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丘代指的是哪个人(营丘是什么)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营丘代指的是哪个人,以及营丘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齐桓公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吕氏,名小白,出生于临淄(又称营丘),春秋时期齐国第15位国君,春秋五霸之首。 齐国内乱后,小白继国君位,任管仲为相,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公元前681年,为平定宋国动乱,在北杏与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后宋国违约,齐桓公“九合诸侯”,讨伐宋国。公元前679年,以“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霸主。但他晚年昏庸,信用易牙、竖刁等小人,病死于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

营丘的相关传说

姜太公为炎帝神农氏54世孙,伯夷36世孙。为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太师,齐公;妻申姜,育有13子(丁、壬、年、奇、枋、绍、骆、铭、青、易、尚、其、佐),女邑姜封周武王妃、

皇后。公元前1211年,殷朝庚丁八年己酉年出生于东海上【史记.齐太公世家】;公元前1072年戊辰年(按,此年早于武王克商年:公元前1046,不确),周康王六年,卒于周都镐京,寿139岁。

姜太公半生寒微,怀才不遇,四处飘泊,但他隐忍负重,察风云,候时机,垂钓渭水,终遇明主;辅佐姬昌,修德振武,以兴周邦。周武王伐纣,太公为军师;牧野决战,太公出阵;灭商兴周,功推第一。周初分封,首封为齐,为齐侯,封于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齐者,脐也。若以鲁为首,燕为足,则介于首足中间是为脐(齐)。太公治国有术,齐国如日东升;遗教子孙,泽被后世,后世有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荣升五霸首座,将太公遗业推向顶点。

唐宋以前,姜太公被历代皇帝追封为武圣,唐肃宗追封姜太公为武成王,宋真宗时,又追封姜太公为昭烈武成王。到了元朝时期,民间出现了一些关于姜太公的神话传说。到明代万历年间,许仲琳创作了小说《封神演义》,从此,姜太公由人变成了神,民间广为信奉。

晋干宝《搜神记》卷四:“(周)文王以太公望为灌坛令。期年,风不鸣条。文王梦一妇人…文王觉,召(姜)太公问之。是日果有疾雨暴风,从太公邑外而过。文王乃拜太公为大司马。”

淄水又北径其城东。城临淄水,故曰临淄,王莽之齐陵县也。《尔雅》曰:水出其前,左为营丘,武王以其地封大公望,赐之以四履,都营丘为齐。或以为都营陵。《史记》周成王封师尚父于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莱侯与之争营丘。逆旅之人曰:吾同时难得而易失,客寝安,殆非就封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至营丘。陵亦丘也。献公自营丘徙临淄。余按营陵城南无水,惟城北有一水,世谓之白狼水,西出丹山,俗谓凡山也,东北流,由《尔雅》出前左之文,不得以为营丘矣。

考之《春秋经》书,诸侯城缘陵。《左传》曰迁杞也。《毛诗》郑注,并无营字,瓒以为非近之。今临淄城中有丘,在小城内,周回三百步,高九丈,北降丈五,淄水出其前,故有营丘之名,与《尔雅》相符

营丘故城东汉郑玄在给《诗经·齐风》做注时指出:淄水营(萦)绕而过,因此叫作营丘。魏晋人臣瓒曰:“营丘即临淄也。”晋人郭璞曰:“今齐之营丘,淄水过其南及东。”北魏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绘得更为详尽:“淄水又北,经其城东,城临淄水,故曰临淄。……武王以其地封太公望,赐之四履,都营丘为齐。”

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营丘,在青州临淄北百步外城中。三国魏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吕尚,磻溪之渔者,一朝指麾,乃封营丘。唐李白《鞠歌行》:一举钓六合,遂荒营丘东。

宋李成寒林平野图的作者简介

李成(919-967)五代宋初绘画大师,字咸熙,唐宗室后裔,世居长安(今陕西西安)。五代时避乱,流寓四方,避地北海营丘(今山东临淄,一说昌乐),遂为营丘人。世称“李营丘”。性情旷达,聪颖多才,少年时磊落有大志,但时运不济,故一面寄情于画,一面借酒浇愁,最终溘然醉死于客舍,年仅49岁。但他的山水画却光照千秋,名垂史册。初时师法荆浩、关仝,后隐居山林,遂以造化为师,其画以齐鲁平原的山水为特色,所作“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端颖脱,墨法精微”。在世时画名就极高,被士人视作“犹诸子之于正经”,一画千金难求。《圣朝名画评》列其画为“神品”。《宣和画谱》谓:“凡称山水者,必以成为古今第一。”可以不夸张地说,北宋一代的山水画,都在李成的笼罩之下,影响而及元、明、清。其画如此热门,于是古今而同的,假仿者涌出,充塞市坊。以至于同时代的米芾惊呼:看了三百多幅称为李成的画,居然只有两幅是真的。

