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给各位分享为什么万章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万章上原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万(wàn)姓源出有五:
1、出自姬姓,是以祖父的字作为姓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朝有大夫受封于芮国(在今陕西省大荔县朝邑城南,姬姓诸侯国,公元前640年为秦所灭),史称芮伯。春秋时,传至芮伯万,曾一度官至周王朝司徒,但后因芮伯万宠姬太多,便被母亲芮姜赶出国去,住在魏城(今山西省芮城),其子孙以祖父的字“万”为氏。
2、亦出自姬姓,以祖父的字“万”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毕万,乃毕公高之后,因辅佐晋献公有功,受封于魏(今山西省芮城北,原为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功灭,把他封给了毕万),又称魏万,其子孙以祖父的字“万”为氏,称万氏。
3、出自他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载,南北朝时北魏有鲜卑族复姓叶万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字单姓万氏。一说代北(泛指汉、晋代郡和唐以后代州以北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山西、河北省北部一带。)三字姓万纽于氏改为万氏。又据《齐东野语》载“方臣山,名岳,为南仲丞相,幕客赵父名方,乃改姓为万”。方岳乃宋理宗赵葵的参议官。
4、其他源流。史载,周武王因“以万人而服天下”,其后就有人以“万”为姓氏。
5、古代有弈叶的人,曾居住在阴山北面的万纽于山,他的后代以居住地为氏,取山名的第一个字“万”作为姓氏。
得姓始祖:芮伯万。周初,成王封同姓族人姬良夫于芮(今山西省芮城和陕西大荔一带),遂建芮国。芮国是一个诸侯国,其国君人称芮伯,芮伯传至春秋时,出芮伯万,因其宠姬众多,风流成性,致使母亲芮姜极度不满,将其驱至魏城(今山西省芮城)。其子孙有以万为氏者,称万姓,并奉芮伯万为万姓得姓始祖。
《 孟 子》卷 9万章 章句 上 诗解 3舜者仁至亲爱放象
题文诗:
万章问曰 : 象 也 日以 , 杀舜为事 , 立为天子 ,
舜 则放之 , 为之 何也 ? 孟子 答 曰 : 封之 为侯;
或曰放焉 . 万章 问 曰 : 舜流共工 , 于幽州 也,
放驩兜 也,之 于崇山 , 杀三苗 也,之 于三危 ,
殛鲧羽山 , 罚 四罪而 , 天下咸服 , 诛不仁也 ;
象至不仁 , 封之有庳 ; 有庳之人 , 奚罪 有 焉 ?
仁人 也者, 固如是乎 , 他人则诛 , 在弟则封 ?
孟子答 曰 : 仁人于弟 , 不藏怒焉 , 不宿怨焉 ,
亲爱而已 . 亲之 也者, 欲其贵也 ; 爱之 也者,
欲其富也 . 封之有庳 , 富贵之也 . 身为天子 ,
弟为匹夫 , 可谓亲 之, 爱之 欤 乎 ? 万章又问:
敢问或曰 , 放者何谓 ? 孟子答 曰 : 象 也 不得 ,
为 所欲为, 有于其国 , 天子使吏 , 治其国而 ,
纳其贡税 , 故谓之放 . 象也 岂得 , 暴彼民哉 ?
虽然 舜 欲 , 常常见之 , 故源源来 , 古书有曰:
不及贡以 , 政接有庳 . 此之谓也 . 公不废亲.
【原文】
万章问曰:“象日以杀舜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何也?”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 万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1,放驩 兜于崇山2,杀三苗于三危3,殛鲧于羽山4,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5。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 曰:“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贵之也。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 “敢问或曰放者,何谓也?”曰:“象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故谓之放。岂得暴彼民哉?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不及贡,以政接于有庳6’。此之谓也。”
【译文】
万章问道:“象天天把谋杀舜作为头等大事,等舜做了天子,却仅仅流放他,这是为什么呢?”孟子答道:“其实是封他为诸侯,也有人说是流放。” 万章说:“舜流放共工到幽州,发配 驩 兜到崇山,在三危杀了三苗之君,在羽山诛杀了鲧,这四人被治罪,便天下归服,这是惩处了不仁之人的缘故。象最不仁,却封给他有庳之国。有庳国的百姓又有什么罪过呢?仁人难道应该这样做吗——对别人,就加以惩处;对弟弟,就封以国土?” 孟子说:“仁人对于弟弟,不忍气吞声,也不耿耿于怀,只是亲近他喜爱他罢了。亲近他,便想让他贵;喜爱他,便想让他富。把有庳国封给他,就是让他又富又贵。本人做了天子,弟弟却是个老百姓,可以说是亲近他喜爱他吗?”
