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少坦腹为什么(王逸少坦腹翻译)

日期:2023-05-1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王逸少坦腹>>引出了哪句俗语

宽广平坦: 坦荡,一如常态: 态度安详:

坦腹东床

坦然自若;砥: 旧作女婿的美称。平坦得像磨刀石

心怀坦荡:磨刀石坦荡如砥

郗太傅......是那首文言文里的句子

《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①。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②。”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③。

【注释】①郗(xī)太傅:郗鉴,曾兼徐州刺史,镇守京口。

②矜持:拘谨。坦腹:敞开上衣,露出腹部。按:后称人女婿为东床或令坦,本此。③逸少:王羲之,字逸少,是王导的侄儿。

【译文】太傅郗鉴在京口的时候,派门生送信给丞相王导,想在他家挑个女婿。

王导告诉郗鉴的来人说:“您到东厢房去,随意挑选吧。”门生回去禀告郗鉴说:“王家的那些公子还都值得夸奖,听说来挑女婿,就都拘谨起来,只有一位公子在东边床上袒胸露腹地躺着,好像没有听见一样。”郗鉴说:“正是这个好!”一查访,原来是王逸少,便把女儿嫁给他。

《东厢坦腹》翻译及赏析是什么呢?

《东厢坦腹》的翻译如下:

郗太傅在京口做官时,派人送信给王丞相,想找一名女婿。丞相对送信人说:“你到东厢房去,我的儿子们都在那。”门生去拜访完毕,回去对郗太傅说:“王家诸位少爷都是一表人才,听说您来征婚,都衣冠楚楚,很是庄重,只有一个人坦胸露腹躺在床上,不理不睬的。”郗公道:“就选这个人了。”派人去拜访,得知是王丞相的族子,叫王逸少。于是便把女儿嫁给了他。

原文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此正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赏析

这则小品实则上写活了郗鉴太傅、王导丞相和王家诸郎、王羲之。关键在于完全通过门人的视角发散出去再收敛起来,因而文字特别简约清峻。一层写送书暗中选人,一层写汇报明里交代选人经过,最后写太傅访之的结局,“所以把女儿嫁给这个人了”。写人物动作是“床上坦腹卧”,写郗公对话是“正此好”,三个字活龙活现地凸现了王羲之与他择婿理想模式吻合后的意外喜悦之情。

注释

①郗太傅:郗鉴。

②门生:魏晋之世所谓门生乃门客。

⑧信:使者,即郗太傅所派使者。

④矜持:故作庄严,拘束,不自然。

⑥逸少:王羲之,王导的族子。

出处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宗室、文学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雅量》

启示

世人称女婿为“东床”,便是由这个典故而来。

选女婿是要看人才,看品性。有才华的人多狂傲不羁,所以羲之坦腹迎客;有气质的人多真实稳重,所以羲之“如不闻”。郗太傅可谓慧眼认人。其实不只是选女婿,其他选拔人才也大多如此。然而现在却有许多人选择“绣花枕头”,喜欢衣冠楚楚的矜持的人,而对有个性的视而不见。不知是时代进步了,还是眼光落后了。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年~444年),字季伯,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 [11]  ,南朝宋宗室、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南郡公。

永初元年(420年)封临川王,征为侍中。文帝元嘉时,历仕秘书监、丹阳尹、尚书左仆射、中书令、荆州刺史等。著有《后汉书》《徐州先贤传》《江左名士传》《世说新语》。

王羲之的命运是如何?

王羲之(三○三-三六一),字逸少,因曾为右军将军,故又称‘王右军’。琅邪

国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艺术家。他承续钟繇、张芝,变

革古法,创立今体,并把今体书法推向文人书美的极致,被后世尊为一代‘书圣’。

王羲之系出琅邪王氏,父王旷,母亲姓氏不可考(据清康熙年间王国栋编《王氏

宗谱》(现藏北京图书馆),羲之母亲系河东安邑卫氏,因系孤证,暂不从。)。琅邪

王氏自西汉时由琅邪皋虞迁至临沂,至西晋羲之伯曾祖王祥、曾祖王览始成为‘士族’。

西晋末年,司马氏政权外受北方新起势力刘渊的威胁,内则‘八王之乱’甫定,元气

大伤,政局岌岌可危。羲之父亲王旷献策琅邪王司马睿移镇江南以求自保和发展,并

与羲之从伯王敦、王导(又《世说新语·赞誉》刘孝标注:‘按王氏谱,羲之是敦从

父兄子。’今从《晋书·王羲之传》。)辅佐司马睿渡江。后王旷率兵北征,战败后

下落不明。王导、王敦拥立司马睿登基,建立东晋王朝名重一时,有‘王与马,共

天下’之称,居江南王、谢、郗、庾四大家族之首。但此后,王敦起兵反叛,王导晚

年昏聩,琅邪王氏势力日渐衰落。

王羲之五岁随家族过江,入住建邺(今南京)乌衣巷。不久父亲失踪。年幼的他虽

身在名门大族,却‘不蒙过庭之训,母兄鞠育,得渐庶几’(《晋书·王羲之传》)。

特殊的环境养成了他骨鲠孤傲的性格,以致成年后,太尉郗鉴在王氏诸少中选婿,羲

东床坦腹满不在乎,郗鉴大为欣赏,以女妻之。

约于明帝太宁三年(三二五年),王羲之按当时贵族子弟出仕惯例,起家为秘书郎,

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至永和十一年(三五五年)誓墓不仕,王羲之先后任临川太守、

征西幕府参军、江州刺史、护军将军、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职。有晋一代,玄学兴

盛,清谈成风,士族子弟及各级官吏浸淫于清谈,崇尚风流,不以政务为要。王羲之

从‘事君行道’出发,认为‘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晋书·谢安传》),无论是在

朝中为官,还是出使外任,均亲理政务,勤求民隐,于种种弊政深切痛恨。在护军将

军任上,他深入调查,力欲纠治营中弊端,发布《临护军教》,提出‘公役均平’。

在会稽内史任上,他针对吏治腐败与赋役黑暗,努力推行慎选°吏与均平赋役之策。

在连年大旱、民生困顿之际,不等朝廷下令,果断开仓赈灾,救民于危难。

王羲之‘清贵有鉴裁’(《晋书·王羲之传》)。东晋偏安江南,收复北土的呼声

终朝不绝,并成为政要权力之争的砝码。王羲之洞察时政,对历次北伐之举、将帅人

选有着清醒的认识。永和八年(三五二年),殷浩为与桓温对抗,上疏请求北伐。羲之

以为此举必败,便致书竭诚劝阻,殷浩不听,终致大败。羲之怅惋不已。

永和十一年,骨鲠气傲的王羲之,不堪忍受上司扬州刺史王述的百般刁难,率子

女在父母墓前誓墓不仕,从此退出官场。但他在优游山林之余,仍关注朝臣进退,深

以国事为念。

在东晋政坛上,王羲之可谓勤谨务实、体察民情的良吏,但处于君昏政暗、‘虚

谈废务’的时代,他难以有所作为,故而政绩不显。然而作为一名杰出的书法艺术家,

他为中国书法艺术树立了一座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峰。

书法乃琅邪王氏家族世代相传之艺术。王羲之的父亲王旷,从伯王敦、王导,叔

父王�ND447�等,都有书名。尤其是王�ND447�,多才多艺,‘画为晋明帝师,书

为右军法’(南朝王僧虔《论书》)。王羲之受家学熏陶,得自卫夫人、王�ND447�

等名家指点,一经启蒙便乐此不疲,勤习苦练,表现出极高的习书天赋。他苦苦临习

王导赠予的钟繇《宣示表》,从中领悟书法艺术的真谛,为日后辉煌的艺术成就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王羲之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

