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为什么以儒生自称(杜甫为什么以儒生自称诗人)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杜甫为什么以儒生自称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杜甫为什么以儒生自称诗人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杜甫的儒家思想及诗歌的社会价值

一卷杜诗,仿佛是多年相识的老友,可以寄情、可以对语,可以得到安慰,也可以从中认识生活。杜甫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为什么他如此关心世道人心这是被杜诗感动之后的思考。杜甫常常自称“儒生” “老儒” “腐儒”,谈到自己的家世也说“奉儒守官”,所以历来批评家认为这是儒家的思想意识的体现,儒家的入世精神和仁政学说铸就了杜诗中的忧国忧民的主旋律。

中国古代诗人绝大多数也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然而这些难以计数的大批诗人中真正弘扬了儒家思想、应该在儒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惟有杜甫一人。这不仅是因为杜甫以“儒生”等自命,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内心之中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化到其血液。它使得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并用感情强烈的诗篇淋漓尽致表达出来,打动与感染读者。

一、 忧患意识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杜甫草堂是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靠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入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 在这里,诗人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所作诗歌流传到现在的有240多首。由于成都远离战乱的中原,而草堂又地处郊野,因此诗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心绪也较为宁静,这就使他在草堂的诗歌创作大都具有田园风味,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篇章都是如此。然而杜甫毕竟是一位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匡世济民的责任感始终存在于他的心底,使他始终不能忘怀现实,因此一旦现实中出现促使他的忧患意识复苏的因素,诗人便又回到忧国忧民的创作轨道上,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写成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诗人的这座暂时安居的茅屋就这样被呼号着的秋风揭破了!“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诗人对他们欺负老人的行为并未深责,可以看出诗人心底宽厚。“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经历战乱的年代,饱经忧患,历尽艰辛,诗人百感交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是全诗最重要的部分,这种因自身遭受痛苦而推己及人,想到别人的痛苦,进而只要使别人免除受苦,自己宁肯受苦的思想感情,正是诗人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

二、 仁爱精神 恻隐之心

作为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杜甫的诗多表现对生命的怜悯,“纨裤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杜甫诗歌中处处散发着仁爱思想,生活经历有着强烈的受难色彩,与广大人民一起品味着世间的苦难。杜甫的诗歌散发着仁爱的情韵,而少“纲”的生硬。“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是杜甫为数不多的清丽之作,饱含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如果意象给我的感觉是鲜花盛开,则意境给人的感觉就是明媚的春天。该诗给人的意境就是一个风和日丽天清气朗的春天,一个可以身临其境的春天。诗中的景色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无一字写情,而情意饱满,使人沉浸在一个明媚秀丽、欣欣向荣的自然风光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该诗的意境凄清而美好,饱含着诗人的期待与渴望。诗人想象着家中的情形,一个宁静美好又深情期待的月夜。在中国古代诗人中很少有像杜甫这样表现出对妻子和儿女如此亲切的爱。该诗表现了诗人对妻子强烈思念以及对儿女的无限怜爱。“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妻子的形象在杜甫的心中是多么美好,表现了对妻子的尊敬与思念,又含有愧疚的心理。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是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男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赠卫八处士》)此诗表现了生活的辛酸和友情的美好。在一个漆黑的雨夜,流离的诗人造访了一位久别的老友,在这个叫卫八的处士的“惊呼”中,诗人感受到了朋友的惊喜与热情,温暖了诗人有些凄凉的心情。从“怡然敬父执,”到“感子故意长。”一连串的动作语言中使诗人感受到一个热情友好的雨夜,层次分明,气氛温馨美好,使有些辛酸的旅程得到了一份安慰,于是,两位老友共同嗟叹生命的流逝,感伤世事的无常。

