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卿来自哪个古诗词(耀卿的寓意)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给各位分享耀卿来自哪个古诗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耀卿的寓意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求《旧唐书-裴耀卿传》翻译

朋友,不是旧唐书,是新唐书额

【译文】

裴耀卿,字焕之,是宁州刺史裴守真的次子。几岁时就能写文章了。考中童子科。二十岁时任秘书省正字、相王府典签。相王要他与掾丘说、文学韦利器轮流在府中值班,以备顾问。府中称之为“学值”。相王即帝位,任裴耀卿为国子主簿,后升为长安令。长安以前有配户和市之法,百姓不堪其苦,裴耀卿到任,一切所需皆向豪富及商人索要,预先给值,杜绝了奸邪欺瞒的弊病。到他离职后,人们还思念赞扬他。

开元十三年(725),裴耀卿任济州刺史。济州是个交通要道,地广人稀。那年天子东巡,裴耀卿设置三梁十驿,科配收敛平均分摊,是东州主持供应最好的。

天子封禅回来,宿在宋州,设宴招待随从官员。皇帝心中十分高兴,对宰相张说说“:日前派使者巡视天下,观风俗,考察官吏的善恶,不能得到确实情况。现在,我去岱宗有事,怀州刺史王丘,馈饷以外没有其他的贡献,我知道他不愿意讨好求恩;魏州刺史崔沔派人安排供帐,不用锦绣,表示了俭朴,从此可以看出他的政治;济州刺史裴耀卿上书几百字,说到‘百姓如果反复被扰,那就不能算是完满成功’。我把他写的信放在座右,时时警戒。这是他爱百姓的心啊!”

不久,迁往宣州。裴耀卿到任前,这里发大水,河防被破坏。各州都不敢擅自动工。裴耀卿说:“不动工筑堤,不是至公。”于是亲自操持工程。工程未完,有诏来调动。裴耀卿怕他离开后工程受阻,没有及时宣布诏令,而抚巡则催他到职。终于,堤成,裴耀卿宣布诏令后离去。济州人为他立碑颂德。后来又任冀州刺史,入朝任户部侍郎。

开元二十年(732),信安王..奉诏讨伐契丹,命裴耀卿为副手。不久,又令裴耀卿带绢二十万匹分赐给立功的奚官,要他到各部落去颁赐。裴耀卿说“:带了财物深入寇境,不可不做防备。”于是与各部落事先约好日期,然后许多人分道同时出发,一天就分送完毕。那时,突厥及室韦果然发兵到险要处准备袭劫,而裴耀卿已完成任务回去了。

这年冬天,裴耀卿升为京兆尹。第二年秋天,连续下雨淹坏了庄稼,京师也闹饥荒。皇帝将去东都,召裴耀卿询问如何拯救百姓。裴耀卿说“:陛下既要东巡,那百司全要跟随而去,那太仓三辅以前的积储,可派重臣分道赈灾,再从东都扩充漕运,以充实关辅,关辅充实了,皇上再西还。这样,两头都顾上了。且国家的大业在于京师,但秦中地狭,收粟不多,一遇水旱,容易匮乏。以往贞观、永徽年代,拿国家俸禄的人少,每年漕运二十万石就足够了。如今国用日益增多,漕运增加了几倍,还不够供给。陛下多次巡行东都,那里积储较多。为国家长远计划,臣以为应拓广陕地运输通道,使京师常备三年的粮食,那就水旱不足忧了。现在天下应输税的人约四百万,每人出钱一百文为陕、洛的运费,另加五十文做建窖之用,分别交给司农、河南、陕州。再令租米由各地自出脚力送缴东都,从东都到陕一段,河流湍急难行。假如能开通河漕,变陆运为水运,支出可以省下上万钱。且江南的租船要等水合适才能行进,吴地船工不习惯河漕,处处停留,容易引起偷盗。希望能在河口设仓,可以收纳东来的租米,然后分官各载运入河、洛。在三门的东西各筑敖仓,从东方来的租米,存入东仓;三门地势险峻,则顺河凿山,开辟车道,运十几里,就可以送入西仓。然后慢慢运到太原仓,从黄河入渭水,就没有什么困难了。这样可节省大量费用。”天子同意他的建议,任他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转运使。

于是裴耀卿营建河阴、集津、三门的敖仓,将天下之租米由孟津沿河导引而西。三年积储了七百万石,节约运费三十万缗。有人说:“把这些钱献给皇帝,可以表明自己的功绩。”裴耀卿说“:这样做是拿国家的财产来求得个人的得宠,不可以。”奏请将这笔钱作为所司的和市钱。

明年,升任侍中。开元二十四年(736),任尚书左丞相,罢知政事,封爵赵城侯。夷州刺史杨浚犯罪判死刑,杨浚缴纳钱款后,诏令廷杖六十,流放古州。

裴耀卿上疏说:“刺史、县令与其他官吏不一样。他们为民父母,是民俗风化瞻望的对象。现在要他们裸体受鞭打,太过侮辱。刑法至于死,是天下所共识的,但一朝交给吏人,拉扯挫顿,百姓看见会生哀怜之心,这样会忘了皇上免其死之恩,而有伤心之痛,恐怕不符合尊敬官长、树立好风气的宗旨。且杂犯抵罪,没有杖刑,奏报以后三次复核,然后执行。

现在没有经过复核,杖责以后即刻流放,倘若因杖责而死,也有违宽宥的意思。

凡是大暑盛夏决杖的人,大多数会死,而秋冬决杖的,才可能活命。切盼凡是刺史、县令,所定的杖刑以及盛夏之时的杖刑一并停止,以符合陛下爱好生灵之德,对犯死罪者有再生之恩。”

