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为什么贬官(晏殊为什么被贬)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关于晏殊为什么贬官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晏殊为什么被贬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北宋文人

    作为文人,生活在北宋,是幸运的。

    那是一个重视人才,鼓励读书的时代,虽然到了后期社会并不安定,但是丝毫不影响文人们的发挥,一篇篇诗文隔着历史的时空传给我们,读罢让人心生神往。

    北宋重要的文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便于大家理解,附上一张“北宋文人宝塔图”。

      晏殊

      图中的每一位人都是大名鼎鼎才华横溢,先来给大家介绍塔尖上的这一位~晏殊。晏殊和范仲淹出生于同一时期,范仲淹比晏殊大两岁,但是在官场上范仲淹曾经为晏殊赏识,在晏殊身边工作过,晏殊还曾经举荐过范仲淹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

      晏殊被誉为“北宋第一神童”,成名很早,相传他五岁就能作诗。王勃九岁指出史书错误,我已经觉得不可思议了。晏殊14岁去参加科举考试,古代讲虚岁,相当于现在上初一的孩子吧,和几千人一起参加考试,毫不怯场,超常发挥,直接考中了进士。

        幸亏孟郊是唐朝人,如果生活在北宋,听到这个消息估计要晕了,因为他自己考了好多次,直到46岁才考中进士。

          晏殊才华出众,但是也曾被贬,不过,这次贬官对于北宋教育界确是个好消息,因为晏殊被贬到应天府,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这里要说明一下,明朝初期的都城也叫应天府,在今天的江苏南京,南京之所以改叫这个名字是朱元璋的意思,暗含着“顺应天意”的意思)。

    北宋的应天府有个五代十国时期留下来的书院,就叫“应天府书院”,晏殊是个读书人,被贬到应天府任知府后,大力发展书院。后来范仲淹因丧母守制于商丘,晏殊请范仲淹主持书院,他们为北宋培养了大批人才。后来晏殊回到京城做官,向皇帝举荐了范仲淹,不过后来范仲淹被贬,幸亏没有牵连到晏殊。

    范仲淹

    范仲淹是一个完美的人,他重情重义,勤奋努力,忧国忧民,后代文人提起他,无不为他竖起大拇指。不管哪个时代,拼到最后都是人品,人品好才能流芳百世,范仲淹就是人品好的那一位。

      他一直以为自己叫“朱说”,直到22岁,才知道自己竟然不姓“朱”,本姓“范”。原来在他两岁的时候,在朝中做官的父亲范墉去世。他的母亲无奈之下带他改嫁到朱家,从此,范仲淹也随了继父的姓。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后,范仲淹才明白,怪不得兄弟们经常取笑自己,原来自己是个“外人”。后来,范仲淹觉得自己必须混出个名堂来,要不然对不起九泉之下的父亲。那一年他辞别母亲,外出求学。

    宋代读书人的地位很高,普通百姓要想改变命运,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范仲淹没什么钱,读书时候每天煮小米粥果腹,他等粥放凉凝固结成块后,将之分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再吃点咸菜,就很满足了,他学习非常刻苦,五年没有脱过衣服睡觉,总是睡一会就爬起来读书,有时候困了,还给自己浇一头冷水,清醒下。

      据说,有一次宋真宗赵桓路过范仲淹所在的书院,学子们争抢着去看,只有范仲淹不为所动,他觉得:自己早晚会入朝为官,见皇帝的机会的是。在自己27岁那年,中了进士。他清正廉明,到哪里都会受到百姓的称赞。无论看到哪个官员搜刮民财,他都会毫不留情上书皇帝,因此他也得罪了不少的人。和刘禹锡一样,他也是被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贬。《岳阳楼记》就是范仲淹的代表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些句子成为了后世文人的座右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种精神一直都在范仲淹身上闪光。