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

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

晋人的美》)在这一时期,新的审美观念和标准在文人个性自觉的基础上得以确立,

古拙浑朴之美向妍丽飘逸转换,各种艺术形式在要求表现自我情志的同时,开始追求

形式的妍美。文学、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的一大批极富天才、敢于创新的文学家、

艺术家,冲破传统的樊篱,以‘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的气概,建立了新的体式法度,开拓出文学艺术的新境界。王羲之就是书法领域中最

杰出的代表。

在王羲之以前,汉字书体上承汉魏,已开启今体草、行、楷书的体式,但以钟繇、

张芝为代表的书体,尚未脱尽隶意,稚拙古朴。王羲之顺应书体发展的趋势,引入时

代审美意趣,在精研钟、张书体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改革。楷书变横向取式为纵向

取式,端庄匀整。行书脱尽隶意,欹侧取妍,遒媚紧敛,势巧行密,笔法上中锋侧锋

互用,运笔迅疾,便于书写,加强了书法的艺术性和实用性。草书则改章草的作书缓

慢、多波挑、笔势不连贯为今草的运笔自由、笔势连贯、减省笔画而不失字形。至此,

草、行、楷书体式定型,汉字书体的发展基本完成。王羲之不仅完成了汉字书体的定

型,而且完成了中国书法艺术变质为妍的重大转变。

王羲之于书法艺术堪称备精诸体。唐张怀�NF146�《书断》列其隶书(即楷书)、

行书、章草、飞白、草书为神品,八分为妙品。行书《兰亭序》被奉为天下第一行书,

楷书《乐毅论》、《黄庭经》亦被尊为极致。王羲之妍美流便、飘逸洒脱的书风,千

余年来令无数书家心驰神往。梁武帝评其书是‘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梁萧衍《古

今书人优劣评》)。唐太宗则赞叹‘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唯王逸少乎!’

(《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的书法对后世影响甚大。以临摹他的书作或师其笔意自成一家的书法名家,

有陈隋智永,唐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孙过庭、怀素、张旭,

五代杨凝式,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赵孟�NFDA2�、鲜于枢、柯九思,

明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黄道周、王铎,清刘墉等。清中叶后,包世臣、康有为

提倡北碑,一时北碑南帖抗衡于世。但习碑者亦尊崇王羲之包括王献之在内的‘二王’

法书。自唐时起,王羲之书法作品随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频繁而东渡日本,对日本的

书体书风产生了深刻影响,至今仍被视若珍宝,研究学习者不绝。

王羲之的书法真迹,自东晋末,经南朝至隋朝,历经战乱,佚失、毁灭者甚多。

到唐初,由于太宗高价收购,共得二千余纸,其中不乏赝品。部分名作,太宗甚至令

响拓高手冯承素等摹出副本,分赠宠臣。后不少真迹殉葬昭陵,部分则由皇族自内

窃出,终致散佚。五代温韬发昭陵,陵内法帖全遭毁弃。宋初,刻本丛帖出现,如

《淳化阁帖》、《大观帖》等,内中多收王羲之、王献之书法,是以真迹亦或摹本为

底本刻木刻石,无法详考。由宋至清,丛帖更多。至今,书于绢上及纸上的摹本约有

三十余帖,大多藏于国内外(多在日本)博物馆、美术馆,部分为私人收藏,传世羲之

书法精品,多在其中。石刻拓本(如集王书圣教序、定武兰亭)及宋明清木刻丛帖中各

帖,因真伪交杂,总数难以确定。

晋穆帝升平五年(三六一年),王羲之因长年服散致疾,辞世而去,终年五十九岁,

葬金庭(今属浙江嵊州)。诸子遵其遗嘱,辞却朝廷‘金紫光禄大夫’的赠官。王羲之

有文集十卷,唐代散佚。明张溥、清严可均各有辑本,均不全。

第一辑琅邪名族

王羲之生活的东晋时期,以各郡大姓为基础的士族(或称世族)已经形成,并在政

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王羲之属于琅邪王氏一族,西晋时,是琅邪国

(郡)的第一大族。东晋建立后,为侨姓(侨居江南的北方大族)之首。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王氏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

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从宗敬下传到十五世为王翦,

王翦与其子王贲、孙王离,三代为秦国大将。秦二世时,关东豪杰起兵反秦,王离与

章邯领兵镇压,在钜鹿被项羽打败,章邯投降,王离被俘。当时秦法苛刻,王离二子

只好逃亡避祸。长子王元迁于琅邪郡,他的后裔被称为琅邪王氏。次子王威迁于太原,

后裔为太原王氏。这两个王氏家族,从两晋直到唐代,是王姓中最显赫的家族。王元

下传四世,为王吉。王吉自琅邪皋虞迁居同郡的临沂都乡南仁里,其后代从此自称琅

邪临沂人。

王吉,字子阳,身历西汉昭帝、宣帝、元帝三朝,曾任益州刺史及博士谏大夫。

王吉下传四世至王仁。仁,字少玄,东汉大将军掾。《晋书·王祥传》称其曾任青州

刺史。生四子:谊、睿、典、融(此据《临沂王氏谱》。清光绪三十四年版《金庭王

氏谱》列王仁四子为:典、融、�NDE43�、谊。)。融生二子:祥、览。琅邪王氏作

为门阀‘士族’始于王祥、王览及同族兄弟王雄三人。王祥晚年拜太保,官至一品,

奠定了琅邪王氏的政治和社会地位,但入东晋后,子孙式微。王览官至宗正卿,三品,

其子孙显于东晋。至于王雄一系,与祥、览一系同显名于西晋,其中王浑、王戎、王

衍三人,一度官高权重,不久子孙式微,从政坛上消失(王雄的远祖及祖、父,已不

可考,只知道他应是王祥、王览的同族兄弟,曾任幽州刺史。生子戎,官至司徒。次

子�NFDB6�,平北将军。�NFDB6�子衍,善清谈,率西晋十几万军马从洛阳东逃,

途中被石勒围歼,全军覆没,他也被杀。衍弟澄,曾任荆州刺史,为王敦所杀。)。

祥、览的父亲王融,曾辟为公府掾,不就。王祥诞生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一八

五年),母亲薛氏早逝,父续娶朱氏。王祥自小即受继母虐待,然而却笃孝。‘父母

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晋书·王祥传》)。在这方面,有很多传说。《晋

阳秋》中提到:朱氏患病欲吃鲜鱼,时值寒冬,‘祥解衣剖冰求之,会有处冰小解,

鱼出’。萧广济《孝子传》也记载:朱氏想吃黄雀炙,让王祥去捉黄雀,王祥正在为

难之际,黄雀纷至。

王祥成年后不久,父亲去世。(据《晋书》,王祥死于晋泰始五年(二六九年),

享年八十五岁,逆推得知,他应当生于汉中平二年(一八五年)。�一�说王祥薨于泰

始四年,据此他当生于中平元年(一八四年)。王览卒于晋咸宁四年(二七八年),享年

七十三岁,逆�推�得知,他应生于汉建安十一年(二○六年)。王祥应比王览大二十

一岁或二十二岁。即使王览生下不久,他父亲王�融�就死去,那时王祥也已成年。)