万章说:“我请问,为什么有人说是流放呢?”孟子说:“象不能在他的国土上为所欲为,天子派遣了官吏来治理国家,缴纳贡税,所以有人说是流放。能让象对那些百姓施暴吗?〔当然不能。〕即便这样,舜还是想常常看到象,象也不断地来和舜相见。〔古书上说:〕‘不必等到朝贡的时候,平常也以政治需要为由而来接待。’就是说的这事。”
【注释】 (1)流共工于幽州:共工,水官名;幽州,在今北京密云东北。 (2)放 驩 兜于崇山:放,流放; 驩 (huān)兜,尧舜时大臣;崇山,在今湖南张家界。 (3)杀三苗于三危:三苗,国名;三危,山名,在今甘肃敦煌东南。 (4)殛鲧于羽山:殛(jí),诛杀;羽山,当在今江苏赣榆界;鲧,大禹的父亲。 (5)有庳:古籍均认为有庳在今湖南道县北;庳,音bì。 (6)不及贡,以政接于有庳:这两句疑是《尚书》逸文。
《 孟 子》卷 10万章 章句 下 诗解 5仕以正道礼养君子
题文诗:
孟子 有 曰 : 仕非为贫 , 有时为贫 ; 娶妻非养 ,
恶乎宜乎 ? 抱关击柝 . 孔子尝为 , 委吏 者 矣 ,
曰会计当 . 尝为乘田 , 曰牛羊 也, 茁壮长矣 .
位卑言高 , 有 罪 过 也 ; 立人之朝 , 正 道不行 ,
耻 辱 也 者. 万章 问 曰 : 士之不托 , 诸侯何也 ?
孟子 答 曰 : 由 不敢也 . 诸侯失国 ,而后 托于 ,
诸侯礼也 ; 士之托于 , 诸侯非礼 . 万章 问 曰 :
君馈之粟 , 则受之乎 ? 曰受之 也. 受之何义 ?
君之于氓 , 固周 济 之 . 万章问 曰 : 周之则受 .
赐之不受 , 为之 何也 ? 曰不敢也 . 曰敢问其 ,
不敢何也 ? 孟子答 曰 : 抱关击柝 , 皆有常职 ,
以食于上 . 无常职而 , 赐于上者 , 以为不恭 .
万章问 曰 : 敢问国君 , 欲养君子 , 如何谓养 ?
孟子 曰以 , 君命将之 , 再拜稽受 . 其后不以 ,
君命 将之, 廪人继粟 , 庖人继肉 . 子思以为 ,
鼎肉使己 , 仆仆亟拜 , 如此 非养 , 君子之道 .
尧之 礼 舜 , 使其 儿 子 , 九男事之 , 二女女焉 ,
百官牛羊 , 仓廪 皆 备 , 以养舜于 , 畎亩之中 ,
然 后举而 , 加诸上位 . 故曰王公 , 之尊贤也 .
