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为什么伐齐(齐之孟尝君)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孟尝君为什么伐齐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齐之孟尝君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读《史记》之孟尝君列传

一.人物介绍及分析

孟尝君叫做田文,他的家世不错,是齐威王的孙子,他的父亲叫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的异母弟弟。

因为他的母亲只是田婴的小妾,加上田文的出生月份不好,他在长大成人之前都没有得到过父爱。

因为田文贤能,又善于招揽人才,后面他的声明便越来越大,早早的便作为相国辅佐齐潜王。

也正是因为孟尝君的名声太盛,又不停的宣扬自己的好名声,而齐潜王又是一个嫉妒贤能,自高自大的人,这导致了他们君臣并不是很对付。结果齐潜王一有点风吹草动,便会不重用孟尝君。

孟尝君则是想方设法的让自己再次位居高位,他一生相齐,离齐过好几次,甚至还参与了联合其他国家攻打齐国的事情中去。

本读者觉得,孟尝君的确有两把刷子,算是贤能之人,他礼贤下士,能够识人用人,也能听进逆耳忠言,是位很不错的领导者。这从他招纳鸡鸣狗盗,善待冯驩等故事可以看出。

不过孟尝君却也有欺世盗名的嫌疑,他气量不够,竟然因为赵人的几句嘲笑,而杀人。他容易记仇,因为秦王的不重用,而联合韩魏伐秦。他有私心,因为与齐潜王不和的缘故,甚至联合伐齐。

二.历史介绍

孟尝君的一生,流传的故事很多,有好的,有坏的,但是他的功勋作为却也真的很大,并且因为所处地位很高的缘故,做了很多轰动战国的大事。

关于孟尝君的故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来介绍,第一阶段是他成年之前,第二阶段是他辅助齐国,第三阶段是他离开齐国,第四阶段是他归齐。

(一)出生不好的不详之人

孟尝君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田婴已经有四十多个儿子了,孟尝君的母亲地位不高,是田婴的一个小妾。田文出生的时候是在五月初五,这个日子出生的孩子传言都会克死父母,所以田婴一点都不喜欢这个孩子。他对田文的母亲撂下一句话,“不要让孩子活着!”,便拂袖而去。想来田婴是很不待见,田文他们母子。

当然田文的母亲,没下的去手,她偷偷的把田文扶养成人了。可想而知,田文就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得有多么的不容易。

想来田文肯定尝透了,兄弟们的白眼,以及别人的风言风语。可能也就是这种环境下,才造就孟尝君坚毅而又礼贤下士的心境吧。

田文慢慢就长大了,在一次意外的时候,他终于见到了他的父亲田婴。田婴一看,呀!这小子怎么还活着,不是应该死了才对嘛?于是便大骂田文的母亲,责怪她为什么要让这么一个能克死父母的孩子活着。

田文一听不干了,说道,你一个父亲,不尽父亲的义务就得了,还听信迷信传言要将自己的儿子弄死,真是愚蠢。

田婴也不是傻瓜,他一听田文的说辞,知道是自己做错了,于是这件事便过去了。

田文一看自己父亲的态度,便知道田婴已经认他做儿子了,于是他便趁机展现了下自己的才能。

田文首先问了他父亲一个貌似很奇怪的问题,那就是父亲玄孙的玄孙应该怎么称呼,田婴回答说不知道。

于是田文便接着说道:“父亲你的儿孙那么多,多到你都叫不上名字了,你花了很大的价钱来养他们,可是却见都没见过他们。然而你手底下却连一个像样的谋士都没有,这是没有道理的!你看,父亲你都做齐国的相国好几年了,齐国的土地也没见有什么扩张,但是我们自己家却每年收入这么多金银,关键这些金银还都花在了,你的这些所谓的子孙身上!我觉得这是不值得的,这些钱应该用来礼遇有才能的人,才是正经事。”

田婴一听,吆,没成想我这个不招待见的儿子,有这等见识,于是便对田文另眼相看,让他负责招揽门客。

从此田文的人生,便开了挂,在田文的一系列招贤纳士的举措下,没过多久,田文门下的门客竟然达到上千人之多。

(二)招贤纳士

田婴一看,吆,看来我这个儿子还真是挺有本事的,于是便更加的看中田文。随着田文的名声越来越大,诸侯各国甚至都派人来劝谏田婴,让田文继承他的爵位,田婴也便顺其自然的答应了。

本读者读到这里一直怀疑,这是田文幕后搞得手段。一来这在古代是不常见的,通常爵位都是由嫡长子来继承的,而田文明显没有资格;二来这是人家田婴的家事,各个诸侯国得有多闲,才去管人家家事,当中肯定有利益关系。想来田文是在借别人的口,来帮自己拿到自己想要的名分,可见田文有着阴损的一面。