这时,特进盖嘉运击破突骑施立功而回,诏令任盖嘉运为河西、陇右节度使,仍令他经营管理吐蕃。盖嘉运因新立功,每日酣宴,没有及时赴任。裴耀卿对皇帝说:“盖嘉运确实勇敢强劲,但他的言语行为,颇有夸耀骄矜之色,臣深以为忧,担心他不足以成事。现在入秋正要加强边防,时间已经不早了,该与军中的士卒相见。假若平时素不见面,虽一时有好的决断,恐怕也难调动自如,不能制胜万全。何况,兵未训练,不知礼法,士无交往,不能同心。纵使威逼而进,侥幸有功,也不是以律令出师的长久之法。

几万人的性命,全系在将军。实在是不得而已,才凿开凶门而投入战斗。如今盖嘉运朝夕沉溺于酣饮,自以为无事。

这样恐怕也不是爱人忧国的意思,不可不注意。假如不能调换将帅,那就该下诏严命,督促限期到任。”皇帝乃催促盖嘉运赴军,最后竟以无功而还。

天宝初年,进任尚书左仆射,不久改为右仆射,由李林甫代任。到任日,李林甫到本省,穿着朝服佩了剑,由博士导引,郎官唱案。礼毕,靠近裴耀卿听事,裴耀卿则穿平常衣服,由赞者主持导唱。

李林甫吃惊地说:“我的班爵与公一样,而礼数不同,为什么?”裴耀卿说:“我头晕眩,负担不了那规矩的礼服,而且,郎、博士相连而来,不是病人所相宜的。”李林甫心中颇愧。一年后,裴耀卿死,终年六十三岁。追赠太子太傅,赐谥为“文献”。儿子裴综,任吏部郎中。

第一个字是淼的诗句

1. 关于淼诗句

关于淼诗句 1.关于淼的七字诗句

1,《长干行其二》(唐)李白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去来悲如何,见少别离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北客真王公,朱衣满江中。

日暮来投宿,数朝不肯东。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自怜十五馀,颜色桃李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2,《渡河到清河作》王维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

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

回瞻旧乡国,淼漫连云霞。3,《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王维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4,《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白居易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

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

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导岷既艰远,距海无咫尺。

胡为不讫功,馀水斯委积。洞庭与青草,大小两相敌。

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

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我今尚嗟叹,禹岂不爱惜。

邈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疑此苗人顽,恃险不终役。

帝亦无奈何,留患与今昔。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

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针石。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

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疏河似翦纸,决壅同裂帛。

渗作膏腴田,蹋平鱼鳖宅。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

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5,《九江春望》白居易淼茫积水非吾土,飘泊浮萍自我身身外信缘为活计,眼前随事觅交亲。

炉烟岂异终南色,湓草宁殊渭北春。此地何妨便终老,譬如元是九江人。

6,《相和歌辞?堂堂》温庭筠钱塘岸上春如织,淼淼寒潮带晴色。淮南游客马连嘶,碧草迷人归不得。

风飘客意如吹烟,纤指殷勤伤雁弦。一曲堂堂红烛筵,金鲸泻酒如飞泉。

2.带有"淼"字的诗句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长干行其二》李白(唐)

译文

江水淼淼,昏暗无边,夫君啊你在何处?

《长干行其二》

(唐)李白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别离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北客真王公,朱衣满江中。

日暮来投宿,数朝不肯东。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馀,颜色桃李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作者简介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写诗背景

该诗从商妇望夫不归说起,一层一层,直到自怜自恨而止,抒写了她对远出经商的丈夫的挚爱和思念,凄切幽怨,缠绵感人。全诗熔叙事、状景、抒情于一炉,形象鲜明饱满,风格深沉柔婉。

3.求带有淼字的古诗词的诗句.

奔亡道中其五 李白

淼淼望湖水。

青青芦叶齐。

九江春望 白居易

淼茫积水非吾土,飘泊浮萍是我身。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孟浩然

大江分九派,淼漫成水乡。

相和歌辞·堂堂 温庭筠

钱塘岸上春如织,淼淼寒潮带晴色。

江上使风呈裴宣州耀卿 张九龄

江路与天连,风帆何淼然。

送张五諲归宣城 王维

欲归江淼淼,未到草萋萋。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王维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

中华诗词网上有很多啊,先写了这些,你有空可以自己看一下。

4.诗经里有淼字的诗句 问淼有关的诗词有哪些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唐 ·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江流浩淼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 —— 清 · 纳兰性德《送荪友》

节既秋兮天向寒,沅有漪兮湘有澜,沅湘纠合淼漫漫 —— 唐 · 李如璧《明月》

南逸浩淼际,北贫硗确中 —— 唐 · 孟郊《秋怀十五首》

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 —— 唐 · 王建《水夫谣》

淼淼望湖水 —— 唐 · 李白《奔亡道中其五》

际天东望眼,淼淼但平芜 —— 宋 · 何耕《春日》

江海淼清荡,丘陵何所如 —— 唐 · 李绅《忆登栖霞寺峰(效梁简文)》

几欲乘桴泛淼茫,世间讵着次公狂 —— 宋 · 刘克庄《和季弟韵二十首其一》

平湖淼淼莲风清,花开映日红妆明 —— 宋 · 邹登龙《采莲曲》

楚思淼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唐 · 白居易《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

