了不得的事情,哪里用得着哀伤至死的地步。
扩展资料:
《七绝·贾谊》创作背景:
此诗是毛泽东于共和国成立后所作,毛泽东很赞赏贾谊非凡的才能和政治理想,写了两首关于贾谊的诗,这首诗便是其中一首,表达自己对贾谊壮志未酬的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他因自责而哀伤至死的惋惜之情,毛泽东爱才、惜才的心理展露无遗。
1915年秋,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与罗章龙交友初次见面时就谈到对屈原、贾谊的评价。并在送给罗章龙的诗中,曾这样说道:“年少峥嵘屈贾才。”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版《毛泽东诗词集》。
《七绝·贾谊》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思想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绝·贾谊
公元前168年,此时的西汉王朝正是百废待兴,急需人才建设国家的时候。但一位天纵之才却在此时与世长辞,溘然长逝。他的名字叫贾谊。佳人已逝,只留下的世人对其英年早逝的惋惜:“要是贾谊还活着,大汉会不会更好?”
贾谊,西汉时期洛阳人,是中国 历史 上著名的不成功的优秀政治家,文论家,在文学方面贡献极大,堪称一代文宗。是怀才不遇群体的典型代表。别称贾生,贾太傅,贾长沙。与屈原并存屈贾。
贾谊的才能是举世无双,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这样一个经天纬地的大才却在千古明君汉文帝的手中夭折了,享年仅仅33岁。而导致贾谊夭折最重要的事件便是“屈贾谊于长沙。”而贬贾谊的,正是汉文帝刘恒。因此很多人就将害死贾谊的罪名扣在了汉文帝头上。直至今日,这种说法依然存在。
将贾谊之死的责任全部归咎与汉文帝,这是非常荒谬与不合情理的。是对贾谊事件的误判,只有真正了解贾谊的 历史 ,才能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当我们了解了贾谊之死的真相,我们就会知道,文帝的却冤枉,而贾谊之死最大的罪人不是别人,恰恰是贾谊自己,是他自己害死了自己。
贾谊的悲剧集中出现在他生命中的后十年,在其他的时间,贾谊的生活绝对会让大多数人眼红。
贾谊生与汉高祖七年,自小就聪慧过人,是家里的天之骄子,集整个家族的宠爱与一身。贾谊师从名士张苍,年纪轻轻的他,就已经小有名气了。贾谊是照相机式的记忆力,过目不忘。对于《诗经》《尚书》等经典理解深刻小小年纪的他的学问,就连很多学习经典一辈子的老者都自愧不如。
贾谊是一代文宗,年纪轻轻的他就才华横溢,写得一手好文章,闻名与乡里,四邻八乡的人对贾谊的才华都是如雷贯耳。渐渐的贾谊的名声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大,整个河南郡(洛阳在河南郡的行政范围之内)的人都知道自己的一个叫贾谊的老乡是个天才。
很快,贾谊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伯乐,河南郡守吴公对贾谊的才华仰慕已久,慕名请他去做自己的门客,这年他才十八岁,在古代还是未成年的少年。地方军政一把手的赏识,让贾谊的得到更大的天地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在贾谊的辅佐下,河南郡的政绩多年在整个大汉都名列前茅,让吴公的同行羡慕不已,政绩好就意味着升官。
在贾谊二十二岁的时候,政绩斐然的吴公升迁至中央,成为九卿之一的廷尉。吴公饮水思源,把自己的好搭档推荐给了当今皇帝——汉文帝。
贾谊因为吴公的推荐,当上了博士官,成为了汉政府聘请的博士中最年轻的一位,相当于今天22岁的北大教授。贾谊当博士时,每次皇帝出题,他都能提出独到又能让皇帝满意的见解。他渐渐走进了汉文帝的视野。这也预示着的人生平台再次提高。
