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朋友对于为什么古代诗人总是写悲秋和为什么诗人喜欢悲秋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古人描写这种秋景的莫过于欧阳修的《秋声赋 》了,文中凄凉秋天的情景是:它的色调凄凄惨淡,烟霭飘散,云气密集;它的形貌爽朗清新,天空高远,日色晶明;它的气候清冷萧瑟,悲风凛冽,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冷落苍凉,川流寂静,山林空旷。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时而呼啸激昂。一旦秋风吹过,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它用来摧败花草使树木凋零的,便是一种肃杀之气的余烈。秋天是刑官执法的季节,它在时令上属阴;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万物过了繁盛期,都会走向衰败。
面对欧阳修老先生这样潇潇洒洒,淋漓尽致的秋的描写,哪怕你对秋再热爱也会大打折扣,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种凄凉和悲哀的感觉。有人问:秋天的凄凉比不上冬天,可是,为什么不说冬天是个悲伤的季节呢?这是因为,秋天的到来,意味着马上就会有更加苍凉的冬季,而冬天的到来则预兆着春天就要走来。这就是人们悲秋而不悲冬的自然原因之一吧。
受中国文人传统文化的影响。
悲秋,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母题,是多数古代文人不可逾越的一个情结,是古代诗词的一个意象原型。
秋展示的是自然界的转折,由生机勃勃向萧瑟凋敝演变,由温暖热烈向寒冷寂寥滑动,使外界的“冷”与审美主体内在的“冷”形成一体。因而,对于文人来说,秋的文化内涵就不仅仅只是自然界的一种景观,而是物理结构、生理心理结构与社会情感结构三位一体的一种意象原型。人有了悲,就可以咏其悲。悲是人的基本情感之一,秋是自然界的基本季节之一,亡是历史循环的基本阶段之一,三者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互相感应,产生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基础和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秋与人生,秋与历史,秋与社会,自然地交织在一起,为文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书写内容。那些有抱负的文人不仅以建功立业为实现生命价值、以追求生命永恒为重要内容,而且还自觉地承担起忧时患世的社会责任。这种抱负和愿望一旦不能实现,就会带来心情上的烦闷和悲伤。悲秋文学中的生命意识就有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人生短暂的生命感悟。
为什么“秋”偏偏与“悲情”相关联?其说法不一。钱钟书老先生解释古人逢秋言悲是风景因心境而改观。“物逐情移,境由心造,苟衷肠无闷,高秋爽气遽败兴丧气哉?”他还说“以人当秋,则感其事更深,亦人当其事而悲秋逾甚。”有的学者认为悲秋作品,并不仅仅是一种生命意识的自然感应,而是一种明显的相思与怀归,两者有着不解之缘。悲秋是源于相思怀归这一母题的。
不管是景因心改还是相思怀归,总之秋与悲是联系在一起了。悲秋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是与天气时令有关。虽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落叶纷飞,满眼都是光秃秃的树。秋风扫落叶,怎能不会令人伤感。人为原因就是那些舞文弄墨的文人所造成的。面对悲凉的,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瑟感触的氛围,正好给多愁善感的中国文人提供了一个抒发内心愁苦的机会。当他们把这种情感熔入笔端时,中国的古典诗词里便产生了一种延续了数千年的特殊的悲秋情怀,久而久之就自然形成了悲秋的文化沉淀 。
我们知道,悲剧被公认为是最能感动人、最美的戏剧,而文学作品中秋思的意境和悲秋的情感也是最能打动读者的。悲愁,悲愁,愁是什么?古人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这说明,从字源学的角度看,“秋”与“愁”二字本来就有着渊源,音、形、义无不相谐相通。秋风,秋雨,秋霜,秋露;寒蝉,归雁,梧桐,黄花;寒衣,砧声,长亭,尺素。。。真的是写不完的秋色,道不尽的秋景,这些色、这些景又最容易引发文人们寂寞悲凉的思绪,以及思乡和恋人的情感。太多这样的文人了。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便成了千古言秋之祖,而宋玉应该是第一个写悲秋的人,也正是从他写的“悲哉,秋之为气也”开始一直到现在,逐渐形成了强大的思维定式。人们一提到秋,就是萧条伤感的象征。从那时起直到明、清,秋景、秋思就成了写作的一个重要题材。不管是巧合也好,有意为之也吧,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相对于春、夏、冬三个季节而言,以秋天为题材的作品确实不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历代文人中,几乎没有不写秋景、秋思、秋愁的人。悲愁出好诗,写秋思、写悲秋的作品很多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千百年来,悲秋的吟唱不绝如缕,产生了无数荡气回肠、慷慨悲怆的悲秋之歌,唱出了千古同悲的秋之哀歌,令人为之怅惘泪洒!