  欧阳修

  晏殊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考官,还为北宋文坛发现了一个大人才~欧阳修。

  晏殊擅长写词,欧阳修擅长写文。

    欧阳修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和母亲一起投奔叔叔。叔叔家并不富裕,但是叔叔十分重视欧阳修的学习,尽力让他多读书。欧阳修十岁时候,从邻居家得到一本《昌黎先生集》,就是韩愈的文集,这本书让他大开眼界,可以说,韩愈对欧阳修的影响是终生的。欧阳修后来成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

    欧阳修比晏殊小16岁,他出道的时候,晏殊已经名满天下了。

    欧阳修前面参加了两次科举考试,都意外落榜。第三次时,欧阳修充满信心,认为自己肯定能中状元,他甚至提前给自己做了一身状元服,准备到皇帝面前好好表现。不过人真不能太高调,这京城考试还没开始呢,就这样招摇,容易招来嫉妒啊。结果,欧阳修没有考中状元,不过却轻松考中了进士。后来晏殊说,欧阳修未能夺魁,与他锋芒毕露有很大的关系。欧阳修考中进士后就拜晏殊为老师。

    晏殊崇尚道家文化,不喜欢与人一争高低,无欲无求,人称“太平宰相”。欧阳修耿直,年轻时候喜欢与人争论长短,晏殊保守,崇尚清静简单的生活,所以俩人的性格显得格格不入。欧阳修经常在众人面前和老师争论,这让晏殊感到非常尴尬,所以后期两人很少来往了。

  不过欧阳修和范仲淹一直都是好朋友,范仲淹主张变法,欧阳修一直支持范仲淹,所以他也成了保守派的“眼中钉”。最后范仲淹被贬到邓州,欧阳修被贬到滁州。于是《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同时诞生了,两篇名作,虽然内容不同,但是都表达了作者高尚的思想境界。

    有人说,欧阳修是“北宋文坛盟主”,欧阳修中了进士后,到洛阳做官,当时他的上司是钱惟演,在钱惟演眼中,欧阳修是个大才子,可不能亏待了。当时欧阳修和梅尧臣等几个有才华的年轻人天天游山玩水,根本不用太努力工作。正是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下,欧阳修每天读书,写文章,会朋友,过得不亦乐乎

  有一次,几个年轻的小伙伴去嵩山玩,傍晚突然下起了雪,几个人正在担心回不去要被领导责怪,结果钱惟演派人来了,还给他们带来了食物。来人告诉他们:“钱大人说了,府里也没什么事。哥儿几个不用着急回去。”多好的上司啊,真是让人羡慕。钱惟演用自己的“溺爱”成就了一位北宋文坛盟主。

《卖油翁》这篇文言文讲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是欧阳修晚年的作品。

  欧阳修的一生中不但教出了一个优秀的学生——曾巩,还发现,提携了“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苏轼

      苏洵曾应进士不第,归而穷六经百家之说,致力于古文写作,同时努力培养自己的两个儿子。1056年,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进京赶考,第二年,苏轼和苏辙双双登科,一时传为佳话

      大家想必都读过《三字经》,书中有几句讲的就是苏洵的故事。“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三字经》中的这几句也是在告诫同学们应该把握住大好时光发奋读书,以免将来后悔。

      苏轼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主考官正好是欧阳修。欧阳修看到苏轼的文章,赞不绝口。欧阳修翻过来掉过去看了好几遍,猜测这篇文章是自己的学生曾巩写的,他怕把状元给了自己的学生容易落人口实,所以另外找了一篇作为状元的文章,金榜公布时,真相大白,欧阳修特别后悔,就这样,苏轼和状元失之交臂

欧阳修曾经对梅尧臣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意思是:苏轼的文章写得太好了,我应该让他高出一头。后来欧阳修给了苏家父子和自己的学生曾巩很多帮助。

     

       

 

   

晏殊的一生是否圆满?他在官场上三起三落的原因是什么?