营丘与淄博是什么关系

.古邑名。在今 山东省 淄博市 临淄 北,以 营丘山 而得名。 周武王 封 吕尚 于 齐 ,建都于此。后改名 临淄 。《史记·齐太公世家》:“ 武王 已平 商 而王天下,封师 尚父 于 齐 营丘 。”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营丘 ,在 青州 临淄 北百步外城中。”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 吕尚 , 磻溪 之渔者,一朝指麾,乃封 营丘 。” 唐 李白 《鞠歌行》:“一举钓六合,遂荒 营丘 东。”一说在今 昌乐县 东南, 春秋 时名 缘陵 , 汉 置 营陵县 。(2). 晋 时郡名。 东晋 时,数万家中原流民向北投奔 前燕 慕容廆 , 廆 于 汉 辽西 临渝县 地安置 青州 ,别置 营丘郡 。地在今 辽宁省 沉阳市 西。见《晋书·慕容廆载记》。(3).指 宋 画家 李成 。 成 , 营丘 人,以山水画知名。 宋 苏轼 《王晋卿所藏著色山》诗之一:“缥缈 营丘 水墨仙,浮空出没有无间。” 宋 陆游 《舍北晚眺》诗之一:“ 樊川 诗句 营丘 画,尽在先生拄杖边。” 金 段成己 《题<秋暮山行图>》诗:“问公何从得此本,笔势髣髴 营丘 传。”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元章 时已无 李 矣,何近日 营丘 之纷纷耶!”

关于昌乐营丘的详细历史

昌乐营丘(原马宋镇),历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先民就在这里繁衍定居,今位于昌乐县营丘镇营丘村。营丘古城,春秋称缘陵,西汉称营陵,曾为北海郡治所,北齐撤销,隋复置,改称营丘,唐武德八年(625年)复撤。 营丘,后改称缘陵,营陵,北海等,几经更易,发展至今。

编辑本段昌乐营丘据史书记载,“黄帝记方制天下,立为万国。”颛顼之所建,帝喾之所授,创建九州。少昊时爽鸠氏居营丘。《太平寰宇记》载:“昌乐东南五十里营丘,本夏邑,商以前故国。当少吴时,有爽鸠氏;虞夏时有季则(li);汤时有逄伯陵,周以封太公于营丘。”

周武王封辅佐自己灭商有功的姜太公于齐,建都于此。即史书所记:“周,齐太公吕望,侯爵,炎帝苗裔……佐禹平水土有功,赐姓曰姜,谓之吕侯。商末,太公起渔钓,为周文武师,号师商父,佐武王以平殷乱,封于齐,都营丘。”然,当时东有莱国袭扰,近有纪国威胁,营丘地不安定,而姜太公精心治齐“通商工业,便渔盐之利”(《史记》语),使齐很快昌盛,富强起事,修建了当时颇具规模的营丘城。城类燕京制度,分内外两城。城垣呈方形,东西1000米,南北1200米,周长约4.5公里,现存部分残墙,基宽30米,墙高6米,为夹板夯筑而成。遗存还有汉隐士逄萌墓碑、窦公渠碑及大量汉砖等。

姜太公治齐,又经二世丁公,三世乙公,四世癸公,五世哀公。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王朝烹哀公,立其弟,称胡公,胡公迁都薄姑。周历王十九年(公元前860年)齐哀公的舅父(名山)率营丘人袭薄姑,杀胡公,自立后国君,称献公,把国都迁至临淄。

宋朝建隆三年(962年)始置昌乐县,取昌盛安乐之意而得名。

下面为引用考证资料:齐国古都山东省昌乐营丘

营丘故城,原分“外城”、“内城”、“皇城”三廊。原外城建有东、西、南、北四城关。《昌乐县志》载:“营丘故城,类今燕都制度,原有外城广袤二十余里。”城垣已塌无迹。据考:东门,即现马宋镇古城村东十五里,今坊子区范家庄东北隅里许,原有东门石碑为记;西门在古城村西五里,北申明亭村西南“女娲庙”处,原庙碑记有:“古城西关西门外,女娲娘娘庙”字样;南门在古城村南十二里,高家辛牟村东南隅“府君庙”前,现存南门石碑右上一角为记;北门在古城北六里,潍城区张、陈官庄村附近。符合周初:“列地卦国,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三品之制的制度(周里小于今里)

