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扇纶巾并不是用来形容亮,而是被三国演义所耽误的周郎 羽扇纶巾是什么意

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三国中,我最不喜欢西蜀。其中大部分原因来源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还依稀记得小时候,初看三国,罗贯中的描写和父亲的影响,对蜀国印象好得就像迷了一位电影明星。而现在,有了自己的思想后,我越发地排斥蜀国。

  我不明白的是,罗贯中为什么要这么偏向蜀国,把西蜀描写得天花乱坠。难道他是儒家仁政的支持者?而在我看来,在那个尔虞我诈的三国时代,刘备所主张的那种“仁义”实在是虚伪透了,这种“仁义”怎么能够在当时的乱局中站得住脚呢,仅靠民心吗?!我认为刘备不失为三国中最虚伪的人,要不怎么会有那句:“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呢。我并不是有多大意见,小说本就不是正史。但是《三国演义》对世人影响太大,也不免冤屈了不少名士。其中最冤的,就非周瑜莫属了。

  《三国演义》中,周瑜什么形象?气量狭窄、不能容人、年轻气傲,还天天想着要杀刘备、诸葛。呜呼!临终还被罗贯中逼着说出了千古流传的:“既生瑜何生亮!”其实历史上的周瑜,可谓是接近完美的古今第一儒将。他不似平常谋士,里外酸气;也不似寻常武将,上下粗莽。而是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唯一没有负了公瑾的是没有把他外貌丑化啊!那样一来,岂不是看了《演义》后去把真实周郎发掘出来的兴趣也没了嘛。

  公瑾还精通音律,在酒醉后仍能听出乐曲的阙误,并加以指出和调整。所以流传着一句:“曲有误,周郎顾。”据说和名曲《广陵散》并称的乐曲《长河吟》就是周郎所作。

  周瑜虽为武将,却性格温良、举止儒雅,胸襟宽广。《三国志》记载,他“性度恢弘,大率为人”。《江表传》又记载,周瑜曾与东吴大将程普有矛盾,程普不服气年轻得志的周瑜,常倚老卖老盛气凌人。而周瑜却没有因此而记恨,反而更恭敬地对待程普。最后程普终于渐渐悔悟了,所以对周瑜也越发敬重,还对身边的人说:“与公瑾相交,就像喝了甘甜的美酒,不知不觉变陶醉于他了。”如此宽宏之公瑾,竟死于气窄,真是滑稽啊!

  又者说来,隐去神话光环的诸葛亮,真的不足道也!他其实出身官宦之家,根本不是什么“村夫”。“三顾茅庐”确有其事,不过也不似《演义》中的繁琐。《三国志》中近五个字的叙述:“凡三往,乃见。”令世人称奇的《隆中对》,鲁肃、周瑜早有相似的方略,为“二分天下”。当时天下已经分割殆尽,只有西蜀能做文章了。不免就“英雄所见略同了”。什么“舌战群儒”,什么“借东风”统统子虚乌有。“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等奇谋也是张冠李戴。何况当时孔明连“军师”的边儿也沾不上,甚至连参与刘备军务的机会也没有,只是被派去江东游说不假,但出计就大大虚造了。如此孔明,何妒之有呢?!

  罗贯中的歪曲、丑化周瑜就是为了神话诸葛孔明,为了拔高西蜀。那种孔明,连鲁迅也作出了“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的评论。可见,罗贯中的神话夸张到了失真的水平。而为什么周瑜会成为罗贯中“损人利亮”的人选呢?我个人觉得,其一是因为周瑜完美得出奇,又有英雄配佳人的美传,太令人嫉妒了;其二,即使无限神话了孔明,焦点还是会被公瑾夺走,所以他认定,周瑜的完美形象不可不除也!噫,虽说《演义》只是小说,不为正史,但其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使周郎蒙冤啊!“羽扇纶巾”的形象要是没有苏轼,那所有人都会以为是孔明的原装形象了。

  不过他人不明又何妨?只求自己不被《演义》所误。不过,天妒英才,周瑜年仅三十六岁便病逝了。公瑾啊公瑾,你可知千年之后,还有人在为你叹息!

  千古风流话周郎 既生瑜,何生亮!”病重的周瑜说出了最后一句话,溘然长逝。《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形象,是个嫉贤妒能小肚鸡肠的人物,一生与诸葛亮斗智,最终被诸葛亮气死。这其实是一个极大的误读,真实的周瑜实乃接近完美的古今第一儒将。

  羽扇纶巾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常被今人借以描绘诸葛亮的形象,以突出他的儒雅。而“羽扇纶巾”真正的主人,却是“遥想公瑾当年”中所提及的周公瑾。

  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人。周瑜出生在世家大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做过东汉的太尉(九卿之一),父亲周异做过洛阳令,可谓门庭显赫。少年周瑜相貌英俊,体格健壮;他饱读诗书,精通兵法,年纪轻轻便有雄才大略。时值东汉倾颓,群雄逐鹿,破虏将军孙坚在江东起兵,讨伐董卓。孙坚的儿子“小霸王”孙策与周瑜同年,两人志趣相投,情同手足。后来,周瑜与孙策合兵征战,所向披靡,称霸江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