我认为晏殊这一生还是比较圆满的,他虽然遭遇了贬官,但是他还是算得上是一个人生赢家。晏殊是一个比较有天赋的人,他虽然出身平民,但是他是神童,而且还有他岳父和皇帝的赏识。

而且在历史上还有官晏殊出生的特殊传说,说她在出生的时候,有一只白鹤在晏家的屋顶上飞来飞去,有人就想用弓箭去射这只白鹤,但是怎么样都射不着,突然惊雷落下,在人们吃惊的时候,晏殊就出生了,而白鹤却不见了踪影,人们就认为晏殊就是这个白鹤,所以对他进行了神化。在宋史上就记载了他在七岁的时候就可以写文章了,是当时有名的才子,在13岁的时候,他就遇见了他的岳父,然后就一路提携他,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晏殊,还教授了晏殊写作技巧并,利用自己的身份给晏殊铺路。

晏殊的第一起是他在35岁的时候就成为了疏密副史,位列大宋宰相之一,第一落是晏殊得罪了刘太后,刘太后想让张耆担任枢密使,挡了刘太后的路,所以他就被贬到了宣州。晏殊的第二起是他在天圣六年的时候被召回,朝廷担任御史中丞,在天圣九年的时候升迁为三司使主管宋朝的经济大权。第二个落是晏殊撰写的墓志铭,说李宸妃只生了一个女儿,没有生儿子,就是在说宋仁宗的来路不明,所以宋仁宗把他贬到了毫州。第三起是在1038年,晏殊再次征召回京,担任御史中丞,之后又出任了三司使。而晏殊的第三落也是和他撰写的墓志铭有关,因此他再次被贬,被贬到和颖州。

我还觉得晏殊人生比较圆满,是因为他虽然被贬,但是他也在被贬之后不久,重新被授以重任,而且被贬之地也不是特别的荒僻的地方,并且在晏殊生病以后,宋仁宗还把他安排回了开封疗养,给了他如同宰相的待遇,我觉得这对于身为臣子的晏殊来说,真的是无上的荣耀了!

《清平乐》中,同样被贬谪,晏殊和范仲淹有哪些区别?

晏殊离开京城是因为大臣们弹劾晏殊当年阻止赵祯认生母一事,范仲淹是因为自己推行新政。这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范仲淹和晏殊都是属于赵祯的宠臣,也算得上是当时朝廷中的能臣,两人的官职也非常显赫。不过两人的个性还是有所区别。范仲淹为人耿直,一心匡扶正义,为赵祯推行新政,但是晏殊却极为隐忍,事事从大局考虑,为赵祯着想。两人被贬谪也是赵祯的无奈之举。当时朝政上的政党并不统一,晏殊和范仲淹因为身居高位一直被人构陷。

晏殊因为当年阻止赵祯认自己的生母,遭到了群众的攻击。大臣们觉得这些年赵祯的后宫不睦,膝下子嗣稀少,民间灾祸不断,这些种种的不幸都是因为赵祯当年愧对自己的生母所致,而晏殊就是这一事件最主要的推手,因为晏殊的一再阻挠,赵祯才没能尽孝,而赵祯身为官家,大臣们自然是不敢责备的,因此矛头都被集中在了晏殊的身上。尤其是当时八大王死后留下的遗言,激起了群臣的愤怒,赵祯为了保全晏殊,最终决定了将晏殊贬谪出京。

范仲淹遭到贬谪却是因为自己的鲁莽冲动和正直冒进。当时大宋的冗官问题非常的严重,因为大量冗官的存在,朝廷的财政开支增加了不少,而底下的官员却并非都是干实事的人,经常沽名钓誉,互相推诿。赵祯深感冗官问题的严重性,便让范仲淹等人推进裁撤冗官的举措。后期冗官问题得到了改善,但是朝政上的争议之声也越来越大,赵祯便想要将新政先放一放,但是范仲淹却一直坚持推行新政,此举遭到了赵祯和朝臣的反对,最终范仲淹被贬出京。

其实范仲淹和晏殊都是正直之人,两人的不幸遭遇都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动了某些人的奶酪。官家将他们贬谪出京,也实属无奈之举,并非有意为之。

电视剧《清平乐》中晏殊主动被贬有什么深意?