家乡战乱(汉末遭乱,王祥扶母携弟避地庐江。这场战乱,应该是指建安十一年至十

二年(二○六年-二○七年)曹操征�海�贼管承,承走入海的一次战役。),王祥陪着

继母和怀抱中的弟弟王览到朱氏的家乡庐江,隐居耕田达二十年之久(《晋书·王祥

传》本作‘隐居三十余年’。中华书局标点本《晋书》的‘校勘记’据《考异》,认

为三十当为二十之�误。�应从之。)。其间,继母过世,他‘居丧毁瘁,杖而后起’,

尽孝如对生母。魏文帝曹丕黄初年间(二二○年-二二六年),应徐州刺史吕虔之请出

任别驾(政务方面的主要幕僚),当时他约四十余岁(吕虔为徐州刺史,在魏文帝曹丕

黄初年间。考黄初共七年(二二○年-二二六年),倘若黄初五年(二二四年)王祥为徐

州别驾,亦只四十岁,本传说他‘年垂耳顺(六十岁)’才出为徐州别驾,误。)。

吕虔曾是曹操手下得力的地方官之一,曹丕调升他为徐州刺史,加威虏将军。吕

虔用王祥为别驾,王祥率兵征讨境内反抗曹魏统治的‘寇盗’,全力施展治才,成效

显著。史传赞美在他治下‘教化大行’。还流传下来一首民谣:‘海沂之康,实赖王

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王祥一帆风顺,官运亨通。曹魏一朝,由温令、大司农、太常升到三司之一的司

空,又转太尉,加侍中。封爵从关内侯、万岁亭侯晋升到睢陵侯,实封一千六百户。

并曾享受到一次特殊礼遇:魏废帝高贵乡公在位时,曾去太学视察,王祥为三老,面

向南持杖凭几而坐,天子面向北,向他请教。魏晋易代之际,王祥明哲保身,由曹魏

重臣转而成为晋朝的开国元勋,擢升太保,封睢陵公。王祥死于晋武帝泰始五年(二

六九年),享年八十五岁(《晋书·王祥传》作‘泰始五年薨’。而《晋书·武帝纪》

系其死于泰始四年四月。《三国志·吕虔传》斐注引王隐�《晋�书》云:‘泰始四

年薨’。今暂从本传。)。死前曾立下遗嘱:‘夫言行可复,信之至也;推美引过,

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

此五者,立身之本。’(《晋书·王祥传》)他以信、德、孝、悌、让五条教导子孙,

惟独不提封建王朝最重视的‘忠’。他的子孙和王览的子孙,按此遗嘱行事,历晋、

宋、齐、梁、陈而总有人能适应形势,仕于新朝,保持士族地位达三百年之久。祥五

子,其中王夏、王烈、王芬早死,王肇仕至始平太守,王馥仕至上洛太守。

王览声名不及王祥。王祥任徐州别驾后,他应本郡之召为吏,但升迁不快。曾任

司徒西曹掾、清河太守、太中大夫、光禄大夫。死于咸宁四年(二七八年)。览有六子:

裁、基、会、正、彦、琛。王裁,字士初,仕至抚军长史,一说仕至镇军司马,袭封

父爵即丘子。王基,字士先,仕至治书侍御史。王会字士和,仕至侍御史。王正字士

则,即王羲之祖父,仕至尚书郎,系四百石小官。五子王彦居官最高。惠帝时,赵王

司马伦篡位,齐王司马�NB545�等起兵讨伐,彦时为兖州刺史,隶属成都王司马颖

部下,为先锋,大胜于温县,与卢志等人俱封为开国公侯(事见《晋书·成都王颖传》。

依同封五人的次序,王彦应是封侯,封地及食邑户数不可考。据《王览传》,王彦的

�最�后官职为中护军。)。据《王氏谱》(思贤讲舍刻本《世说新语》后所附二十六

家谱中的琅邪王氏谱。后文言及王棱、王侃时提到的《王氏谱》,亦指�此�谱。),

他没有后代。王览第六子琛,字士玮,仕至国子祭酒,早卒。琛长子王棱(王棱,

《晋书》中有时写作王�NB179�,应以作棱为是。),东晋元帝时为豫章太守,被堂

兄王敦杀害。次子王侃,仕至吴国内史。《王氏谱》中,亦未记二人的子孙。王裁、

王基、王会、王正的后代,在东晋王朝的开创与巩固中立有大功,从而冠盖不绝。

第二辑兴于江左

在王羲之降生前以及他的幼年时代,王氏家族中有三个人决定了全族的命运,即

王旷(王正长子)、王导(王裁长子)和王敦(王基次子)。

王旷,王羲之父亲,生年不详。《全晋文》王旷小传记他‘惠帝时侍中,出为丹

阳太守’。侍中直接服务于皇帝,‘备切问近对,拾遗补阙’。皇帝出宫,正员侍中

负玺陪乘,次直侍中(其他三员)护驾。侍中又是表示荣誉的加官,王旷应该几经升迁,

才获此职。

但惠帝司马衷是白痴。其妻贾南风(史称贾后)淫虐,大臣贾模、裴�NFDB7�、

张华商议废后,立谢淑妃。贾后用计废谢淑妃所生太子,又派人杀了他。赵王司马伦

以此为借口废贾后,专擅朝政,引起诸多同姓王的不满,从此开始了有名的‘八王之

乱’。

永康二年(三○一年)正月,司马伦废惠帝自立为帝,改元‘建始’。尊司马衷为

太上皇。四月,司马伦兵败,被齐王司马�NB545�、成都王司马颖等所杀。司马衷

被迎回宫中再做皇帝,并且改元‘永宁’。

王旷久在皇帝身边,深感方兴未艾的朝廷权力之争的险恶,于是积极谋求外任。

永宁元年十二月,朝政大权在握的齐王司马�NB545�的三个儿子封王:冰为安

乐王,英为济阳王,超为淮南王。按往例,王国由内史全权治理,王旷被任命为济阳

内史(王旷为济阳内史,他书不载,只《隋书·经籍志》于《晋平北将军牵秀集四卷》

下有长注,附其他各家,最后一句为‘济阳内史王旷集五卷,录一卷,亡’。考以济

阳为封国者,只有司马�NB545�的儿子司马英,他封王只有一年,故王旷为�济�

阳内史的时间可以考出。但是,这一记载有可疑之点二:�依《隋书·经籍志》体例,

凡有诗文集著录的,都写作者�最�后一任官职。如王旷,应写淮南内史而不应写济

阳内史。故此处疑济阳二字有误。�司马�NB545�三子中,冰为乐安�王,�超为

淮南王,乐安、淮南都是郡名,故他们是郡王。而济阳却是县,不应司马英独封县王。

既为孤证,又有疑点,�权�用此资料,而作说明如上。)。

司马�NB545�掌政后,骄奢专权,任用亲信,大修府第,引起朝野的不满。远

驻长安的河间王司马�,以自己和司马颖的名义上表声讨司马�NB545�,并且要求

在洛阳任骠骑大将军的长沙王司马�NFDB6�就地捉拿司马�NB545�。司马�NFDB6

�借此发兵攻占皇宫,拥皇帝攻打司马�NB545�。交战三天,司马�NB545�战败,

被斩于阊阖门外。三个儿子司马英、司马冰、司马超被革去王位,幽禁于金墉。王旷

济阳内史一职自然被罢免。

以后这一段,史料对王旷的记载是一小片空白。永兴二年(三○五年)他已经在扬

州丹阳太守任上了。

据《晋书·惠帝纪》,永兴二年(三○五年)八月,‘扬州刺史曹武杀丹阳太守朱

建’。又十二月‘右将军陈敏举兵反,自号楚公,矫称被中诏,从沔汉奉迎天子;逐

扬州刺史刘机、丹阳太守王旷’。可知王旷大约在这一年(三○五年)的八月或稍后就

任丹阳太守,四个月后被陈敏逐走(《资治通鉴》卷八十六怀帝永嘉二年二月‘敏自

率万余人讨卓’条,在‘正以顾丹阳、周安丰尔’一句下,胡三省注:‘敏以顾荣为

丹阳太守。’知王旷让出丹阳太守后,陈敏令顾荣接替他。)。

在朝廷纷争中,司马�把皇帝劫持到长安。在关东的东海王司马越起兵反对司马

�,琅邪王司马睿被司马越任命为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留守下邳。曾任司马越

参军的王导,投奔司马睿,任平东司马。司马越打败司马�,派人把皇帝从长安迎回

洛阳,后又将其毒死,立皇太弟司马炽为帝。永嘉元年(三�七年),以太傅司马越辅

政。‘八王之乱’到此进入尾声,它的后遗症是北方出现了几处称兵割据的动乱中心,

留下西晋王朝灭亡的隐患。

永兴元年(三○四年),匈奴族首领刘渊自称汉王,年号‘元熙’,攻下并州的太

原、泫氏、屯留、长子、中都,与西晋的并州刺史刘琨屡次争夺各郡县。永嘉元年,

东莱人王弥起兵反晋,活跃于青、徐二州,太傅司马越征青州刺史王敦为中书监。王

敦竟然委弃公主而逃(《晋书·王舒传》:‘及敦为青州,舒往依焉。时敦被征为秘

书监,以寇难路险,轻骑归洛阳,委弃公主。’《王敦传》作:‘永嘉初,征为中书

监。于时天下大乱,敦悉以公主时侍婢百余人配给将士,金银宝物散之于众,单车还

洛。’按永嘉初为三○七年,天下虽乱,从青州经琅邪至徐州,再去洛阳,道路尚通。

王敦委弃公主,单车而走,其原因不明,嗣后未再提公主事,似已死去。),回到家

乡。

在一片混乱中,琅邪王司马睿决策南迁,被任命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

事,假节、镇建邺。从睿渡江者达百族之众。后司马睿登基建立东晋王朝,使晋朝已

断的国祚又延续了一百余年。在司马睿决策南迁的过程中,王旷起了重要作用。《晋

书·王羲之传》载:‘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晋人裴启《语林》(据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考证,裴启于三六二年撰《语林》,正值王羲之逝世的第二年,时

