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善怨为什么(古代怨妇诗)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关于中国古典诗歌善怨为什么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古代怨妇诗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诗可以怨是古代诗歌创作的动机

孔子说的“诗”,指《诗三百》,即后来的《诗经》;怨,孔安国的注释是“怨刺上政”,即“怨刺”统治阶级的政策。但是,“怨”不仅限于“上政”,“只要是对现实的社会生活等表示一种带有否定性的情感都属于怨”,怨即因不满现实而发泄怨情,表现出诗人内心的不平。这里孔子说的“怨”,主要是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主要指下层人民对统治者的不满、怨恨。西周后期,政治湖南,社会动荡,矛盾日益尖锐,广大的奴隶深受奴隶贵族的压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积累了无限的苦难与怨恨,通过诗来发泄内心对上层贵族的不满,讽刺奴隶主把持“上政”却“不仁”的社会,因而收录各国民歌的《国风》中怨诗最多。这与孔子“仁”的思想相一致。孔子主张施仁于民,反对暴政,“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统治者仁爱百姓,也就不会有怨恨了;但是统治者对百姓“不仁”,引发下层人的怨恨,人们就可以用诗来“怨刺上政”了。那么,“诗可以怨”是如何由诗歌功用转变为诗歌创作理论呢?一方面,《诗经》有大量的怨诗,“据统计,《诗经》的忧怨之作多达164篇,约占总篇数的54%。《国风》《小雅》是《诗经》思想、艺术的精华,怨诗所占比例更高。《国风》160首诗中有104首是怨诗,《小雅》74首诗中有怨诗54篇,《大雅》31首中有6首诗怨诗,只有《颂》没有怨诗。”

依据“怨”的内容,主要认为两类:

一是对国家政治的怨,如苛政恶吏之怨、黍离之怨、官场之怨等,如《诗经·式微》是备受劳役之苦的普通人唱出的怨歌,表达服役者对压迫者的愤恨;《黍离》是诗人感慨国家衰败、百姓流离的忧怨之作;《正月》则是批判社会黑暗,抒发政治哀怨。这些怨诗反映的是社会政治黑暗、山河破裂对人民的影响,人民在黑暗政治下过的水深火热,在国破家亡中活的颠沛流离。社会的不平造成了个人生命的不幸,他们因怨言诗,抒发自己的怨恨之情。

二是个人情感的怨,如仕途不顺之怨、游子思亲之怨、弃妇思妇之怨、现实苦难之怨等。《诗经·新台》是春秋时期卫国人讽刺卫宣公劫夺儿媳的丑恶行为,表达了齐女嫁非其人的悲哀和怨怒;《将仲子》表达对阻挠自由恋爱恶势力的不满怨情;《采薇》中的士兵在外征战多年,“靡室靡家”、“不遑合居”,反映诗人对残酷战争的怨恨。同时,诗人个人的经历与所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他更反映了当时普通社会心理的、有着深刻思想内涵的悲世之怨。

有人说中国古典爱情诗歌善怨外国诗歌善幕为什么?

这个说的就是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诗歌是文学的一个非常高的程度

所以说一个时代必然会有时代的特征

有人说中国的古典诗歌在描写爱情时往往善“怨”,而外国爱情诗重在“慕”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古代妇女地位低,讲究从一而终,男的却可以三妻四妾,一个女人要是嫁给一个薄情的男人,能不怨吗?最常见的便是诗经里的怨妇诗,实际上是对男尊女卑的控诉。其实你这里的比较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你拿中国古诗的“悲”的一面去和外国诗歌“喜”的一面作比较,本身就有失偏颇。至于外国诗“慕”的一面,当然跟一方水土和文化有关系,有些国家对爱情的表达比较直接。中国也有很多“慕”的诗歌,《关雎》《蒹葭》非常经典。

古人为什么喜欢写闺怨诗?

