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给各位分享古人为什么喜欢诗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古人为什么写诗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古人缺少约了方式几个人之间吟诗作词在他们看来算是一种娱乐
2.古人崇尚含蓄的表达方式,不像现代人说话很直白,往往借用诗词来表达一些东西
3.封建社会筋骨思想,诗词是哪个时代的标准文体,也是寄托某种情感的好方法
4.古人学的就是诗词,能作诗吟词在他们看来是有文化的体现是风雅的文人们所热爱的活动
个人觉得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发朋友圈。
一.古人写诗(词),其实就是那时的一种日记,现在叫写微博,还可以叫做晒心情。
在古人所的写诗(词)中,四季变换有之,登临山川有之,人生际遇有之,悲欢离合有之……“日记”写的最全的要数杜甫。我们常常把他的诗歌称为 “诗史”,说他的诗歌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这是从国家的角度讲的。但从个人角度来讲,他的诗歌是“日记”,从青年时代一直写到暮年的病危时刻,记录了他的理想、他的奋斗、他的落魄、他的遗憾。如果按现在的口味起名的话,那一定是《杜甫——最早的京漂》《杜甫升职记》《杜甫流浪 记》。其他的诗(词)人也一样。李白今天隐居,明天出山,后天在京城,在后天被贬,都有“日记”留存,成了名篇。苏轼在仕途生涯中,黄州的“日记”最精彩,一直传颂至今。
二.古人写诗(词),是科举的需要,是登龙门的需要。
在唐朝,诗歌作为科举的考试内容之一,自然引起了士子们的重视,因此写诗成了重要内容。唐朝科举考试前,有“行卷”的风气。“行卷”就是考生把自己写的诗作送给主考官阅读,以期博得青睐。考生朱庆馀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写了一首诗送给当时的已经为官的张籍。他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写下了《近试上张水部》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呈献的这首诗获得了张籍明确的回答。在《酬朱庆馀》中,他写道: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由于朱的赠诗用比体写成,所以张的答诗也是如此。在这首诗中,他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后来朱庆馀考中。
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因为诗写得好,他的诗流传广泛,影响不小,就连皇帝家的公主都诵读他的诗,后来为他参加科考夺得第一名奠定了基础。李白的诗在唐朝广为流传,就连皇帝李隆基都知晓他的大名,原因就是李白自己诗歌的广告做得好,当时的太子宾客贺知章十分赏识他的才华,因此向皇帝推荐李白,李隆基后来召李白做翰林学士。在大唐,作诗成为仕进的一条重要渠道,全唐诗的洋洋大观和科考不无关系。
三.古人写诗(词),是朋友、亲人之间交往的需要。
在众多的诗词中,有赠别、怀人等类型。这些诗词,表现了朋友之间眷恋不舍互相安慰、风雨同舟的真挚的感情。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 《春日忆李白》、李白《送友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高适《别董大》、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杜甫《月夜》、柳永《雨霖铃》透过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 我们仿佛看到离别的泪水,远去的行舟。一首诗词,胜过千言万语。诗人之间相处时间之短,见面之少,是我们现代人不可想象到。诗(词)的感情浓厚,非今人可以体会的。
四.古人写诗(词),是排遣苦闷,或者说是娱乐的一种方式。
古代诗作中也有欢乐的篇章,但绝大多数的篇目是书写怀才不遇、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被贬之后远离国都的失意、离别思乡的痛苦。古代的交通困难,通讯不便,生活条件恶劣是难以想象的。古诗中的常常出现的“寒”字,不要以为是平常的字眼,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彻骨的寒风。那时没有空调暖气,衣服保暖性也差,这是我们现代人难以体会到。诗人或居住驿馆,或居于寺庙,或居于衙宅,在风雨之夜,独对孤灯;或者春江花朝,漫步江边。思亲思家思友,各种情感 涌上心头。因此作诗成了排遣寂寞的一种方式。如甫的《春日忆李白》《望月》,张继的《枫桥夜泊》等等。宋代辛弃疾、陆游的诸多词作都是为排遣苦闷而作的。