也就在这一年,22岁的皇帝遇见22岁的贾谊,汉文帝与这位年龄相仿青年一见如故,并且迅速的被贾谊的才华折服,刚刚登基不久的他和贾谊畅谈理想,讨论国家的治理,促膝长谈至深夜,两个年轻人都仿佛忘记了时间。两人的理想抱负高度一致,这让年轻的汉文帝眼前一亮,自然是对这位朋友多多提携。
仅仅一年时间,贾谊就从博士官升迁为大中大夫,他正式走进中央的决策机构,拥有了在最高权力面前发声的权力。23岁左右的贾谊,俨然成了政府高官,又得皇帝宠幸,前途无量。他用短暂的时间达到了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无法奢求的成就。
贾谊的前半生是一帆风顺,羡煞旁人的。但少年得志的他不会想到,接下来自己面对的是什么。
此时贾谊就犹如一朵温室中绽放的娇艳欲滴鲜花,美艳的不可方物。但一帆风顺的人生虽然是人人渴求的,但却并非是好事。命运之神无比的眷顾他,给了他一个没有任何挫折的前半生,让他一路高歌猛进,却也让他丧失了对挫折的免疫力,一点点的风寒,就足以让这朵鲜艳的花朵凋零。
正如孟子所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贾谊之死是汉文帝人生中的一个污点,在几千年的 历史 中,很多人都将贾谊之死的所有责任归咎为汉文帝:是他不识贤才,妄送了贾谊的性命。至今人们谈及文帝,仍旧有人认同这种说法。
汉文帝就这样被冤枉了千年。这绝对不是空穴来风,看看后世大诗人的作品我们就懂了。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是唐朝大诗人李商隐的《贾生》,在诗中李商隐直言不讳的表达汉文帝浪费人才的行为。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贾生》: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李商隐,王安石都认为汉文帝亏待了贾谊。
由此可见:这种观点已经不是一家之言,而已经形成了普遍共实,否则这些大家是不会在自己的作品中做出如此明确的判断的。
但从事实来说,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汉文帝对贾谊之死,其实责任并不大。苏轼则看到了这一点,他认为:“ 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
我们应该明确一点,汉文帝是贾谊的伯乐,他给贾谊很多实质性的帮助,他这么做的目的是想将贾谊培养成自己的亲信,扶持贾谊,对抗功臣,巩固自己的权力。
我们很多人都认为皇帝可以为所欲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皇帝有太多的不得已。贾谊被贬事件,就表现了汉文帝的不得已。
西汉剿灭诸吕后,实际权力落在了周勃灌婴为首开国功臣手上,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他们从刘邦后裔中选择了无依无靠,性格仁弱的刘恒来当他们的傀儡皇帝。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自己找来的傀儡皇帝通过高明的政治手法,渐渐掌握了国家实权,摆脱了他们这些老臣的操控。但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帝真正掌握国家的实权还是需要时间。不过有一点我们可以确信,贾谊被贬时,也就是汉文帝三年左右的时候。文帝还是处于劣势。
贾谊对汉文帝的知遇之恩非常感激,同时聪明的他也明白文帝的窘迫的状态,他非常想帮助自己的恩人改变现状,同时想建立自己的丰功伟绩。于是在他担任太中大夫后,就开始着手改革。