三、 忠恕之道

流传到现在的杜诗绝大部分写于滞留长安以后,从长安诗开始,杜甫大多作品中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精神。从早年的志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直到临终,仍在惦念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杜甫的拳拳之心,永远是那样执着。杜甫不仅随时随地不忘君国,更令人感动的是,他把这种感情视为其生命的一部分。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开篇就描写忠君爱国之情,当时摆在杜甫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归隐田园,过“潇洒送日月”的浪漫生活;一是出仕做官,介入纷纭复杂的官场争斗。选择引起杜甫内心的激荡,最后,杜甫表明自己心迹:“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向太阳,物性固难夺!”忠君爱国之心已经成为了诗人的天性(如葵藿之向阳)。

杜诗后期诗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体现在忧国立场与忧民的情感上。对他而言,这一思想又多是出自于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如他所云:“古来遭丧乱,贤圣尽萧索、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西阁曝日》)”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实质上也就是一种与天地同体、与万物同心的人格意识。其《夔府书怀四十韵》则比较集中的体现了这一思想。在诗中他回顾了失宠于肃宗,感恨“病隔君臣议,惭纡德泽私”,又指出自己虽身沦江湖,但思相想仍是牵系国家安危。诗中所表现的忧心至深至切。如“凶兵铸农器,讲殿癖书帷。庙算高难测,天忧实在此”,他看出了战乱初定,危机仍存。而执政者元载、王缙之流仅以佞佛求侥幸,妄论罢兵。这才是天忧所在。又言:“使者分王命,群公各典司。恐乘均赋敛,不似问苍夷。”他认识到战乱摧残民力,而朝廷仍要一味收刮民力,不问百姓死活,这正是最大的社会悲剧。因此,他才有如此的悲叹:“豺构哀登楚,麟伤泣象尼”。其忧世之心已超越了个人的得失,也超越了对一姓一君的思怨。杜甫的忠君爱国又不是后世儒家倡导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式的“愚忠”。杜甫敢于批评讽刺皇帝,而且他的“忠君”主要就表现在对皇帝的批评讽刺上。杜甫敢于写作这类作品:“边庭流血成海水,我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秦州杂诗》);“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遣遇》)!这些诗句在“怨”之外,还有愤怒,然而它与忠君爱国之心并不矛盾。

杜甫一生以他的儒家身份而自豪,以儒学为立身之本。这就使他作为“诗圣”,成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心中的偶像,成为儒家文化理想人格的化身,杜诗风格,也同样标志着传统儒家人文精神的最高诗意所在,垂范于后代作家。杜诗中的儒家精神在后世影响极大,其意义已超出了诗歌史的范畴。所谓“诗圣”之说也含有儒家“道德圣人”的成分在其中。作为后世诗人的一尊精神偶像,其儒家思想观念在思想史的影响不亚于他的诗歌艺术在诗史上的地位。

杜甫为什么会被称为“诗圣”呢?

因为圣人这个称呼是儒家的尊称.被称为圣人的人,都是符合儒家思想,忧国忧民,爱民如子,具有广阔的悲天悯人情怀的人.杜甫正是这样一个人.他一生颠沛流离,但始终抱有积极的入世热情,忠君爱国.自身身处困境之中,却还能关心广大和自已一样的人,这种博爱的情怀,是当得起圣人称号的.而这种情怀主要是通过他成就极高的词作表现出来的.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所表现的就是这种情怀.

杜甫的艺术成就.杜诗是集大成之作.从题材、内容、风格、造语、章法各个方面都极为突出,成就极高.不多写了,这个容易找打.所以结合上面的那些,他被称作诗圣.杜甫是个爱国的人。“爱国”与“忧国”显然不同。杜甫生活的时代正是唐王朝由极盛转入衰败的关键时期。安史之乱造成之后百年的大动荡,国家屡屡被推向破亡的风头浪尖,因此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爱国诗人,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但杜甫与其他人的最大区别在于,他不仅仅在诗作中嗟叹“国将不国”,发出些呻吟,更是立下雄心壮志,渴望驰骋疆场,为复兴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他借戍边将士之口说“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骐驎,战骨当速朽”“ 男儿死无时”(《前出塞九首》)他向他的朋友大声疾呼,希望他们能同自己一起“济时肯杀身”(《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奉送严公入朝十韵》)。他更勉励即将奔赴沙场的朋友“猛将宜尝胆,龙泉必在腰”(《寄董卿嘉荣十韵》)。杜甫这些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歌对后世起到了巨大激励作用。

在后代,每当中华民族遭受危难的的时候,杜甫的诗歌就会成为全民族的精神食粮。

杜甫忧国忧民乐观善良的具体表现?