等到田婴一死,田文便继承了田婴的一切,成了薛公,被封为孟尝君,作为新的相国辅佐齐潜王。

孟尝君成了薛公之后,更加的重视和招揽人才,并且他对待这些门客,不会因为他的出身不好而区分对待。甚至连吃饭喝酒,都和这些门客一模一样

孟尝君的这一行为,导致他礼贤下士的名声远播各大诸侯国,而各国的人才则是纷至沓来,门人达到三千人以上。

曾经有个门客,在一次吃饭的时候,没有看到孟尝君吃的是什么饭菜,觉得孟尝君吃的比自己好,于是便愤懑的要走。孟尝君一看,呀,别误会啊!我吃的也不好啊!于是便拿过去给他看,这位门客一看傻眼了,什么,一模一样!觉得很对不住孟尝君,结果竟然自杀死了,用来赎罪。有了这件事情以后,天下的有才之士更是挤破头皮来投奔孟尝君了。

本读者读到这里,觉得挺有意思的,这食客吃的饭菜的有多差,才会愤然离席?这个门客到底受了多大的恩惠,才能以死相报?只是质疑错了吗?本读者枉自揣度,这个门客做了这件事情之后,肯定是孟尝君门下的其他门客讽刺与他来着,他羞愧难当做了傻事,而孟尝君竟然没有阻拦,可见他是想借此杨名而已。

孟尝君的门客各式各样的人物都有,有谋士,有剑客,甚至鸡鸣狗盗之徒都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来自各行各业。而孟尝君也不会说,因为他们的职业而轻视他们,毕竟有时候这些小人物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鸡鸣狗盗助脱困

话说,秦昭王听说孟尝君贤能、高义,便一心想得到孟尝君,希望孟尝君能作为秦相,来辅佐秦国。而当时,齐潜王不喜欢,正好打算派孟尝君到秦国去当使者,孟尝君于是便欢欢喜喜的来的秦国。

可是世事多变,孟尝君到了秦国之后,有人给秦王进谏说:“大王,你不能用孟尝君田文,你想啊,他是齐国的贵族,又深的齐王信任,在处理国事的时候,难免会先考虑齐国在考虑秦国,这样对秦国很不利啊?”

秦昭王一听,嗯,有点道理!不过孟尝君是人才,得妥善处理那,便囚禁了他,打算杀他。如原文所述:

读到这里,本读者觉得,秦王应该不是真的打算杀他,有可能是试验他。毕竟田文是秦王请过来了,杀了他天下人会怎么看秦王和秦国,他们肯定觉得秦王残暴,就没有人才来秦国了。第二从后面发生的事情来看,秦王并没有囚禁孟尝君,不然他的门客狗盗,怎么还能够行窃。

孟尝君一看来头不对,于是便赶紧想着逃离秦国。首先他安排狗盗去偷,已经送给秦王的狐皮大裘,转手送给秦王的宠妃。然后让秦王的宠妃,帮他给秦王说好话,好放自己会齐国。

果不其然,秦王答应了,放田文归齐。孟尝君拿到出关令牌之后,赶紧往函谷关走。可是,走到函谷关的时候,天还没亮,出不了关。于是孟尝君的门客鸡鸣,便学鸡叫,导致全城公鸡都提前开始打鸣,函谷关士卒以为天亮了,便提前开门让他们出关了。

就在他们刚出关不久,秦王便派人追来了。而孟尝君终于因为鸡鸣狗盗两人的旁门左道,才得以化险为夷

(四)为报私怨联合伐秦

孟尝君回到齐国以后,齐潜王已经意识到自己不该疏远孟尝君,于是便还让孟尝君做齐相国。

而孟尝君归齐之后,始终觉得秦王欺骗了自己,于是便联合韩、魏两国去攻打秦国,以报私仇。可是田文他们带的军饷不够,于是便向西周借粮草。

西周一看,这那是借啊,这是抢!于是西周的苏代便跟田文说:“你这么攻打秦国是不对的,这样的话,只会单单便宜韩国和魏国而已。而秦国衰弱了,韩、魏强大对齐国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田文一听,说的好有道理唉!于是便与三国商量罢兵啦。

后来又有人诬陷孟尝君试图谋反,齐潜王一听,那还了得,得收拾他!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齐潜王就准备对孟尝君动手了。这个时候,一个被孟尝君因为办事不利赶出去的门客魏子,知道了这件事。他知道孟尝君是冤枉的,于是便用自杀的方式来要求齐潜王调查清楚,在动手。齐潜王被魏子的忠义感动了,于是调查了前因后果,结果发现孟尝君真是被冤枉的。而孟尝君知道齐潜王不信任自己,便告老还乡了。