贾谊是以儒家和阴阳五行为来源,设计了一套新礼仪制度。而这套制度的核心是——提高皇帝的权威,增强皇帝权力。这无疑是对文帝有利的,所以文帝同意了贾谊的方案,并准备再次提升贾谊的官职,以便更好的实行这套制度时。功臣勋贵跳出来反对了。
权力是有限的,皇帝权力的增加,就必须从他们这些功臣勋贵手中夺权。这直接侵犯了这些功臣的利益。这些老奸巨猾的臣子,怎么可能不明白皇帝与贾谊想干什么。掌握实权的他们,纷纷跳出来反对。
他们让文帝做一道选择题,是选择贾谊,坚持这个方案,成为孤家寡人;还是选择他们,放弃这个方案,继续做“他们的”皇帝。其实文帝根本没得选,这些功臣虽然让他讨厌,但却是他的权力基础,如果放弃他们,汉文帝恐怕也时日无多了。
为了给群臣一个交代,他必须放弃贾谊,弃车保帅,以图后事。文帝是个优秀的政治家,优秀政治家必须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而且,汉文帝此时也护不住贾谊,让他远离中央这个是非之地,可能才是最好的安排。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贾谊还活着,他们这次就不算一败涂地。
于是,汉文帝外放贾谊为长沙王太傅,长沙王不受汉文帝喜欢,而且长沙国是蛮荒之地,气候并不适合人居住,这次安排有贬官的意思。
但文帝不知道,人生一直顺风顺水的贾谊,面对这次贬谪的挫折,会毫无抵抗之力。这件事对于对普通人可能就是自认倒霉,忧郁几天就好了,心态好可能还会庆幸自己能保全性命。但是对于贾谊,却让他一蹶不振,肝胆欲裂,抑郁成疾。
在去往长沙的路途中,贾谊去凭吊屈原,“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想着这个怀才不遇的老前辈的悲惨人生,让本就痛苦的贾谊旧愁未散,又添新恨,他整个人愈发抑郁了。甚至萌生出了弃官不做的念头,以前那个志向远大的少年已经在他身上荡然无存了,此时的贾谊更像一个日薄西山的老人,生机全失。
贾谊在长沙国度过了三年的煎熬时光,尤其是在第三年,一只猫头鹰飞进了贾谊房间,在古代,猫头鹰被认为是不祥之鸟,和乌鸦一样。这让更加哀伤,他认为自己恐怕时日无多,便作《鵩鸟赋》,字字泣血,饱含哀愁,三年前的那次挫折,至今他还未释怀,他的执念太深了。
三年之后,中央权力的天平也渐渐的向汉文帝倾斜,他想起自己当初无奈抛弃的贾谊,将他召回长安,在宣室,君臣二人三年未见,相顾无言,离别时间虽短却早已物是人非了。文帝只向贾谊询问了一些鬼神之事。这就是李商隐《贾生》中的典故由来。
之后,汉文帝便任命贾谊为自己爱子梁王的太傅,梁国紧靠长安,是长安门户,战略要地。贾谊的人生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迎来第二春。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贾谊得罪了这么多的人,不论是调回还是升官,史料中都没有记载有什么反对的声音,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文帝此时已经摆脱了傀儡皇帝的身份,真正掌握国家实权。
照此以往,文帝很有可能是以此为契机,要重用贾谊。但贾谊注定没有承担重任的运气,因为他的生命要走到尽头了。
公元前169年,梁怀王坠马而死,这件事成为压垮贾谊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个执念极深,心灵有无比脆弱的天才,终于崩溃了,一病不起,在愧疚与自责之中艰难的熬过了一年的时间,在公元前168年,贾谊与世长辞。
现在,是不是感觉汉文帝的确冤枉了。汉文帝也没想到,这一次贬谪,会对贾谊打击这么大。但他当时也是无奈才出此下策,这本是一个比较好的安排。但天意弄人啊。
正如苏轼评贾谊所说: “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 ”汉文帝的责任在于没有了解贾谊的性格——一旦失败,就在也无法振作。这本无可厚非,谁又能真正了解另外一个人呢?
