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蒹葭抵一篇悲秋赋(阅读蒹葭这首诗的感想和看法)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给各位分享为什么说蒹葭抵一篇悲秋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阅读蒹葭这首诗的感想和看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蒹葭翻译及赏析

【蒹葭翻译】

河畔芦苇碧色苍苍

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之人

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寻寻觅觅

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

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

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之人

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寻寻觅觅

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

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

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之人

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寻寻觅觅

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

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蒹葭赏析】

“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

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为物瞬息消亡。佛法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情之为物虚幻而未形。庄子曰乐出虚蒸成菌。一理也。霜者露所凝也。土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求佳人而不可得于是相思益甚其情益坚。故曰“未晞”“未已”。虽不可得而情不散故终受其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此相思之最苦者也

情所系着所谓伊人。然在水一方终不知其所在。贾长江有诗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夫悦之必求之故虽不知其所踪亦涉水而从之。曰“溯洄”曰“溯游”上下而求索也。且道路险阻弯曲言求索之艰辛真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然终于“两处茫茫皆不见”所追逐者不过幻影云雾水月镜花终不可得。

相思益至如影在前伸手触之却。“宛在水中央”一句竟如断弦之音铿锵而悠长。痴人耶梦境耶每读到此,不由喜之、叹之、怨之、哭之。

【作品概述】

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

《国风·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全诗三章,每章八句。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写作背景】

《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5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辨义冲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和方玉润的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所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三是“爱情”说。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如吕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及诗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由于此诗之本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说均难以最终定论。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时这个区域的。

【描写意境】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热恋者对心中爱人的追求。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的精神。

【作品原文】

《诗经·风·秦风·蒹葭》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qī),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注释】

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的“凄凄”“凄”是“萋”的假借字“采采”都与“苍苍”的意思相同。

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变成霜。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

伊人:那人,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

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即水的对岸。

溯洄(sù huí)从之:逆流而上去追寻她。溯洄:逆流而上。溯:在水中逆流而行或在岸上向上游走这里指逆行。洄:曲折盘旋的水道。从:跟随、追赶这里指追求、寻找。之:代指“伊人”。

道阻:道路上障碍多很难走。阻险阻道路难走。

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寻找她。溯游顺流而下。游:通“流”指直流的水道。

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宛:宛然,好像。

凄凄:茂盛的样子。现在写作“萋萋”与下文“采采”义同。

晞(xī):晒干。

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

跻(jī):升高,意思是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小岛。

采采:茂盛的样子。

未已: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已:完毕,消失。

涘(sì):水边。

右:迂回曲折

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名家点评】

《诗经通论》云:“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

【诗经简介】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编成于春秋时代,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本只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起点,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分为大雅和小雅。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商颂》。《诗经》对中国两千年来的文学史发展有深广的影响,而且是很珍贵的古代史料。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相关争议】

争议句: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关于本句,众说纷纭。有说应该是“萋萋”,有人说应该是“凄凄”;到底是哪一个正确,容我们来分析分析。

观点一:“萋萋”是正确的

在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中,明确印有“萋萋”二字。本人也是学生,老师教的也是“萋萋”,并要求考试一并填写萋萋,否则按错误处理。那么,为什么编者编入课文时选了“萋萋”?让我们来看看《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解释:

凄: ①寒冷; ②形容冷落萧条; ③形容悲伤难过。

萋:〈书〉形容草长的茂盛的样子。

由此可见,在现代汉语中,正确的是“萋萋”二字,因为它的解释完全符合句意,然而“凄”字无一义项符合,若按“萋”字来译,即:形容蒹葭十分茂盛的样子。

观点二:“凄凄”是正确的

部分书籍上,也明确有“蒹葭凄凄,白露未晞”的字样;杨杰主编的《四书五经》中的《诗经》部分,也是明确地印有“蒹葭凄凄,白露未晞”的字样。

观点三:两种说法都很正确

综上所述,据本人认为最早的《诗经》中应该是“凄凄“二字而并非”萋萋“,只不过是编修词典的人将其转化为了现代汉语罢了。所以,针对学生,要按照地区的考试标准和老师要求来答题,建议写作”萋萋“;在日常的阅读中,看见”凄凄“二字也不要认为它是错误的,就足够了。

相濡以沫..秋水伊人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文字简净,意象其实很少,只是略加点染,但什么都有了。给你一个印象,你自己从这个印象中生出全部景色情绪,诗文只是一个引子,它不能和盘托出。如果那样,既费笔墨,又坏诗境。所以牛震运称赞此两句云:“只两句,写得秋光满目,抵一篇悲秋赋。”

后来的诗文中,似《蒹葭》这两句般简净、深远、阔大而又迷离倘恍的句子,也只有屈原《湘夫人》的开头两句了,其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简直就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另一种表达,而都极高明。

为什么说国风·秦风·兼茄抵一篇悲秋赋

选自诗经,是诗经里的一篇 《诗经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期称《诗》,又称《诗三百》或《三百篇》。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305篇诗歌,有六首只有题目。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是儒家尊为“六经”之一,始称《诗...

为什么说蒹葭抵一篇悲秋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阅读蒹葭这首诗的感想和看法、为什么说蒹葭抵一篇悲秋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