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给各位分享为什么唐太宗接受魏征进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魏征以善谏著称,为什么他的进谏大都能被唐太宗接受呢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因为唐太宗深知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有了魏征这样敢于直谏的臣子,才能在各方面对自己有所要求,不会行差踏错,有所纰漏~
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从谏如流,可谓一代“明君”,早朝接纳200多次大臣魏征的谏言,即使尴尬亦从容纳言,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话”,并将魏征喻为“铜镜”,他对侍臣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魏征,字直成,河北晋州人。唐太宗时拜议谏大夫,以正直敢谏闻名于朝堂。名言有“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最著名的是名疏之一的《谏太宗十思疏》,提倡谦冲自牧,虚心纳下,慎始敬终,知人善任等。
郭预衡在《中国散文史》高度评魏征的这篇谏疏,说:“正如汉初的论政之文曾经以秦为鉴,魏征为文论到隋帝之过,也略似贾谊之写《过秦》。用意相同,文风亦颇相似。在贾谊之后,魏征之前,几百年间,几乎不曾有过这样的文章。”
魏征早年投靠唐高祖李渊,主要为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的政敌太子李建成服务,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成功后,又归于他的门下。
李世民曾经生气地质问魏征说:“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关系?”面对可能降临的杀身之祸,魏征显出超越常人的气度和姿态,自信的回答:“如果太子早听我的话,那么,他不会有今天的下场。”李世民被魏征这种不畏强权、刚直不阿的精神所征服,马上任命魏征为专门负责给皇上提意见的谏议大夫,后又提升到了宰相的位置上。魏征并没有就此把腰弯下来,却时时犯言直谏,即使唐太宗不自在,也言无不尽。唐太宗赞赏并接受魏征的谏疏,写诏书嘉许他,还将诏书放在案头,以资警惕。
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太宗高度褒美魏征,“以人为镜”,“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历朝历代,封建臣子对皇帝惟命是从,百依百顺,俯首谄媚,是常态。但是,为什么魏征却独独反其道而行之,以“犯言直谏”而闻名于世呢?
反思魏征的犯颜进谏,魏征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成分。既无良好的“出身”,也无过硬的“出处”,五易其主的魏征,如果低眉折腰,摇尾乞怜,真的会难免杀身之祸;“置之死地而后生”,“犯言直谏”成了魏征立身的利器,立业的法宝。
死后,其“镜”破碎,碑文被毁,高大形象在唐太宗心中轰然坍塌,也与“直谏”有关:有人作证,魏征谏诤唐太宗的奏章,都自己偷偷地录下副本,交给了史官褚遂良,以求录之国史。此举激怒了唐太宗,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书玉的婚约,还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这是后话。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王朝,唐朝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唐朝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唐朝也将封建王朝带领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更是达到了巅峰,唐太宗也称得上是一位千古明君。