贾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苏轼认为:“ 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这是非常正确的看法。贾谊志向远大却气量小,有经天纬地之才却情商堪忧,以至于 “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有才发挥不出来,即贾谊的怀才不遇。
苏轼很客观的认为,贾谊的悲剧,并非全是汉文帝的过错,他自己也有无法推卸的责任。是他独特的性格,导致了其后半生一系列的悲剧。
贾谊志向远大,他对普普通通的政绩是不屑一顾的。他想要做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业。他刚刚当上太中大夫,就为西汉王朝设计了一套全新的方案,如果这个方案得以实行,是足以让西汉王朝换新天。但他急功近利,对自己的才能过度自信,认为自己个人的力量是无限的。
结果就是现实狠狠的给他来了一巴掌。他加强皇权的方案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对的,但他在他所处的那个时间段,却没有适合的土壤,政策需要权力支撑,而汉文帝此时无权。他恰恰忽视了这一点,而且还将满朝文武,王公贵族得罪个遍。巨大的阻力让他的改革胎死腹中,成了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
同时,贾谊因为才能出众,恃才而骄。瞧不起周勃灌婴这些原来是大老粗的开国功臣。更别说和他们相交相知乃至合作。也并非周勃灌婴针对贾谊,而是贾谊与他们本来关系就不好,还要触碰他们的利益。换作谁都不会轻易放过贾谊的。以至后来贾谊与这些老功臣完全走向对立面,双发的矛盾已经难以化解了。而处于弱势的贾谊,如何能够应付得了周勃灌婴的发难呢?
这些都是非常致命的错误,但贾谊是幸运的,他并没有死在血腥的政治斗争中。仅仅是被贬。就上文所说,按照局势的发展,贾谊如果在长沙国深刻反思,磨练意志,改掉陋习。他完全是可以东山再起的,是真正有可能实践自己改天换地的伟大方针。可惜贾谊有才有志,却最终输给了自己。
他实在太脆弱了,他完全经不住一丁点的打击,一场本该让他庆幸的贬谪,却反而要了他的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人没了,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贾谊在这次被贬后,彻底的对自己命运缴械投降。离开长安的他,心如死灰,想的不是自己的理想与国家 反而是认为自己会早死。长久以往,他怎能不命丧黄泉?
苏轼评价贾谊:“ 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 ”一次失败便让他认为自己终生失败,这是死心眼的可悲之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贾谊犹如温室中的花朵,虽然美,取不能耐风寒,这朵花只适合一辈子生活在温室中,他这个人只能让他一辈子都一帆风顺。但生而为人 ,这不可能。
在人生不顺利的时候,他不但没有选择坚强,反而自我伤害,一步步将自己推向死亡的深渊,一个悲观求死之人,神仙难救。是他自己害死了自己。
后世人大多同情贾谊,将他与屈原并称,一起成为怀才不遇的代表,但事实上,这两个人的人生并无太多相似之处。贾谊远比屈原幸运。
贾谊除了前期一帆风顺的人生,还遇见一位明君;他拥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他可以有一片可以施展拳脚的天空;他的祖国是欣欣向荣,正在不断崛起;他的人生本应该一片光明。但脆弱的他被一次小小的挫折彻底打败,放弃了人生的所有希望,在绝望之中度过自己短暂的人生。他的行为是一种不负责任 ,自己一心向死,让相信他的君主蒙冤,让需要他的国家丧失一位大才。但他最对不起的还是自己。温室的花朵不耐风寒,但人终究不是花,遇寒而凋是花的宿命,但却不是人的宿命。人是可以在选择希望,选择坚强,选择跨过这道坎,选择坚持下去的柳暗花明。但贾谊却选择了一条死路。他一生也没有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道理。
相比于贾谊,屈原才更值得敬佩。他人生前期与贾谊相似,事业上一帆风顺。后因为自己的正直,为君王不容,两次被贬。但其身在江湖,忧在天下。他早已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面对的形势要比贾谊险恶得多:无可救药的君王,江河日下必然灭亡的国家。作为楚国最后的气节,他的结局已经明了了——以身许国。但对于屈原的死,我们更多的是敬佩景仰。是对屈原的高山仰止。
而对于贾谊,我们更多的是惋惜。是他自己毁灭了自己,是他自己放弃了自己。
别为明天的事情庆祝,更别为昨天的错误懊悔;
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让余生为前尘往事来埋单;
眼光放长远,格局要打开,与其在懊悔中死亡,不如用行动为自己赢得光芒!
