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为什么指月亮(玉壶指月亮吗)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玉壶为什么指月亮,以及玉壶指月亮吗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里面有句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其中玉壶指的是什么?

玉壶:比喻明月。亦可解释为指灯。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释义: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青玉案·元夕》:

这首词作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或二年(1175年)。作者辛弃疾,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之境界为第三即最终最高境。此特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

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阕相同,只上阕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阕则无此断叠,一连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总随词人之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芙蓉楼送辛渐中“冰心”、“玉壶”指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比喻什么?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原文: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白话翻译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后,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整体分析

写平明送客,临别托意。“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江宁一带,此地是三国孙吴故地),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

“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芙蓉楼送辛渐》中的“玉壶”是什么意思

《芙蓉楼送辛渐》(其一)为“七绝圣手”王昌龄的代表诗作,也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必背诗歌之一。尤其后两句,为大多学生所耳熟能详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大多数人都把此诗中“玉壶”理解为“用玉做成的酒壶”。这也有所本,如:“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鲍照《白头吟》)“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骆宾王《别李峤得胜字》)传统上理解,后两句的大意为:诗人嘱托朋友辛渐,当洛阳亲朋好友询问起他时,就请辛渐代为说明他王昌龄内心依然纯洁无暇——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壶那样剔透。

历来大多名家鉴赏也大体如此,清人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云:

恬退之人,借送友以自写胸臆。其词自潇洒可爱。玉壶本纯洁之品,更置一片冰心,可谓纤尘不染。其对洛阳亲友之意,乃自愿隐论,毋烦招致。洛阳虽好,宁动冰心。左太冲诗:“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正与同意。但此诗自明高志,与送友无涉。故作第二首云:“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寞寒江明月心。”叙出芙蓉楼饯别之意。

《唐诗名篇赏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所谓“自明高志”。其中“冰心”二字见于《宋书》卷九十二:“冰心与贪流争激,霜情与晚节弥茂”。这是刘宋时代“清平无私”“为上民所爱咏”的良吏陆徽的话,王昌龄取用“冰心”二字,当表示自己与“厉志廉洁,历任恪勤,奉公尽诚,克己无倦”的陆徽志同。“玉壶”二字见于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是高洁的象征。此外,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的“周苛慷慨,心若怀冰”、姚崇《冰壶诫序》的“夫洞澈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大致都是“不牵于宦情”之意。王昌龄的这一名句不仅包蕴了“冰心”“玉壶”“心若怀冰”“玉壶之德”等语意,而且深情而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品格和德行。

今人张殿闻《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赏析》(《语文学刊》,1991年03期)云:它不仅抒发了王昌龄的怀友之情,而且也表达了他的心灵澄澈如玉,所以,俞陛云曰:

“借友以自写胸臆,其词自潇洒可爱。”

笔者按:古代诗文中,有关“玉壶”意象,确可实指——“用玉做成的酒壶”;也可虚指——月亮,虚指的用法在古代似乎运用的更为广泛。

因为圆月——如镜(鉴)、如轮、如规、如环、如丸,弯月——如钩、如弦、如弓;于是产生了一系列比喻性的别称:飞镜、天镜、金镜、金鉴、玉镜、玉鉴、冰镜、水镜、圆镜、宝鉴,月轮、玉轮、琼轮、白轮、银轮、冰轮、孤轮、圆轮、轮辉,玉盘、银盘、晶盘,清规,金丸、素丸,玉环,玉弓、明弓,玉钩、琼钩、银钩、玉帘钩等。此外,还有玉羊、玉壶、玉碗、碧华、银苑、金饼等喻称。常见的诗句,如:

①团团冰镜叶清辉。(孔平仲《玩月》)

②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元稹《月》)

③玉轮卧兔初升魄,铁网珊瑚未有枝。(李商隐《碧城》)

④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

⑤昨夜风高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

⑥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苏轼《宿九仙山》)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李贺《南园》)