其次,诗词写作也是娱乐的一种方式。写好的诗(词),尤其是优秀的诗作,通过亲友的传抄,流传开来,歌女以其为唱词,在宴会为那些文人雅士上演唱,有着重要的娱乐功能。如王昌龄的《从军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王维的《渭城曲》在唐朝广为传唱。宋代柳永的词流传甚广。“凡有井水处皆有柳 词”,甚至金国人都知道。这些诗(词),在当时承担了相当多的娱乐功能。
五.古人写诗(词),是为了立言,为了不朽。
儒家有“三不朽”之说,即“立功、立德、立言”。古人写诗词也是“立言”的一种。因此凡有有作为的士人都有诗集或词集流传于后世,成为他们的精 神地标。《杜工部集》《李太白集》《东坡七集》《稼轩长短句》……透过他们的诗词,他们的光辉风范书写在历史丰碑上。我们追慕先贤的品格,他们的作品激励 后人更加奋发有为,这些诗(词)蕴藏了无穷的正能量,滋养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转自中华文物网
因为古人习惯了作诗。“诗词歌赋”这种东西对于现代人来讲就相当于念经一样困难,可是对于古人来讲,那就相当于喝水一样自然。当然,指的是古代文人,不是所有人。这是一种习惯成自然的事情,想象一样中国人为何不觉得汉语难学?为何觉得英语难学?外国人为何说中文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可是中国人自己从来都不这么认为,反而觉得中文是最简单的语言。
其实这就是习惯成自然的事情罢了。对于古代文人而言,“作诗”是一项必备的基础能力。古代人读书基本上根本源动力都是为了考取功名利禄,而考取功名利禄就需要参加科举考试,而参加科举考试就得写文章。作诗和写文章有何关联?作诗就是写文章!当然,写文章并不完全是作诗,但是作诗是对凝练文字很好的一种锻炼,是古代文人必备的一项能力。
要知道,在古代人们在写字的时候,能够用一个字来表达的含义,是绝对不会写下两个字的。古代的笔墨纸砚这种东西珍贵是一个原因,另外还有原因就是古时候能够读书写字的人,都是社会的精英,没有人有功夫去花费大量的时间看别人写下的“废话”。若是写了太多废话的话,别人看一眼就丢弃了,根本不会去认真地琢磨书写者想要表达的含义。
也就是说,在古代,想要进入文人这一阶层,想要考取功名做官,“作诗”是一项基本的能力。否则就无法很好地精炼文章,无法尽量用简短的语言,精准地表述出自己想要说的信息。在这种环境下,古代人们作诗,就像现代人敲键盘一样,都成为了一种行为本能,而不会觉得“难”。
因为现在的环境和古代不一样了,人们对于诗文的热爱和需求都不一样了。我认为现在诗不流行有三方面的原因,侧重点变了、有了更好的替代、环境不同。
侧重点不同
古代对于文史的重视是远远高于理工的,而现代则是更重视科学技术。在古代,读书人的地位是很高的。当时比较优秀的读书人很多都入朝为官,他们可比现在的读书人地位高。而且那个时候文章、诗歌写得好是绝对的优势。虽然那个时候朝廷选拔官员并不是只考文章,但是文章的好坏对成绩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这样的环境下,诗词怎么可能发展不起来呢。
而且诗词这种东西并不像考题那么严肃,它既对仕途有加成,又比较的轻松。那个时候的诗词有点像现在的体育,它既对考试和以后的人生有帮助但是帮助又没那么大,如果天赋够好并且将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也能有所成就。所以诗词就成了古代读书人最喜欢的休闲方式之一。他们读诗写诗就和现代人打篮球、踢足球一样。
有了更好的替代
现在诗词对于人们的帮助已经很小很小了,就连高考语文作文都不允许写诗歌。没了那些加成,诗歌作为一种消遣手段是比较没有竞争力的,尤其是现在娱乐消遣方式这么多。
以前人们聚在一起赏赏景写写诗,现在人们聚在一起更喜欢唱唱歌、泡泡吧、打打游戏什么的。以前人们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会写写诗,现在的人能看书的都是自律的了,更多的是刷视频、追剧这些了。
环境不同
以前的人们生活状态是比较轻松、比较慢的,人们有很多闲情逸致来作诗写文。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比较的大,每个人从一生下来就背负了很多包袱。很多人每天一睁开眼就是几千块钱的房贷、车贷,这样的环境怎么可能有好诗人诞生呢。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