导语: 毛泽东主席曾经写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这样的诗句。这句诗的出处和时代背景是怎么样呢?诗中引用的几处典故又出自那里呢? 空山 借邀请回答问题之机,就主席这首诗的用意、本义进行简单分析。
一、诗句出处及写作背景
毛泽东主席一生写过三首关于贾谊的诗 。
一首是毛主席在青年时代初次见到好友罗章龙时,在送给罗章龙的诗中,主席写道:“ 年少峥嵘屈贾才 。”
毛主席对于贾谊的才华是赞赏的,对于贾谊的遭遇是同情的,对于贾谊一生未展平生抱负是惋惜的。
另两首是毛主席建国后,在读史的过程中有感而发撰写的。其中一首《七绝·贾谊》诗中,就有问答中提到的这两句诗。原文是:
纵观全诗,毛泽东主席虽然肯定贾谊的才华,并对其自比屈原、怀才不遇的结局感到惋惜。但对于贾谊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古代文人所通常具有的愚忠、胆弱性格进行了强烈批评。
那么诗中提到的“ 贾生吊屈原、梁王坠马 ”的典故, 历史 上又是怎样发生的呢?
二、 诗句引用典故的渊源分析
1.“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这是对贾谊一生的肯定与赞赏。
诗中的“贾生”便是指西汉初年的文学家贾谊。贾谊少年成名,才思敏捷。21岁就成为汉文帝时最年轻的博士。年轻人总有年轻人的毛病,成名越早,越容易激进冲动,恃才自傲,把握不好自己的命运。
贾谊针对当时的朝政时弊,提出了很多主张改革的建议,自然受到当时朝中权臣周勃、灌婴、冯敬等人的排挤。汉文帝又是一个守成稳重的皇帝。郁郁不得志的贾谊便被疏远,贬谪为长沙王太傅。
贾谊在离京赴任长沙途中,经过湖南湘江时,因为自己的遭遇有感而发,写下了那首著名的《 吊屈原赋 》。湘江边上,面对涛涛洪水,一个年轻的书生,仰天长啸。百年前的屈原,因为楚国权贵的排挤,而投江自殁。面对吊屈投江处,年轻的贾谊通过凭吊屈原来抒发自己的怨愤之情。这就是前两句诗的来源出处。
专门详细介绍这两句诗的出处,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后面两句诗的典故渊源。
2.“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这是对以贾谊为代表的封建文人愚忠思想的批判与同情。
正因为贾谊才识过人,被贬三年后,汉文帝觉得身边没有一个可以痛快讨论学问的人。便又想起了贾谊,并把他召回了长安。一回到长安,汉文帝就和贾谊促膝长谈,深夜都没尽兴。
重新受到汉文帝启用的贾谊,并没有受到重用。而是被安排在离京城不远的商丘一带,任梁怀王刘揖的太傅。梁怀王刘揖是汉文帝最小的儿子,汉文帝十分宠爱他。贾谊在梁国兢兢业业,体察时政。可惜不久,贾谊随梁怀王入朝觐见汉文帝时,不巧发生了梁怀王坠马而死的意外事件。对于梁怀王的死,贾谊十分自责。认为是自己没有照顾好汉文帝最喜欢的小儿子。
公元前168年,33岁的贾谊,在深深的自责和哭泣声中,忧郁而死。一代才子,黯然落幕。
贾谊的一生虽短,却受到时人的高度评价。刘歆说 “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
毛泽东主席更是高度评价贾谊:
三、全诗散发着对于古代文人遭遇的同情与批判
如果把主席的诗句用白话文解说一遍,就是:
贾谊吊屈原,是同命相怜,更是两位文坛巨匠的百年时空对话。两人的才能相似,文化气息相似,政治遭遇相似,所以司马迁说贾谊是:“ 追伤之,因以自谕 ”。
毛泽东主席注意到了两人命运的相似,并对两人遭遇的 历史 不公正性和多舛命运,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和惜念。
梁王堕马而死,是意外而死,本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事情。文帝没有怪罪,没有责备。贾谊却在自责中万念俱灰,郁闷而死。或许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追求人格完美的执著所至吧。贾谊实现了他舍生取忠的愚忠信条,却让我们千年后发出无奈的感叹。
总结 : 这首《七绝·贾谊》,充分反映了毛泽东主席对贾谊一生宏才不展,哀伤早逝的深深惋惜。仅仅因为“梁王堕马”这样的“寻常事”,朝臣随行就会郁闷而死。人才难再得啊,让人不由的轻声长叹太息。简练的文字,凝聚着贾谊才华横溢而又短暂无奈的一生写照。深沉的文字,字里行间又反映着毛主席对于当前世界的 情感 判断。至今读来,流畅明白,洒脱自如,韵味悠长啊。