【原文】
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1。孔子尝为委吏2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3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4,而道不行,耻也。”
【译文】
孟子说:“做官不是因为贫穷,但有时候也是因为贫穷。娶妻不是为了奉养父母,但有时候也是为了奉养父母。因为贫穷而做官的,便该拒绝高官,而居于卑位;拒绝厚禄,而只拿薄薪。拒绝高官,居于卑位;拒绝厚禄,只拿薄薪,怎样才合适呢?去守门打更好了。孔子曾经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官,他说:‘只是数字对得上而已。’也曾做过管理牲畜的小官,他说:‘只是牛羊壮实成长了而已。’位置低下,而议论朝廷大事,是罪过;站在别人朝廷上做官,而不能贯彻正义的主张,是耻辱。”
【注释】 (1)抱关击柝:抱关,守城门的军卒;柝,音tuò,值更所击的木头,中空,类今之木鱼。 (2)委吏:管仓库的小官。 (3)乘田:管畜牧的小官;乘,音shèng。 (4)本朝:朝廷。
【原文】
万章曰:“士之不托诸侯,何也?”孟子曰:“不敢也。诸侯失国,而后托于诸侯,礼也;士之托于诸侯,非礼也。” 万章曰:“君馈之粟,则受之乎?”曰:“受之。” “受之何义也?”曰:“君之于氓1也,固周2之。”曰:“周之则受,赐之则不受,何也?”曰:“不敢也。” 曰:“敢问其不敢何也?”曰:“抱关击柝者皆有常职以食于上。无常职而赐于上者,以为不恭也。”
【译文】
万章说:“士人不仰仗别国诸侯生活,为什么呢?”孟子说:“因为不敢这样。诸侯失去了国家,然后才仰仗别国诸侯,这是合于礼的;士仰仗别国诸侯,是不合于礼的。” 万章说:“君主如果送给他谷米,那接受吗?”孟子说:“接受。” “接受又有个什么说法呢?”答道: “君主对于流亡者,本来可以周济他。”问道:“周济他,就接受;赐予他,就不接受,为什么呢?”答道:“不敢啊。”问道:“请问,不敢接受,又是为什么呢?”答道:“守门打更的人都有一定的职务,因而接受上面的给养。没有一定的职务,却接受上面的赐予的,这被认为是不恭敬的。”
【注释】 (1)氓:自他国流亡而来之民。 (2)周:周济,接济。
【原文】
曰:“君馈之,则受之,不识可常继乎?”曰:“缪公之于子思也,亟问1,亟馈鼎肉2。子思不悦。于卒也, 摽3使者出诸大门之外,北面稽首再拜4而不受,曰:‘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盖自是台无馈5也,悦贤不能举,又不能养也,可谓悦贤乎?” 曰:“敢问国君欲养君子,如何斯可谓养矣?”曰:“以君命将6之,再拜稽首而受。其后廪人继粟,庖人7继肉,不以君命将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8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而加9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
【译文】
问道:“君主给他馈赠,他也就接受,不知道可以经常这样做吗?”答道:“鲁缪公对于子思,就是屡次问候,屡次送给他肉食,子思不高兴。最后一次,子思便挥手把来人赶出大门,然后朝北面磕头作揖拒绝了,并说:‘今天才知道君主把我当狗当马畜养。’大概从此才不让仆役给子思送礼了。喜爱贤人,却不能重用,又不能有礼貌地照顾生活,可以说是喜爱贤人吗?” 问道:“国君要在生活上照顾君子,要怎样才能照顾得好呢?”答道:“先称述君主的旨意送给他,他便作揖磕头而接受。然后管理仓库的人经常送来谷米,掌管伙食的人经常送来肉食,这些都不用称述君主的旨意了〔,接受者也就可以不再作揖磕头了〕。子思认为为了一块肉便让自己劳神费力作揖行礼,这便不是照顾君子生活的方式了。尧对于舜,让自己的九个儿子向他学习,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而且百官、牛羊、仓库全都具备,来让舜在田野中得到周到的生活照顾,然后提拔他到很高的职位上。所以说,这才算是王公尊敬贤者呀!”
