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为什么不投蜀(曹爽为什么要投降)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曹爽为什么不投蜀,以及曹爽为什么要投降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司马懿发动兵变后,曹爽为什么直接放弃反抗?原因是什么?

司马懿造反夺权时,曹爽没有抵抗,直接投降,因为魏国大部分军权在司马懿,手里,司马懿作为朝鲜元老威望很高。司马懿的将军多如牛毛,但曹爽没有将军,只有部分兵权,而郭太后也与曹操联手发动兵变。曹爽觉得他没有机会打败曹操,所以他必须投降,也许他还是会死。事实上,曹爽和司马懿之间并无深仇大恨,他们都是曹叡生前的遗孤。曹爽也像他的父母一样尊敬司马懿。

在《三国志》中记载“早期,爽宣称高,其父无所不为,不敢为己之事。”甚至后来,为了争夺朝廷大权,曹爽重用了晏典,毕轨,李胜等人,并把司马懿放到了太傅的位置上。然而,他本人并没有受到迫害。说到高平陵墓的变化,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历史上的曹爽和司马懿,曹爽也不是吃素的。他不仅有很大的军事力量,也有很大的皇权。

然而,司马懿夺权后,他在关键时刻畏首畏尾,却选择了自己的头像。其实,这并不是因为他的实力不如司马懿,也不是因为他不如司马懿我认为他投降有三个原因。高平的变化,归根结底是因为曹爽执政时,推行的一些改革损害了曹魏,老前辈的利益,所以司马懿才与这些人联手。否则,司马懿身边死了三千人,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曹爽知道这一点,所以当老族长前来投降时,他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这些投降的人不是普通人。曹操死后,本来像曹休,曹洪,曹真,夏侯渊,和徐晃这样的朝臣与曹操一起统治着这片土地,这些将军都相继死去,而司马懿却还活着,而在其他元老都奄奄一息的时候,兵权却一点一点地落入他的手中。曹丕主政时,杀了很多曹家族的子弟,导致曹军队无将可用,这也为后来司马懿在与东吴和蜀汉,军队作战时,只能将兵权让给作为军队最高统帅的司马懿提供了便利。战争停止后,曹叡没有恢复兵权。

三国时期,魏国为什么不主动进攻蜀国?

不得不说,“惧蜀症”,在曹魏的内部是广泛存在的。

感谢三国迷的好问题。其实魏国主动进攻过蜀国,包括钟会伐蜀在内有三次。不过,与蜀汉频繁的北伐相比,魏国确实显得很“低调”,而这主要是由的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因为曹魏在三国中是最需要休养生息的。

魏国先后三次伐蜀

第一次进攻:魏太和四年、蜀汉建兴八年(公元230年)曹真伐蜀。结果就是“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曹真伐蜀,没等开始,一切就结束了。反而在陇右一线给魏延提供了极佳的立功的机会

如《三国志-诸夏侯曹传》所载:

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治道工夫,诏真还军。

这一次,蜀道的难和险,曹魏君臣是有切身体会了。也印证了《隆中对》中诸葛亮对益州易守难攻的地势的判断:

益州险塞

第二次进攻:魏正始五年、蜀汉延熙七年(公元244年)曹爽伐蜀。结果兴势之战,曹魏大败亏输

父亲没成功,儿子继续上。曹爽继续伐蜀。但原因却并不单纯。如《三国志-诸夏侯曹传》所载:

飏等欲令爽立威名于天下,劝使伐蜀,爽从其言。

这从侧面反映了蜀汉在曹魏集团心目中的份量。想法很丰满,但结果很骨感:

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入谷行数百里,贼因山为固,兵不得进。

兴势之战,曹魏的第二次伐蜀惨败而归,而且为日后的司马氏夺权埋下了伏笔。

依习凿齿的《汉晋春秋》曹爽败得非常狼狈:

费祎进兵据三岭以截爽,爽争峻苦战,仅乃得过。所发牛马运转者,死失略尽,羌、胡怨叹,而关右悉虚耗矣。

第三次进攻:魏景元四年、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开始的灭蜀之战。结果蜀汉灭亡。

此次进攻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不过,这种结果除了刘禅后期“亲小人,远贤人”造成巨大内耗而司马昭抓住了这个机会此必然性以外,其他都是一个个偶然性的叠加。其他不说,单是司马昭灭蜀的动议,只有钟会一个人赞同。如《晋书-文帝纪》所载:

众臣皆以为不可,独司隶校尉钟会认为蜀大可伐,劝之。

这也正是司马昭以钟会作为伐蜀统帅的根源,如《三国志-钟会传》所载:

众人皆言蜀不可伐,唯会与吾意同。夫人心怯则智勇并竭,智勇并竭而强使之,适足为敌擒耳。刘禅昏暗,宦官为害,此良机也;倘蜀有贤主出,良机转瞬一失难再得之矣。今遣会伐蜀,是其能灭蜀必矣。

就连邓艾都曾上表表示反对,所以司马昭才派师篡为邓艾的司马,实则做监军。而且在大军集结完毕即将开拔的时候,将军邓敦仍出面劝阻。结果司马昭大怒,斩之。

无论是钟会的多路并进还是邓艾的偷渡阴平,都不必然取胜。

与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和姜维的十一次北伐相比,魏国确实一直是处于防守的态势。而根源更多的来自魏国的内部,是“惧蜀情节”、缓和内部矛盾和休养生息等多种因素的作用。

魏国采取守势的根源: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首先不得不承认魏国内部存在一定的“惧蜀情节”。先前曹操讨伐张鲁,由于对方利用秦岭山地的顽强阻击本来是要退兵的,结果夜晚鹿群踏进了张鲁军营,导致防线崩溃。之后持续三个年头的汉中大战,曹操是损兵折将、士兵产生了逃亡。因此,对于蜀汉的”险塞”,魏军有深刻记忆。可以说“惧蜀情节”在一定范围是存在的,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当司马昭提议伐蜀的时候,包括在陇右接连取胜的邓艾在内的群臣一致反对,只有钟会一个人坚定支持。

其次魏国的内部矛盾需要梳理和缓解。曹操父子在逐步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在内外部积累了重重矛盾,导致了很大的不稳定性。这一点,早前就已经被法正所识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法正认为曹操降伏张鲁后却未继续进攻益州,反而留下夏侯渊、张郃驻守汉中,一定是内部动乱,眼下正是夺取汉中的最佳时机。关羽北伐之所以产生“华夏震动”的效果,也在于此。

我们可以看到,曹丕执政的路线和政策与曹操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和对比,根源就在于曹丕要通过改革的方式缓和内部矛盾。既然如此,就需要相对安定的外部环境,因此对于蜀汉就采取了守势。

东汉末年的主要战场基本都在魏国境内,魏国是最需要和平的!

再次魏国格外需要修养生息。三国之中,魏国国土最广、人口最多,但却是最需要修养生息的。回顾东汉末年的战乱,主要战事基本都发生在魏国境内,受战争影响最大的是魏国。因此,曹丕执政时曾经颁布过合并郡县的诏令,原因就在于此。与另外两国相比,魏国是最需要和平环境的。

曹丕执政时且不说,到了魏明帝时,修养生息依然是主导思想。这一点通过习凿齿《汉晋春秋》记述的一件事就能体现出来。当蜀汉太和元年(公元227年)诸葛亮驻节汉中的时候,魏明帝曹叡就想发兵征讨。这时散骑常侍孙资就出面劝谏了。如《汉晋春秋》所载他的原话是:

“不若但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要险,亦足以镇静疆场,百姓无事。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必自敝矣。”乃至。

魏国上层休养生息的主导思想可见一斑

同时,由于诸葛亮和蒋琬等人对蜀汉的有效治理,使得蜀汉长时间处于“国以富饶”的局面。同时,实兵诸围,蜀汉对魏国进行了有效而严密的防御。以上两点使得魏国不敢轻易言战。

综上,魏国纷繁的内政决定了魏国面对蜀汉更长时间处于防守的状态。

“骆谷之役”因何而起?曹爽最后又为什么会失败?