内城:旧雉堞成正方形,广袤为一千五百米,即古营丘城址。城垣周长十一点二华里,今称营丘古城遗址。《周礼·坊记》云:“都城不过百雉”。今内城实际为一百五十雉。现今仍存有四千五百米、宽十五米之城垣残迹。位于今河头村东里许,白浪河西岸,今营丘村西二里处,金钗河北岸,距昌乐县城东南二十四公里,北纬36°34’,东经119°02’。嘉庆版《昌乐县志》古迹考云:“古营丘城,岂太公之所筑。仰汉时,因太公之旧,而筑之欤。”今古城村即古皇城。原有太公祠,唐朝长寿年(公元692年)建。另有八角琉璃井乃皇井遗迹。皇城南门外,原有汉朝隐士逢萌墓道碑,今徙置古城村东南角处。皇城北门外,原有唐朝嗣圣十八年(公元702年)北海县令窦炎凿渠遗址和窦公渠碑。

营丘故城,在齐鲁境内,属古老地区之一,据考已有四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唐杜佑《通典》载:“黄帝方制天正是,立为万国。颛顼之所建,帝喾之所授,创建九州。少昊时(公元前2590年)爽鸠氏已居营丘。”《太平寰宇记》载:“昌乐东南五十里营丘,本夏邑,商以前故国。当少昊时,有爽鸠氏;虞夏时,有季萴;汤时,有逢伯陵;周以封太公为营丘。”《山东通志》载:“青州,古爽鸠之虚。《禹贡》为青州,周为齐国。”据明嘉靖《青州府志》载:“少昊爽鸠氏,帝少昊之司寇也,帝以鸟名命官,司寇主击盗贼帮名。今昌乐营丘是也。”《续山东考古录》云:“古风质朴,以官名、人名为国名耳。”时营丘地,故曰:爽鸠国。

夏朝:《竹书纪年》载:“唐尧八十七年,初建十有二州……虞舜三十三年(公元前2223年,)命禹摄位,遂复九州。”时营丘地由夏诸侯,季萴代爽鸠居之。《青州府志》载:“季萴,虞夏诸侯,代爽鸠者,亦昌乐也。”禹贡海岱惟青州,潍淄其道。青州之域。古爽鸠地:“有季萴(今昌乐县古城村);斟 (今安丘市杞城村);斟灌(今寿光市斟灌村);薄姑(今博兴县柳桥镇);莒,古介根邑,莒故都(今莒县城阳镇);纪,(今江苏省赣榆县,鲁隐公元年迁寿光市纪台镇处),诸国地。”以上所见,即古青州地域之轮廓。《史记》司马迁曰:“禹后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夏朝时营丘地称季萴国。

商殷时代:昌乐营丘地,有逢伯陵氏封国。《路史》载:“逢伯陵,姜姓。炎帝后裔,太姜所出,始封于逢泽,后改封于齐。”明嘉靖《府志》载:“逢伯陵,姜氏,伯爵。汉书谓,汤时有逢公伯陵;齐乘曰,逢伯陵,商之诸侯封于齐;即晏婴对齐景公曰:逢伯陵因之是也。亦昌乐也。”可见营丘古城,自少昊时有:爽鸠氏始封国;夏朝有季萴氏代封国;商朝继封逢国;至周,太公吕望封称齐国,谓古青州治所,周朝前计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记载。