扁舟水淼淼,曲岸复长塘 —— 唐 · 刘商《题山寺(一作题悟空寺)》

5.淼有关的诗词有哪些

《杂曲歌辞?长干行二首》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尚不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在巴陵。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别离多。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北客真王公,朱衣满江中。日暮来投宿,数朝不肯东。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馀,颜色桃李红。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奔亡道中五首》李白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洛阳为易水,嵩岳是燕山。

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

淼淼望湖水,青青芦叶齐。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

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

《奉同朝贤送新罗使》孟郊淼淼望远国,一萍秋海中。恩传日月外,梦在波涛东。

浪兴豁胸臆,泛程舟虚空。既兹吟仗信,亦以难私躬。

实怪赏不足,异鲜悦多丛。安危所系重,征役谁能穷。

彼俗媚文史,圣朝富才雄。送行数百首,各以铿奇工。

冗隶窃抽韵,孤属思将同。《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孟郊淼淼霅寺前,白苹多清风。

昔游诗会满,今游诗会空。孤吟玉凄恻,远思景蒙笼。

杼山砖塔禅,竟陵广宵翁。饶彼草木声,仿佛闻馀聪。

因君寄数句,遍为书其丛。追吟当时说,来者实不穷。

江调难再得,京尘徒满躬。送君溪鸳鸯,彩色双飞东。

东多高静乡,芳宅冬亦崇。手自撷甘旨,供养欢冲融。

待我遂前心,收拾使有终。不然洛岸亭,归死为大同。

《送高适弟耽归临淮作》王维少年客淮泗,落魄居下邳。遨游向燕赵,结客过临淄。

山东诸侯国,迎送纷交驰。自尔厌游侠,闭户方垂帷。

深明戴家礼,颇学毛公诗。备知经济道,高卧陶唐时。

圣主诏天下,贤人不得遗。公吏奉纁组,安车去茅茨。

君王苍龙阙,九门十二逵。群公朝谒罢,冠剑下丹墀。

野鹤终踉跄,威凤徒参差。或问理人术,但致还山词。

天书降北阙,赐帛归东菑。都门谢亲故,行路日逶迟。

孤帆万里外,淼漫将何之。江天海陵郡,云日淮南祠。

杳冥沧洲上,荡漭无人知。纬萧或卖药,出处安能期。

《渡河到清河作》王维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回瞻旧乡国,淼漫连云霞。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王维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白居易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

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

导岷既艰远,距海无咫尺。胡为不讫功,馀水斯委积。

洞庭与青草,大小两相敌。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叹,禹岂不爱惜。邈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

疑此苗人顽,恃险不终役。帝亦无奈何,留患与今昔。

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针石。

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疏河似翦纸,决壅同裂帛。渗作膏腴田,蹋平鱼鳖宅。

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九江春望》白居易淼茫积水非吾土,飘泊浮萍自我身。身外信缘为活计,眼前随事觅交亲。

炉烟岂异终南色,湓草宁殊渭北春。此地何妨便终老,譬如元是九江人。

《相和歌辞?堂堂》温庭筠钱塘岸上春如织,淼淼寒潮带晴色。淮南游客马连嘶,碧草迷人归不得。

风飘客意如吹烟,纤指殷勤伤雁弦。一曲堂堂红烛筵,金鲸泻酒如飞泉。

《堂堂曲》温庭筠钱唐岸上春如织,淼淼寒潮带晴色。淮南游客马连嘶,碧草迷人归不得。

风飘客意如吹烟。纤指殷勤伤雁弦。

一曲堂堂红烛筵,长鲸泻酒如飞泉。《淮上送梁二,恩命追赴上都》刘长卿贾生年最少,儒行汉庭闻。

拜手卷黄纸,回身谢白云。故关无去客,春草独随君。

淼淼长淮水,东西自此分。《送李校书赴东浙幕府》刘长卿方从大夫后,南去会稽行。

淼淼沧江外,青青春草生。芸香辞乱事,梅吹听军声。

应访王家宅,空怜江水平。《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刘长卿登高复送远,惆怅洞庭秋。

风景同前古,云山满上游。苍苍来暮雨,淼淼逐寒流。

今日关中事,萧何共尔忧。《自浔阳泛舟经明海》孟浩然大江分九流,淼淼成水乡。

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

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和杜学士旅次淮口阻风》李峤夕吹生寒浦,清淮上暝潮。

迎风欲举棹,触浪反停桡。淼漫烟波阔,参差林岸遥。

日沉丹气敛,。

6.带有"淼"字的诗句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长干行其二》李白(唐)译文江水淼淼,昏暗无边,夫君啊你在何处?《长干行其二》(唐)李白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别离多。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北客真王公,朱衣满江中。日暮来投宿,数朝不肯东。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馀,颜色桃李红。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作者简介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写诗背景该诗从商妇望夫不归说起,一层一层,直到自怜自恨而止,抒写了她对远出经商的丈夫的挚爱和思念,凄切幽怨,缠绵感人。全诗熔叙事、状景、抒情于一炉,形象鲜明饱满,风格深沉柔婉。

7.诗经里有淼字的诗句

奔亡道中其五 李白淼淼望湖水。

青青芦叶齐。九江春望 白居易淼茫积水非吾土,飘泊浮萍是我身。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孟浩然大江分九派,淼漫成水乡。相和歌辞·堂堂 温庭筠钱塘岸上春如织,淼淼寒潮带晴色。

