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关于纪昀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纪昀的官职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作者纪昀,是我国清朝的政治家、文学家。
此文讲述了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学者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之人的嘲讽,亦告诉了人物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这一道理。
全文层次分明,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叙述,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情节简单、语言简练,读来却耐人寻味。
原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
沧州南部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河中。过了十多年,寺僧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寺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
是石头的特点应该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是很荒唐吗?”大家都很信服,认为这是正确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之后,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上游寻找它。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为坑洞,越冲越深,
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里。照这样多次冲刷,石头又会多次向前翻转,不停地转动,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荒唐了;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寺僧们依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流找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扩展资料:
纪昀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以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
一生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于诗歌及骈文,长于考证训诂,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晚年内心世界日益封闭,《阅微草堂笔记》正是当时心境的产物。
清朝乾隆年间
纪昀(jǐ yún),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中期。
清代分期,有不同说法,前期、中期分界,有人认为划在雍正朝,雍正朝开始,算中期,有人认为划在乾隆朝,乾隆朝开始,算中期。无论哪种划分,纪晓岚都生活在清中期。
纪昀,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
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于诗歌及骈文,长于考证训诂。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晚年内心世界封闭,《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种心境的产物。
纪晓岚是清朝的,纪昀(1724到1805年),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清朝政治家、文学家。
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以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
纪晓岚人物生平
祖籍为应天府上元县,传其家为纪家边。明永乐二年(1404年)奉命“迁大姓实畿辅”(乾隆《献县志》),人称茶星始迁来献县,入安民里四甲籍,卜居献县城东九十里之景城镇。到纪昀,北迁已十四世。
纪氏迁献后主要从事农业,由于原来家底厚,很快成为献县富户,但比较开明。某年,遇大灾,流民甚多。纪氏舍粮放粥,招官怨被诬入狱,并令其自己出钱盖牢房,凿水井。水井凿于县城东门外,人称纪家井,解放初尚存。此后纪氏锐意读书仕进,成为书香门第。
至明末,受到农民起义的打击和清兵入关的变乱,家道中落,四散奔逃,纪昀的两位伯曾祖避乱河间,城破被杀。但稍一安定,“便勤铅椠,再理丹黄”(纪钰碑文),读书不辍。有据可考。
清雍正二年(1724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午时出生,属龙,为纪容舒次子。
雍正五年(1727年)授课于及孺爱先生,这年第一次见到父亲。
雍正八年(1730年)参加童子试,并优异的成绩得‘神童’绰号。儿时,居景城东三里之崔尔庄。十一岁随父入京,读书生云精舍。
清乾隆五年(1740年)跟邻县20岁的马氏成婚,先后有一位夫人和六房妾。
纪昀(1724年8月3日[1]-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清朝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政治家、文学家。
纪晓岚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原名纪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直隶河间府献县人,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进士。清朝乾隆时期的名臣(1724~1805年),字晓岚,清朝政治家、文学家。纪昀,字晓岚,河北献县人。
影视剧对他的刻画比较立体,留在观众心目中的纪晓岚是一个为官廉政、知识渊博、幽默风趣,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和重用,任职于清朝非常重要的官职之一礼部尚书。他的名字叫纪昀(公元1724年7月26日至公元1805年3月14日)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乡里世称文达公。
纪晓岚天资颖悟,才华过人,幼年即有过目成诵之誉,但其学识之渊博,主要还是力学不倦的结果。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
纪昀在历史上主要是个文化人物,除了纂修《四库全书》之外,他也写诗歌和骈文,他的《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重要的笔记小说集。有关他的传说,大半也与文学有关。他喜欢笑,也喜欢对对联。不过真实的纪晓岚没有电视剧里那么优秀、高尚、刚正不阿。他贪恋女色,日御六女,不然皮肤爆裂;喜爱吃肉,不吃米,最多一次吃了十来多盘猪肉,这样看来,纪晓岚可是一点也不节俭咯。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纪昀是哪个朝代的诗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纪昀的官职、纪昀是哪个朝代的诗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