(五)为避祸劝秦伐齐

后来,秦国打算与齐国修好,于是便派吕礼相齐,然而孟尝君是主张反秦的,这对孟尝君很不利。

于是孟尝君便写信给秦国的穰候魏冉,因为孟尝君觉得魏冉在秦国的处境和自己很相似。他便将厉害关系告知魏冉,希望秦国伐齐,这样的话,吕礼就会被杀,自己又会被齐国重用。

果不其然,魏冉听从了孟尝君的建议,劝谏秦王伐齐,果然齐潜王再次重用了孟尝君。

(六)归国受封

等到齐潜王灭了宋国之后,齐潜王觉得孟尝君没有什么价值了,应该除掉他。

孟尝君知道了之后,很害怕,于是便逃到了魏国,魏王一看,这名声在外的田文来了,赶紧拜为相国。

当时燕国正在合谋联合其他诸侯国一块伐齐,孟尝君此时也正怀恨齐潜王,于是便加入了伐齐大业。

这一次伐齐,简直要了齐国的老命,不但齐潜王被杀,就连齐国都差点灭国。等到后面田单帮助齐襄王复位之后,害怕田文继续祸害齐国,便招田文归国,依然封他做孟尝君,封地还是在薛。田文,就这样最终老死在齐国。如原文所述:

三.灰子感悟

大家都夸奖孟尝君田文,说他是一个礼贤下士的有识之士,并且田文的才华横溢,就连秦昭王都想招他做秦相。由此可见,人的好名声是多么的重要,它可以让一个人,得到很好的机会

或许田文真的有礼贤下士的心思,但是他却同样也有沽名钓誉的嫌疑。从食客质疑他与门客吃的饭菜不一样,而门客刎颈相报,田文不劝,可以看出田文是在借他人之性命,来成全自己的好名声。

田文有才,却很贪名,这也就导致了,他在齐国总是与齐潜王不对付。田文,在明知潜王防范自己的情况下,依然做功高盖主之事,可见他不够聪明。

田文在离齐以后,配合五国伐齐,这一举措差点导致齐国灭亡,不知道他心中是否有愧于齐国,是否还配的上大仁大义的名声。

不过想来,田文功业确实出众,他相齐,相魏还差点相秦。关于孟尝君好士,也确实名不虚传,鸡鸣狗盗都能为他所用,门客可达三千之众。也算不愧为战国四君子之一了。

(灰子,作于二零一八年一月十四日)

《史记》之战国四君子

五国联军为什么要合力讨伐齐国

是这样的,齐国有名的卖国贼田文,也就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这个卖国贼是齐威王的孙子,后来他堂哥齐愍王要称霸天下,就看他名声挺不错也就是鸡鸣狗盗的下手几千人,号召力有的,就拜他为相国。这厮估计想要谋逆,或者不是,反正跟他脱不了干系,应该是他指使贵族田甲去劫持齐愍王,后来不成功。然后田文吓的尿的出来了,马上 跑回封地。

但是被怀疑啊,总归要等死。然后吃里爬外的狗东西,就游说各国,说老子呕心沥血为了齐国的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国君不感激不说还怀疑我。这是不人道的。于是乎各国心动了,本来大家都是王,齐愍王跟秦昭王拉了伙,搞出了一个东帝西帝的东西,说秦国是西帝,他是东帝。就将齐国的疆域划了划,事成之后,这个归你,那个归他,大家一起搞死齐国。结果把齐愍王搞死了。

孟尝君为何会被灭族?

战国四公子的名头还是很响的,毕竟孟尝君任齐相时还是很有作为的,公元前301年,联合秦,韩,魏攻楚,在垂沙大败楚军,楚国从此由盛转衰,公元前298年,联合韩,魏攻秦,秦军被击败,归还了侵占韩,魏之地。

这么看来齐国能得孟尝君这样一个“贤才”到也还算幸运,但真是这样的吗?孟尝君的本质其实是一个唯利是图,毫无道德底线,专篡权力的无耻政客罢了。

他从来就不忠诚于齐国,更不忠诚于齐王,他忠诚的只有自己的利益,孟尝君养了三千门客,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他得的只是士吗?应该还有声望吧,而“三千门客”又可以给他带来什么呢?广结朋党,上篡夺权力,下欺行霸市

孟尝君的父亲田婴也养了不少门客,田婴的为人已经很不堪了,怙势弄权,靠着齐威王的信任欺下瞒上,齐威王还将薛地赏赐给了田婴,他借着自己在齐国得势,养着众多门客的同时,还大肆敛财。