这句诗取自毛主席的《七绝 贾谊》,此诗的全文为:
读诗讲求"知人论世",毛主席一生曾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歌,但是,在这么多首诗中,以 历史 人物为主题的并不算多,贾谊这个人他写过三次,实属罕见,要想知道这句诗的深意,还需要从贾谊说起。
贾谊在 历史 上是非常有名的一个人物,他是西汉初年的政论家和文学家,17岁时因才华出众被河南郡守吴公招揽成为门客,在他的辅佐下,河南郡繁荣稳定,民众安居乐业,"出可济世安天下,入则妙笔著文章"用来形容他一点也不错。
汉文帝登基之初,听闻贾谊的才干出众,就把他召到身边,命其出任博士,此时的贾谊只有21岁,堪称年少有为。
汉文帝每每与其商讨政事,贾谊总能提出精辟的见解,因此他备受汉文帝的倚重和信赖,仅一年的时间就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
加官进爵,贾谊感激涕零,他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辅佐汉文帝上,可是,贾谊的高升却招惹来朝内外一些大臣的嫉妒,他们在汉文帝面前明里暗里的诽谤贾谊,一会儿说他"擅权专横",一会儿又说他"年少轻狂",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坏话听得多了,汉文帝也逐渐疏远了贾谊。
汉文帝四年,24岁的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等于变相的驱逐出京,他在长沙一待就是三年多,虽然远离京城,他依然常常向汉文帝建言献策,算是尽臣子本分。
三年后,也许是汉文帝后悔了,他再次将贾谊调回京师,不过并没有立刻委以重任,而是任命其为梁怀王太傅,就是汉文帝最宠爱的小儿子梁怀王刘揖的老师。这份差事贾谊很是满意,"帝师"可是多少读书人的"终极梦想",当上梁怀王太傅,离这个目标也不算远了。
可是没想到,汉文帝十一年,梁怀王坠马而死,这个意外来得太突然,贾谊竭心尽力辅佐的梁怀王一死,他觉得自己身为太傅对此负很大的责任,于是整日忧郁自责,一年之后,就因过度悲伤而亡,年仅33岁。
对于贾谊这个 历史 人物,毛主席是欣赏且惋惜的。
毛主席25岁时曾为好友罗章龙写过一首送别诗,其中就有"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一句,他将屈原与贾谊相提并论,认为此二人都是才华横溢之人。
1958年,毛主席在给友人的信中也曾对贾谊的《治安策》大加赞扬,称其为"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全文切中当时事理"。可见,毛主席对贾谊才华的认可。
《七绝 贾谊》这首诗写于1964年,毛主席在诗中写的"贾生才调世无伦"就是高度认可贾谊的才干,后面一句"哭泣情怀吊屈文"讲的是贾谊最著名的一篇文章《吊屈原赋》,当年贾谊被贬长沙,路过湘江时,追怀屈原,联想起自己坎坷的仕途,有感而发创作的作品。
而"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显然就是毛主席对贾谊人生经历的评价,虽然他一心扶持的皇子梁王坠马而亡,但这件事纯属意外,罪不在贾谊,为什么要如此看不开,以至于忧郁而亡呢。
在毛主席看来,大丈夫必然能屈能伸,即便是遭遇坎坷曲折,也要调整状态,怀抱乐观积极的心态,继续前行。贾谊在长沙熬过了被贬谪的艰难岁月,好不容易重返庙堂,还未重新开创功绩,便因自责恨恨而终,实在是让人惋惜。
毛主席天性豁达开朗,他不愿天下英才重蹈贾谊的覆辙,才会写下这样的诗句,来规劝世人对人生要怀抱乐观的心态。
对于一个当过革命军,组织过起义,参加过长征,上过战场的伟人而言,贾谊所遭遇的人生困境实在是不算什么,但是,毛主席欣赏贾谊的才华,不愿苛求这位古人,所以只是遗憾的慨叹"何用哀伤付一生"。
贾谊之死作为 历史 上的一桩公案,饱受后世之人的争议,毛主席的评价已然算温和,态度最为激烈的竟然是一向豁达乐天的苏轼。
苏轼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贾谊论》,在这篇文章中,西汉大才子贾谊被苏轼"喷"的狗血淋头,简直是一无是处。苏轼认为,贾谊之死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悲剧的根源不在于汉文帝听信谗言,而在于贾谊自身。
苏轼指出贾谊身上体现出三个问题:
