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诗人为什么从杨花落尽子规啼写起,以及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从杨花落尽子规啼写起,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诗人采用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表达了作者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与对老友的思念,对老朋友被贬深表同情之意。
写杨花落,子规啼的目的是:既写景又兼点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伴随着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融情入景。
语出唐代诗人李白所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诗原文如下: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白话文释义: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龙标在这里指王昌龄,以官名作为称呼是唐以来文人中的一种风气。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
"子规”在诗中杨花指柳絮,子规又名杜鹃,在柳絮飘浮无根背景下和杜鹃凄切哀鸣的啼声中,更能表现对朋友的思念和撩人的愁思,表达对好友不幸遭遇的同情,也同时结合自身的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际遇,体现了内心的哀伤。
“杨花”即“柳絮”漂泊不定,含飘零之感,在古诗中象征离散、漂泊。“子规”即杜鹃鸟,叫声哀婉,象征凄凉离别、哀伤思归。这句的意思是:“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
诗歌的开头抓住这杨花和子规这两个意象,借景抒情,抒发诗人离别哀伤之痛。
“杨花”已落“尽”,“子规”在哀“啼”,既点名暮春的时令,又渲染了悲凉感伤的氛围,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诗人为什么从杨花落尽子规啼写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为什么从杨花落尽子规啼写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