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韦应物为什么一人独处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韦应物的人生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韦应物独处高斋,面对绵绵秋雨听南飞大雁的悲鸣,由衷感慨: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附: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闻雁》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注释】
1、淮南:淮河的南部
2、闻:听到
【解说】
故乡遥远,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里啊?归家的思绪正无穷无尽。在淮河的南部下着冰冷秋雨的夜晚,我听到大雁的叫声由远而近的传来。
【鉴赏】
沈德潜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澹,并入化机”(出自《说诗晬语》)。古澹,确是韦应物五言绝句的风格特征。从这首《闻雁》可以看出,他是 在保持绝句“意当含蓄,语务舂容”的特点的同时,有意识地运用古诗的句格、语言与表现手法,以构成一种高古澹远的意境。诗句之间,避免过大的跳跃,语言也力求朴质自然而避免雕琢刻削,一、二两句还杂以散文化的句式句法。这种风格,与白居易一派以浅易的语言抒写日常生活情趣(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判然属于两途。
首句直抒胸臆,一个“渺”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哀、凄凉;第二句借景抒情,其中“秋雨”以绵绵不绝、淅淅沥沥的雨来衬托诗人一言难尽的愁思,渲染了一种萧瑟、凄清的气氛,“高”字更体现出诗人的孤独。全诗语言纯朴,自然含蓄,耐人寻味,主要表达了远宦思念家乡的情感,也蕴含了对动乱时代的苦闷感受,结尾留下广阔的空间,引读者自己去思考,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本诗借秋雨独坐遥闻雁叫的描写,表达了作者不尽的思乡之情。
韦应物《幽居》赏析
《幽居》
韦应物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韦应物(约737-792)早年当过唐玄宗的侍卫,"身为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他这番自述,不禁使人联想起在锦衣玉食绿酒红灯中长大的高干子弟,总是无法无天,连地方官也惹不起的。奇怪的是,他却在玩乐够了之后,忽而发愤读书,下决心脱胎换骨。后来他做过几任县令和刺史,曾经严惩不法军吏,又常感到无力拯救百姓而自愧,写下了"邑有泳流亡愧俸钱"这样的名句,终于在文学史上奠定了自己无可争辩的地位。他的诗卓然名家,"高雅闲谈,自成一家之体",世以"王孟韦柳"并称,都继承陶渊明而各有特色。 他的词不多, 仅《三台》和《调笑》共四首。"胡马"一阕,极写边塞的荒凉,全无一字写人,却深切地体现了征人远戍的孤独和烦忧,选唐五代词没有不选这一首的。
【注释】:
韦应物的山水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林"(白居易《与元九书》),形成多用五古。《幽居》就是比较有名的一首。诗人从十五岁到五十四岁,在官场上度过了四十年左右的时光,其中只有两次短暂的闲居。《幽居》这首诗大约就写于他辞官闲居的时候。全篇描写了一个悠闲宁静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幽居独处、知足保和的心情。在思想内容上虽没有多少积极意义,但其中有佳句为世人称道,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开头二句是写诗人对世路人情的看法,意思是说世人无论贵贱高低,总要为生活而出门奔走营谋,尽管身分不同,目的不一,而奔走营生都是一样的。这两句,虽平平写来,多少透露出一点感慨,透露出他对人生道路坎坷不平、人人都要为生存而到处奔走的厌倦之情,但诗人并不是要抒发这种感慨,也不是要描写人生道路的艰难,而是用世人"皆有营"作背景,反衬自己此时幽居的清闲,也就是举世辛劳而我独闲了。
韦应物实现了脱离官场,幽居山林,享受可爱的清流、茂树、云物的愿望,他感到心安理得,因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蹇劣",笨拙愚劣的意思;"薄世荣",鄙薄世人对富贵荣华的追求。这里用了《魏志. 王粲传》的典故。《王粲传》中说到徐干,引了裴松之注说:徐干"轻官忽禄,不耽世荣"。韦应物所说的与徐干有所不同,韦应物这二句的意思是:我本就是笨拙愚劣的人,过这种幽居生活自当心安理得,怎么能说我是那种鄙薄世上荣华富贵的高雅之士呢!对这两句,我们不能单纯理解为是诗人的解嘲,因为诗人并不是完全看破红尘而去归隐,他只是对官场的昏暗有所厌倦,想求得解脱,因而辞官幽居。一旦有机遇,他还是要进入仕途的。所以诗人只说自己的愚拙,不说自己的清高,把自己同真隐士区别开来。这既表示了他对幽居独处、独善其身的满足,又表示了对别人的追求并不鄙弃。
韦应物《幽居》的内容是什么?传达的思想是怎样的?
