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娶庶母遗臭万年,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曹丕娶母亲

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曹丕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帝王,他建立魏国,结束了东汉末年北方地区长达几十年的战乱,并开创了新型的人才选拨制度——九品中正制。然而他却违背伦理,“偷娶”自己的庶母,为后世所唾弃。其实这种跨辈分的婚姻并非他首创,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一位女性改嫁给儿子,她就是王昭君。但世人对王昭君的评价却十分高,这是为何呢?

  一、出发点与性质不同

  首先笔者简要地叙述下此二人娶庶母、嫁儿子的来龙去脉。据载曹丕上任不久,便将曹操生前的夫人偷偷地接到自己宫中,作为内侍。(所以实际上连偷娶都算不上)原本这一切并未公开,直到卞太后前去探望他时,他正与前夫人们在“嬉戏”。太后勃然大怒,斥责道:“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至山陵,亦竟不临。”这句话大概是说曹丕猪狗不如。实际上曹操死前曾明示:等他死了,他的妻妾均可改嫁。这一思想体现了他对女性的尊重,但曹丕却反其道而行,故意让曹操蒙羞。

  有人说,曹丕这么做,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色之心与征服欲;二是为了报复当初曹操对自己的态度。众所周知当年曹操并不看好嫡长子曹丕,甚至对他冷眼相待,后来传位给他是曹冲英年早逝,曹植又无心政事的无奈之举。对此,曹丕一直耿耿于怀,待曹操一死,立马“笑纳”曹操生前的女人以作报复。所以他“偷娶”庶母的出发点及其恶劣,故遗臭万年一点儿也不稀奇。

  反观王昭君,一个平民女子,有幸选入宫中,却因不愿贿赂画郎而远嫁塞北。尽管也无奈之意,但为了大汉王朝的安稳和平,她甘愿前行。好在昭君美丽、端庄,深得单于呼韩邪喜爱。可惜好景不长,三年后呼韩邪去世了。昭君向长安城上书,要求回到故里。然而汉成帝却让她“从胡令”,即遵从匈奴的婚姻制度。依照当时匈奴的“收继婚制”,老单于死后,他的妻妾必须由新单于收继。(除新单于生母)。如此一来,昭君只好再嫁新单于,也就是她的庶子复株累。昭君用她的一生换来汉王朝几十年的和平,实在令人敬佩。

  二、文化与习俗不同

  另外曹丕与王昭君所处的文化环境截然不同。曹丕生于东汉末年,当时的儒家文化深入人心。不论是皇家贵族还是平民布衣都非常遵从三纲五常和伦理道德,他们甚至将“孝”作为最高的行为准则。况且曹丕不是偷娶一两个、而是一大群,这明摆着就是和他老子置气。这种罔顾人伦、大逆不道的行为乃世人所不容的。虽然王昭君也处于儒家盛行的时代,但是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入乡随俗”,王昭君嫁给匈奴,理应顺应匈奴人的习俗,更何况她所作的一切均为了母国的安宁。

  综上所述,曹丕偷娶庶母与王昭君嫁庶子不得相提并论,一个是帝王的贪婪、报复行为,一个是为国献身的伟大行为,故二者所得评价必然相差甚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