江上使风呈裴宣州耀卿 张九龄江路与天连,风帆何淼然。送张五諲归宣城 王维欲归江淼淼,未到草萋萋。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王维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哀郢》(屈原全集)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长干行》(唐朝李太白作品,选自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26_39,全唐诗:卷163_25)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送高适(一作道非)弟耽归临淮作》(唐朝王维作品,选自全唐诗)(册4卷125页1243c)〔坐上作〕少年客淮泗……出处安能期。

《渡河到清河作》(唐朝王维作品,选自全唐诗(册4 卷125 页1250e)全唐诗:卷125_67)泛舟大河里……淼漫连云霞。《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唐朝白居易全集,选自全唐诗)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唐朝白居易作品,选自全唐诗)江边黄鹤古时楼,劳致华筵待我游……总是平生未行处,醉来堪赏醒堪愁。《九江春望》(唐代白居易全集,选自全唐诗)淼茫积水非吾土,飘泊浮萍是我身……[香炉峰上多烟,湓水岸边足草,因而记之。

《酬郑侍御多雨春空过诗三十韵 次用本韵》(唐朝白居易作品,选自全唐诗)南雨来多滞,东风动即狂……尚书心若此,不枉系金章。《自浔阳泛舟经明海①》(唐代孟浩然全集,选自孟浩然诗集校注孟浩然诗集校注)大江分九派,淼漫成水乡……⑥遥怜上林雁,冰泮已回翔。

《奔亡道中其一》(唐代李白全集,选自全唐诗:卷181_7)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奔亡道中其五》(唐代李白全集,选自全唐诗:卷181_7)淼淼望湖水……连声向我啼。

《相和歌辞·堂堂》(唐朝温庭筠全集,选自全唐诗:卷21_27)钱塘岸上春如织,淼淼寒潮带晴色……一曲堂堂红烛筵,金鲸泻酒如飞泉。《奉和出颍至淮应令》(唐朝蔡允恭全集,选自全唐诗:卷38_18)久倦川涂曲,忽此望淮圻……欲知仁化洽,讴歌满路归。

《晚渡江津》(唐朝李百药作品,选自全唐诗:卷43_6)寂寂江山晚,苍苍原野暮……日落亭皋远,独此怀旧慕。《江上使风呈裴宣州耀卿》(唐代张九龄作品,选自全唐诗:卷48_46)江路与天连,风帆何淼然……报恩非徇禄,还逐贾人船。

《和辅先入昊天观星瞻》(唐代杨炯作品,选自全唐诗:卷50_31)遁甲爰皇里,星占太乙宫……黄轩若有问,三月住崆峒。《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唐朝宋之问全集,选自全唐诗:卷51_17)谪居窜炎壑,孤帆淼不系……不作离别苦,归期多年岁。

《和杜学士旅次淮口阻风》(唐代李峤作品,选自全唐诗:卷61_14)夕吹生寒浦,清淮上暝潮……客行殊未已,川路几迢迢。《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唐朝骆观光作品,选自全唐诗:卷77_18)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关恨蜀川……不复下山能借问,更向卢家字莫愁。

《明月》(唐朝李如璧作品,选自全唐诗:卷101_7)三五月华流炯光,可怜怀归郢路长……可怜明月方照灼,向影倾身比葵藿。《长干行(一作李白诗,一作李益诗)》(唐代张潮全集,选自全唐诗:卷114_37)忆昔深闺里,烟尘不曾识……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送高适弟耽归临淮作(坐上作)》(唐朝王维全集,选自全唐诗:卷125_38)少年客淮泗,落魄居下邳……纬萧或卖药,出处安能期。《送张五諲归宣城》(唐代王维作品,选自全唐诗:卷126_35)五湖千万里,况复五湖西……忆想兰陵镇,可宜猿更啼。

《辋川集·南垞》(唐代王维作品,选自全唐诗:卷128_32)轻舟南垞去,北垞淼难即。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唐代王维全集,选自全唐诗:卷128_48)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辋川集二十首·南垞》(唐代裴迪全集,选自全唐诗:卷129_23)孤舟信一泊,南垞湖水岸。落日下崦嵫,清波殊淼漫。

《岳阳馆中望洞庭湖》(唐朝刘长卿全集,选自全唐诗:卷147_69)万古巴丘戍,平湖此望长……孤舟有归客,早晚达潇湘。《淮上送梁二,恩命追赴上都》(唐代刘长卿作品,选自全唐诗:卷147_98)贾生年最少,儒行汉庭闻……淼淼长淮水,东西自此分。

《送李校书赴东浙幕府(校书工于翰墨)》(唐代刘长卿全集,选自全唐诗:卷147_104)方从大夫后,南去会稽行……应访王家宅,空怜江水平。《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唐朝刘长卿作品,选自全唐诗:卷147_121)登高复送远,惆怅洞庭秋……今日关中事,萧何共尔忧。

《送徐大夫赴广州》(唐朝刘长卿作品,选自全唐诗:卷149_3)上将坛场拜,南荒羽檄招……当令输贡赋,不使外夷骄。《饯王相公出牧括州》(唐朝刘长卿作品,选自全唐诗:卷151_13)缙云讵比长沙远,出牧犹承明主恩……萧索庭槐空闭合,旧人谁到翟公门。

《留辞》(唐朝刘长。

裴耀卿诗人简介

裴耀卿简介

裴耀卿(681年-743年),唐代大臣,字焕之,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县)人。幼年中童子举,开元初任长安令。历任济州刺史、京兆尹、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担任过江淮、河南的转运使。史书对裴耀卿的评价是“远财劾奸”,有功于国家,明政的地方官。