韦应物的山水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白居易《与元九书》),形式多用五古。《幽居》就是比较有名的一首。
全篇描写了一个悠闲宁静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幽居独处、知足保和的心情。在思想内容上虽没有多少积极意义,但其中有佳句为世人称道,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写的是诗人身处在安静的环境中,远离世间的纷纷扰扰。描绘的是诗人自己的优居生活。传达的是他心态非常的平和,也不愿意追名逐利的思想。
诗人从十五岁到五十四岁,在官场上度过了四十年左右的时光,其中只有两次短暂的闲居。《幽居》这首诗大约就写于他辞官闲居的时候。全篇描写了一个悠闲宁静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幽居独处、知足保和的心情。在思想内容上虽没有多少积极意义,但其中有佳句为世人称道,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全诗以愉快安闲的心情、愉悦的笔调对幽居生活作具体描写,描摹出一幅有声有色的高士隐居图。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这四句全用白描手法。“微雨”两句,是人们赞赏的佳句。
韦应物实现了脱离官场,幽居山林,享受可爱的清流、茂树、云物的愿望,他感到心安理得,因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诗人并不是完全看破红尘而去归隐,他只是对官场的昏暗有所厌倦,想求得解脱,因而辞官幽居。一旦有机遇,他还是要进入仕途的。
他在本诗中诚笃表示对幽居独处、独善其身的满足,不是在效仿鄙弃世俗追求的名士做派,其内心的高洁由此可见一斑。
你喜欢这首诗吗
做到了这件事情的唐朝大诗人就是韦应物,他可以说就是择一城而终老,遇一人而白首。韦应物原本是一个豪门大家的公子,但是却成为了一个逗乐的存在,韦应物还是韦氏家族中作为诗人成就最大的一位。
韦应物最开始并不是一个成就很高的文人,让他崛起的是杨贵妃的死。他在安史之乱当中顿悟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大唐已经不像表面上那样的繁华了,想要拯救这个已经腐败了的江山那就需要他努力读书,然后来拯救这一个大唐。安史之乱后他也就被调到洛阳开始了自己的为官生涯,但是后面他所相伴一生的夫人也离开了他。
择一城而终老那就是韦应物将自己融入了苏州,他在苏州留下了许多的诗词那些诗词都是写的那些他与苏州。最能够体现他择一城而终老就是他的“韦苏州”这个称号,他为苏州的百姓们做了许多的事情。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这句诗表明了他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拿着俸禄感到羞愧。可以说光是这样的领悟就已经超越了许多人。
择一人而白首那就要提到他的夫人元苹,韦应物虽然是才子但是却不滥情,反而是一个深情之人。在他的夫人元苹死后他亲自撰文并书写自己夫人的墓志,里面满含对于自己夫人的思念和深情,让人感动。在他的夫人元苹死后他也在深深的思念着她,最终才把这种思念转移到了女儿的身上。
《幽居》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作。此诗描写了一个悠闲宁静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幽居独处、知足保和、怡然自得的心态。
全诗以愉快安闲的心情、愉悦的笔调对幽居生活作具体描写,描摹出一幅有声有色的高士隐居图。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这四句全用白描手法。“微雨”两句,是人们赞赏的佳句。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