正始五年,曹魏的辅政大臣曹爽、关凉大都督夏侯玄针对蜀汉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场战争在史书中被记载为“骆谷之役”,“兴势之战”等等。

此次战役曹爽等人发动了将近十万大军针对蜀汉的汉中地区发起进攻,彼时汉中守军仅仅只有三万,且分布在各地,而成都、涪城等地的援军由于距离汉中较远一时间还无法到达,故无法及时救援汉中。

单纯从常理来看的话,这场战斗的确是敌我悬殊。然而就是在形势如此恶劣的情况之下,蜀汉军队奇迹般的击退了曹爽的进攻,并给予曹爽军队巨大打击。

曹魏政坛的争斗,“骆谷之役”的序幕,曹爽伐蜀的动机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逝,由于太子曹芳年幼,此时其生前立的两个辅政大臣曹爽和司马懿进入了曹魏政坛的最前沿。

曹爽能够当上这个辅政大臣靠的是其父曹真的余荫。按照曹魏惯例,曹爽作为宗亲代表其地位在司马懿之上,然而正因为其“素无声望”,他的这个“首辅”显得名不符实,故一开始他对这个“朝臣之望”的司马懿还能保持谦让恭谨的一种态度,《三国志:曹爽传》记载:“爽以宣王年德并高, 恒父事之, 不敢专行”。

然而这种和谐却绝不是绝对的,曹爽凭借其辅政大臣的身份大肆提拔亲信有了和司马懿分庭抗礼的实力后这种和谐的局面便不复存在了。

曹爽虽然名义上为首辅,但在各方面都不能和司马懿相抗衡,尤其是在军事方面的建树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司马懿长期都督荆、豫、梁、雍诸军事,西拒诸葛亮,北定公孙渊,使其掌握了对雍凉军队的控制权。

正始前期,司马懿又督师父淮河前线,在“骆谷之役”爆发前,其又大破了东吴的诸葛恪,其个人声望更是进了一个台阶。

所以,要想在政治上彻底的打垮司马懿,曹爽也必须积累相应的声望得到朝臣们的支持,在当时的条件之下只有以军功获取声望的方式最为便捷,倘若伐蜀能够成功对于曹爽集团来说起码有诸多便利:

政治上彻底压垮司马懿,使其彻底游离于中枢之外。

凭借军功更是可以进一步将军事指挥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李胜、邓飏等人的撺掇下,曹爽发起了“骆谷之役”。“骆谷之役”看似是针对蜀汉的一场军事行动,而实际上针对的则是同为曹魏辅政大臣的司马懿,其目的就是进一步的打压司马懿,然而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又怎么会看不出曹爽的这点小伎俩呢?故而当曹爽集团在热火朝天的预谋伐蜀,司马懿集团则也是强烈的反对。

“骆谷伐蜀”,无功而返

正始五年三月,曹爽不顾司马懿的劝阻西至长安筹措伐蜀事宜,曹爽集团的中坚人物夏侯玄担任了此次伐蜀之役的总指挥,尽起雍凉十余万大军,前锋六、七万人由“骆谷道”直击汉中,其目的就是进一步打击蜀汉的军事力量乃至占领汉中,在当时由长安入汉中有三条路可供选择:

其一是魏延曾经提出的“子午谷之道”,这条路可由汉中直达长安,反过来也是一样,然而这条路最为狭长,外加上其中崎岖的地形夹杂了诸多的不利因素在其中,这条路是最危险的,诸葛亮反对魏延也是这个道理。

其二是斜谷道,这条路在三条道路中属于路况最为安定,不过对于蜀汉同样有利,魏军主动进攻的话,良好的路况可以让蜀汉军队凭借地理优势轻易的聚集军队迎击曹魏军队。

其三就是骆谷道,在三条道路之中属于距离最短,但是路况最糟,更重要的是此条道路有较长一段距离是无水源的,军队没有了水源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便可想而知。所以战役开始不久,负责运输物资的马、驴等牲畜就因为缺水而大量死亡。

针对此等处境之下,汉中主将王平放弃了“固守汉中,等待救援”的战略方针,而是采取一种更为积极的防御方针“扼守险要,主动出击,等待援军,伺机反攻”,而其中尤为重要的关键地是:兴势。

针对这种情况则首先命令护军刘敏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兴势阻挡魏军进攻;同时鉴于魏军在人数上占据优势,王平率军殿后以防魏军从别的道路对其侧翼产生威胁从而陷入两面夹击的局面。