唐代大臣

人物简介

裴耀卿(681年-743年),唐代大臣,字焕之,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县)人。幼年中童子举,开元初任长安令。历任济州刺史、京兆尹、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担任过江淮、河南的转运使。史书对裴耀卿的评价是“远财劾奸”,有功于国家,明政的地方官。

人物生平

裴耀卿裴耀卿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亲裴守真曾任户都尚书。裴耀卿小时候很聪明,七、八岁就会做文章。唐睿宗

李旦

武则天

称帝后被降为后嗣,封为相王。裴耀卿青年时代在相王府中任典签。受到李旦的赏识和重用。相王命他和丘悦(与掾)、韦得器(文学)三人轮流在府中值班,“以备顾问”。李旦重新当皇帝后,任命他为国子主簿。

相王继帝位以后,拜封裴耀卿为国子主簿,以后不断升迁。唐玄宗登基后,裴耀卿任长安县令。长安县为京师重地,因皇宫和官府需要,长安县一直实行配户和市法,即以政府名义按户征购财物,穷苦百姓深受其害。裴耀卿到任后,改专征豪富之家,并予允给钱,从而改革了这一弊政,公私都非常方便。他在长安任职二年,宽严得当,离官去任后,县中吏民都非常怀念他。

开元十三年(725年),裴耀卿升任济州刺史,当年,唐玄宗东巡,路经济川(今山东茌平县),而济州地广户寡,难于供应唐玄崇一行。面对这种情况,裴耀卿亲自应办财物,并置三粱十驿,很妥善地接待了唐玄宗;同时也没有过重剥削人民,在唐玄宗进行的'十几州中,处理最宜。及唐玄宗还归至宋州,宴赏从官,席间高兴地对大臣

张说

谈到这次出巡的情况时说:“济州刺史裴耀卿上书数百言,至曰‘人或重扰,则不足以告成’。朕置书座右以自戒,此其爱人也。”

不久,裴耀卿迁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县)刺史。宣州为长江支流所经地区,他到宣州之前,州境发大水,冲坏河防,沿河各州因无朝廷诏令不敢擅自兴役修复。裴耀卿到任后,马上着手组织人员治理,但未及完工,朝廷又下诏调迁,裴耀卿拒旨不行,坚持到河防工程完工才离去,为此,宜州吏民给他立碑颂德。之后,他任冀州刺史、户部侍郎等职。

唐玄宗时期,契丹不断侵掠唐北境。开元二十年(732年),唐玄宗命裴耀卿为信安王李祎副将讨伐契丹。当时,奚也与契丹为敌,唐玄宗想厚结奚酋长以增大自己的力量,于是又调拨给裴耀卿绢20万匹去分赐立功的奚首领。裴耀卿受命后怕出意外,即先派人与奚各酋长约定时间,然后分别给赏,一天时间将事情完毕。当时,与奚相邻的突厥、室韦等部曾经伏兵险要,谋图抢劫财物,但由于裴耀卿谋划有力,使他们空等一场。

这年冬天,裴耀卿迁任京兆尹。第二年秋天,霖雨害稼,京城谷贵。为了减轻京城负担,唐玄宗准备迁往东都洛阳,并特召见裴耀卿询问赈灾办法。裴耀卿分析天下经济大势,从长计议,奏请唐玄宗通漕运,调运江淮粮赋进京。唐玄宗非常赞同,不久,拜封裴耀卿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转运使。

裴耀卿受命后,沿黄河建置河阴、集津、三门三个大粮仓,开通河道,征集天下租粮,由盟津泝河西上,三年时间就积粮米至700万石,省运费30万缗。这时,有人劝他将节省下的钱上交朝廷以表明功劳,但他也推却了这种作法,而是奏请唐玄宗将这笔钱充作政府向百姓购买财物和粮谷的和市、和粜之费。转运使任满后,裴耀卿迁任侍中,拜尚书左丞相,封赵城侯。就在这年夏天,史州刺史杨濬因贪赃犯死罪。后来,唐玄宗特为他减刑,令杖六十,流配古州。裴耀卿认为刺史为父母之官,不宜当众受辱。而时值盛夏,杨濬受杖,九死一生,使其空有免死之名,所以特奏请唐玄宗停止对杨濬施刑。唐玄宗采纳丁他的建议。

这件事之后不久,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立功而还。唐玄宗特加封他为河西、陇右两地节度使,令他抗御吐蕃。但盖嘉运接到任命后恃功恃宠,日夕宴饮,不及时赴任。裴耀卿见此情况后密奏唐玄宗,认为盖嘉运勇烈有余,但骄傲自大不足成事,建议唐玄宗或免去他的职务,或下严诏催促他去赴任。唐玄宗采取了后者,结果盖嘉运御击吐蕃无功而还。

天宝元年(742年),裴耀卿迁任尚书右仆射,不久,又政迁左仆射,而右仆射由

李林甫

接替。他俩同时上任,李林甫朝服佩剑,博士导行,郎官唱案,非常排场。但裴耀卿却穿着常服,礼仪简约,这使李林甫甚感羞愧。一年后,裴耀卿去世,终年63岁。谥曰贞。

历史功绩

裴耀卿从政主要是在唐玄宗前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兴盛的时期,而裴耀卿也无愧于这个时代,他所至颇有政绩,不谋私利,不辱使命,得到吏民的称颂怀念,也得到唐玄宗的奖赏。奏请唐玄宗通漕运一事说明他善于筹划,唐后期的财用收支主要是依赖江淮财赋,而江淮财赋又主要通过漕运得达京师,这样看来,裴耀卿的确有大功于唐室。