第一,不能"自用其才",不知道怎样去创造最好的外部环境,来施展自己的才华。他向汉文帝提出的改革政策是很好,但是贾谊光顾着筹划政策,没有拉拢朝中大臣,不能争取同侪的支持,推行改革时受到阻力自然难免。
"不善处穷",不知道如何面对困境,在被贬离京时,贾谊整日郁结烦闷,心绪不宁,把投江而死的屈原视作灵魂知己,完全没有振奋的精神,一点点打击就要情绪奔溃,怎么堪当大任。
"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这句话说的就有点重了,苏轼觉得贾谊虽然有宏伟的志向,气量却很狭小,容易钻牛角尖,才华横溢但是见识短浅,缺乏高瞻远瞩。
话虽然难听,但是,苏轼对于贾谊的评价也有几分道理。在苏轼之前,所有人几乎都把贾谊之死看作是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悲剧,是"时也命也运也"的天意,是理想主义与现实碰撞的牺牲品。
而只有苏轼,大胆的指出了贾谊悲剧的根源在于他的人格缺陷,从而告诫后世之人不要重蹈覆辙,要克制自己的感情,不能一味沉溺于悲痛中。
苏轼虽然是在评价古人,但是,他的一生也确实是如此践行的。写《贾谊论》时,苏轼不过是个21岁的毛头小伙,有点夸夸其谈、大言不惭的嫌疑。
然而,在此之后,他宦海浮沉40余年,经历过乌台诗案、新旧党争,卷入王安石变法的争议中,经历数次被贬,诬陷、排挤、诽谤、入狱,仕途坎坷程度绝不亚于贾谊,但是,乐观的苏轼依旧能写出"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诗句,从不将往事挂怀于心,被贬在哪里就游在哪里,这样的心态才造就了 历史 上独一无二的苏轼。
所以,毛主席这句诗想要告诉我们的,可能就是"做人嘛,心态最重要"。
因为郁郁不得志呀,就算有大才又怎么样,当时的政治环境不重视贾谊,因为才华得不到施展,所以才会活了33岁就抑郁去世了。其实古代的文人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但是贾谊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贾谊是我国著名的汉代的骚体赋大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贾谊少年时就已经很有名了,大家都非常崇拜他。后面因为他的才华,所以年纪轻轻就可以为汉文帝出谋划策了,因为贾谊的年轻,也因为他的自负,所以他早早的就提出改革,但是他的理论和想法却触及到了大地主的利益,所以很多人都是反对他的理论的。因为的他的才华,汉文帝对他非常的器重,也是想依仗贾谊的才华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所以汉文帝提拔贾谊的很快,机会是坐火箭的速度在升官了。
所以这件事也导致很多人对贾谊非常的嫉妒,不仅仅是因为才华,还因为他的升官速度,所以大家都弹劾他。当这件事无法挽回的时候,一方是为了朝代付出一生的大臣,一遍的刚刚崛起的官场新贵,所以汉文帝放弃了贾谊。这也导致贾谊对汉文帝,对汉代心灰意冷。所以虽然他年纪轻轻就一直郁郁不得志。虽然后面这个环境有所改善,但是这也不能改变贾谊的内心,因为被君主抛弃,被朝廷抛弃,所以贾谊虽然才华过人,但是得不到施展也没办法,只能一直这样郁郁不得志。
其实我们观看历史,我们也可以发现,历史上很多的才人都是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的,比如李白,比如白居易,时代造就了环境妈耶就只能这样了。
教学目标
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高一语文《过秦论》教案。
2.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八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以求学生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语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投影(一)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投影(二)