后面的事实论断得出,王平的战术方法很有效,他成功的阻挡了曹爽的攻势并坚持到了费祎的到来,而彼时的曹爽可一点都不好过:

魏军的前进之路被蜀汉军队所阻,而补给线又太过于漫长,劳师远征之下损失了诸多的马匹等补给物资,后勤运输陷入崩溃局面。

蜀汉各地的援军已经到来,并且已经占据了有利地形,魏军已没有绝对优势,曹爽意图建功立业打击蜀汉的目的至此已经终结。

伐蜀各路大军之间也是矛盾重重,司马懿集团的和曹爽集团之间互相无法对立的局面导致两方集团将领想要协同作战是根本不可能的。

由于伐蜀战事陷入胶着,曹爽的战略意图已经无法达到,且蜀军的援军正欲图谋切断魏军的退路。其一旦得逞,那么这十余万魏军便将死无葬身之地,在夏侯玄等人的劝说下,曹爽终于同意撤军,而此次“骆谷之役”终以曹爽的声望大跌,曹魏的无功而返而终结,曹爽的政治图谋由此落空。

“骆谷之役”失利原因浅析

到此骆谷之役算是告了一段落了,此次战役曹爽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都落空了,从“骆谷之役”的背后我们不妨浅析曹爽伐蜀失利的原因:

曹爽集团军事所学有限,事起仓促,伐蜀准备不足

曹爽发动“骆谷之役”本身就是抬高曹爽的声望,意在靠征伐蜀汉建立功勋,然而伐蜀这件事情本身就太过于仓促,导致军事准备不足,面对战争之中遇到的困难他们也没有较为妥善的应对措施去解决,以至伐蜀之战损兵折将,进退失据,这个我们从多方面事实去映证:

曹爽伐蜀走的是骆谷道,然而对于骆谷道缺少水源的这一致命性条件他根本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以至于还未到达汉中便爆发了牛、马、驴等运输物资的牲畜大规模渴死的情况,导致曹魏方面的运输补给陷入中断从而导致战役的失利,这一点他们要负较大责任。

而曹爽伐蜀则是一股脑的将十余万大军全由骆谷之道进入,有正无奇,在军事上本就属于兵家之大忌,而三国历次战役之中,犯这种致命性错误的情况实属少见。

司马懿对伐蜀多有掣肘

之前我们说到过,伐蜀之争的背后是曹爽和司马懿之间的争斗,曹爽为了赚取政治声望而决议伐蜀,在战前针对曹爽的伐蜀之战,司马懿便是持否定态度的:毕竟伐蜀在政治上主要针对的是司马懿,这一点司马懿不会不知道,而曹爽等人一旦有所建树,那么对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在曹爽伐蜀之战的背后我们也能够看到司马懿在伐蜀一事上一直对曹爽进行多方面的阻挠:

当魏军进攻兴势谷口进入胶着状态之时,前线将领曾经请示后方增调援兵,本身战事陷入胶着,蜀汉方面的援军业已到达汉中,此时申请援兵其实并无多大不妥,而此时钟毓以淮南防御诸葛恪为由变相的拒绝了曹爽增兵的请求。

伐蜀的军队之中不乏有司马懿的亲信旧部,诸如司马昭、郭淮等人。然而我们实际上可以看到在“骆谷之战”之中的郭淮其战斗并不积极,形势不利就立马退军,虽未造成较大伤亡,也从侧面映证了伐蜀之战背后有诸多将领是不服从曹爽调遣的。

而当伐蜀之战彻底走向被动之时,司马懿则亲自致书夏侯玄,阐明了现在的困境:“兴势以被敌军所占,各方将领已经无法前进,粮草等也即将陷入困境,一旦后路被蜀军截断,那么整个大军会全军覆没”,而夏侯玄听了之后也立马劝说曹爽退兵。当然这一点虽说是司马懿之阻挠,然他的说法也有根据,从军事角度去考虑,司马懿的说法还是有根据的。

也从这可以看出,司马懿对于曹爽的伐蜀一直持否定态度,并在曹爽伐蜀的过程中也对其有多方阻挠的行为,也间接导致了伐蜀失败。

“骆谷之役”后的曹魏政局

“骆谷之役”的失败让曹爽集团声望大跌,在军事上对蜀汉没有造成较大打击,反而导致自身损失惨重:在政治上也没有改变魏蜀两国的政治状态,并没有加强曹爽集团的发言权。也由此,曹魏的政局陷入了一个更加复杂的局面:

两人彻底走向对立面

如果说此前两人之间的争斗是小有摩擦的话那么在“骆谷之役”后,曹爽和司马懿则是彻底走向了对立,为了进一步消除司马懿的影响,曹爽对司马懿采取了多方面的打击来扩张自己的势力:

罢免曾经力阻增兵的钟毓,转任魏兴太守。

防守曹魏西线的大将军孙礼遭到曹爽的贬斥。

利用“正始改制”多方面打击世家的权力,并未赚取声望。

可以说,“骆谷之役”对于当时天下虽没有较大影响,然而对于当时的曹魏政坛绝对是一次很大的影响,堪称是司马懿和曹爽权力之争的转折。

曹爽集团在和司马懿的争斗之中陷入了不利的局面

“骆谷之役”的惨败让曹爽在之后的争斗之中陷入了极为不利的局面:

由于“骆谷之役”的惨败,导致曹爽的声望大跌,曾经名满天下的“正始名士”夏侯玄也为曹爽连累被世人所讥讽,而这些舆论无疑是司马懿针对曹爽所发出的声音。

“骆谷之役”的惨败让曹爽意图建立军功掌控军队的如意算盘由此落空,由于在军队之中没有建立威望,无法掌控军队。故而虽身负大将军这一职衔,可是对军队的掌控力远远不如司马懿。

也正是这些原因导致其在之后的“高平陵政变”之中畏首畏尾,他担心军队不听指挥并非没有道理的,也映证出曹爽对军队实际掌控力较弱。

明知交出兵权会死,为何曹爽不选择放手一搏?

正始十年(249年),发生高平陵之变,太傅司马懿趁曹爽兄弟随曹芳拜谒高平陵发动兵变,关闭洛阳城门,并奉郭太后诏命桓范接管中领军曹羲的兵马。桓范正要应命,但他的儿子以皇帝在曹爽那边,力劝桓范投奔曹爽,桓范最终改变主意要到高平陵。出行时大司农属官全部都劝阻桓范,但桓范不听,在平昌门向由他举荐的门候司蕃讹称得到诏命而成功出城。 当时,大司农桓范带着大司农印寻找曹爽。司马懿看到后对蒋济说:“智囊往矣。”蒋济则说:“曹爽对桓范内在疏远,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桓范的计策。”

桓范见曹爽兄弟后,劝他们带着皇帝到许昌,以皇帝为号召要求天下将士支援,与司马懿对抗;又以大司农印绶担保不会缺粮。但是,曹爽兄弟都不能下决定,一晚后曹爽更决心要罢官投降,以为顺从地交出权力还可以继续富裕奢华的侯爵生活,保存家族。桓范见此大哭着说:“曹子丹(曹真)是英雄。可他现在这三个儿子,简直非常愚蠢!”那么,问题来了,司马懿发动兵变后,为何曹爽束手就擒,而不敢放手一搏呢?

首先,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曹爽作为曹魏大将军,完全具备反击的实力。一方面,作为曹魏大将军,曹爽理论上可以号令天下兵马。另一方面,曹爽当时可以挟持天子曹芳,效仿曹操挟持汉献帝刘协的故事,从而让曹魏各地的文臣武将支持自己。并且,大司农桓范带着大司农印寻找曹爽,这意味着曹爽继续抵抗之后,也不用担心粮草等后勤问题。凡此种种,都增加了曹爽放手一搏的胜算。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曹爽拒绝了桓范等谋士的建议,从而放弃抵抗,最终被司马懿诛杀。