羲之子凝之、徽之、操之、献之俱在,夫人郗璇及内弟郗�NC924�,王导的几个儿

子亦健在,此资料应属实。又,在有关王旷的资料中,惟有此条记王旷字世宏(�

ND447�字世将,彬字世儒),亦可见资料之珍贵。裴启《语林》后不传,此条录自

《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四。)对此事有极具体的记载:‘大将军、丞相诸人在此时

闭户共为谋身之计。王旷世宏来,在户外,诸人不容之。旷乃剔壁窥之曰:“天下大

乱,诸君欲何所图谋?将欲告官。”遽而纳之,遂建江左之策。’这里,大将军指王

敦,他晚年任大将军,虽然后来因造反而开棺戮尸,文献(尤其在小说中)资料习惯称

他为大将军,同时,称王导为丞相。

永嘉元年九月,琅邪王司马睿及追随他渡江的各大家族到达建邺,并开始重组安

东将军府。军府中,容纳了一些江南名族,如以贺循为吴国内史,顾荣为司马,纪瞻

为军祭酒,周�NFDB8�为仓曹属等,但也容纳了一些北方南来的名族子弟,如河东

裴�(裴�,《晋书·裴楷传》作裴邵。因此文引自《三国志》,故从《三国志》作

裴�。)。《三国志·裴潜传》裴松之注引《晋诸公赞》:‘(裴)康子纯……次质…

…次�,有器望。晋元帝为安东将军,�为长史。侍中王旷与司马越书曰:“裴�在

此,虽不治事,然识量弘淹,此下人士大敬附之”。’由王旷向司马越介绍安东军府

中新进人士,可知他参加了军府组织工作。大约在永嘉二年(三○八年)初,王旷任淮

南内史。惠帝元康元年(二九一年)以后,扬州十一郡,九郡在江南,只有淮南、庐江

两郡在江北。司马睿督扬州江南诸军事,还想掌握江北的要冲以屏障江南,便要表自

己的亲信王旷掌握淮南郡的兵马,以分驻淮南的镇东将军周馥的兵权。

永嘉三年(三○九年),汉刘渊部下王弥和刘聪攻壶关。壶关是并州尚掌握在东晋

手中的有限地区之一,依汉、晋兵力对比而言,势难守住。但是掌握朝政的司马越却

派兵去救壶关。他放下离壶关较近的兖州、徐州兵马不调,偏派王旷率兵前往。

四月,王旷率将军施融、曹超,领兵三万渡河,准备长驱直入。将军施融有作战

经验,他劝王旷:胡兵围壶关,这里到壶关山高道险,能到得壶关,也只利于一战而

胜,否则无法退回;万一胡兵路上设伏,我们道路不明,又是孤军深入,怕要吃亏。

不如退回河南,凭借大河防守,看清形势,再作打算。王旷不听,反而斥责施融胆怯,

阻挡兵马前进。结果,大军在壶关南面的长平遭遇刘聪伏兵包围。这是战国时秦将白

起包围赵括四十万兵马的地方,王旷仓促迎敌,结果是全军大败,施融、曹超战死,

王旷下落不明(以今日所见资料,除为伪托羊欣的《笔阵图》外,没有记载王旷北援

上党失败后事迹的任何公私史料。依理推断,《晋书》只记施、曹二将战死,显然是

王旷未战死,也未逃回。倘若如今人之所谓失踪,当时不封赠,以后知其死,�也�

当有赠官,而文献资料都只记其最后的官职淮南内史。《晋书》不为他立传,似乎由

于司马睿有意隐讳其事,或《王氏谱》中消去了有关素材,甚至羲之《誓墓文》中也

未说父亲因何而死,死于何时,因此成为疑案。)。从此,东晋王朝一切大事件中,

他再也没有出现过。第二年,淮南内史已经换上裴硕。

此后,王导、王敦一文一武,帮助司马睿先在扬州,后陆续在荆州及江州站稳脚

跟。永嘉五年(三一一年)匈奴族刘曜攻陷洛阳,俘晋怀帝司马炽。六年,司马邺被立

为太子,建行台于长安。又次年(三一三年)四月,司马邺被拥立为皇帝,改元‘建兴’。

因为兵少力弱,无力控制长江以南,便以司马睿为左丞相、大都督,督陕东诸军事。

建兴三年(三一五年),又加司马睿为丞相、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这年九月,刘曜

攻长安,司马邺投降。西阳王司马�NC62C�、王导等劝司马睿即皇帝位,司马睿因

司马邺尚在,不便称帝,只称晋王,然而却大赦,改元,封拜百官,俨然是一朝皇帝

登基。王导被任命为骠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书监,录尚书事。王敦为大将

军、江州牧。

建武元年(三一七年)十二月,刘聪杀司马邺。次年(三一八年)三月,司马睿即皇

帝位,大赦,改元‘太兴’,文武增位二等。王导、王敦拥立司马睿即位有功,受到

司马睿的极度宠信,甚至在他登御床时,也要王导同坐。此时,王氏家族盛极一时

成为江左第一大族,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

带逸字的诗句

1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

2

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

《孔雀东南飞》汉·佚名

3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春日忆李白》唐·杜甫

4

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唐·李白

5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渭川田家》唐·王维

6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唐·杜甫

7

作德心逸日休

《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五》南北朝·庾信

8

绝饮惩浇俗,行驱梦逸材

《羊》唐·李峤

9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其二》宋·陆游

10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今日良宴会》汉·佚名

11

逸调无人唱,秋塘每夜空

《荷花》唐·韩偓

12

未有逸韵如此弦

《醉翁操·和东坡韵咏风琴》宋·楼钥

13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送贺宾客归越》唐·李白

14

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唐·李白

15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和郭主簿·其二》魏晋·陶渊明

16

南逸浩淼际,北贫硗确中

《秋怀十五首》唐·孟郊

17

庾亮恃才高更逸,方闻墨翰已成章

《月》唐·方干

18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望黄鹤楼》唐·李白

19

茫然起逸兴,但恐行来迟

《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唐·李白

20

丁卯七月既望,余偕同志放舟邀凉于三汇之交,远修太白采石、坡仙赤壁数百年故事,游兴甚逸

《齐天乐·清溪数点芙蓉雨》宋·周密

21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唐 · 李白

22

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

《帝京篇十首》 唐 · 李世民

23

一溪云母间灵花,似到封侯逸士家

《竹十一首》 唐 · 陈陶

24

舜欲省蛮陬,南巡非逸游

《湘妃怨·舜欲省蛮陬》 唐 · 陈羽

25

志意既放逸,赀财亦丰奢

《轻薄篇》 魏晋 · 张华

26

戎马不如归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

《白帝》 唐 · 杜甫