贾谊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选一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主席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高一语文《过秦论》教案》。
三、背景简介
目的是明确贾谊“过秦”的深刻含义。
投影(三)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四)
生字:
腴(yú)轸(zhěn)镞(c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ò)召滑(shào)俯首颈系(xì)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度长絜大(duó)比权量力(liàng)万乘之势(shèng)朝同列(cháo)一夫作难(nàn)
通假字:(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通“横”)合从缔交(通“纵”)制其弊(通“敝”)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通“崛”)赢粮而景从(通“影”)百有余年(通“又”)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点拨,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提示
[教学步骤]
一、检查朗读情况
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一)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提问: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选一学生朗读第一段。
朗读提示: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整段以中速读。
集体朗读第一段。
选学生读第二段。
朗读提示:应注意一下两方面:①秦国“从孝公既没……南……西……东……北收要害之都”语调上扬,应有秦扩张领土、势力空前增强的气势。②六国攻秦、赂秦、服秦三部曲:“诸侯恐惧……叩关而攻秦”众诸侯约从缔交,罗致人才,戮力攻秦,语势上扬,以诸侯之强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秦人开关延敌……争割地而赂秦”,强秦轻而易举,获得大胜,六国却不堪一击,语势由强到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应由低缓的语气读出。最后一句轻描淡写一语带过即可。
天才者,如兰之姿气,藏于幽谷,安于清淡,乐于贫贱.道家有庄子,儒家有颜回,都是天才.这种人不求文达与诸侯.就算偶被卷入世俗之中,也会寻找机会立刻逃脱,他们怕名利比怕老虎都要厉害,这种人要寻找,几乎已经不可能,他们才不会希望有人遇他们呢,他们逃都逃不过来.
地才者,如竹之清雅,刚正不曲,气节驻世,成于高德.古之良相贤臣皆如此,
可这些人,要求自己严格,也要求他人严格.从不为自己做事情,要么死守清贫,要么出相入将.不求于人.叔齐,伯牙皆如此.无遇则独善其身,有遇则达济天下.所以遇与不遇对于他们不重要.
真正期待机遇,等候机遇的是第三类人,也就是人才.人才普遍有一个想法,就是以自己的实力去证明自己的价值.可实力的发挥却需要一个空间,一个机遇,所以才会有怀才不遇的说法.时机不成熟,实力无法发挥,自然自己苦恼,然后怀疑,困惑,忧愁.这是人才的根本.
天才者,行无为之事,成闲乐之人,所以一般人看来,他们是最没用的人,也是与社会最格格不入的人,这种人被社会所忽略.
地才者,谨言慎行,注重自己的行为与行动,也不爱与人争辩,争先抢头.只会在适合的时候展示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人也不容易看见.
人才者,立于社会的顶层,穷天下之智,谋天下之事,实现自己的目标,成为社会思想主流的坚实基础与底座.成为社会舆论的导向.这类人太多了,这是为人生而活.
贾谊为什么为梁王落马而自责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贾谊与梁怀王坠马、贾谊为什么为梁王落马而自责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