之所以可以做到这样,也离不开李世民的礼贤下士,重用贤臣和一些英明的决定,并且对于有才之人,不管什么样的过往李世民都可以接受,魏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曾经魏征是太子李建成的部下,还劝说李建成杀死李世民,可是最后李世民还是重用魏征,魏征也成为了唐朝特别出名的臣子。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事变夺取的皇位,在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就见到了魏征,李世民也知道魏征曾经劝说李建成杀死自己,李世民就质问魏征为何要离间自己的兄弟感情,可是魏征说这都是形势所迫,如果太子听取我的意见,也不会有今天这个下场,李世民就对魏征高看了一眼,觉得魏征是一个可用之才,后来我们都知道,魏征最后去辅佐了李世民。
其实魏征之所以会得到李世民的重用,就是因为魏征的不畏强权,只要皇帝犯了错误,魏征就敢进言指出来,有着时候李世民甚至有些惧怕魏征,曾经李世民打猎的时候就被魏征进言劝说,而李世民也减少了打猎的活动,而一次魏征不在,李世民组织了一次打猎,一切都准备好了李世民有没有去,后来魏征知道此事,就去问李世民原因,李世民却说我怕你回来责怪我,我就没有去,由此我们看出魏征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而且所有事都是为了国家着想而非为皇帝着想。
可以看出来魏征对于李世民的重要性,李世民也知道魏征是可以帮助自己成为一位明君的,魏征的一生多次进谏,大多数都被李世民采纳了,可是看出李世民对于魏征的重视和魏征的才能。
下令,要把洛阳破败了的乾元殿修饰一番,以备作为到外地巡视的行宫。对于皇帝来说,想要修理一下小小的行宫,本来是小事一桩。
可是,有一个小官张玄素,却上了一道奏折,痛陈此举不妥。他说,修了阿房宫,秦朝倒了;修了章华台,楚国散了;修了乾元殿,隋朝垮了。这都是历史的教训。现在,我们唐朝百废待兴,国力哪里比得上当年的隋朝?陛下在国家的破烂摊子上,继续役使饱受 战乱之苦的百姓,耗费亿万钱财,大兴土木。陛下没有继承前代帝王的长处,继承的却是百代帝王的弊端。如果从这一点看,陛下的过
失远远超过了隋炀帝。 这是一道笔锋犀利、击中要害的奏折。 但是,小小的张玄素,竟敢把英明的君主唐太宗比作昏聩的暴君
隋炀帝,冒犯天威。这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撞么?满朝文武都为他捏一把汗。人们都在观察唐太宗的反应。假如不是唐太宗,而是别的
皇帝,看到这一大不敬的奏折,当即会雷霆震怒,不仅张玄素人头落地,而且会株连九族。但是,唐太宗就是唐太宗。他不仅没有怪罪
张玄素,反而下令召见他。此时的唐太宗想进一步地试一试张玄素的胆量,就直问道,卿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我和夏桀、商纣相
比,怎么样呢?要知道,夏朝的桀王和商朝的纣王,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唐太宗这样问,自有深意。不承想,这个张玄素却直
截了当地答道,如果陛下真的修了乾元殿,那就和夏桀、商纣一样昏乱。 听到这句答语,唐太宗不仅没有发怒,反而被深深地感动
了。他想,一个小官,敢于冒死直谏,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他的江山社稷?因此,唐太宗收回了他的谕旨,停止重修乾元殿。并且表
扬了张玄素,同时赏给他500匹绢。对此事一直关注的魏征,听到了这个完满的结局,颇为感触地叹道,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这都
是因为是有高尚道德的君子说的话呀! 这个“回天之力”的真事,充分地说明了唐太宗的虚心纳谏。 唐太宗还有一个优点,就是知错必改。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精美绝伦的鹞鹰。他一时忘记了魏征平时说的国君不可玩物丧志的话,就兴味十足地把鹞鹰放在臂上,逗着玩。不料,巧遇老臣魏征。唐太宗一时情急,赶忙把鹞鹰藏在怀里。其实,魏征早已把一切看在眼里,却故作不知。走上前 去,特意讲起古代帝王追求逸乐之事,旁敲侧击帝王不可玩物丧志。唐太宗担心时间长了,鹞鹰闷死。但是,魏征说得没完没了,唐太
宗自知理亏,不敢打断。结果,鹞鹰还是闷死在怀中。 唐太宗知错必改,知人善任,且胸有大志。在民族政策上,他把少数民族和