旧唐书《裴耀卿传》

裴耀卿,赠户部尚书守真子也。少聪敏,数岁解属文,童子举。弱冠拜秘书正字,俄补相王府典签。时睿宗在蕃,甚重之,令与掾丘悦、文学韦利器更直府中,以备顾问,府中称为学直。及睿宗升极,拜国子主簿。开元初,累迁长安令。长安旧有配户和市之法,百姓苦之。耀卿到官,一切令出储蓄之家,预给其直,遂无奸僦之弊,公私甚以为便。在职二年,宽猛得中。及去官,县人甚思咏之。十三年,为济州刺史。其年,车驾东巡,州当大路,道里绵长,而户口寡弱,耀卿躬自条理,科配得所。时大驾所历凡十余州,耀卿称为知顿之最。又历宣、冀二州刺史,皆有善政,入为户部侍郎。

二十年,礼部尚书、信安

王祎

受诏讨契丹,诏以耀卿为副。俄又令耀卿赍绢二十万匹分赐立功奚官,就部落以给之。耀卿谓人曰:“夷虏贪残,见利忘义,今赍持财帛,深入寇境,不可不为备也。”乃令先期而往,分道互进,一朝而给付并毕。时突厥及室韦果勒兵邀险,谋劫袭之,比至而耀卿已还。

其冬,迁京兆尹。明年秋,霖雨害稼,京城谷贵。上将幸东都,独召耀卿问救人之术,耀卿对曰:

臣闻前代圣王,亦时有忧害,更施惠泽,活国济人,由是苍生仰德,史册书美。伏以陛下仁圣至深,忧勤庶政,小有饥乏,降情哀矜,躬亲支计,救其危急。上玄降鉴,当更延福祚,是因有小灾而增辉圣德也。今既大驾东巡,百司扈从,太仓及三辅先所积贮,且随见在发重臣分道赈给,计可支一二年。从东都更广漕运,以实关辅。待稍充实,车驾西还,即事无不济。臣以国家帝业,本在京师,万国朝宗,百代不易之所。但为秦中地狭,收粟不多,倘遇水旱,便即匮乏。往者贞观、永徽之际,禄禀数少,每年转运不过一二十万石,所用便足,以此车驾久得安居。今国用渐广,漕运数倍于前,支犹不给。陛下数幸东都,以就贮积,为国大计,不惮劬劳,只为忧人而行,岂是故欲不往。若能更广陕运,支粟入京,仓禀常有三二年粮,即无忧水旱。今天下输丁约有四百万人,每丁支出钱百文,五十文充营窖等用,贮纳司农及河南府、陕州以充其费。租米则各随远近,任自出脚送纳东都。从都至陕,河路艰险,既用陆脚,无由广致。若能开通河漕,变陆为水,则所支有余,动盈万计。且河南租船候水始进,吴人不便河漕,由是所在停留,日月既淹,遂生隐盗。臣望沿流相次置仓。

上深然其言。寻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转运使,语在《食货志》。凡三年,运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贯。或说耀卿请进所省脚钱,以明功利。耀卿曰:“此盖公卿盈缩之利耳,不可以之求宠也。”乃奏充所司和市、和籴等钱。

明年,迁侍中。二十四年,拜尚书左丞相,罢知政事,累封赵城侯。时夷州刺史

杨浚

犯赃处死,诏令杖六十,配流古州。耀卿上疏谏曰:

伏以圣恩天覆,仁育庶类,凡死罪之属,不欲尸诸市朝,全其性命,流窜而已。所以政致刑措,狱无冤人,旷古以来,未有斯美。臣愚以为全生免死,诚为至化,有耻且格,为训将来。苟有未安,不敢缄默。

臣以为刺史、县令,与诸吏稍别,人之父母,风化所瞻,一为本部长官,即合终身致敬。决杖者,五刑之末,只施于抶扑徒隶之间,官廕稍高,即免鞭挞。令决杖赎死,诚则已优,解体受笞,事颇为辱。法至于死,天下共之,刑至于辱,或有所耻。况本州刺史,百姓所崇,一朝对其人吏,背脊加杖,屈挫拘执,人或哀怜,忘其免死之恩,且有伤心之痛,恐非敬官长劝风俗之意。

又杂犯死罪,无杖刑,奏报三覆,然后行决。今非时不覆,决杖便发,倘狱或未尽,又暑热不耐,因杖或死,即是促其处分,不得顺时。将欲生之,却夭其命,又恐非圣明宽宥之意。前后频在州县,或缘杂犯决人,每大暑盛夏之时,决杖多死,秋冬已后,至有全者。伏望凡刺史、县令于本部决杖及夏暑生长之时,所定杖刑,并乞停减。即副陛下好生之德,于死者皆有再生之恩。

俄而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立功还,诏加河西、陇右两节度使,仍令经略吐蕃。嘉运既承恩宠,日夕酣宴,不时赴军。耀卿密上疏曰:“伏见盖嘉运立功破贼,更委两军,以勇果之才,承战胜之势,吐蕃小丑,不足歼夷。然臣近日与其同班,观其举措,精劲勇烈,诚则有余,言气矜夸,恐难成事。莫敖败于蒲骚之役,举趾稍高,《春秋》书之为惩诫。恐其有骄敌之色,臣窃忧之。入秋防边,日月稍逼,接对人吏,须识其宜。今将抚边军,未言发日,若临事始去,人吏未识,虽决在一时,恐将非制胜万全之道。况兵未训练,不知礼法,人未怀惠,士未同心,求其忘性命于一时,惮严刑于少选,纵威逼而进,因而立功,恐非师出以律,久长之义。又万人性命,决在将军,不得已而行之,凿凶门而即路。今酣宴朝夕,优渥有余,亦恐非爱人忧国之意,不可不察。若不可回换,即望速遣进途,仍乞圣恩,勖以严命。”疏奏,上乃促嘉运赴军,竟以无功而还。