大家好,我是倾情,很高兴在这里回答这个问题。晏殊神童出身,北宋名相,曾提拔“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苏轼”等人。可以说智商情商都在线。剧中晏殊在众朝臣面前殴打侍从,显然是故意的,简单说就是“宫斗”导致的结果,他此举就是给太后刘娥一个贬自己离京的借口在张耆一事情上,晏殊直言进谏,得罪了太后刘娥。所以说就算晏殊不故意殴打侍从,刘娥是肯定会找别的理由来惩罚晏殊的。再加上皇帝宋仁宗闹出要见生母之事,晏殊作为皇帝老师,是要担责任的。晏殊也清楚当时朝堂局势,皇帝无权,刘娥掌实权。

晏殊心想倒不如自己送去一个台阶给刘娥,既保住了自己,又讨好了刘娥。同时也让刘娥看清自己的立场处于中立,而非宋仁宗心腹。另外,以晏殊的学识,不难看出未来几年内,宋仁宗是肯定会夺权的,因为他相信自己教出的学生是有大胸怀的。所以说主动请罪,贬的地方不至于太偏,可以修身养性,以待宋仁宗掌握实权,在大展宏图

宋仁宗从八贤王那里得知生母是李兰惠之后,便一心觉得愧对生母,想要给她一个名分。但当时朝局,宋仁宗无实权,接李兰惠回宫,两宫并立,是不可为之事。刘娥有意要贬晏殊,皇帝若是阻碍刘娥贬晏殊,也是不可为之事。所以晏殊此举是在告诫宋仁宗时机目前没有话语权,要等到时机。

晏殊临走之前对宋仁宗说:“太后罚的是狂傲浮躁,而不是直言进谏”。也是意在告诉宋仁宗不可迁怒于太后刘娥。晏殊在他初为帝师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今天了吧,也难怪他能提前预知要收拾行李。晏殊面对此状况,没有与太后刘娥针锋相对,而是选择避其锋芒,主动请贬。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大概晏殊做到了。没有局限于当时被贬的失意,而是看的比较远,换句话说就是格局大。他在等机会,再次登上朝堂,大展抱负。也确实如他所愿,再次回京,邀范仲淹授课,大力扶持应天书院,培养出许多人才。这些人才写出的诗词歌赋,那都是我们高中时候的回忆。

很高兴今天在百度知道给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也欢迎大家在这里和我一起讨论。

同样是被贬黜,电视剧《清平乐》中晏殊和范仲淹有何不同?

《清平乐》中,晏殊和范仲淹是两个大佬,晏殊是“帝师”,也是范仲淹的老师。

两个大佬都有被贬的经历,晏殊与其说是被贬,不如说是“找贬”,他是心甘情愿的,而范仲淹是真的被贬。两相对比,晏殊要高明得多。

晏殊有两次被贬。

第一次,刘太后想立张耆为枢密使,晏殊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刘太后很生气,准备惩治他。晏殊预感到了一丝危险,为了尽早脱身,他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好戏。

这天上朝,有个小吏过来传话,晏殊不问青红皂白,上去按住小吏一顿暴揍,把小吏打掉了两颗门牙,很快这事传遍了朝野上下

第二天,御史弹劾了晏殊,宋仁宗虽极不情愿贬斥晏殊,但迫于各方压力,只得下旨将晏殊贬到了南京。

电视剧中的晏殊,收到了遭贬的圣旨之后,内心淡然,他手持酒壶,踏入雨中,一边淋着雨,一边喝着酒,一边吟着诗,十分任性。

晏殊远离了政治漩涡,成功躲避了风险。他到了南京之后,创办了应天书院,帮助仁宗网罗到了一大批人才,其中最优秀的人才便是范仲淹。

第二次被贬是在刘太后葬礼上,八大王公开指责刘太后毒死了宋仁宗的生母李妃,宋仁宗陷入了两难境地,骑虎难下

要是承认了,那么刘太后的一切要被全盘否定,她要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万劫不复,虽然宋仁宗报了仇雪了恨,心里畅快了,但这么做,无疑带来一场政治地震,牵涉面甚广,影响太大,说不定动摇了大宋的根基。