周朝:《竹书纪年》载:“帝辛(纣王)三十一年(公元前1123年)西伯(文王)治兵于毕,得吕尚为师。翌年,武王兴师伐纣克之。继命姜太公吕望东征。伐奄国五十,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逐莱人地入于齐。非鹰扬元勋,不足以弹压东方,故特封之营丘。”又载“武王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巢伯来宾,逐大封诸侯。”《昌乐县志》载:“周武王十有三年夏四月,封尚父于齐,都营丘。按:营丘故城,即太公始封之地,历六世,始迁都临淄。”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成王封外祖父太公吕望做齐侯,吕尚都营丘,山东省昌乐县。”司马迁《史记》曰:“太公封齐,兼五侯地。”即斟、斟灌、莒、薄姑、纪地。《青州府志》载:“周齐太公吕望,侯爵、炎帝苗裔……佐禹平水土有功,赐姓曰姜,谓之吕侯,商末太公起鱼钓,为周文武师,号师尚父,佐武王以平殷乱,封于齐都营丘。……齐始封昌乐、再徙博兴、又迁临淄。传卅一世,为田氏所篡。太公传子丁公吕 ;及传子已公吕德;德传子癸公吕慈母,慈母传子哀公吕不辰;纪侯及之于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吕静,是为故公;胡公徙都薄姑(今博兴县柳桥镇处)。齐哀公少弟吕山怨胡公,与其党袭杀胡公,而为献公;献公尽逐胡公子,徙都监淄。”嘉庆版《昌乐县志》载:“周历王十有九年(公元前856年)齐哀公弟山,率营丘人袭杀胡公,而自立为献公,徙治临淄。”《竹书纪年》卷九周记载:“康王六年(公元前1072年),齐太公薨;康王十六年赐齐侯命。”(及,姜太公之子,丁公吕及)。又见清朝乾隆年间,礼部侍郎阎循观《西涧草堂诗集》“登木梁台”诗云:“层台冠西岭,云际独攀登;沧海遥如带,沂山近可凭;地崩庚戌水,铭记太公陵;欲辨临淄误,返周亦缺徵。”并诗后加注云:“雍正八年,大水台崩,得古碣云,齐太公之墓,碣旋裂。”史料可见,仅姜太公一人,在昌乐县营丘,治国修政达五十年,相沿姜姓五世六侯,都治营丘称齐国,历时一百八十八年。并非始封临淄。

关于昌乐营丘与临淄营丘之争论,原错误出自魏朝郦道元《水经注》,误定营丘为临淄。后见清朝全祖望《全校水经注》给予反驳云:“淄水出其前左营丘,误也。临淄城中虽然有丘(称葵丘),淄水迳南而北,非营绕之意。”又云:“周成王封师尚父于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莱侯与之争营丘。太公闻之,夜衣而行,至营丘。陵亦丘也;作者多以丘陵号曰缘陵。又去莱差近,成言太公所封。考之春秋经书,诸侯城缘陵是也。”又据《山东古国考》云:“昌乐营丘属于莱夷国都。”莱夷部族哪有不争之理。《潍县志》云:“商周潍县地属莱国。”可见,姜太公所争之营丘,并非临淄城,因为莱国与临淄相距甚远。《尔雅·释丘》载:“水出其前, 丘;水出其后,沮丘;水出其右,正丘;水出其左,营丘;此以水在丘之前、后、左、右名之也。”民国四年版《辞海》解释:“ 丘,谓水在丘之前也(今金钗河);沮丘,背水以为险也,沮同泄字(今官庄河);正丘,水出其右,古人以南为正,故以西为右,则流不远,当止也,尔雅亦称丘。(原窦公渫上游河)。营丘,水出其左,(今白浪河)曰:营丘”。当时昌乐营丘,地处四河中央,故有城处脉中之说。其地形地貌完全与《尔雅》记载相符合,而临淄古今都不具备这一地理特征,只见淄河旁其左。今古皇城(古城村)东南隅数步有丘,今称石埠,长宽里许,因水土流失,今不甚高,标高63.1米。清朝翰林院学士、工部侍郎阎愉《营丘辩》文,肯定此石埠为营丘之丘。

今有金钗河流其古城前;东面有白浪河旁其左;北有官庄河背其后;古城西,窦公渠水出自古城西南“蛤蟆塘”,水自城西侧北流,由“皇城”后东折流入后官庄河,当时营丘四水萦绕,故名营丘。而郦道元只依水出其前左,牵强应和临淄地形,又言:“城对天齐渊,故有齐城之称。”释云“天齐渊,是天之腹脐;漂瓦出木,记有‘齐’字等”云。对临淄营丘因事附会,遗谬误于千载。唐朝颜师古早已考称:“昌乐营丘是旧营丘。”若有新营丘,临淄城不过是沿袭老营丘名而已。在清朝乾隆年间,据传有一次营丘之争的大辩论,最后乾隆御批昌乐县为“尚父初封地”,做为昌乐城中“保障坊”的匾额。至今残坊尚存。从太公封营丘至齐桓公改称缘陵,营丘名称历时又三百余年,加之周朝前一千五百年,营丘名称历时一千八百余年。