27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唐 · 孟浩然

28

钟鼓既设,举酬逸逸

《宾之初筵》 先秦 · 佚名

29

厥政斯逸

《讽谏诗》 汉 · 韦孟

30

披颜争倩倩,逸足竞駸駸

《风疾舟中伏枕书杯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唐 · 杜甫

31

吾皇则之,无斁无逸

《大蜀皇帝寿春节进尧铭舜颂二首·舜颂》 唐 · 贯休

32

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奇

《偶题》 唐 · 杜甫

33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自叙》 唐 · 杜荀鹤

34

逸兴满吴云,飘飖浙江汜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 唐 · 李白

35

圣皇索遗逸,髦士日登造

《荐士(荐孟郊于郑馀庆也)》 唐 · 韩愈

36

寻元存终古,洞往想逸民

《咏利城山居》 魏晋 · 支遁

37

坦腹素知王逸少,求贤不必商岩说

《满江红·人品如君》 宋 · 马伯升

38

逸游是娱

《讽谏诗》 汉 · 韦孟

39

紫绶欢情洽,黄花逸兴催

《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 唐 · 李白

40

追欲从逸

《讽谏诗》 汉 · 韦孟

41

太白乃吾祖,逸气薄青云

水调歌头·李太白画象》 宋 · 李纲

42

逸气轩眉宇

《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 宋 · 辛弃疾

43

逸翮凌北海

《古意赠王中书诗》 南北朝 · 范云

44

勉力在无逸

《杂体诗 卢郎中谌感交》 南北朝 · 江淹

45

岩穴多隐逸

《述志诗 其二》 汉 · 嵇康

46

劳生逸老

《减字木兰花·止贪词》 宋 · 韦骧

47

将心自逸

《鹊桥仙·调羹粉桂》 元 · 王恽

48

逸关岚气明,照渭空漪浮

《送卢郎中汀》 唐 · 孟郊

49

明志逸秋霜

《拟青青河畔草》 南北朝 · 鲍令晖

50

文辉锦彩珠垂露,逸兴江天绮散霞

《赠窦五判官》 唐 · 韦渠牟

51

向来传注赖王逸,尚以舛陋遭讥评

《林德久秘寄楚辞故训传及叶音草木疏求序于余》 宋 · 楼钥

52

种莲曾有社,应共逸人期

《送西士之南康》 宋 · 戴栩

53

车前骥病驽骀逸,架上鹰闲鸟雀高

《寄当涂李远》 唐 · 许浑

54

病骝观逸骥,举首嘶呜频

《次韵送毛正仲太博赴召》 唐 · 朱长文

55

瑶坛日月静中长,诗思时时逸谢塘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 宋 · 范仲淹

56

蝶意蜂情,恣还飘逸

《失调名》 宋 · 无名氏

57

祠庭均逸心夷犹,只恐富贵来相求

《送张安国舍人》 宋 · 蔡戡

58

过憩裴逸人,岩居陵丹梯

《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 唐 · 李白

59

五贼忽迸逸,万物争崩奔

《读《阴符经》寄鹿门子》 唐 · 陆龟蒙

60

新结茅庐招隐逸,独骑骢马入深山

《送韩侍御归山》 唐 · 张籍

61

客居江馆当炎热,春日云安逸色香

《五提干送云安春色以计还酒尊》 宋 · 王洋

62

未藉知章敕,堪浮逸少觞

《独游塘头五首其一》 宋 · 方回

63

逸气刘公干,玄言向子期

《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赠之作》 唐 · 高适

64

逸骥初翻步,鞲鹰暂脱羁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此后江陵时作)》 唐 · 元稹

65

一劳而永逸,此成功无歝

《河决》 宋 · 石介

66

政和父老犹存否,烦与殷勤访逸遗

《寄曾季永》 宋 · 赵蕃

67

黄槊胜流公远诣,观澜逸兴我难看

《送人游福唐》 宋 · 曹勋

68

看云情自足,爱酒逸应无

《赠南陵李主簿》 唐 · 曹松

69

事简开樽有逸情,共忻官舍月华清

《新喻县酬王仲华少府见贻》 唐 · 李中

70

陈即为逸人,忠献为显官

《题范忠献公真》 宋 · 邵雍

71

日三品豆慎所尝,天闲逸气谁能量

《独骏图》 宋 · 毛直方

72

翁参老龙华皓首,儿非逸骥附青云

《闻五月八日宸翰口号十首其一》 宋 · 刘克庄

73

临行笑觅凝香谱,十驾那追逸骥材

《和衡守宋安序送行诗》 宋 · 文天祥

74

向冥冥杳杳,湛彻壶天,领略清风逸乐

《瑞鹤仙·衷情崇淡薄》 元 · 王吉昌

75

步徐携葛杖,兴逸鼓嵇琴

《次黄山中山居韵二首其一》 宋 · 杨公远

76

民贼就擒捕,时或有奔逸

《鲤鱼山》 明 · 归有光

77

天涯舟一叶,风送逸渔樵

《次韵司封使君和练推官春望之什》 唐 · 朱长文

78

性直不从花县乐,分安求逸郁堂空

《挽舜元胡著作郎》 宋 · 王安石

79

客来问我平生事,宠辱俱无老逸民

《次南仲韵》 宋 · 杨公远

80

篱边黄菊人方逸,湖上青山兴不违

《晚兴》 明 · 皇甫涍

81

逸少家风惟笔札,玄成世业是陶钧

《赠垂光同年》 唐 · 徐夤

82

性高怜散逸,官达厌公卿

《题郑侍郎岩隐十韵》 唐 · 许棠

83

逸缀朱干动,多仪的马骧

《冬至观两宫盛礼忧奏御》 宋 · 宋庠

84

纵有将军天下笔,不如无逸旧时图

《观李思训幸蜀图》 宋 · 朱翌

85

紫微谈道渺无津,逸步飘然叹绝尘

《居仁与季言论养生方往叩之而原仲诗有金花充》 宋 · 刘子翚

86

竹林逸老多馀庆,鸿苑奇书独饱观

《无心居士刘君挽词》 宋 · 周必大

87

清才绰绰臻神妙,逸韵飘飘入杳冥

《圣俞诗名闻固久矣加有好事者时传新什至此每》 宋 · 杜衍

88

凄楚霓裳,琼阙瑶台,经年暗锁清逸

《疏影(催梅)》 宋 · 施枢

89

逸气凌秋鹗,清才莹玉绳

《刘生》 宋 · 曹勋

90

心自隐忧身自逸,几时天马渡滹沱

《秋感(六首)》 元 · 王逢

91

逸兴飘飘难并驾,好风发发待吹还

《吴仲权相别诗云欲少留桃川山中昨日同在伯怀》 宋 · 赵蕃

92

乡老为品状,不以逸为嗤

《东州逸党》 宋 · 颜太初

93

幸对风情添逸趣,好陪清话在莲宫

《赠英公大师》 宋 · 李铸

94

髯尹超然定逸群,南游端为访云门

《次韵钱越州》 宋 · 苏轼

95

东方就旅逸,梁鸿去桑梓

《会吟行》 南北朝 · 谢灵运

96

何人笔下有香字,为杜陵翁补逸诗

《海棠》 宋 · 王迈

97

何当遂逸性,川上作钓翁

《依韵和刘原甫舍人赴杨州途次赠予翩翩河中船》 宋 · 梅尧臣

98

两贤成败关衰盛,雄材逸气王谁并

《淮安忠武王箭歌题垂虹桥亭》 元 · 王逢

99

高逸诗情无别怨,春游从遣落花繁

《送如献上人游长安》 唐 · 皎然

99+

六人相对座生风,继六逸、当年旧事

《鹊桥仙·旬会作》 宋 · 郭应祥

99+

伊人今独步,逸思能间发

《同观陈十六史兴碑》 唐 · 高适

99+

公时青绫卧,逸思动秋野

《次韵王得之礼部夜直有作》 宋 · 李弥逊

99+

逸少自惭君有誓,李期谁谓尔孤鸣

《次韵答王子贤所寄五首其一》 宋 · 黎廷瑞

99+

南渡更衰乱,诸贤困逸遗

《季萧兄三贶诗且辱出示陵阳墨帖敢次韵一首为》 宋 · 赵蕃

99+

平淮便放裴公逸,去越犹嫌范相迟

《代寿》 宋 · 陈宗远

99+

精博昔骑省,奇逸今师川

《再和仲晦监簿》 宋 · 刘克庄

99+