【注释】 (1)问:问讯,问候。 (2)鼎肉:熟肉。 (3)摽:音biāo,挥手让别人走开。 (4)稽首再拜:碰头于地叫作稽首;再拜,作揖两次;“再拜稽首”是吉拜,表示接受礼物;“稽首再拜”是凶拜,表示拒绝礼物。 (5)自是台无馈:台,仆役。赵岐《注》:“台,贱官主使令者。《传》曰:‘仆臣台。’从是之后,台不持馈来,缪公愠也。”杨树达先生认为此句应读为“自是始无馈”,恐非。因为,“自是+N+V”(N,名词;V,动词)格式的句子在《孟子》成书年代语言中较为常见如:“初,丽姬之乱,诅无畜群公子,自是晋无公族。”(《左传·宣公二年》)而读为“自是始无馈”,则只能归纳为“自是+V”格式。后者仅见一例:“孙文子自是不敢舍其重器于卫。”(《左传·成公十四年》)况且,“始无”这一词组,最早见于典籍者,为成书于南北朝梁代之《南齐书·列传第五》:“民始无惊恐。”详见杨逢彬《孟子新注新译》。 (6)将:送。 (7)庖人:官名,类似现在的食堂主任。 (8)仆仆尔:烦琐的样子。 (9)加:加官。
“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意思就是如果不要你送的礼物,那显得很不恭敬,不礼貌。但是接受了你的礼物却又很不好意思。
出处 《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
姚雪垠《李自成》24章:“既然这样,只好全部收下。这实在是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的学生万章向孟子请教人际交往的问题,孟子认为对人应该恭敬。万章说:“一再推却,拒绝别人的礼物是不恭敬的,为什么?”孟子说:“高贵的人送东西给你,你如果拒绝就是不恭敬的,因此你应该接受。”
拓展资料:
却之不恭: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的学生万章向孟子请教人际交往的问题,孟子认为对人应该恭敬。万章说:“一再推却,拒绝别人的礼物是不恭敬的,为什么?”孟子说:“高贵的人送东西给你,你如果拒绝就是不恭敬的,因此你应该接受。”
【名称】受之有愧
【拼音】shòu zhī yǒu kuì
【解释】指接受某种馈赠和奖赏心里感到惭愧。多用作自谦之辞。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官人傥然要说俺侄儿媳 妇,自恁来闲讲罢了,何必费烦又买礼来,使老身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1)
曰:“否,天不言,(2)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
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3)故曰夫不言,‘以行与事未之而已矣。”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4),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5)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6)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注释】
(1)谆谆:赵注释为“有声音”,朱熹云:“详语之貌。”
(2)天不言:《论语·阳货》:“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蔫,天何言哉?”
(3)暴:朱熹《集注》云:“显也。”
(4)南河:古称黄河自彦关以上北南流向一段大西河,潼关以下西东流向一段为南河。
(5)中国:此指国都,《史记正义》引刘熙说云:“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
(6)自我民视:赵注云:“自,从也。言天之视听从人所欲也。”
【译文】
万章说:“尧把天下交给舜,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不,天子不能把天下交给他人。”
万章说:“那么舜拥有天下,是谁给他的呢?”
孟子说:“上天给他的。”
万章说:“上天给他,谆谆地告诫他吗?”
孟子说,“不,上天不说话,只是用行为和事情来示意罢了。”
万章说,“用行为和事情来示意是怎么回事呢?”
孟子说,“天子能向上天推荐人,不能要上天把天下交给他;诸侯能向天子推荐人,不能要天子授给他诸侯的爵位;大夫能向诸侯推荐人,不能要诸侯授给他大夫的职务。过去尧向上天推荐人,上天接受了;向民众亮相,民众接受了,所以说,上天不说话,只是用行为和事情来示意罢了。”
万章说:“请问,向上天推荐,上天接受了;向民众亮相,民众接受了,是怎么回事呢?”
孟子说:“要舜主持祭祀,神明们享用了,就是上天接受了;要舜主持政务,政务治理、百姓满意,就是民众接受了。是上天把天下交给了舜,是民众把天下交给了舜,所以说,天子不能把天下交给他人。舜输佐尧二十八年,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是天意。尧去世了,三年服丧结束,舜到南河以南回避尧的儿子,天下的诸侯前来朝见的,不去见尧的儿子而去见舜;诉讼的人,不去见尧的儿子而去见舜;歌颂的人,不歌颂尧的儿子而去歌颂舜,所以说是天意。这样,舜才来到国都,登上了天子的座位。如果住在尧的宫室,逼迫尧的儿子,就是篡夺,不是上天给的了。《太誓》说‘上天所见,依从我民众所见;上天所听,依从我民众所听’,就是这个意思。”
【段意】
儒家认为,是否能得到统治天下的资格,取决于天命,而天命在某种程度上又是民众意向的集中体现。此章主要就是阐发这个道理。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