汉族看成一家,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安抚、和亲的正确政策。少数民族对唐太宗的政策措施,心悦诚服。唐太宗便具有了很大的向心力,
他们纷纷来归,并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王松赞干布。这是汉藏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作为嫁 妆,文成公主带去了大批珍宝、经典、医书、宝器、金银、金鞍、佩饰、锦缎、药品,还有食物、饮料、种子、树木,还有狮子、凤 凰,等等。文成公主带去的是中原地区的先进的文明。松赞干布对这桩婚事非常满意。他对唐太宗自称女婿,上表祝贺唐太宗远征的成功。这次联姻加强了汉藏民族之间的团结,也促进了藏族经济的发展。 由于用人得当、政策对路、轻徭薄赋、宽刑轻法,使得唐太 宗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唐太宗的贞观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人要虚心的学习,有错必改,这样才能有所进步
玄武门之变不久,唐高祖李渊无奈将帝位传给了李世民。李世民登基后,即提拔魏征为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李世民虽然登上了皇位,但李建成在河北山东一带的余党不少,影响仍然很大。李世民做了一个果断的决定:让魏征出使河北,安抚前太子李建成和前齐王李元吉的旧部,并特许他便宜从事。所谓便宜从事,就是使臣遇事可斟酌情势,不拘规制条文,不须请示,自行处理。从这也看出李世民虽是初次任用魏征,却表示了对他的特别信任。魏征也没有辜负李世民的信任。魏征到达磁州时,正好遇到前太子李建成的手下、官居千牛的李志安,前齐王李元吉的手下、官居护军的李思行被押解去京城。魏征的使命就是来安抚这些人的,那么,对这两个被押解的人管不管呢?这样的难题即使放到今天,恐怕也会有不少人难以做出正确的回答。魏征是原太子旧部,齐王和原太子是死党,仅从避嫌这一点看,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的态度,恐怕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好。魏征并没有采取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他对副使李桐客说:我们接受出使命令时,前太子和齐王的手下,都令赦免不加追问,如今又将李思行等人押解去京城,太子和齐王旧部谁还会相信赦免令呢?我们奉命前去安抚,他们也不会相信。处置不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何况有利于国家的事,只要知道的,就应当去做,宁可个人遭受怀疑,也不可废了国家的大事。假如我们现在就释放了李思行等人,不再追究他们的责任,那么这信义所能感动的,就没有到达不了的地方。从前大夫出使,只要是有利于国家的事,就可自作主张行事,何况我们今日出使,皇上还特许了我们便宜从事。皇上既然将我们当成了国士来对待,我们怎么能不以国士的作为来报答呢?于是断然释放了李思行等人,并将此事报告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不愧一代明君,他听到这个报告后,竟然是非常高兴。李世民是一个明君,但不是一个完人,因此,他就会犯错误,但他大度,能真正地听取不同意见,于是,他成就了一代名臣魏征;魏征珍惜自己的国士身份,以事天下高于事一人,凡利国之事,则知无不为,于是,他成就了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也完美了李世民的明君形像。一个敢说,一个能听,当我们徜徉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时,不得不为他们这种少有的君臣关系击节长叹,津津乐道。贞观二年,唐朝声威日盛。这时,高昌王麴文泰准备入朝朝贡,西域诸国得知这一消息后,都准备派遣使节随文泰一道入朝朝贡。这对于一个刚登上皇位不久的人来说,是多大的面子,是多荣耀的事啊!李世民马上命令文泰驻京使者厌怛纥前往迎接。大家都高高兴兴等着朝贡时,魏征却出面反对了。他的理由是:中国刚刚安定下来,长期战争的创伤还未平复,在这种情况下,稍有一些劳役,就容易引起社会的动荡。以往文泰入朝时,所经过的州县供应都很困难,何况这回又增加了这么多国家的使者。若让这些人作为一般的商贾往来,那么边境上的老百姓还能从中获利,但若把他们当成宾客迎接,国家就将遭受损失了。