并且,刘太后是有历史功绩的,她垂帘听政的这些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况且还是她亲手把宋仁宗扶上了皇位,帮助他巩固了江山,宋仁宗否定了刘太后,就等于否定了自己。

然而,要是不清算刘太后,又会给宋仁宗带来不孝的骂名,宋仁宗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恰在这时,晏殊站了出来,他主动请罪,坦白是他欺骗了宋仁宗生母的事实,并组织了开棺验尸,证明李妃不是被毒死的,而是自然死亡的,从而晏殊成了替罪羊,二次遭贬。

由此可见,晏殊两次被贬,都是心甘情愿的,一心替皇帝着想,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保全皇家利益,晏殊是聪明的,彰显了一个成熟政治家的睿智和大度。

相比来说,范仲淹的太耿直了。

范仲淹的被贬,是因为废后。郭皇后与两位妃子争风吃醋,结果郭皇后误伤了仁宗,仁宗本来就极不喜欢刘太后安排的皇后,于是小题大做借题发挥,借着这件事,要废掉郭皇后。

结果,范仲淹率领一批大臣,范言直谏,跪在殿外不肯起来,坚决反对废后,扬言此举乃昏君之所为,仁宗一生气,就把范仲淹贬到了地方。

范仲淹此举不够成熟,他没弄懂皇帝的心思,仁宗一直身处刘太后阴影之下,刘太后死了之后,他急于摆脱这个阴影,而后宫之首的郭皇后无疑是最大的障碍,必须清除。

同样是被贬,范仲淹和晏殊的心态不一样,晏殊的心态是坦然地,而范仲淹是悲愤的。从这可以看出二人截然不同的性格,晏殊随遇而安,淡泊名利;而范仲淹虽然自诩淡泊名利,实际上他根本放不下。

古代著名被贬官的文人及其贬官历程

王维

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

生平:据考证,乃开元九年(721年)状元,时年21岁。

王维开元九年春天中状元后,即解褐为太乐丞,开始了仕宦生涯。

随即因为署中伶人舞黄狮子犯禁,受了牵连而谪为济州司法参军。当年秋天便离开京城,赴济州任。济州在今山东荏平西南,王维在那里度过了四年多的光阴。

开元十四年(726年)春天辞去司法参军之职,离开济州。

开元十七年(729年)赴长安,在长安又闲居了几年。初到长安,他即开始从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习顿教,结识了诗人孟浩然。

虽则王维劝孟浩然归旧庐隐居,但他自己的求仕之心并未完全死灭,或者因名臣执政,复又求仕。闲居长安时,即他34岁那年,赴洛阳,献诗中书令张九龄,希求汲引,随后便隐于嵩山。次年他便拜右拾遗,又为朝官,做了两年右拾遗,又为监察御史.

40岁时,迁殿中传御史。

进入中年,此后或隐或官,所为官为左补阙、库部即中,品阶虽稍高了点,但仍为侍从闲官,总不得意,这样又过了10年。

王维50岁时,丁母忧,离朝屏居辋川,服满后,又做了几年的文部郎中。进一步使他仕途失意的,是安史之乱中曾陷于叛军中,得罪了唐王朝。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安禄山叛军陷潼关,随之攻入长安,玄宗仓皇逃往四川,王维没来得及逃走而被俘。

至德二年(757年)九、十月,唐军相继收复长安、洛阳,王维与其他陷贱之官,均被收系狱中,随后押到长安。

王维已57岁,接近暮年了,接太子中允不久,加集贤殿学士,后又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