天宝元年,改为尚书右仆射,寻转左仆射。一岁薨,年六十三,赠太子太傅,谥曰文献。子综,吏部郎中。综子佶。佶,字弘正,幼能属文。弱冠举进士,补校书郎,判入高等,授蓝田尉。时有诏命畿内诸县城奉天,时严郢为京兆,政尚峻暴,加以朝旨甚迫,尹正之命,急如风霆。本曹尉韦重规其室方娠而疾,畏郢之暴,不敢以事故免。佶因请代,役无愆程,当时义之。德宗南狩,佶诣行在,拜拾遗,转补阙。李怀光以河中叛,朝廷欲以含垢为意,佶抗议请讨,上深器之,前席慰勉。三迁吏部员外,历驾部兵部郎中,迁谏议大夫。会黔中观察使韦士宗惨酷驭下,为夷獠所逐,俾佶代之,酋渠自化。其后为瘴毒所侵,坚请入觐,拜同州刺史。征入为中书舍人,迁尚征入为中舍人,迁尚书右丞。时兵部尚书李巽兼盐铁使,将以使局置于本行,经构已半,会佶拜命,坚执以为不可,遂令彻之。巽恃恩而强,时重佶之有守,就拜吏部侍郎。以疾除国子祭酒,寻迁工部尚书致仕。元和八年卒,年六十二,赠吏部尚书。佶清劲温敏,凡所定交,时称为第一流。与郑余庆特相友善,佶殁后,余庆行朋友之服,搢绅美之。

史臣曰:

魏知古

卢怀慎

源乾曜

李元纮

、杜暹、

韩休

、裴耀卿,悉蕴器能,咸居宰辅。或心存启沃,或志在荐贤,或出爱子为外官,或止屯田于关辅,或不受蕃人之赂,或坚劾伯献之奸,或广漕渠以充国用:此皆立事立功,有足嘉尚者也。卢、李、杜三君子,又以清白垂美简书,公孙弘之流也。乾曜职当机密,无所是非,持禄保身,焉用彼相?

新唐书《裴耀卿传》

裴耀卿,字焕之,宁州刺史守真次子也。数岁能属文,擢童子举,稍迁秘书省正字、相王府典签,与掾丘悦、文学韦利器更直,备顾问,府中号“学直”。王即帝位,授国子主簿,累迁长安令。旧有配户和市法,人厌苦,耀卿一切责豪门坐贾,豫给以直,绝僦欺之敝。及去,人思之。

为济州刺史,济当走集,地广而户寡。会天子东巡,耀卿置三梁十驿,科敛均省,为东州知顿最。封禅还,次宋州,宴从官,帝欢甚,谓张说曰:“前日出使巡天下,观风俗,察吏善恶,不得实。今朕有事岱宗,而怀州刺史

王丘

饩牵外无它献,我知其不市恩也;魏州刺史崔沔遣使供帐,不施锦绣,示我以俭,此可以观政也;济州刺史裴耀卿上书数百言,至曰‘人或重扰,则不足以告成’,朕置书座右以自戒,此其爱人也。”

俄徙宣州。前此大水,河防坏,诸州不敢擅兴役。耀卿曰:“非至公也。”乃躬护作役,未讫,有诏徙官。耀卿惧功不成,弗即宣,而抚巡饬厉愈急。堤成,发诏而去。济人为立碑颂德。历冀州,入拜户部侍郎。

开元二十年,副信安王祎讨契丹,又持帛二十万赐立功奚官,耀卿曰:“币涉寇境,不可以不备。”乃令先与期,而分道赐之,一日毕。突厥、室韦果邀险来袭,耀卿已还。

迁京兆尹。明年秋,雨害稼,京师饥。帝将幸东都,召问所以救人者。耀卿曰:“陛下既东巡,百司毕从,则太仓、三辅可遣重臣分道赈给,自东都益广漕运,以实关辅,关辅既实,则乘舆西还,事蔑不济。且国家大本在京师,但秦地狭,水旱易匮。往贞观、永徽时,禄禀者少,岁漕粟二十万略足;今用度浸广,运数倍且不支,故数东幸,以就敖粟。为国大计,臣愿广陕运道,使京师常有三年食,虽水旱不足忧。今天下输丁约四百万,使丁出百钱为陕、洛运费,又益半为营窖用,分纳司农,河南、陕州。又令租米悉输东都。从都至陕,河益湍沮,若广漕路,变陆为水,所支尚赢万计。且江南租船候水始进,吴工不便河漕,处处停留,易生隐盗。请置仓河口,以纳东租,然后官自顾载,分入河、洛。度三门东西各筑敖仓,自东至者,东仓受之;三门迫险,则旁河凿山,以开车道,运十数里,西仓受之。度宜徐运抵太原仓,趋河入渭,更无留阻,可减费钜万。”天子然其计,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转运使。

于是置河阴、集津、三门仓,引天下租繇盟津溯河而西。三年积七百万石,省运费三十万缗。或曰:“以此缗纳于上,足以明功。”答曰:“是谓以国财求宠,其可乎?”敕吏为和市费。迁侍中。