子云性佚荡,逸气相扶摇

《分题赋载酒亭送友人之四川》 明 · 钱宰

99+

尚忆依莲王俭逸,空传治县次公优

《挽湔江令何公》 宋 · 史尧弼

99+

艳歌逸响龡笙竽,酒酣意气高阳徒

《雪中月波即事》 宋 · 葛绍体

99+

逸人未必犹酣酒,正溪头、风雨潇潇

《风入松·溪山堂竹·别本作子昂竹石卷子》 宋 · 张炎

99+

吾皇图治急遗逸,空谷相望推蒲轮

《书节孝先生事实於先生诗编之后》 宋 · 张舜民

99+

翩然逸想九霞间,仍是霓衣与鹿冠

《次韵何子闻安静观》 宋 · 李流谦

99+

唱酬自有微之在,谈笑应容逸少陪

《呈公辟》 宋 · 秦观

99+

琴高坐赤鲤,何许纵仙逸

《太湖诗。投龙潭(在龟山)》 唐 · 皮日休

99+

尝觇金匮书,遗逸穷冥搜

《别徐商老奉祠归清江五首其一》 宋 · 彭龟年

99+

常使屏风写无逸,应无烽火照甘泉

《读史》 宋 · 陆游

99+

闲身与逸兴,并向物情夸

《东壁偶题》 明 · 高叔嗣

99+

抱怀宁独固难穷,自与山林逸兴同

《步虚台》 宋 · 孙仅

99+

西动金风飒飒,致清爽、往来飘逸

《雨霖铃 以上重阳集卷之八》 元 · 王哲

99+

远水长空连一色,使我吟怀逸发

《念奴娇·赤壁舟中咏雪》 宋 · 秦观

99+

晨兴就清盥,思逸爱春天

《题画赠九成》 元 · 倪瓒

99+

水逸山明,此情天付与

《齐天乐·寿贾秋壑》 宋 · 奚岊

99+

识逸百神该

《祀敬亭山春雨》 南北朝 · 谢朓

99+

湖海元龙,逸气飘然,可百尺楼

《沁园春·寿陈中书》 宋 · 姚勉

99+

晚上危亭忆隐居,高情逸气古人无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其一》 宋 · 吴芾

99+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唐 · 李白

99+

不碍哦诗佐清逸,明朝敛板又庭参

《和徐志父道中池亭独游之什二首其一》 宋 · 廖行之

99+

高才盛文雅,逸兴满烟霞

《晦日宴高氏林亭》 唐 · 弓嗣初

99+

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

《满江红·东武会流怀亭》 宋 · 苏轼

99+

景逸倾芳酒,怀浓习彩笺

《和李补阙曲江看莲花》 唐 · 姚合

99+

高名处下位,逸翮栖卑枝

《贻丁主簿仙芝别》 唐 · 储光羲

99+

参军真俊逸,好是今文穷

《邓掾知言和暮春诗见视过形推的奖有意论诗报》 宋 · 晁说之

99+

逸骥腾前路,鸣鸢激去程

《题迎薰阁》 宋 · 张砚

99+

相对理琴瑟,逸响随风流

《与冢妇朱柔则》 清 · 紫静仪

99+

高谈悬物象,逸韵投翰墨

《酬庞十兵曹》 唐 · 高适

99+

大学能定心逸休,疾雷破柱方夷犹

《山间大风雨昼夜不止闻松声撼床戏成拙语谩录》 宋 · 郑清之

99+

逸思歌湘曲,遒文继楚材

《得滕岳阳书大夸湖山之美郡署怀物甚野其意有》 宋 · 欧阳修

99+

炉安吉位分龙虎,火逸神光身斗牛

《观铸剑》 宋 · 陈郁

99+

徒欲仰高山,焉能追逸轨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 唐 · 刘禹锡

99+

孙甘两奇逸,萧飒旧怜吾

《抚州初程夜寄孙温叟甘叔异》 宋 · 赵蕃

99+

逸足常思骥,随群且退鳞

《落第后归觐喜逢僧再阳》 唐 · 项斯

99+

贤人挹道随污隆,忽向西台就安逸

《吴侍郎生朝》 宋 · 宋庠

99+

传杯兴逸,高会继龙山,簪嫩菊,插红萸,相对年年好

《蓦山溪·九日》 宋 · 曹冠

99+

逸人怜此一崔嵬,峨翚危檐倚翠堆

《积翠楼》 宋 · 白玉蟾

99+

同酬彩笔邀希逸,自举金杯呼谪仙

《长安明月篇》 明 · 屠隆

99+

假使焦山真羽化,待华阳贞逸铭方瘗

《贺新郎·二鹤》 宋 · 刘克庄

99+

唯通远山信,因致逸人书

《卖药人处得南阳朱山人书》 唐 · 皇甫冉

99+

未遇勤求日,非沽隐逸名

《山居述怀》 宋 · 薛嵎

99+

浩歌方振荡,逸翮思凌励

《赠别王十七管记》 唐 · 高适

99+

湖村有真逸,爱首钓鱼袍

《薛景石反庐》 宋 · 赵汝回

99+

吾乡欧阳子,逸韵谐宫商

《题梅尉诗轴》 宋 · 文天祥

99+

怀哉古逸民,披图发孤咏

《村居图》 明 · 九皋声公

99+

缅想赤松游,高寻白云逸

《秋园卧病呈晖上人》 唐 · 陈子昂

99+

艰危未肯当时共,诞逸空传后代高

《寄吕巽伯换酒亭》 宋 · 叶适

99+

意深皆可补,句逸不因功

《九江和人赠陈生》 唐 · 李咸用

99+

少年挟弹何狂逸,不用金丸用蜡丸

《句》 宋 · 寇准

99+

远心穷碧海,逸兴凌高旻

《泛照湖游天章二首其一》 宋 · 吴奎

99+

数君放逸仍怀古,老我悲凉况哭妻

《九日王越卿司法置酒要客始约登武安之塔为游》 宋 · 赵蕃

99+

松泉多逸响,苔壁饶古意

《寻香山湛上人》 唐 · 孟浩然

99+

逸谚戏侮,博弈顽鄙

《和陶劝农六首其一》 宋 · 苏轼

99+

际天逸德无人问,独倚高楼到晚锺

《野烧》 宋 · 陈普

99+

逸老特蒙优诏赐,乞骸何用屡书陈

《严公解相还豫章追送淞陵作二首其一》 明 · 皇甫汸

99+

如彼猎师,靡逸狐兔

《丁未之冬营房告成有亭翼然名之曰劝功且为歌》 宋 · 袁燮

99+

头白无所成,唯堪伴幽逸

《送杰老住仙游》 宋 · 唐士耻

99+

逸少偶书葵扇贵,羊欣闲卧练裙轻

《再次首唱韵和》 宋 · 钱惟演

99+

身世付永摈,逸驾沦西驰

《赵南康可斋筑屋武康孟保园池乔木极有思致东》 宋 · 董嗣杲

99+

高才飞健鹘,逸句吐明珠

《广支苏才翁挽词三首其一》 宋 · 梅尧臣

99+

夜半下云旗,逸驾炊可攀

《次山房韵古意四首其一》 宋 · 何梦桂

99+

渔父何疏逸,扣舷歌未阑

《江行夜泊》 唐 · 李中

99+

岂知庵中乐,道胜心自逸

《运司园亭·茅庵》 宋 · 杜敏求

99+

煌煌逸踪

《答中书诗》 南北朝 · 谢灵运

99+

烦君傅遗逸,著我人樵渔

《寄钱翼之》 宋 · 宋无

99+

不贰见知忠肃瓘,逸民晚遇太师光

《正伏承泽深佥判学士贤友以正生朝宠贶佳篇辄》 宋 · 度正

99+

溪边照水周逸民,檐下横窗晋诗人

《曾德礼墨梅竹篆隶皆精岁在己未示似墨梅酬价》 宋 · 曾丰

99+

晨招逸人来,远策缓藜杖

《山舍夜坐纪兴》 明 · 张宇初

99+

逸兴云无尽,幽怀水不穷

《揽翠轩》 宋 · 陈瓘

99+

吾闻何月卿,逸气欲倾泻

《寄题何子应金华书院》 宋 · 冯时行

99+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此诗杨慎云是伪作)》 唐 · 李白

99+

二孤五老独神往,八公六逸同天游

《奉陪杭右丞程礼部以文宇文宪佥子贞鲁县丞道》 元 · 王逢

99+

归来见我喜,逸气凌高秋

《赠敦复》 宋 · 张耒

99+

彼虽无食息,逸气自高翔

《感遇二十五首其一》 宋 · 张耒

99+

逸兴只将诗句遣,清襟那就俗尘牵

《和吕巽伯韵》 宋 · 徐侨

99+

小阮最逸群

《次韵分宁罗簿赠行二首其一》 宋 · 王炎

99+

架书括遗逸,甕酎涵清醇

《迁阳道中奉寄阳正臣同年》 宋 · 蔡襄

99+

拟将疏逸消豪气,寻罢酒徒寻猎徒

《江亭冬望》 宋 · 陆游

99+

闲作山城吏隐居,敬君真逸寓渔矶

《咏震山岩彭徵君钓台》 宋 · 祖无择

99+

子厚少年颇疏隽,字合飘逸往不覊

《游后洞诗》 宋 · 刘贽

99+

逸志不拘教,轩腾断牵挛

《送灵师》 唐 · 韩愈

99+

永嘉人事尽归空,逸少遗居蔓草中