上元元年(760年)夏,60岁的王维转尚书右丞,这是他一生所任官职中最高的官阶,也是最后所任之职,只任了一年,第二年七月便去世了,所以后世称他为王右丞。

苏轼

苏轼在二十岁前一直在故乡眉山专心学习。仁宗嘉枯元年(公元1056年),他同其弟苏辙在父亲的陪伴下初次离开眉山,并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年顺利地考上预备考试的两兄弟,又一起参加第二年春季的科举,苏轼一举进士及第,欧阳修当时拨摺后进的爱心。后来,苏轼及苏辙均拜欧阳修为师苏轼、苏辙二人在恩师欧阳修推荐下参加制科考试,这一年举行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谦科的考试。苏轼以三等、苏辙以四等的成绩分别考中人选。制科的成绩分为五等考核,在宋朝尚无以一、二等的成绩考中之例,通常都以三等为最高分

嘉佑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府判官事,也就是知府的助理官,相当于副知府。

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冬,凤翔的任期届满后,苏轼迫不及待地奔回了父亲及弟弟居住的都城开封熙宁元年,神宗即位,服满了丧期的苏轼离开故乡。翌年,出任监官浩院(掌管官吏辞令书的官)。轼的政治思想较为保守,他虽不满当时的社会现状,但也不完全支持王安石的改革思想,,诬告苏轼贩卖私盐。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年方三十六岁的苏轼见变法大局已定,反对也没有用,并且他也不愿意陷人宗派斗争的旋涡中,便请调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轼自愿调任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县),那儿离苏辙任职的济南很近。他在密州也作了许多烩炙人口的文学名作,如《超然台记》、《水调歌头中秋怀子由》、《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后来被调任到徐州(今江苏省铜山县)、湖州(今浙江省吴兴县)。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在他移任湖州的第三个月,有一天,突然闯进一位朝廷钦差,不容分说便把他捉拿进京,原来是一群和苏轼有嫌隙的御史,为了讨好王安石,便指称他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并请皇上下令司法官员判他的罪。不久,苏轼就被送人狱中,这就是著名的 "乌台诗案"。

作了不少诗讽刺新法,对苏轼的审问进行了一百多天,苏轼的政敌李定等人,千方百计罗织罪名,妄图把苏轼置于死地,他们的卑鄙行为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只定了苏轼 "讥讽政事"之罪。是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神宗皇帝判他流放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苏轼终于免于一死。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亲自在东坡开荒种地,所以便对这个曾经长满荒草的地方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赞扬这东坡如同山石般坎坷坚硬的道路,要自己也必须不避艰险、乐观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行。

元丰七年,神宗下令苏轼离开黄州,改授汝州(今河南省汝南县)团练副使。

元丰七年,苏轼四十九岁时,宋神宗为他恢复名誉,任为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县)知事,仅十余日,又受朝廷之召出任礼部郎中。这年腊月调回京都开封,任起居舍人。

第二年,苏轼晋升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语,同时兼任侍读

集宋朝理学之大成的程颐领导的洛党相苏轼等人的蜀党势不两立,朔党夹杂其间,也纠缠不清,派阀之争愈演愈烈,甚至涉及到对私事的诽谤。

元枯四年,苏轼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便请调转任杭州叶知事,

苏轼在知事任内修筑了与白居易的白堤齐名的西湖苏堤。元佑六年又奉召出任翰林学士承旨,并兼任侍读,但是遭到作风激进的朔党的排斥,不到几个月又被调任颖洲(今安徽省阜阳市)知事而离开朝廷,次年转任扬州(江苏省扬州市)知事。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九月,苏轼又被召回朝廷,出任兵部尚书,十一月晋升为礼部尚书,这是苏轼从政以来的最高职位。

元枯八年九月,苏轼出任定州(今河北省定县)知事

绍圣元年(公元1094)四月,五十九岁的苏轼被指称诽谤朝廷,贬为岭外英州(广东省英德县)知事,六月,在转任英州的途中义受命流放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市)。