春秋战国时:营丘称缘陵。嘉庆版《昌乐县志》载:“襄王六年春,诸侯城缘陵。按:缘陵齐邑,殆因营丘缘陵而得名也。”《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缘陵即营陵,古城在今山东省昌乐县东南五十里。”《通志》云:禹“后裔,东楼公九世,成公迁缘陵。至文公又迁淳于(今安丘市杞城)”。《府志·封建表》载:“周灵王廿三年(公元前594年),杞文公名‘益’,始迁淳于。”依此计算禹后裔东楼公,在缘陵称杞国,历时一百二十九年。嘉庆版《昌乐县志》载:“敬王时(公元前519年),孔子弟子名‘后处’,字子里者封此,唐追封为营陵伯。”

西汉时:汉高祖刘邦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封从兄刘泽为营陵侯,都治营陵。《史记》卷十八表云:“营陵侯刘泽,汉三年为郎中,击项羽;十年封从将军,击陈豨得王黄,为侯。与高祖疏亲刘氏,世为卫尉,封万二千户,汉高祖十一年,即营陵侯刘泽元年。”从此缘陵始称营陵。营丘地自齐桓公元年称缘陵,至汉高祖十一年改称营陵,缘陵之称历时五百余年。西汉时,营陵首为北海郡治所。《后汉书·地理志》载:“北海郡,景帝中元二年置(公元前148年),户十二万五千,口五十九万三千一百五十九。领县二十六:营陵或曰营丘,莽曰北海亭。剧魁,侯国。都昌。平望,侯国。平的,侯国。斟,侯国。桑犊。平城,侯国。新城,侯国。成乡,侯国。胶阳,侯国。”以上共廿六侯国及县,西汉时候国与县并存。新莽(王莽)天风元年(公元14年)改营陵北海郡为北海亭。嘉庆版《昌乐县志》载:“建武四年(公元28年),伏恭字叔齐,为营陵侯。光和六年(公元189年)应劭为营陵县令。”《后汉·郡国志》载:“北海国(治剧县),领十八城:剧、营陵、平寿、都昌、安丘、淳于、平昌、朱虚、东安平、高密、昌安、夷安、胶东、即墨、状武、下密、挺、观阳”。建十一年(公元206年)北海国改为郡。魏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北海郡改为国。三国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北海国改为郡,又营陵县地。三国青龙元年后,营陵又为北海郡治所。《补三国疆域志》载:“北海郡领平寿、下密、胶东、即墨、都昌、观阳七县。”晋朝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废魏立晋。此时营陵、剧县划归徐州部,琅琊国东莞郡。《晋太康地理志》载:“晋因汉制,营陵先属北海郡,至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分琅琊置东莞郡,营陵属之郡下。”《山东通志》云:“东莞郡统县人:营陵、朱虚、安丘、益、临朐、剧、广。剧、营陵属焉。”元康十年(公元300年),城阳之营陵等十一县为高密国。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232年),秋八月,石虎陷青州、营陵、剧地入后赵,历时卅三年。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慕容德陷青州、营陵、剧属南燕十年。南北朝刘宋明帝泰始五年(公元469年),营陵属胶州平昌郡。北齐承光元年春(公元577年),后周兴师灭齐,营陵、都昌两县属后周,历时廿七年。

隋朝:隋文帝杨坚,开皇三年(公元585年),北海郡为青州治下。《山东通志》载“隋北海郡《时始治益都》。”又云:“隋开皇十六年,改曰营丘县,属北海郡,(治所始徒今潍坊市),大业八年度。唐武德初,于营丘县权置杞州,二年州度,复为营丘县,属潍州。领先年省入北海(今潍坊市)”。隋开皇十六年营陵始称营丘县,营陵之称历时近八百年(792年)。

唐朝:《旧唐书·地理志》载:“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潍州,领北海等十一县,析北海县置营丘县。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惟留北海、营丘、下密三县,余并废。武德八年潍州废,乃省营丘、下密二县人北海县,五代因之。”

唐朝时:爽鸠、季 、逢伯陵、姜太公开国之地营丘古城始废。

古老的营丘,东方大邑,历经沧桑,几经沿革,逐渐演变为农村。今见营丘故城遗址附近,仅存古城村、营丘村、营丘河南村、城南村、古城店、城角前沿等象征性村庄而已。华都丽邑,昔日辉煌,已陷湮隐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营丘古迹,历史之文明,却给齐鲁文明之邦,留下了光辉的史碑。

注:营丘之“丘”,明初倡儒学,为避孔丘之“丘”字,官令“丘”旁加阝,明后丘字为邱。故属同一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