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朋友对于曹刿论战为什么和曹刿论战为什么能以弱胜强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原因
①曹刿敢于进谏,鲁庄公可以听取谏言.
②曹刿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善于洋察敌情,把握有利战机.
④具有正确的战略思想,懂得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前提条件。
2、原文简介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
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3、作者简介
左丘明(前502年—前422年),姓左,名丘明(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也有说姓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历史学家。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春秋时鲁国都君庄)人。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学识渊博。
“曹刿论战”意思是曹刿作战的道理,表明文章的重点不在记叙战斗情况,而在记叙曹刿“论”战略、战术。
体现了《左传》写战争并不局限于正面的战斗场面描写,而能着眼于战争的前后左右,重在描述战争的来龙去脉和胜败的内外因素,以历史家的卓越识见,揭示其前因后果、经验教训,并且以简练形象之笔,绘声绘色地描写战争中的人物和事件的艺术特点。
在古代作战时因为缺乏有限的通讯方式所以一般是通过鼓和金作为传达命令的手段,所谓击鼓进军鸣金收兵。也就是说击鼓意味着军队冲锋进攻。
而在曹刿论战的背景长勺之战中,鲁国在兵力,装备都不占优的情况下,贸然出击和兵力装备占优的齐国军队对冲明显是不明智的。
而曹刿也选择了正确的做法——坚守阵地,以逸待劳;齐国军队已然发起了三次进攻(或者是多次进攻),兵疲马惫、无心恋战的时候,却是鲁国军队正因成功击退敌军三次进攻(或者是多次进攻)而士气大增、斗志昂扬的时候。曹刿选择这个时候击鼓进军正是击败齐军的最好时刻。
您好,《曹刿论战》这篇课文是一篇议论文,重在论述。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
因此,只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略写或不写。
这样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略结合有致,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情节紧凑。
相信大家,都曾经学过一篇课文,叫做《曹刿论战》。《曹刿论战》讲的是中国古代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长勺之战。在春秋战国时期呢,齐国兴兵讨伐鲁国,两军的大部队在长勺之地交战,这个时候鲁国兵弱。鲁庄公作决定,拼死抵抗,向众大臣需求意见,却没有一个大臣提出可行建议,此时曹刿提出来他的思路帮助鲁国取得了胜利。那么,鲁国是究竟如何获得胜利?我们还要去分析曹刿所谈的策略。
曹刿在面见鲁庄公后地向他发出了灵魂提问“何以战?”,曹刿一一反驳了鲁庄公所说的贵族支持、鬼神保佑,然后鲁庄公表示,自己在处理一切诉讼刑事事呢,均会均衡法度去处理。曹刿肯定了这一点并表示有民心的支持,全国民众一起共同对抗外敌,这是鲁国胜利的其中一个条件。同时,鲁庄公不嫌曹刿身份地位和他讨论战争的必要条件,并允许他随军出征,作战时更是听从他的指挥,让他发挥了自己的才能,成功地获得了胜利,这是取胜重要的一个原因。
而鲁国取胜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曹刿成功地利用了齐国的心理,因为在春秋时期,贵族之间的战争有着必须遵守的礼节,一方的先击鼓,另一方击鼓回应后才能派兵迎战,双方才会进行决战。而曹刿,在齐军鸣鼓后阻止了鲁国的回应打破了击鼓之后便出军的的常规思想。曹刿选择在最后齐军三次击鼓之后,率军出击,打了齐国一个措手不及。而且在齐国战败以后,鲁庄公想趁胜追击。曹刿观察好当时的情况,再下令追击,成功的大败齐军。这就是著名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因此鲁国的获胜,一方面是鲁庄公能礼贤下士,诚恳地接受意见,但最终取胜的关键是他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再加上有政治和军事才能的人才积极参与,最终打赢了这场战争。
因为《曹刿论战》这篇文章目的在于写曹刿“论战”,而不是战争经过。并通过对话突出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将曹刿和鲁庄公作对比,突出了曹刿以上两个特点和鲁庄公的目光短浅。虽然鲁庄公没有远见的才能,但是他能做到不耻下问,虚心的向曹刿请教。
文章对战前战后反映曹刿战略见解的谈话,详加叙述,因为战前是分析有无克敌制胜的条件,战后是总结以弱胜强的原因,这些都是围绕主题写的,全文自始至终突出了“论”字,使人对长勺之战的胜败得失的原因一目了然。
《曹刿论战》出自春秋左丘明的《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
节选原文: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扩展资料
作品背景
齐与鲁是春秋时期的邻国,都在今山东省,齐在东北部,鲁在西南部。公元前697年,齐襄公即位,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次年齐襄公为公孙无知所杀。
第三年春天,齐人杀死公孙无知,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君位。稍后,鲁庄公也亲自领兵护送公子纠回国争夺君位。八月鲁与齐师战于乾时,鲁军大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死公子纠。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借口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争夺齐国君位,再次兴兵攻鲁,两军战于长勺。这就是文章所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
作品评价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过:“春秋时候,鲁与齐战,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却同时是说的战略防御的原则。”
毛泽东这段精辟而深入的分析,是人们研究本篇作品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它把古人某些片断的感性认识和军事实践经验,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上升为系统的军事理论,为人们树立了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范例。
《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和《榖梁传》。
《春秋》中的文字非常简练,事件的记载很简略,但242年间诸侯攻伐、盟会、篡弑及祭祀、灾异礼俗等,都有记载。它所记鲁国十二代的世次年代,完全正确,所载日食与西方学者所著《蚀经》比较,互相符合的有30多次,足证《春秋》并非古人凭空虚撰,可以定为信史。
然而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在文字上难免有论脱增窜之类的问题。 因此后来一批文学家就开始为它作注。《春秋》最初原文仅18000多字,现存版本则只有16000多字。在语言上极为精练,遣词井然有序。
就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其中注解最好的为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榖梁赤《春秋榖梁传》。现今流传下来的只剩下左丘明《春秋左氏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刿论战
关于曹刿论战为什么和曹刿论战为什么能以弱胜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