以“悲秋”为主题的诗歌,常常借秋色、秋景、秋声、秋叶、秋风这些具体的意象,表达羁旅之思,老病之哀,黍离之悲,家国之痛,字里行间贯穿着一种悲天悯人、忧世伤生的大感叹,大悲哀,大情怀。根据有关专家研究分析,中国诗词中的"悲秋"情怀大概有三种明显的特点。
第一种是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秋天万物凋零,似乎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这很容易引起那些经历了种种生活艰难或已经年老诗人内心的共鸣。感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青春不在,但悲伤中仍然带着豪壮。这是英雄人物特有的悲秋情怀。
第二种是抒发离别之苦。满目苍凉的秋色常常勾起游子思乡的情思,而秋天所特有的几个节日,如七夕、中秋、重阳等,无疑更是秋天中最易引人伤感,惹人归心的时刻。
在古典诗词中,秋月几乎成了是人们寄托思乡情怀的特定意象,尤其中秋月圆更是举家团圆的象征。然而在这凄冷的季节里,游子们却无法体会到家人团聚的温暖,他们孤身一人,远在异国他乡,只能用手中的笔来倾诉内心的痛苦。思乡之情离别之苦在他们的诗中抒发的淋漓尽致。重阳佳节,是一个思乡情绪最浓烈的时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经意竟成了千古绝唱。其实,何止是中秋的圆月和重阳的菊花美酒,那秋天的梧桐,那雁叫声声乃至夕阳的楼台都是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达离别之苦,思乡之情的意象。或许在诗人们的眼中,秋思是无处不在的。
第三种是抒发征人的伤秋之情。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群体,他们的特殊身份和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们独特的"悲秋"情怀。其中既有痛苦、悲愤和无奈的情感,又不失作为军人所特有的英雄豪迈,这是寻常人所无法体会到的。同时由于他们身份、地位以及性格等各方面的不同,使他们的悲秋情怀更富多样化。这种悲秋情怀不同于简单的英雄迟暮、人生苦短的感叹,也不像游子思乡,闺妇怀人那么绵绵不断,令人柔肠寸断,这是边塞征人所特有的一种悲秋情怀。
当然,悲秋是一个延续了数千年的话题,其内容远远不止这些。只要人类还在,悲秋的眼泪便不会枯竭,悲秋的调子也不会停歇。
朋友:今天当我们说着秋,念着悲秋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更理性一点。自然界是残酷的,美好的生活总是被生离死别折磨着。在不断的折磨中我们要学会坚强,要克服自我的敏感,要战胜心理的恐惧,对那些无病呻吟,自找麻烦,或无穷无尽的忧虑煎熬,或无数无为琐碎事情的缠饶,我们应当该断就断,该弃就弃。明白的人懂得放弃,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脱。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当所有的繁华尽去,只留下一个神
相信喜欢古诗词的朋友都会有这么一种感受“古人诗词里的秋天都是萧瑟清冷凄凉忧愁的”。卫生么古人诗词里的秋天都是萧瑟清冷凄凉忧愁的呢?这里涉及到古人“悲秋”的传统以及秋天季节本身带来的变化。下面我们从这两点来叙述。
唐代的刘禹锡概括的不错:“自古逢秋悲寂寥”,那么这种“悲秋”的传统需要从宋玉说起,宋玉跟屈原一样,也是楚国人,受到屈原的《离骚》的影响很多。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提到了宋玉。可以说屈原创作《楚辞》之后的传人就是宋玉了,宋玉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这一句话很了不起,自从我们的宋玉天才般的说出这句话以后,文人骚客们都给秋天染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
后代有许多诗歌为证,曹操的《观沧海》中说到:“秋风萧瑟,百草丰茂。”,杜甫的《登高》云:“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还有《秋兴八首·其一》中提到:“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也是提到萧瑟的秋天。所以绝大多数古人的诗词里的秋天都是萧瑟清冷凄凉哀愁的。
除了“悲秋”的传统外,还有秋季本来带给人的感受,秋天到了,草木变得枯黄,这不能不让人首先想到的是生命的陨落,当然引起人们的悲伤。同时,秋风渐渐凉,一阵秋雨一阵凉,外在的清冷容易激发人内心的凄凉哀愁。人的心情很大程度上受到外在天气因素,季节的影响。秋季对人们尤其是敏感的诗人们的影响更是如此。再加上天气转凉需要穿上厚些的棉衣了。而对于外在漂泊的诗人们往往是身上衣正单,这促使他们更加想家,从而内心变得凄凉了起来。综上所述,古人诗词里的秋天都是萧瑟清冷凄凉忧愁的。(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诗人悲秋是诗人敏感特质的体现,不要说得那么政治,或者穿凿附会什么寄托,就是对生之有涯,而宇宙之无涯的惆怅。