孟尝君曾经对田婴说过,“您积累下万金的财富,但门下却看不到一个贤能之士。”后来田婴让孟尝君接管了家政,但孟尝君还不如他爹,他也一样广养门客,但这些人几乎都是鸡鸣狗盗之辈,各国流放的罪犯,逐渐形成一方的黑恶势力。

他不是白养这些门客的,里面除了最常见的谋士外,还有刺客,死士,也有一地痞无赖帮他盘剥百姓,在他出任齐相期间,虽然也很有作为,但却纵容贪污,上则专主,下则专国,以专权治国,齐国虽强,但内部却十分混乱,参照今日的某国。

孟尝君为齐国宗亲,深受信赖,但他眼中却只有自己的利益,齐湣王继位后,灭宋国,统治稳定后,想要除去孟尝君,孟尝君十分惶恐逃到魏国,魏昭王让孟尝君任魏相,联合秦国,赵国,燕国攻打齐国,齐愍王在逃亡中死在了莒地。

燕国接连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孟尝君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而没有国家情怀,即便是自己的母国,威胁到既得利益时,他也能倒戈相向,对齐国而言孟尝君是国贼。

齐襄王继位后,对齐国的统治并不稳定,也不敢得罪孟尝君,仍然承认薛地是他的封地,而此时的孟尝君年事已高,齐襄王让其在薛地善终,而孟尝君一死,他的儿子们争夺继承权,齐襄王立刻联合魏国攻下了薛地,将孟尝君灭族。

为何当年五国要一起联起手来伐齐?

当武苏秦成功劝说齐王放弃攻打秦国转而攻打宋国的的时候,齐国的会被五国连起来攻打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几个国家里,齐国是最容易被其他强国觊觎的,在这一点上对比秦,楚,魏齐国存在注定的劣势。一个国家的命运肯定不只在于它顺风时会发展到什么地步,还跟于它在逆境中是否有逆风翻盘的能力。

秦、楚、魏国优势。秦国有险峻的地势,路途也不太好走。再加上秦国大部分地区在当时还未被开发,其他国家即使费尽力气打下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好处,其他国家一般也不愿主动攻击秦国。即便被列国合纵大军打的无力还手时,退守函谷关后却还是能苟活到坚持拿回上党。楚国有广袤的土地,被丢一两块也无法令它伤筋动骨。而魏国处在中原四战之地,与列国接壤。邻国可能是它的盟友,也可能是它的敌人。但是无论是哪个国家也都不愿意看着魏国被其他强国吃掉,所以必会在它需要的时候伸以援手。

齐国即无天险,领土面积也不算很大。背靠大海,和魏、楚为邻,几乎无法扩张。且齐国富裕,列国早已对齐国的富饶之地垂涎已久。不齐国可以扩张的地方主要是宋国,魏、楚却不可能容忍齐国独吞宋国。北方的燕国虽然可以攻打,但是下燕国齐国就会对赵国形成包围之势,赵国必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因此,齐国的地理特点决定了不能像其他强国一样通过战争获得大面积的土地。孟尝君虽然通过一些方式使韩国和魏国与齐国站在了一起,成就了齐国一时的霸权。然而缺点还是齐国无法获得土地。

当齐国国内的利益集团无法被满足时,孟尝君也就让他们越发无法容忍。而苏秦只要这时候把攻打宋国的好处告知齐国的掌权者们,整个齐国就会陷入巨大利益的诱惑中,根本不会去想齐国灭宋后会不会成为众矢之的。在燕国看来宋一旦被灭齐国的下一步动作就会是燕国,灭齐是自保的唯一方法;而魏国本就垂涎宋国的土地;对于赵国,河东已被秦国占领,宋国若再被齐国灭了,赵国的边防岌岌可危。韩国靠不住,、燕国自顾不暇、楚国太远,秦齐联合赵国危矣;楚国与齐国旧怨颇深;秦国早已被攻打魏国时齐国总是帮忙而恼齐甚久;

所以当几大列强几乎达成共识的情况下,韩国其实根本没有了选择的权利。最终以魏燕赵为主导,又辅以苏秦对齐国的精密布局,曾经强大到不可一世的齐国就这么灭亡了。

鸡鸣狗盗后,孟尝君率领三国大军进攻秦国,结局如何?