对此,在笔者看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曹爽之所以束手就擒,而不是放手一搏,甚至逆境反击,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相对于经过数十年战场磨炼的司马懿,曹爽看似是曹魏的大将军,实际上却是温室中的花朵。换而言之,曹爽的一生,都是比较顺风顺水的。三国时期,曹爽凭借宗室身份,出入宫廷,交好太子曹叡。魏明帝即位,起家员外散骑侍郎,累迁城门校尉、散骑常侍,转武卫将军。太和五年(231年),袭封邵陵侯。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临终之际,拜大将军、假黄钺,与司马懿并为托孤大臣。相对于司马懿,曹爽作为曹魏宗室,也即是曹魏名将曹真之子,自然是曹魏平步青云,最终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与此相对应的是,就司马懿来说,不仅起点相对较低,在仕途的开始,司马懿还遭到了曹操的猜忌,所以只能小心谨慎如履薄冰。而在司马懿执掌兵权后,又遇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这一比较强大的对手。凡此种种,都让司马懿得到了磨炼,也铸就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

因此,在高平陵之变前,司马懿看似处在劣势,却能抓住时机发动兵变,控制曹魏都城洛阳。而就大将军曹爽来说,则在变故之后慌乱不堪,不知所措。正是因为对曹爽的性格特点了如指掌,所以,就算得知桓范为曹爽通风报信的消息,司马懿也没有自乱阵脚。另一方面,对于曹爽贪图荣华富贵,促使其不敢冒着风险,和司马懿继续相抗衡的重要原因。在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懿怕曹爽会绝境反击,于是先后派侍中许允、尚书陈泰以及曹爽所亲信的殿中校尉尹大目等人诱劝曹爽放弃权力,并以洛水为誓允诺其只交出兵权,便可保留爵位。

同时,蒋济也写信给曹爽,称司马懿只想剥夺他们兄弟的兵权,不会伤害他们,可以保他们富贵。对于司马懿和蒋济,都认为曹爽会为了确保荣华富贵,所以会放弃抵抗。结果,正如司马懿和蒋济所料,在得到蒋济等人的确保之后,曹爽选择交出兵权,以为这样就会让自己继续保留爵位等待遇。但是,对于司马懿来说,显然明白斩草要除根这个道理,所以没有让放弃权力的曹爽,获得荣华富贵的结局。

在高平陵之变前,曹爽多次与何晏等人在其中饮酒作乐,极尽奢华。其弟曹羲见此甚为忧虑,曾多次劝谏,但曹爽不听。又写文章三篇,陈述骄淫奢侈过度将会产生祸败,言辞十分恳切,曹羲见曹爽对劝告不予理睬,只得涕泣而去。对此,在笔者看来,在高平陵之变前,曹爽贪图享乐的行为,已经是暴露无遗了。甚至连曹爽的兄弟曹羲,都忍不住要规劝曹爽了。在此基础上,正是因为之前长期饮酒作乐,极尽奢华,促使曹爽不愿意放手一搏,也即担心会因此失去这样的生活。

曹爽天时地利人和,打司马懿必胜,为何却不打反而拱手投降?

虽然曹爽手中有兵,对上司马懿的话是有必胜的把握,但是他自己对自己没信心。他自己本人也是一个爱努力的人,再加上他的家人就在城中,心中担心自己的家人,于是就对司马懿投降了。

曹爽之所以能够成为辅政大臣,那就是他是曹真的儿子,自己本身就没有什么能力,一生更是没有建树。唯一一次稍微大的动作就是南征蜀汉,但是却是失败而归。所以曹爽这个人并没有多大的能力,是比不了司马懿的。

曹爽身为是曹魏的贵族,之前做任何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没有遇到过挫折。蒋济也曾经说过曹爽就是一匹驽马。所以当他遇到这样的情况想的不是怎么去反抗,怎么去击倒司马懿,而是想的是自己该怎样向司马懿投降。

因为曹爽面对的是一个司马懿,司马懿的名声不是一般的响,所以他根本就没有能够击败司马懿的决心。再想一想,曹爽手中的基本上都是杂牌军,战斗能力不行。反观司马懿手中的是精兵,是死士。再加上自己这边是年幼的皇上,司马懿那边是太后。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就让曹爽认为自己是干不过司马懿的,还不如选择投降,可以还有一条好的活路。

但是万万没想到的就是曹爽“看错”了司马懿。他认为自己投降给了司马懿,再加上之前司马懿一直在蛰伏,自己还是贵族,司马懿也答应了不会杀掉自己,所以他认为只要投降就有活路,可是没多久就被司马懿以一个“蓄意谋反”给处决了。

关于曹爽为什么不投蜀和曹爽为什么要投降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