试看落叶飘飘、草木一秋,春之勃发的爱情,夏之怒放的热烈,都飘飘然远去,空留下死亡和冬季即将而来的冷酷,生命即将结束,而江河依然万古流,能不惆怅和忧郁吗。
欧阳修、苏轼、郁达夫等人悲秋诗文,堪为经典。
请不要太学院气,弄一些文词吓唬人,本质很简单,过程太复杂,特别恶心的是上升到阶级或者利益集团层面。
悲秋就是悲秋,诗人的悲秋。世事无常,草木一秋,周而复始的慨叹而已。
主要与中国文人的特殊情感所决定的。中国诗人大多是怀才不遇的文人士大夫,他们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不免要寓于他物以求自慰。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当诗人看到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自己又无法作为的时候就会伤春;秋天则是收获的季节,又是将近冬天的时候,看到那凋零的落叶,诗人们一方面感叹岁月不饶人,另一方面也为自己一事无成所慨叹,这样就会产生悲秋的情绪。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悲秋诗人是宋玉,他的《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可看做最早的悲秋名句。
首先,中国文化是各国文化中最讲究天地自然的了。
除却诗词,我们在看古人的赋、记、行、散文等各种题材的文章和史书、传奇、小说中的言论时,常常看到古人用大自然中动植物的习性规律打比方讲道理。
道家作为我们中国的本土宗教,也提到“道法自然”,讲究阴阳五行,顺应自然。
中国古人有着观察自然和体悟自然地习惯。这是一种其他国家的历史风俗文化所不能提供的氛围,一种随血脉流转的社会习性。
所以对于时时徜徉在自然中地中国文人来说,春去冬来的转换是最鲜明不过的了,也最容易情随事迁,影响到他们的情绪。何况古人也不会有什么钢筋水泥根本感受不到自然地问题,几乎是时时刻刻都处在自然中。
第二点,说白了也确实是闲的。
中国自古看重读书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统治者给了读书人极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福利。朝廷总把读书人供着,提供衣食让他们生活无忧。所谓“刑不上大夫”只是读书人的特权与优待的一种,甚至除了谋逆,皇帝都是不能杀读书人的,只能流放到很偏远的地方,苏东坡就是这样。一个穷秀才,保暖都无法保证,但秀才是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就凭这一点他就有了县令都很难轻视的底气和地位。
读书人的幸福生活是挣扎求存的老百姓难以想象,更是梦寐以求的。而安逸的士大夫不用操劳,也就只能风花雪月吟诗作赋了。而随手拈来、俯首即是的作诗素材,也就是大自然了。
楼主您好, 悲秋,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多数古代文人不可逾越的一个情结,是古代诗词的一个意象原型。诗歌散文的创作避免不了秋.秋展示的是自然界的转折.悲秋文学中的生命意识我认为是宣扬“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人生短暂的生命感悟,久而久之就自然形成了悲秋的文化沉淀 谢谢采纳~
古人悲秋,一个是时节的变化。秋风大作,秋雨绵绵,大多数的树都落叶了,也没有什么花可以看,满目萧索;再一个是换季引起的情绪化。古代交通不便,天冷更思念远方的亲人;怀才不遇的人,看见落叶就容易联想自己的沮丧烦闷,等等。
标题中的这句诗出自清代赵翼的《野步》:“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大概的意思是料峭的寒风催着换上了厚衣服,到附近的郊区原野去游玩。秋风最爱多管闲事了,它一来,不但把枫叶变红,还把人的头发变白了。
千百年来,伤秋悲秋之诗词歌赋文章不曾断绝,光以秋思二字做标题的就有上百首诗词。我们最为熟知的是寄托羁旅之思的两首: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风裹挟零落的叶子斑斑驳驳,撒满一地;秋雨带来气温下降,回荡着久远的气息和感怀。总之,古人悲秋,往往借景抒情,有的是叹息时间过得太快,有的是寄托对亲人的思念,有的是抒发离别的愁绪……既有自然上的对时序季节的敏感,也有自己的情感寄托,是代代文学作品积淀而成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