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群。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原文: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扩展资料:
好的题画诗,既要扣合绘画主题,又不能拘于画面内容,既要能再现画境,同时又能跳出画外,别开生面,离开绘画而不失其独立的艺术生命。苏轼这首诗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诗的前三句咏画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
整首诗又如同诗人即景言情,当下所得,意象妙会而自然。说前三句再现画境,其实两者也不全然等同。第二句中“水暖”(温度)、“鸭先知”(知觉)云云,是不能直接画出的。诗能描写如画,诗咏物性物理又过于画。这是因为绘画属于视觉艺术,而诗是语言艺术,有着表现上的绝对自由。
最后一句进一步发挥联想,在前三句客观写景的基础上作出画中景物所属时令的判断,从而增添了南方风物之美的丰富感觉,这更是画所不能的。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
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惠崇春江晚景
古诗原名《惠崇春江晚景》,而不是《惠崇春江晓景》。
【作者】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朝代】宋
【全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因为惠崇和尚画的是春江傍晚的景色。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首先我们确定这两首作品确实是写早春,但是诗题中的“晚景”是指早春一天中的“晚”,即傍晚,与“早春”没有概念冲突。
创作背景和构思
据记载,北宋有个著名的僧人叫惠崇,此人才华不浅,善于诗画,蜚誉僧俗两界,就连当时的大文学家欧阳修亦是对其倾睬有加,多次与其雅聚唱和。
《惠崇春江晚景》是惠崇的名画,画面春意栩栩如生,春江上的花树、家禽等等和谐相衬。苏轼很喜欢此画,于1185年作题画诗两首,此篇诗作即是其一。
构思
对惠崇和尚的画作题诗,虽说容易拟就,但出精品比较难。自是以其非凡的才华,对春天美景的灌注的热爱的感情,跃然于纸上。
春江上的景色不少,但东坡着重剪取春天最有代表性的花儿——桃花,水中嬉戏的鸭子,青青的蒌蒿以及刚刚发芽的芦苇。将春天的生机,呈现在大家的眼前,且与惠崇的画作相映成辉。
首先我们确定这两首作品确实是写早春,但是诗题中的“晚景”是指早春一天中的“晚”,即傍晚,与“早春”没有概念冲突。早春有早晚,晚春也有早晚。你不能关公战秦琼,胡乱来比对,然后煞有介事地提出问题。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有些版本作《春江晓景》,但是不论晓景还是晚景,肯定是在春天,江边的景色。至于为什么不知早晚呢?因为苏轼可能也不知道。
这是苏轼为惠崇的《春江晚景》这幅画题的诗。
惠崇是北宋初期著名的“九僧”中的领军人物,诗歌中佳句很多,更有一手好画工。《春江晚景》这幅画已经失传,但是能让苏轼这样的大文豪动笔赋诗,可见绝非泛泛之作。他的作品留下来不多,现在收藏在辽宁博物馆的《沙汀烟树图》就是国宝。
正因为已经失传,我们就只有通过苏轼的两首作品来感受,所以你要纠结是早上的景色还是晚上的景色,得靠文字去悟,但是苏轼的诗题是明确告诉我们,他觉得是“晚景”。
但是苏轼的时代离慧崇时期相距近百年,他能看到原画,说不定看到夕阳也不一定,所以大多数人都认为他的“晚景”之说没有问题。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自行领悟。
第一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第二首: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从诗里面能读出早晚的区别吗?我是读不出来,所以苏老说是晚景,那就是晚景呗。
《惠崇春江晚景》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七言绝句。
全诗的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简析:这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