汉建武二十二年时,天下安定,西域请置都护府,并愿送子进京,但光武帝不同意。为什么呢?就是不愿因处理西域诸国的事务而使国内遭受拖累。现在我们若同意西域十国来朝贡,他们的使者一定不会少于千人,这么庞大的队伍,所经过的州县将如何接待?人们是各种各样的心思都有的,到那时再来后悔就晚了。李世民听魏征说得有道理,马上派人将已出发的厌怛纥追了回来。初登皇位的李世民如此听得进不同意见,不图虚荣,以百姓利益为重,真给我们一些贫困县市动辄就搞这样庆典那样庆典的公仆们树了一面镜子。这些地方老百姓的温饱还未解决,但为了与一些歌星之流的人物握个手、照张相,在媒体上露一露脸,就可以心不跳、眼不眨,随手一掷就是数十万、数百万,老百姓有吃无吃管他呢!和李世民相比,这些公仆们会脸红否?有一次,李世民到九成宫住,中途有一宫人回京,途中歇于湋川县官舍。此人住下不久,右仆射李靖、侍中王珪也来了。官舍小,官舍的负责人就将宫人移到别处去住,将官舍腾出来让李靖等人住。李世民一听到这事,就大发脾气,骂道:怎么能让李靖这些人如此作威作福,为什么要照顾李靖等人而轻视我的宫人?打狗还看主人面嘛!在李世民看来,怠慢了他的宫人,也就是怠慢了他,所以他要大发脾气。他马上命令要查办湋川县官吏和李靖等人。这时,又是魏征出面来劝阻了。魏征说:李靖等人,是皇上您重要的大臣,而宫人,不过是宫中打扫卫生之类的杂役。要论他们肩负的责任,那是不同的。李靖他们到地方上去,地方官吏要向他们请教朝廷的法令政策,从地方上回来,皇上要听他们汇报民间的疾苦。因此,李靖等人到了地方上自然要与地方官员相见,地方官员也要拜访他们。至于宫人,除了让他们吃饱穿暖之外,是不让他们参与这类政事的。假若您就因为怠慢了宫人而责罚县吏等人,这恐怕有损于皇上的名声,也让天下人听了寒心。刚刚发过脾气的李世民此时也冷静下来了,听魏征说得有理,便停止了追问,李靖等人也就在官舍安安稳稳地住了下来。李世民的女儿长乐公主要出嫁,李世民想到长乐公主是皇后所生,因此,责令有司送长乐公主的嫁妆是永嘉长公主的一倍。皇帝嫁女,皇帝家的事,嫁妆之多少,当然皇帝说了算。然而,魏征又站出来了,说不可。魏征说:过去,汉明帝要封他的儿子,说道,我的儿子怎么能和先帝的儿子相提并论呢?有楚或淮阳的一半就行了。这在历史上传为美谈。天子的姐妹称长公主,天子的女儿称公主,既然加了一个长字,就是表示尊崇啊。情可有深有浅,但礼法却不能逾越,所以,送长乐公主的嫁妆不应该比永嘉长公主的多。李世民又听进去了,并到宫里将魏征的意见告诉了长孙皇后。这位长孙皇后也十分了得,不仅没有丝毫的不满,相反,派人送钱四十万、绢四百匹到魏征的家里奖赏魏征。魏征在李世民手下,前后进谏二百余事。这实在是了不起的。有几个掌握着生杀大权的人物能听得进如此之多的反对意见呢?庐山上,那位开国元帅不就因为提了一点不同意见而被打翻在地,还被踏上一只脚的吗?当然,李世民也不是一直对魏征没意见。一次李世民罢朝回宫,就咬牙切齿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问:是谁得罪了皇上啊?李世民说:是魏征,这家伙经常在朝廷上跟我过不去。长孙皇后听了,即退下,换上朝服肃立于庭。李世民一见大惊,问这是何故?长孙皇后答:我听说主上圣明,臣下方可尽忠。如今正是因为陛下圣明,魏征才能知无不言啊。我身居后宫,怎么能不向圣上贺喜呢?听了长孙皇后这委婉的劝告,李世民才消了怒气。这又验证了句俗语:妻贤夫少祸。看一看当代史,因妻不贤乱干政而导至的悲剧,少了么?三魏征不仅是一个敢于犯颜直谏的良臣,也是一个学富五车的历史学家,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理念的政治理论家。魏征非常重视以史为鉴。他在给李世民的奏疏中就说道:要想知道国家是否安危,看看已经灭亡的前朝就知道了。他又说:我们希望当今社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只需将已经灭亡了的隋朝作为一面镜子,那么存亡治乱,都能知道了。后来,李世民任魏征为总编,派令狐德棻、岑文本修撰《周史》,孔颖达、许敬忠修撰《隋史》,姚思廉修撰《梁史》、《陈史》,李百药修撰《齐史》。魏征作为总编,不仅要对这些人的作品进行审定,还亲自为每部史书撰写序论或总论。在魏征的主持下,完成了《梁史》五十六卷、《陈史》三十六卷、《周史》五十卷、《齐史》五十卷、《隋史》五十五卷的编修任务。这些史书一出,便得到了众口称赞,誉为“良史”。魏征当过道士,他政治理念的核心,虽然参有道家的无为理念,但基本上还是儒家学说。他的不少政治主张,直到今天,仍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魏征主张居安思危。