二十四年,以尚书左丞相罢,封赵城侯。夷州刺史杨浚以赃抵死,有诏杖六十,流古州。耀卿上言:“刺史、县令异诸吏,为人父母,风化所瞻。令使裸躬受笞,事太逼辱。法至死,则天下共之。然一朝下吏,屈挫牵顿,民且哀怜,是忘免死之恩,而有伤心之痛,恐非崇守长、劝风俗意。又杂犯抵死无杖刑,必三覆后决,今非时不覆,或夭其命,非所以宽宥之也。凡大暑决囚多死,秋冬乃有全者。请今贷死决杖,会盛夏生长时并停,则有再生之实。”

是时,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还,诏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因令经略吐籓。嘉运以新立功,日酣遨未赴屯。耀卿言于帝曰:“嘉运精劲勇烈诚有余,然臣见其夸言骄色,窃忧之,恐不足与立事。今盛秋防边,日月已薄,当与军中士卒相见。若不素讲,虽决在一时,恐非制胜万全之义。且兵未及训,不能知法;士未怀惠,不可共心。使幸而有楞,非师出以律之善。又万人之命倚于将,示不得已,故凿凶门而出。今酣呶朝夕,胖肆自安,非爱人忧国者,不可不察。苟不易帅,宜严诏申约,以督其行。”帝乃促嘉运诣部,卒无功还。

天宝初,进尚书左仆射,俄改右仆射,而李林甫代之。上日,林甫到本省,具朝服剑佩,博士导,郎官唱案。礼毕,就耀卿听事,乃常服,以赞者主事导唱。林甫惊曰:“班爵与公同,而礼数异,何也?””耀卿曰:“比苦眩,不堪重衣。又郎、博士纷泊,非病士所宜。”林甫默然惭。居一岁,卒,年六十三,赠太子太傅,谥曰文献。子综,吏部郎中。综子佶。

佶字弘正,幼能文。第进士,补校书郎,判等高,授蓝田尉。德宗诏发畿县民城奉天,严郢为京兆,政刻急,本曹尉韦重规妻乳且疾,不敢免。佶请代役,要如程,当时称其义。

帝幸梁,佶奔见行在,授补阙。李怀光以河中叛,佶建议请讨,帝深器之。诏用卢杞为饶州刺史,与谏官执不可。历迁谏议大夫。黔中观察使。韦士文为夷獠所逐,诏佶代之,部夷安服。

历同州刺史、中书舍人,迁尚书右丞。时李巽以兵部尚书领盐铁,将迁使局就本曹,经构已半,会佶至,以为不可。巽虽怙恩而强,犹撤之,时重其有守。改吏部侍郎,以疾为国子祭酒、工部尚书。卒,赠吏部尚书,谥曰贞。

佶清劲明锐,所与友皆第一流,郑余庆尤厚善。既殁,余庆为行服,士林美之。

唐玄宗时期担任宰相的裴耀卿,为唐朝经济建设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呢?

唐朝中期唐玄宗在位早年的开元时期一直被视为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盛世之一,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建设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唐朝政府在几次对外的战争中也都取得了胜利,国家内部政局趋于稳定,是唐朝发展的一个高峰。

开元年间的唐朝市集

不过在盛世的表象之下,许多深藏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除了老生常谈的节度使权力膨胀而致使他们难以管辖之外,唐朝政府的财政收入也遭遇了不小的危机。唐代的均田制在这个时候已经发展到了瓶颈,国家对于农户的控制也出现了松动。

而且当时帝国都城长安的粮食转运工作也遭遇了一定的困境,这让国家每年要花费大量的财力来保证都城的粮食供应。

在这个时候裴耀卿走上了宰相的位置,其提出了多项制度来解决当时唐朝政府遭遇的经济困境,其中包括新的粮食转运体系以及和屯田类似的营田制度,这些制度虽然在开始的时候没有被实行,但是后来都成为了唐朝政府重要的新政之一,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唐代名相裴耀卿

唐玄宗执政中期宇文融的财政改革

在讨论裴耀卿的经济政策之前,我们需要对其走上相位之前的唐朝经济状况及相关改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唐朝建立的时候,就确定了以均田制为根本的经济制度,这种经济制度自北周以来经历了时代的检验,是那个年代最有效率的经济政策之一。

但是随着唐朝的不断发展,均田制在全国各地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在都城长安附近的地区,均田制更是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地。这主要是因为在唐朝初年,有大量官员和新兴的贵族受到了朝廷的封赏,京畿地区的土地也成为了他们的私人财产,这就导致唐朝政府能够分给新农户的土地数量变得十分有限。

与此同时在唐朝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下,当地的人口是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的,这种新增人口与土地数量之间的矛盾就造成了当时京畿地区的百姓无法分到足额农田的困境。

当时这些农户分到的土地数量不说缴纳税款,就连养活自己的家庭都变得十分困难,因此他们只能背井离乡,前往国家未被完全开发的地区进行开垦,希望能够养活自己。

不过这些农户在去到新的地方之后却很少进行身份登记,这让他们其实是一种相当于黑户的存在,这对唐朝政府的财政收入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耀字开头的诗词

耀灵晔而西征。——先秦

屈原

《远游》

耀芒动角射三台。——唐

白居易

《司天台-引古以儆今也》

耀日采旗翻。——唐

刘孝孙

《游灵山寺》

耀武震遐荒。——唐

卢从愿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耀威当夏日。——唐

徐知仁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耀德守方陲。——唐

储光羲

《同诸公秋日游昆明池思古》

耀璧辉金向外看。——元

侯善渊

《满江红·春花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