苏轼竟被放逐到有天涯海角之称的儋州。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哲宗崩逝,徽宗即位,大赦天下,皇太后向氏摄政,试图促成新旧两派的和解。五月,苏轼被赦免了流放海外之罪,并被提举为成都玉局观。

六月渡过琼州海峡返北,月在悍江边时,他吟诵道:"我心本如此,月满江不湍。"

因旅途劳顿早已染病在身。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六月,苏轼卧病常州,七月二十八日,苏轼逝世,一代才子就此陨落,死时六十六岁。

柳宗元

贞元九年(793年)春,20岁的柳宗元考中进土,同时中进土的还有他的好友刘禹锡。贞元十二年(796年)柳宗元任秘书省校书郎,算是步入官场--贞元十七年(801年),柳宗元调为蓝田尉,两年后又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时年31岁,与韩愈同官,官阶虽低,但职权并不下于御史,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王叔文、王(亻丕)的永贞革新,虽只有半年时间便宣告失败,但却是一次震动全国的进步运动,所实行的措施,打击了当时专横跋扈的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利国利民,顺应了历史的发展

王叔文、王(亻丕)的永贞革新,虽只有半年时间便宣告失败,但却是一次震动全国的进步运动,所实行的措施,打击了当时专横跋扈的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利国利民,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柳宗元与好友刘禹锡是这场革新的核心人物,被称为“二王刘柳”--------,“二王刘柳”和其他革新派人土都随即被贬。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这次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七人,所以史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由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永州之贬,一贬就是10年,这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转折。在京城时,他直接从事革新活动,到永州后,他的斗争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788文著书,《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柳宗元与刘禹锡等被召回京。但并未被重用,由于武元衡等人的仇视,他们二月到长安,三月便宣布改贬。柳宗元改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刺史,刘禹锡为播州刺史,,柳宗元想到播州比柳州还要艰苦,刘禹锡还有80多岁的老母随身奉养,便几次上书给朝廷,要求与刘禹锡互换。

后来因有人帮忙,刘禹锡改贬连州,柳宗元才动身向柳州。他还是决心利用刺史的有限权力,在这个局部地区继续实行改革,为当地民众做些好事9((制订了一套释放奴婢的办法nn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举办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兴办学堂,推广医学,并使从不敢动土打井的柳州,接连打了好几眼井,解决饮水问题。开垦的荒地nn重视植树造林)====裴度与柳宗元同系河东人,元和十四年宪宗因受尊号实行大赦,经裴度说情,宪宗才同意召回柳宗元。然而为时已晚,诏书未到柳州,柳宗元便怀着一腔悲愤离开了人间,当时年仅47岁。临死前,柳宗元写信给好友刘禹锡,并将自己的遗稿留交给他。后来刘禹锡编成《柳宗元集》。

柳宗元诗,绝大部分是贬官永州以后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他的叙事诗文笔质朴,描写生动,寓言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抒情诗更善于用清新峻爽的文笔,委婉深曲地抒写自己的心情,《黔之驴》、《永某氏之鼠》\\《封建论》是柳宗元最著名的政治论文。。《六逆论》、《晋问》等政论文,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世袭特权

白居易

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逝世10年,杜甫也去世2年。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他因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9岁便能够辨别声韵,加之家庭和社会给予他很大的刺激和督促,他青少年时代读书特别刻苦。后来忆及当时读书情况,他说:“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少年时代又曾经过颠沛流离的避难生活,对社会各方面都有所了解。这些原因,造就了白居易这位杰出的诗人。

他27岁方从乡试,次年为宣州刺史崔衍所赏识,送往长安应试,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以第四名及进士第,31岁时,试书判拔萃科,与元稹等同时及第,与元稹相识,从此成为莫逆之交。在32岁那年春,白居易被授校书郎,算是步入了仕途,33岁时自洛阳徙家于秦,卜居渭上,距长安约百里,到35岁时,罢校书郎,随后又授周至县尉。次年,他由周至县尉调充进士考官,补集贤院校理。这年冬季,授翰林学士,就在授翰林学上这一年前后,娶杨虞卿从妹为妻,元和三年(808年)拜左拾遗。