⑧指点南楼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白居易《三月三日》)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诗无达诂。窃以为,此处“玉壶”意象,代指“月亮”似乎更好,“玉壶”喻为“皎洁的月光”。则后两句的大意是:我对洛阳亲友的思念之情犹如晶莹的冰心一般纤尘不染,我思念的情谊会跟随着皎洁的月光到达洛阳的。况且,以“玉壶”代指“月亮”并非无来由,如:唐·朱华《海上生明月》:“影开金镜满,轮抱玉壶清。”辛弃疾的《青玉案》:“凤箫声动,玉壶光转。”史达祖的《喜迁莺》:“月波疑滴,望玉壶天近。”

其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此处属于实题虚写、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窃以为,最擅长此种艺术手法的,是王昌龄的好友李白。譬如: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歌描写了孟浩然乘船离开黄鹤楼,诗人对朋友孟浩然扯不断的离情,犹如滔滔东流的长江水一般绵绵不绝,随着远去的帆船,直到天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诗人李白将自己和汪伦的深情拿与桃花潭水作比,诗人相信他们的浓情厚意更甚于深千尺的桃花潭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此与“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寄托于皎皎明月,让明月传达他们的思念之情,此所谓俗语“千里明月寄相思”是也。

值得一提的是,在表现手法上,后代继承者也常“反其道而行之”,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王实甫的“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西厢记》)等等,都运用了化虚为实的表达方式,其好处是使其作品画龙点睛锦上添花

其实,此处“玉壶”代指“月亮”解,还有一个旁证。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共二首,还有一首为:“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诗歌后两句,道出了诗人和辛渐在芙蓉楼喝酒,却为何不能尽兴而醉呢?原来朋友要与自己各奔东西天各一方,从此将天涯孤旅了;朋友即将离别,那么,就让这滔滔不绝的寒江之水、皎洁的明月,表达自己对朋友离别的绵绵思念之情吧。

玉壶为什么当月亮讲 有什么含义么?

【玉壶非指月亮 】

笔者从下面几个方面推敲,玉壶可能另有所指:

(一)天文学角度:元宵节的月亮是一轮圆月,而水壶酒壶有把手有出口的外形,一点都不像满月,词人要找一个月亮的代名词真是易如反掌,可需找一个外形相差很大,而且又不美丽的一个。另一证据是月亮在一个晚上外形大概都一样,说月亮光转实有点牵强。月球的公转等如自转,永远用它的一面向着地球,在地面看月亮,它像是不会转动的。

(二)行文角度:词人正在描写凤箫声动,一转变成天上月亮的光转,又转回地面的鱼龙舞,似乎杂乱无章。把这两句说成描写艺术表演可能更恰当。

(三)气象角度:每当东风劲吹的时候都会把东海或南海的两云吹到沿海各省,东风强劲时,可能看不到满月,元宵节不一定可以看见月亮呢!

(四)用词角度:词人开始用了暗喻手法:「花千树」。「星如雨」,有可能「凤箫」及「玉壶」都是暗喻其它对象,再让大家猜谜。至于两个动词更为关键,何物的声音会动?何物的光会转?

【大家可有玩过两种烟花?】

一种是燃点之后,一声长啸,火箭直飞天上,声音由近至远,像不像「凤箫声动」呢?这种烟花的声音真的会走动呢。

第二种是烟花在地面转动,射出的火焰就像一个水壶从出水口倒出的水柱呈弯曲形状,大家试一试拿着一个水壶并且盛满了水,一边转动身体,一边把水倒出,水的形状就如烟花喷出的火焰一样。这种烟花是不是词人说的「玉壶光转」呢?

在隋炀帝的诗和辛弃疾词的头两句都有描述焰火和烟花的情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可能也是描写烟花的声和光,大家试试用这种心情重读这首古今闻名的词罢。(笔者为香港天文学会首任会长)

古诗里为什么把月亮叫玉壶月亮和玉壶样子差那么远

玉壶

玉饰的宫漏,古代宫中计时的器具。唐.李商隐.深宫诗:「金殿销香闭绮栊,玉壶传点咽铜龙。」

比喻高洁。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二首之一:「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把月亮比喻成玉壶是比喻高洁之意。干净,晶莹剔透的意思。但很多时候还是比喻成‘玉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