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梁襄王问孟子)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很多朋友对于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和梁襄王问孟子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起读《孟子》:是什么让你成为通情达理的人

这篇读《孟子》大开脑洞,认为孟子忽略很多他和梁襄王会面的细节,我们先看故事背景。

孟子费劲心思游说梁惠王,无奈梁惠王年事已高,没多久就寿终正寝,他的儿子梁襄王即位。

孟子只得重新向梁襄王推荐仁政,按照孟子辗转各国寻找明主的劲头,孟子不缺毅力,也不在乎从头来过。毕竟,孟子是以百年不遇的圣人来标榜自己。

但是,孟子和梁襄王只会一次面,就放弃游说梁襄王,这和孟子劝谏梁惠王时锲而不舍的态度有天壤之别

为什么发生这种情况,我们看孟子的讲述:

孟子拜见梁襄王出来后,告诉人说:“远看梁襄王不像个君王,近看也不见他有所敬畏,冒冒失失的就问我:‘怎样能安定天下。’”

“我回答:‘统一能安定。’”

“他又问:‘谁能统一?’”

“我回答:‘不嗜好杀人的人能够统一天下。’”没有人喜好杀人。但当时战争频发,各国国君都崇尚武力,打仗是家常便饭;不好杀人的人指不崇尚武力、能尽量避免战争的人。

“梁襄王问:‘谁会追随这样的人呢?’”

“我回答:‘天下没有人不追随他。大王知道禾苗吗?七八月间干旱,禾苗就会枯萎。若是天空乌云翻滚,下一场大雨,禾苗就会勃勃生长。这种生机,谁能阻止呢?现在管理百姓的国君,都喜欢征伐打仗,如果出现一位不好打仗的君王,天下的百姓都会翘首期盼。百姓归附仁君的势头,就如水往下流那般磅礴不可阻挡,谁又能制止呢?’”

孟子用枯萎的禾苗比喻深陷战火的贫苦百姓。 久旱盼甘露,百姓的共同心愿就是天下大势。谁能利用这个形势,谁就能成为乱世王者。

运用比喻句沟通,用对方已知的事物讲解对方未知的事物,让对方一听就能懂。

孟子对梁襄王的教导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为什么孟子不看好梁襄王?

孟子说梁襄王远看不似人君,看梁襄王在王位上没有威严。就因为形象不好,孟子就嫌弃梁襄王?不是,原因在于孟子看出梁襄王没有敬畏心。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天命:天理,万事万物的客观规律,牛顿定律是天理,得民心者得天下也是天理。

大人:知道“义”的人。“义”是天理。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选自《离娄章句下》)

大人,说话不讲究诚信,行动不讲究结果,只讲究是不是符合天理天理。大人发现话说错了,他不会死守承诺,当大人发现行为有误,不会将错就错下去,大人决断事情的标准不是外界的道德准则,而是遵循心中天理。

但我们普通人最好还是不要按照这句话去做,因为不懂什么是“义”,反而会做成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圣人之言:圣人不常遇到,但是圣人写的书却经常看到,圣人写的道理就是天理。

君子敬畏天理,敬畏掌握天理的人,敬畏写着天理的书。能敬畏,就能虚心学习,虚心向大人请叫,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反复钻研,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弥补自己的不足,学达通透。

小人:自以为是肆无忌惮,经常和世界定律对着干。

小人不知道有天理存在,不尊重大人,把圣人写的名著当废话,认为自己什么都懂,把自己的见识当真理,肆意作为。你告诉他得民心者得天下,教导他实施仁政,他会认为你说的是放屁,老子什么不懂,用你耍嘴贫子瞎忽悠。

从孟子气愤的语气猜测,孟子见梁襄王的真实场景应该是这样:

孟子依照礼仪拜见梁襄王,一抬头,发现梁襄王斜躺在王座上,笑嘻嘻的向他招手,招呼他走近。孟子大吃一惊,只好拽步上前。

梁襄王从王座上放置的果盘里抓起一把大枣,挑了几颗大的放进嘴里,然后把剩下的伸手递给孟子,边嚼边问:“老先生,寡人日夜忧思如何能安定天下,让天下止戈?”

孟子接过大枣,双手不禁颤抖,简短回复:“定于一。”

梁襄王坐直身躯,抖擞精神,问:“谁能统一?”

孟子假装看不见梁襄王的姿态,回答:“不嗜好打仗的君主能统一天下?”

梁襄王对孟子的回答大感失望,“切”一口气,诘问:“不打仗就想统一天下,谁能服他?”

虽然眼前纨绔子弟如此不成样子,孟子出于对天下百姓尽责,还是耐心用禾苗当例子给梁襄王讲解一番“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梁襄王听的好不耐烦,摆摆手让孟子退下,嘴里吐出的枣核在空中划出一道傲娇的弧线。

上面的场景是对孟子会面梁襄王过程的戏剧化复盘,梁襄王坐上王位时,尚是一个不知民间疾苦,不知天高地厚的权二代。

君没有敬畏不像君,人没有敬畏不像人。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但你怎么知道自己知道呢,或许知道的不正确,或许知道的不是全部,所以孔子这里是叫你保持敬畏心,别自以为都知道,要虚心,多倾听,多请教,这才是智慧。

心存敬畏,才会听别人说什么,才能和别人沟通,才能讲明白道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是说,要对别人保持敬畏,对不知道的东西保持敬畏,这样才能学到东西,才能不断进步。

而没有敬畏心的人就看谁都不服气,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也不会进步,一直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固步自封。

有一颗敬畏心,能你成为通情达理的人。

原文:

”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翻译一下,谢谢

孟子对付梁襄王,首先在于善于察言观色而择言。他见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个国君不像个国君的样子,就是接近了他,也看不出什么威严。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并不佳,因而讲话直截了当,毫不婉转曲折。其次在于围绕中心,逐步展开论述。梁襄王的命题是“天下恶乎定?”怎样才能使天下安定,孟子回答以“定于一”,襄王不知“孰能一之”,孟子对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襄王的问话不如他父亲梁惠王能提出一些他面临的矛盾,步步追问的都属于治国的常识性问题,孟子也就以严密的逻辑联系,将启发与阐释相结合的言论,使之启蒙益智。作为一国之君,只有使天下归附,才得人心,这就要爱民保民,绝不嗜杀好战,那么天下归于一统,社会也就安定了。孟子循着梁襄王问题的思路,逐步揭示所要讲的内容,而不径直揭底,使对方在获得某种满足之时,又有新的不满足,这种“引而不发,跃如也”的讲话艺术,较之捷言尽说更能收到效果。

孟子与梁襄王的故事:孟子怎样教育梁惠王的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文言文翻译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

孟子:战国时期邹国人,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见:晋见,拜见。梁襄王:即魏襄王,魏惠王的儿子,襄是他死后的谥号。此处所说的事,当在襄王继位后不久。出:出来。语:动词,告诉。望:远处看。人君:君主。就:靠近。所畏:使人敬畏的地方。

孟子见梁襄王时,已是七十岁左右,他先前已经游历了好多国家,见到过许多国家的君主。到梁国后先和惠王有过多次接触,因此这时是他思想很成熟的时期,也是经验很丰富的时候。

孟子见梁襄王,首先在于他善于察言观色。他见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个国君不像个国君的样子,就是接近了他,也看不出什么威严。由此看来,孟子对梁襄王的第一印象并不佳。

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梁襄王问孟子、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