闺怨诗是汉族古典诗歌中一个很独特的门类,大致说来,就是写少妇、少女在闺阁中的忧愁和怨恨。这种诗,有的是女人自己写的,还有一些是男人模拟女人的口气写的。女人本身就具有诗人的气质,感情细腻,容易入诗,加上些幽怨,就更让有哀怜了。一个欢乐的女人,她身上诗的意味可能要少一点,一个感情细腻,而处境又不佳的女人,她身上诗的意味就要多一些。当她在思念自己的丈夫或者情人的时候,诗的意味就更多,更加缠绵,更加动人心弦

简述孔子诗可以怨理论在后世的发展

“诗可以怨”是诗歌功用理论,它肯定了诗歌的抒情性,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成为诗歌创作理论,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极其深远,体现在以下三点:

首先,对古代诗歌创作的影响。

古代绝大多数诗人都有抒怨之作,他们人生坎坷,命运不幸,或因国家破裂而遭受战乱,或因仕途不顺而郁郁寡欢,面对这样艰难的人生,产生了各式各样的怨情,因而以诗抒怨。古诗十九首大多怨诗,豪放的李白也有《行路难》等多篇怨诗,杜甫除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首快诗外,绝大多数诗都是怨诗,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中晚唐经安史之乱社会凋敝,日益衰落,社会矛盾尖锐,怨诗不计其数。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牧的《泊秦淮》、李商隐的《无题》等都是抒怨名作,宋、元、明、清的怨诗更换死无法统计。

其次,对其他文学体裁的影响。

“怨”这个创作动机也扩展到其他文学体裁领域。宋词情感强烈,不管是柳永抒情意味浓厚的爱情词,还是苏轼、辛弃疾的咏物词、咏史词、送别词等,都多抒怨之作,一如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怨时间之易逝。明代陈洪绶评点戏曲《娇红记》时提出“怨谱”说,他总结这部悲剧说“泪山血海,到此滴滴归源;昔人谓诗人善怨,此书真古今一部怨谱也。”(《娇红记》第五十出《仙圆》批语),“怨谱”说从理论上精辟地概括了中国古典悲剧的民族特点,是“诗可以怨”创作理论在戏曲创作上的扩展。可见“诗可以怨”已经从单纯的诗论范畴引申到用于词曲、戏剧、小说等其他文学体裁。

最后,对文学创作理论的影响。

屈原楚辞,是“发愤抒情”,他在《九章》首篇《惜诵》开篇即言“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他在《离骚》中反复抒发自己的怨愤:“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乎民心。”因为自己不被所处世界理解和接纳,所以要“发愤抒情”。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提出“发愤著书 ”说,《史记》也同一般的官史不一样,它有明显的抒情色彩。愤是更强烈的怨,是怨的一种升华。他认为这些圣贤名人是通过“发愤”这种类似于抒怨的激励才能写出那些伟大的作品,认为发愤是文人写作的强大动力。南朝钟嵘《诗品》中有大量以怨评诗的评语,“情兼雅怨”、“文典以怨”、“怨深文倚”等经常出现;认为抒发怨是不可抑制的情感。元结论诗,强调继承《诗经》风雅的传统,发挥诗歌的规讽作用,他在《系乐府十二首序》中又说明这十二首诗的创作是为着“尽欢怨之声”,认为“尽欢怨之声着,可以上感于上,下化于下。”杜牧基本文学观点是“凡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答庄充书》),提倡“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的作品。

韩愈的“不平则鸣”论更是推动了“诗可以怨”理论的发展。他在《送孟东野序》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己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旨有弗平者乎?在这里,韩愈指人就像世间万物一样,受外界破坏失去自身平衡就会“鸣”,人因为不平而要行于言,发于声,“不平”就是心有不满,心有怨情。到了明清,“可以怨”的创作理论引入小说领域,金圣叹提出“怨毒著书”说,蒲松龄自道《聊斋志异》的创作旨趣,为“孤愤之书”。从屈原“发愤抒情”→司马迁“发愤著书”→钟嵘“以怨评诗”→元结“尽欢怨之声”→韩愈“不平则鸣”→金圣叹“怨毒著书”→蒲松龄“孤愤之书”,可以说“诗可以怨”创作理论深深的影响着各个时代的杰出文学家和批评家,无数文人的创作理念都是与“诗可以怨”一脉相承的。

以上为有关论述,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有人说中国古典爱情诗歌善怨外国爱情诗歌善幕为什么

1,每个人的观点都不一样 2,不是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