孟尝君曾两次率军进攻秦国,第一次以失败告终,第二次战胜了大破秦军,攻破了秦国函谷关。此举不仅震慑了当时的秦昭襄王,也使孟尝君在齐国的声望与日俱增

第一次孟尝君率领其齐、韩、魏三国大军进攻秦国函谷关之时,由于是第1次合作作战,默契度达不到,所以在第一次函谷关之战中,孟尝君率领的军队遭到了秦国的重创。第一次战争失败之后,他们并没有灰心,也没有气馁,而是向秦国发起了第二次进攻。由于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所以第二次进攻函谷关之时,几个国家配合的相当默契,一举破秦,拿下了函谷关。

这次举动让秦昭襄王甚为之恐惧,于是主动向齐国求和,还将位于山西临汾西南方向的武遂还给韩国,将封陵还给魏国。而孟尝君本人也报了与之前秦昭襄王之间的仇恨。此次战争胜利之后,孟尝军的名声逐渐升高,他的名声高度甚至使他的君主受到了威胁的地步。一个臣子一般名声达到这个地步,都会受到来自君王的打压,因为他们忌惮你们手中的权力。

果不其然,在受到孟尝军的威胁之后,齐湣王对孟尝君是百般猜忌和打压,孟尝君只能逃出齐国,来到了魏国,魏昭王让孟尝君担任宰相。之后,孟尝君作为魏国的宰相,参与策划了五国伐齐。五国伐齐后,不仅齐湣王被杀,连齐国也饱受重创。在此之后,孟尝君在齐国和魏国之间保持中立。

战国时期五国为什么征伐齐国?齐国灭亡了吗?

战国时的齐国,国力鼎盛强大,依靠海上资源煮盐垦田而富甲天下。公元前386年,田氏卿大夫田和夺取了齐国政权,史称田齐。到公元前334年齐威王田因齐在位后,齐国已经傲视中原成为超级大国,与西边强秦形成西秦东齐并肩称霸战国。如此鹤立鸡群,一骑绝尘,强大的齐国必然会四方征战扩张。公元前314年,燕国上演燕王姬哙禅让的大戏,引发内乱。齐国齐宣王田辟疆野心勃勃趁火打劫,派兵入侵燕国,杀死了燕王姬哙,子之,太子姬平。燕国差点灭国。齐国因此和燕国结仇矛盾深刻无法化解,这使燕国成为了五国征伐齐国的主要策划者和参与者。

公元前301年,齐国齐湣王田地继位后,在宰相孟尝君田文辅佐下,齐国国力更加强大。大将匡章联合韩魏二国攻占楚国垂沙城,迫使楚国向齐国称臣,割让了淮北领土。如此齐国又把楚国得罪了,楚国后来趁五国征伐齐国时,在背后捅了齐国一刀,派大将淖齿侵入齐国,最终杀死了齐湣王田地。公元前300年,齐国又插手韩国的内政,韩国世子病死,本来有公子韩几瑟继位,但是齐湣王田地不喜欢他,硬是派兵干涉强行驱逐韩几瑟,拥立亲近齐国的韩咎为世子。如此粗鲁干涉韩国内政,如果说韩国不屈辱含恨也不可能。

齐国在齐湣王田地的统治下,穷兵黔武,到处侵犯其他国家。公元前298年至296年,由于秦国强大引发了齐国的打压,齐国派大将匡章作统帅,联合韩魏联军攻破了涵谷关。秦国被迫向齐国割地求和。齐国在齐湣王田地带领下,短短五年接连向燕,秦,楚,赵开战,又灭亡了宋国。重要的是齐国还吃独食,占领了宋国后一块地也不分给赵,韩,魏三国。最终让本来跟随臣服齐国的赵,韩,魏三国离心离德。以是燕国趁机联系赵,韩,魏三国,正式组建反齐同盟。而秦国早就想彻底削弱主要的竞争对手齐国,以是也加入反齐阵营成为反齐急先锋

公元前284年,五国反齐联军正式展开行动,燕国成为主要攻击者。燕昭王拜上将乐毅为统帅出兵济西城。随后秦,赵,韩,魏也出兵攻入齐国。双方血战济西,齐国不敌齐湣王田地撤退回临淄城。乐毅率兵继续追击,齐湣王田地又惊慌失措不抵抗弃城而逃。齐军彻底崩溃。燕国部队横扫齐国七十二城,齐湣王田地狼狈逃亡莒城。不久被楚国大将淖齿所杀。此时齐国只剩下莒城,即墨二城,形势危机边缘,齐国一代人杰田单使用火牛阵,大破燕军。终于让齐国缓了口气,同时秦,赵,魏,韩四国为了各自利益,不愿意燕国灭亡齐国,以是田单收复七十二城,被封为安平君,齐国才没有灭亡。

关于孟尝君为什么伐齐和齐之孟尝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