《右军墨池》 唐 · 刘言史

99+

赐环留逸响,五马助征騑

《朗州窦常员外寄刘二十八诗,见促行骑走笔酬赠》 唐 · 柳宗元

99+

东海一豪士,西山两逸民

《豪士》 宋 · 喻良能

99+

江湖多放逸,献替欲谁论

《送李补阙归朝》 唐 · 徐凝

99+

所适虽淹旷,中流且闲逸

《彭蠡湖上》 唐 · 张九龄

99+

吾宗老太白,俊逸自幼年

《读太白集》 宋 · 李吕

99+

酒兴曾无敌,诗情旧逸群

《访许用晦》 唐 · 张祜

99+

驻旌元帅遗风在,击缶高人逸兴酣

《题击瓯楼》 唐 · 张祎

99+

剧谈容谩叟,逸兴慕潜夫

《登原仲茅亭》 宋 · 刘子翚

99+

鱼鸟好自逸,池笼安所钦

《在郡秋怀二首》 唐 · 张九龄

99+

君才独颖出,逸驾不可攀

《沿檄柯山归别张特秀》 宋 · 楼钥

99+

逸哉我三士,冒雨探奇幽

《雨中宿超化寺》 宋 · 李廌

99+

轮奂非所慕,兹焉颇放逸

《近结茅屋数椽以可赋轩揭取子美可以赋新诗之》 宋 · 喻良能

99+

公朝论人物,翻以逸为奇

《东州逸党》 宋 · 颜太初

99+

高情物累遣,逸气烟霞飞

《田假限疾不获还庄载想田园兼思亲友率成短韵…赠杜幽素》 唐 · 李峤

99+

扬子江心空百链,只将无逸监兴亡

端午帖子词》 宋 · 苏轼

99+

泽民固重事,逸兴聊可辍

《湖州李使君闻予游庐山寄书云为我一谢清绝》 宋 · 陈舜俞

99+

史君邂逅分鲜鲫,斫脍还成逸少图

中秋同儿侄登宝峰亭》 宋 · 王之望

99+

君方年盛才有余,逸骥宁容在羁馽

《送刘仲起主簿》 宋 · 楼钥

99+

少休均逸豫,独往异沉沦

《寄致仁欧阳少师》 宋 · 曾巩

99+

庾老登楼饶逸兴,李仙把盏发狂歌

《中秋月》 宋 · 赵汝鏏

99+

御前曾刻百篇书,可但常披无逸图

《端午帖子·皇帝阁》 宋 · 周必大

99+

嗟尔居者逸,拥毡坐高堂

《寄录事王君玉》 宋 · 陆文圭

99+

且倾光禄酒,逸气随觥船

《癸酉冬雪》 宋 · 孔武仲

99+

长风送逸驾,荡荡登虎关

《送滕子昭绩溪罢归》 宋 · 范成大

99+

英姿凌虎视,逸步压龙骧

《上刘侍中》 唐 · 杨巨源

99+

逸兴不可羁,飘飘出笼鹤

《还山》 宋 · 释文珦

99+

诗家登逸品,释氏悟真筌

《酬乐天醉后狂吟十韵(来章有移家惟醉和之句)》 唐 · 刘禹锡

99+

逸兴倾醇酎,清谈岸角巾

《送人赴阙》 宋 · 张嵲

99+

吾宗学湖州,师逸功已倍

《次韵谢黄斌老送墨竹十二韵》 宋 · 黄庭坚

99+

诏书起遗逸,草泽咸搜罗

《秀才石君予同年子也携书见投重之以歌诗意甚》 宋 · 苏颂

99+

逸兴欲寻丁氏宅

《次韵彦舍席上有作》 唐 · 朱长文

99+

掾曹乘逸兴,鞍马去相寻

《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 唐 · 杜甫

99+

相招竹林逸,更作桃源游

《徐成之园亭三咏·竹径桃花》 宋 · 孔武仲

99+

往还得隐逸,谈笑皆旧故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一》 宋 · 曹勋

99+

挂帆欣暂逸,薄险悸深挤

《早行五首其一》 宋 · 赵蕃

99+

沉机已寄谢安棋,逸兴何惭阮孚屐

《次韵明仲游栖云阁》 宋 · 刘子翚

99+

赖是时从安道逸,有时共说伯仁贤

《寄周允升》 宋 · 赵蕃

99+

或写闲逸句,句法如天成

《赠霆伯侄》 宋 · 姚勉

99+

朝咏暮吟看不足,羡他逸蝶宿深枝

《观海棠有成》 宋 · 宋光宗

99+

憨态还从逸响传,亭亭邀立画堂前

《为海客索赠鼓娘刘翠仙》 近代 · 陈三立

99+

掀髯笑,做庐山隐逸,大宋神仙

《沁园春·赠清虚先生》 宋 · 曹勋

99+

可是英灵招隐逸,芳名千载起兹辰

《题玉岩》 宋 · 李傅

99+

煌煌太史公,逸气横八方

《怀古四首为知己魏倅元长赋兼呈王永叔宗承载》 宋 · 刘过

99+

不嫌逸令醉,莫试仙壶酒

《答裴集、阳伯明二贤各垂赠二十韵今以一章用酬两作》 唐 · 皎然

99+

铁丸穿过牝先倒,药气存伤牡逸弛

《获鹿再咏》 清 · 乾隆

99+

相对竹林三四友,气压阑亭豪逸

《酹江月 王怀州寿日丁酉年》 元 · 李俊明

99+

公退琴堂动逸怀,闲披烟霭访微才

《僻居谢何明府见访》 唐 · 伍乔

99+

贺监家居逸兴民,枝分鉴水阔容舠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权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宋 · 司马光

99+

人谁安逸浪中鱼,事费经营纲上蛛

《寿苏友橘》 宋 · 郑会

99+

当年染罢八角芒,金阙上章求放逸

《笔架山》 宋 · 白玉蟾

99+

林泉萧酒逸平生,不识人间宠辱惊

《答张念五见寄》 宋 · 韩维

99+

虽欲求暇逸,何能幸须臾

《答和叔城东寻春》 宋 · 韩维

99+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杂诗 其五》 魏晋 · 陶渊明

99+

逸轨高标下可扳,风流人物晋唐还

《闻常伯韩公下世感赋》 宋 · 姜特立

99+

坐镇均劳逸,斋居养智恬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 宋 · 王安石

99+

山林招隐逸,巷陌起公卿

《送刘明复知凤翔二首其一》 宋 · 孔武仲

99+

相如作赋徒能讽,却助飘飘逸气多

《汉武》 宋 · 刘筠

99+

足逸诗书囿,锋摇翰墨场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唐 · 柳宗元

99+

潭上药灵多饵菊,林间诗逸半书蕉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 宋 · 范仲淹

99+

居闲敢自逸,隐几玩文词

《熏风二首其一》 宋 · 张耒

99+

奔逸绝尘不可及,蹇欲从之良独难

《次韵茂恭见寄》 宋 · 喻良能

99+

逸翰金相发,清谈玉柄挥

《哭蒋詹事俨》 唐 · 崔融

99+

之子歌远游,征车事奔逸

《和立斋对菊二歌》 宋 · 王柏

99+

天骥虽老,举鞭脱逸

《数日前,梦人示余一卷文字,大略若谕马者,》 宋 · 苏轼

99+

零陵太守吟情逸,惟过浯溪未有诗

《句》 宋 · 齐术

99+

希逸近来成懒病,不能容易向春风

《夜看牡丹》 唐 · 温庭筠

99+

自古渔樵有遗逸,未应只说鹿门庞

《过李山人居》 宋 · 仇远

99+

缀篇嗟调逸,不和揣才贫

《送令狐绹相公》 唐 · 贾岛

99+

人占逸驾应空北,君自良图已运南

《宋伯华趋朝用川字衫字韵作二诗送之》 宋 · 廖行之

99+

飘然逸思发于天,三百年间一谪仙

《项尧章惠二长韵姑赓前篇敬复》 宋 · 曾丰

王逸少坦腹的翻译,文言文

王羲之正值意气风发之时。东晋,有个大将军叫郗鉴,他有个宝贝女儿国色天香。当时,人们讲究门第等级,门当户对。王氏当时也是朝中权贵,他就派人到王导家去选女婿。王导的儿子和侄儿听说太尉家将要来提亲,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被选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 露着肚皮躺在东边的竹榻上一手吃烧饼,一手比划着衣服。来人回去后,把看到的情况禀报给郗太尉。当他知道东榻上还靠着一个不动声色的王羲之时,不禁拍手赞叹道: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