他在给李世民的奏章里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说:我听说若要树木长高长大,就必须让树木的根坚固;若希望水能流得远,那就必须保持水流源泉的通畅;要想让国家得到安定,就必须积累德和义。流水的源泉不深,如何让水流得远?树木的根不坚固,树木怎么能长高长大?德行不够,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即便是一般老百姓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是圣人君子呢?居安时不思危,不惩戒贪欲崇尚洁俭,不用德义时时规范自己,不制约自己的情欲,那就等于砍去了树木的根却希望树木长得茂盛,堵塞了水源却希望水能流得长远一样,是不可能的啊。魏征认为老百姓好比是水,水既能载舟,也能覆舟。他对李世民说:很多打得天下的君主,起事时颇有建树,但能将起事时的德义坚持到底的却不多。为什么呢?就因为功成名就而志得意满了。志得意满便纵情傲物,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使用严刑峻法进行统治,让老百姓服从,老百姓也只是表面害怕,内心是极不满的。老百姓好比是水,水既能让船行弛,也能让船覆灭。魏征还主张“任贤受谏”,“薄赋敛、轻租税”,“无为而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等等,直到今天,这些都是政治家们必记的格言。魏征晚年在辞去宰相职务之后,给李世民上了一道《十渐不克终疏》。这道奏章从十个方面论述了贞观中期以来的唐朝政局,指出李世民统治日益懈怠的危险性。这篇奏章结合实际,有理有据,感情充沛,对十个方面的问题论述得十分深刻透彻,动人心魄。李世民看后,很受感动,于是将《十渐不克终疏》写在屏风上,朝夕阅读,天天警惕自己。李世民对魏征的逆耳之言,不仅听得进,对魏征的评价也非常之高。李世民对侍臣们说:贞观以前,跟随我平定天下,周旋于艰难险阻之中,房玄龄的功劳无人能够相比;贞观以来,尽心于我,出谋献计,安国利民,犯颜直谏,随时纠正我的错误的,只有魏征一人而已。魏征病重,李世民多次上门看望。魏征过世,李世民痛哭不已,并罢朝五日。魏征享年64岁。魏征死前,和李世民君臣之间可谓情深义重。魏征死后,他们的关系却蒙上了一层阴影。魏征曾向李世民密荐中书侍郎杜正伦及吏部尚书侯君集可任宰相。魏征死后,杜正伦因罪被罢免,而侯君集犯叛逆罪被杀,李世民便怀疑魏征和他们是否结成了朋党。后来又得知魏征私下将其犯颜直谏的内容记录下来并多次给史官起居郎褚遂良看,因而很不高兴。李世民原本是答应将衡山公主下嫁魏征长子魏叔玉的,这一气之下,就将这桩婚事悔了。从此,魏征家族也就开始衰落下来了。幸好时光不可逆转,否则,在魏征生前李世民就得知了这些事情,真不知他们君臣的关系又将如何?
魏征一生当中无数次向李世民直言进谏,虽然很多时候都惹得唐太宗李世民很不高兴,但最终还是接受了。所以能达到这个效果,就在于魏征提前给李世民进行了身份定位,告诉李世民我魏征就是良臣,良臣一生所以能混得好,就是因为他遇上了一个好皇帝,这一顶高帽子让李世民截在头上感觉极其舒服。其次古代所有皇帝当中但凡取得一些成就者,都喜欢自比尧舜,而魏征也常用尧舜纳谏之事间接敲打李世民。另外魏征在某种程度上讲敢于进谏是因为得到了长孙皇后支持,长孙皇后一向喜欢魏征这种正直之人,因此她经常会向李世民吹枕边风,并告诉他魏征敢于直言进谏,就是因为他知道你这个有道明君不会生气。
1、魏征提前给李世民做好了心理铺垫
魏征向李世民进谏,并不只是单纯傻傻提意见,一般都会提前给李世民做好铺垫。比如他会告诉李世民,我魏征这辈子要做个良臣,而良臣既向皇帝提了意见还能混得很好,原因就在于他遇上了一个好皇帝,这样一顶高帽子让李世民十分舒服。
2、魏征常用尧舜之风敲打李世民
魏征在提意见时,也曾多次惹恼了李世民。但每当看到李世民生气时,他就会搬出尧舜虚心纳谏之事来说一番,其实就是间接敲打李世民,如果你想成为千古传颂好皇帝,就应该向他们好好学一学。古代多数皇帝都希望得到后世给予他们尧舜一般的评价。
3、魏征有长孙皇后支持
长孙皇后有着千古贤后美称,而且一直很欣赏魏征这种正直品格。因此每当看到李世民因为魏征提意见而恼火时,都会用各种方式让李世民明白,你是明君才会有魏征这种直臣。正因为长孙皇后一直在后面支持,才使得魏征一直坚持直言进谏。
关于为什么唐太宗接受魏征进谏和魏征以善谏著称,为什么他的进谏大都能被唐太宗接受呢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