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春行即兴》李华哪个朝代,以及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春行即兴
唐代: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译文:
宜阳城外,长满了繁盛的野草,连绵不绝,山涧溪水向东流去,复又折回向西。
春山之中,树木繁茂芬芳,然空无一人,花儿自开自落,一路上鸟儿空自鸣啼。
注释:
宜阳:古县名,在今河南省福昌县附近,在唐代是个重要的游览去处,著名的连昌宫就建在这里。
芳树、春山:这两句互文见义,即春山之芳树。
赏析:
宜阳,古县名,唐代时改称福昌,在今河南福昌附近。这首诗是诗人即兴之作,描写春天行走于宜阳附近时所见景色,于内心有所感触而激发诗兴。
开篇以“宜阳城下”点明地点,以“草萋萋”点明时节。暮春之时,正在野外赶路,忽然间感到小路愈来愈窄,路边萋萋芳草铺染开片片翠绿,眼前一片盎然春意,诗人不由得缓下步伐,抬头一望,原来已到宜阳城下。在这里,诗人通过地点和时令写“春行”所见之景象,为“寄兴”埋下伏顺着小路,只见涧水迂回曲折,时东时西,其澄清之色与潺湲之声给人以愉悦之感。芳草和涧水,一是静景,一是动景,相映成趣,表现出自然景色的勃勃生机。同时,涧水源自山间清泉,表明宜阳乃傍山之城,景色便更是非同一般。正当诗人陶醉于这浓郁春意之时,忽然看见树上花瓣随风飘落,听见山间鸟儿婉啭啼鸣,花落是动态,鸟啼是声响,在“一路”、“无人”的情形下,这动态和声响实际上更衬托出幽静的氛围。一个“自”,一个“空”,见出寂静中的悠闲自得。如同隋代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以动写静,尤具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从“城下”写到“涧水”再到“春山一路”,使“春行”之题具体化,随着春草、碧涧、落花、啼鸟的相继出现,也使人同样感受到诗人行路途中移步换景之妙。
《春行寄兴》古诗的拼音是:
宜阳城下草萋萋,【yí yáng chéng xià cǎo qī qī 】
涧水东流复向西。【jiàn shuǐ dōng liú fù xiàng xī 】
芳树无人花自落,【fāng shù wú rén huā zì luò 】
春山一路鸟空啼。【chūn shān yī lù niǎo kōng tí 】
解析:
《春行即兴》是唐代诗人李华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小诗。全篇四句,都是写诗人行经宜阳时即目所见的暮春景色。在景物描写中,渗染着诗人感伤,哀愁的心情。这首诗妙在字面上毫不涉及人事,但细加品味,诗人却借描写自然景色反映了社会的动乱。正因为此诗具有感物伤时、即小见大、意境含蓄的特点,所以赢得了历代读者的喜爱。
词句注释:
⑴宜阳:古县名,在今河南省福昌县附近,在唐代是个重要的游览去处。
⑵芳树、春山:这两句互文见义,即春山之芳树。
白话译文:
宜阳城外,长满了繁盛的野草,连绵不绝,山涧溪水向东流去,复又折回向西。
春山之中,树木繁茂芬芳,然空无一人,花儿自开自落,一路上鸟儿空自鸣啼。
白话翻译:
宜阳城外,长满了繁盛的野草,连绵不绝,山涧溪水向东流去,复又折回向西
春山之中,树木繁茂芬芳,然空无一人,花儿自开自落,一路上鸟儿空自鸣啼。
原文:
《春行即兴》
【作者】李华 【朝代】唐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李华因在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然而,在安史之乱中,这里却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李华在安史乱平之后的一个春天经由宜阳,因对这些景象有所感触,产生独特的体验,写下此诗。
扩展资料
全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诗中以绿草、芳树、山泉、鸟语等宜人之景,衬托出诗人感伤、哀愁、凄凉的心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之情。
“宜阳城下草萋萋”,此诗开篇以“宜阳城下”点明地点,以“草萋萋”点明时节。暮春之时,只见大片土地荒芜,正在野外赶路,忽然间感到小路愈来愈窄,路边长满了茂盛的野草铺染开片片翠绿,眼前一片盎然春意,诗人不由得缓下步伐,抬头一望,原来已到宜阳城下。
在这里,诗人通过地点和时令写“春行”所见之景象,为“寄兴”埋下伏笔。接着,一笔便把人们的视野带到了连昌宫和女几山一带:“涧水东流复向西。”
太平时期,登上那武后、玄宗曾走过的“玉真路”,不仅可以观看“鸣流走响韵,含笑树头花”的美景,而且也会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现在,这里清冷冷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向西”了。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