当时任宰相的李吉甫对指斥朝政的牛僧孺等人不满,或黜或贬。初任拾遗的白居易上《论制科人状》,极言不当任意贬黜,因此得罪了李吉甫及其子李德裕,不幸陷入当时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在此后几十年的牛李党争中,白居易始终为李德裕所排挤,由此决定了他一生仕途不顺利。他任拾遗期间,克尽职守,屡陈时政,难免使得皇上或权臣不满

元和九年(814年)冬,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后因上疏请急捕刺武元衡者,为宰相所恶,被贬为州刺史,又为中书舍人王涯所谗,追诏再贬为江州司马,在江州,他自称为“天涯沦落人”,以游历山水、作诗为事,慕起陶渊明来,希望作个隐逸诗人,并转而事佛,企图从佛教中求得解脱.

白居易在江州四年,后移忠州,元和十五年召还。宪宗崩,穆宗继位,授中书舍人,后又拜尚书主客郎中,知制诰,加朝散大夫,转上柱国..当时朋党之争仍很激烈,他不但不能有什么作为,而且“终日多忧惕”,惊叹“高有罾缴忧,下有陷阱虞”。很快又感到失望。他恐再遭权幸谗害,不敢久留朝中,便请求外任,于长庆二年(822年)出为杭州刺史,避开了朋党残酷倾轧的朝廷----为了逃避现实,自我麻醉。他还进一步从佛教中寻找精神倚托,寻求解脱之法,用佛家消极出世思想麻醉、安慰自己。

虽则消极、蓄妓、耽酒、信佛,但在杭州刺史任上,他政绩斐然,关心民间疾苦,最为人称道的是修筑杭州湖堤蓄水灌田。人们为了怀念他,名所筑之堤为“白堤”,此外,还浚城中六井,以供市民饮用。

长庆四年(824年)五月,在杭州任期满。除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穷苦)

第二年,他除苏州刺史,在苏州刺史任上只一年多,便因病免郡事。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刘、白二人结伴归洛阳。一年后,白居易又转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58岁那年,即大和三年(829年)春,白居易称病,免归,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从此不复出,后除河南尹,寻以病免,64岁那年,除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因心境消极和健康原因,他不愿再为官了。60岁时,儿子阿崔夭折,这对诗人又是一打击,73岁时,曾施家财开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揖。卒年75岁。

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琵琶引》,居易其他诗歌中,价值很高、为人称道的是前期所作的那些讽谕诗,尤以《秦中吟》和《新乐府》.,,.《长恨歌》,《重赋》。”《轻肥》,《伤友》《卖炭翁》、《杜陵叟》、《缭绫》、《新丰折臂翁》

刘禹锡

刘禹锡 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

后来在政治上不得意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

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皇帝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王昌龄为开元十五年的(727年)进士。王昌龄进土及第后,补秘书省校书郎。校书郎自古由文学之士充任,为当世所重,所以学者称校书之所为志氏之藏室、道家之蓬莱山。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

他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被贬岭南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即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与孟浩然、李白这样当时第一流的诗人相见,对王昌龄来说,自是一大乐事,可惜与孟浩然一见,竟成永诀,与李白相见,又都在贬途。当时李白正流放夜郎。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与名诗人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

《詹才子传》说他“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看来这位诗人屡次遭贬斥,仕途极不顺利。

王昌龄后来连龙标尉这样一小小的职务也没能保住,离任而去,迂回至毫州,竟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出塞》《从军行》《长信秋词》、《西宫春怨》《闺怨》、《采莲曲》《芙蓉楼送辛渐》 。

关于晏殊为什么贬官和晏殊为什么被贬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