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向为什么贺贫(叔向贺贫)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叔向为什么贺贫,以及叔向贺贫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古文观止:叔向贺贫

《叔向贺贫》出自《国语·晋语》。

《国语》作者究竟是何人?司马迁认为是左丘明,但现在的学者一般认为是战国一个史家根据春秋各国史料汇编而成。《国语》包括《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和《越语》八个部分,共二十一卷,主要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鲁国等国贵族的言论。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叔向,即春秋晋国大夫羊舌肸,“叔向”是他的字。而韩宣子,名起,“宣子”是他的谥号,他是晋国的卿,爵位在公之下,大夫之上。

某一天,叔向去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出乎意料的是“叔向贺之”。宣子疑惑不解,于是就问为何祝贺他贫困。

叔向不直接说明祝贺的原因,而是举出栾、郤两家的事例说明。

叔向首先举例的是栾武子的事例。栾武子是晋国的正卿,按规定,他应该要有一旅之田,即五百顷的俸禄,但却是无一卒之田,即没有一百人所有的田亩,可谓“贫”矣。【古代军队编制,一百人为“卒”,五百为“旅”。】然而他能够传播自己的德行,因此“闻达于诸侯”,戎狄归附,使晋国一切走上正轨。栾武子也因此能免于弑杀晋厉公而遭国人责难。

到了栾武子的儿子,即桓子贪得无厌违法乱纪,本该遭祸,却因为父亲德行的荫庇,得以善终。而桓子的儿子即怀子,恢复武子的德行,本该免于祸难,但由于父亲的罪恶,结果流亡楚国。

这是叔向所举的栾氏的兴亡历史,接下来他又举了郤氏家族的历史。

郤昭子,是晋国的卿。他的财富抵得过半个晋国,他家里的佣人抵得过三军的一半,却“恃其富宠”,横行无忌不可一世。最后其尸首被示众,宗族被灭绝,像这样“五大夫三卿”的家族,“一朝而灭,惟无德也”。

叔向通过正反例子的论证,说明贫可贺,富可忧,贺和忧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德。说完以后他将宣子与栾武子加以类比,说他跟栾武子一样清贫,认为他也有栾武子一般的德行,所以才祝贺;反之,若是没有树立德行,一味地担心贫困,那么忧虑都来不及呢!

一通道理讲完,韩宣子幡然醒悟,深为信服,于是跪下来拜谢叔向。

总的来说,这篇《叔向贺贫》批评“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的行为的同时,也告诫我们相比“忧贫”,更要“忧德”——若无德,富可敌国又如何!

苏向向韩宣子贺贫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叔向向韩宣子贺贫的意图是说明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贫富,而在于有没有德行。人应该俭以养德,德以持身,不要片面地追求物质享受。

叔向结合晋国的栾氏和郤氏两大家族的兴衰史,从正反两个方面用事例阐述了应该“忧德之不建”,而不应该“患货之不足”的观点,认为贪欲无尽、骄泰奢侈将导致大祸临头,而勤于修德、安于贫穷则可保身长久平安。

《叔向贺贫》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选自《国语》。

叔向贺贫中,叔向面对韩宣子的贫穷,反而祝贺他,为什么?

本文通过人物对话的方式,先提出"宣子忧贫,叔向贺之"这个出人意料的问题,然后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文章先不直接说明所以要贺的原因,而是举出栾、郤两家的事例说明,贫可贺,富可忧,可贺可忧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德。继而将宣子与栾武子加以类比,点出可贺的原因,并进一步指出,如果不建德而忧贫,则不但不可贺,反而是可吊的,点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最后用韩宣子的拜服作结,说明论点,有巨大的说服力。这样既把道理讲得清清楚楚,又使人感到亲切自然。本文引用历史事实,阐明了贫不足忧,而应重视建德,没有德行,则愈富有而祸害愈大,有德行则可转祸为福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