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渊源

杜甫自始至终执著地关注现实是与他头脑中的指导思想有关的。杜甫是以什么思想为指导呢?杜甫常常自称“儒生”、“老儒”、“腐儒”,谈到自己的家世也说“奉儒守官”,所以历来批评家认为这是儒家的思想意识的体现,儒家的入世精神和仁政学说铸就了杜诗中的忧国忧民的主旋律。

郭沫若先生的《李白与杜甫》一文中强调儒家思想对杜甫的影响,并认为这对杜甫的“阶级意识”“门阀观念”“功名欲望”起了决定性作用。但事实上决定他思想的,还是十载长安的“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和辛酸,是“三年饥走荒山道”和人民共同饱尝的战乱、饥饿之苦,是“田父要皆去,邻家问不违”和人民亲密无间的生活。这些,正是这些,是杜甫思想决定性的因素。

中国古代诗人绝大多数也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然而这些难以计数的大批诗人中真正弘扬了儒家思想、应该在儒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惟有杜甫一人。这不仅是因为杜甫以“儒生”等自命,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内心之中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化到其血液。它使得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并用感情强烈的诗篇淋漓尽致表达出来,打动与感染读者。特别是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忠”“爱”精神,这几乎成为杜甫一生坚持不辍的创作主题。

忧国忧民思想的表现之一

——忠君爱国

传统的儒家观点认为,忠君即是爱国。如孔子强调“尊王攘夷”,即尊奉周天子,抵御外敌入侵中原地区。孟子则宣扬“大一统”,力主以“仁政”统一中国。即对百姓施以仁政,以体恤百姓。真正做到想民所想,忧民所忧。此为儒家忧国忧民的光辉典范。而且儒家关注群体意识的最高境界就体现在对国家、对天下(当时对儒家来说“天下”就是国家,国家就是“天下”)“一统”和安定的关注上。杜甫承继了儒家的对“天下”“一统”的思想片断,把它发展成为忠君爱国的强烈的意识、并成为古典诗歌创作中的永恒的主题。

实现和维护天下一统是儒家群体意识的最高境界,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是很少的。那时人的眼界极为狭小,大多只是局限在个体生命的自生自灭上。一生执着于“忠君爱国”,其道德、其胸襟都是那个时代很难达到的境界,这样的人是需要具有忘我的灵性的。在杜甫那里,“君”不是坐在皇帝高位上的独夫民贼,而是天下民众这一群体的代表。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杜甫的忠君爱国不是作为臣工的职业性的奉献、更非泯灭了个性以后唯一的选择。杜甫是注重个体自我价值的人,他把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了对群体的关注之中。这些在他的诗歌中有长足的表现。

流传到现在的杜诗绝大部分写于滞留长安以后,从长安诗开始,杜甫大多作品中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精神。从早年的志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直到临终,仍在惦念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杜甫的拳拳之心,永远是那样执着。杜甫不仅随时随地不忘君国,如苏轼所说“一饭不忘君”(当时的“君”就是“国”的代表);更令人感动的是,他把这种感情视为其生命的一部分。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开篇就描写忠君爱国之情,当时摆在杜甫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归隐田园,过“潇洒送日月”的浪漫生活;一是出仕做官,介入纷纭复杂的官场争斗。选择引起杜甫内心的激荡,诗人把自己的内心的矛盾如剥春笋似地一层一层地展示出来,最后,杜甫表明自己心迹: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