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丑的公主,老公都是从路边抢来的 史上最丑的公主长什么样

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诗人白居易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其不羁的性格和其朗朗上口的诗歌让他留名至今,但是,相比而言,他的弟弟白敏中就显得没那么出名了。虽说他也是个才高八斗的智者,但是,他没有选择和哥哥一样的路去追求艺术上造诣,而是走上了仕途。

  白敏中年轻时是个充满抱负的有志青年,曾与好友贺拔暨一同前往长安,想通过科举考试使自己出人头地。作为主考官的王起已在朝中磨砺多年,迫切想为朝廷寻得一位有才华的年轻人,当他看到白敏中后,这个满腹经纶,相貌清秀的青年当即就让王起决定将他录取,并打算让其成为状元。

  但是,白和贺两人的交情却让王起泛起了琢磨,与白敏中一样,贺拔暨也十分的有才华,但是,他狂放不羁的性格却让王起十分不安,打心里是十分讨厌后者。于是,王起便私下派人去找白敏中,要求白能断绝与贺的一切联系,否则就将这个状元位置让给别人。

  在当时残酷的竞争面前,白敏中还是选择了保全自己的前途,无奈答应了王起的要求,悄悄离开了贺拔暨。

  试后的数日,贺拔惎来到了白敏中家中,白敏中却避而不见,还让佣人告诉贺拔暨自己不在。贺拔暨等了个把时辰,见白敏中迟迟未归,心中也大致明白了原因,低落地离开了。但是,白敏中毕竟也是个重情义之人,贺拔暨刚离开,白敏中就让佣人把他追了回来,再将这事全盘托出后,两人冰释前嫌,于是,都喝了个酩酊大醉

  见到此情此景,被王起派去传话的使者十分生气,回到府上将原委告诉了王起,甚至,还在王起的耳边说起了白敏中的坏话,想让王起放弃白敏中。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王起听了之后反而大笑起来,还对白敏中对朋友的真心无私连连称赞。后来,两人皆被录取,白敏中成了状元,贺拔暨成了进士,两人纷纷进入宫廷。

  在这件事上,白敏中将友情放在了第一位,值得佩服,。但是,人终究是会变的,可惜白敏中在进入宫廷之后,没能众人皆浊我独清。

  当李德玉上台担任宰相后,唐武宗打算启用白居易做翰林学士,前者认为白居易年事已高,不适合这个官职,于是,便举荐了他的弟弟——白敏中。

  有了当朝宰相推的一把,白敏中在五年之内连升十余次官,可谓是平步青云

  按理来说,对于此等恩人,白敏中是应该极力报答的,但是,当唐宣宗即位,李德玉失去宠幸后,白敏中却在各方面攻击李德玉,以怨报德,终至李德玉被贬为芝麻官,多年后郁郁而终。

  这件事之后,白敏中在各个大臣的心中就有了污点,开始被一些人称为忘恩负义之辈。

  现实终究是不公平的,像白敏中这样的小人,几年后通过自己的油嘴滑舌竟一步步当上了宰相 ,逐渐权倾朝野。再几年后,宣宗的小女儿万寿公主也到了出嫁的年纪,但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原因,许多名门望族都不愿意与其联姻。

  为了讨好皇帝,白敏中这时便“挺身而出”,推荐了刚考上状元的郑灏作为驸马。郑灏是都城内一名望族子弟,但是,在当时,他已经和同为名门的卢家有了婚约,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他前往卢家娶亲的途中,竟被一帮人挟去了皇宫,被迫迎娶了万寿公主,并且,相传这位公主相貌及其丑陋。

  强扭的瓜并不甜,结婚后的郑灏并不幸福,于是,对白敏中怀恨在心的他便开始在朝上频繁的说前者的坏话。慢慢地,宫中怨恨白敏中的人越来越多,对他的排挤也越来越深。最终,咸通二年(861年)白敏中被贬官,到边远地区去凤翔去做节度使,这也算是对他趋炎附势的惩罚吧。

  白敏中临走前曾专门见了宣宗一面,并说道:“我之所以遭到郑灏如此大的怨恨,是因为我让他娶了他不爱的女人。我在朝中的时候,他不敢吭声,我一走,它必然会加倍的中伤我。”

  宣宗答道:“这一切朕都知道,但是,自己做的事应该自己承担后果,郑灏弹劾你的奏折朕都有有看过,如果,朕想治罪于你的话,你早就完了。”白敏中这才放心的离去。

  白敏中曾是一个刚正不阿的热血青年,一心只为朝廷付出,但是,这个大染缸最终改变了他,使他变成了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丑,最终,使其背上了千古的骂名。

  在白敏中出任凤翔节度使后不久,白敏中再次上表,请求辞官归乡,守护祖墓。唐懿宗又任命他为东都留守,但他却极力推辞,唐懿宗无奈,只得让他以太傅之职退休。之后,白敏中并于同年七月病逝,终年70岁,唐懿宗得知白敏中死讯,废朝二日,追赠他为太尉。太常博士曹邺认为白敏中“病不坚退,驱逐谏臣,怙威肆行”,给他定谥号为“丑”。

  之后,王夫之对其评价道:

  “李德裕引白敏中入翰林,既为学士,遂乘武、宣改政之初,夺德裕之相,竭力排之,尽反其政,以陷德裕于贬死,而乱唐室。

  唐之乱以亡也,宰执大臣,实为祸本。大中以来,白敏中、令狐绹始祸者也,继之以路岩、韦保衡之贪叨无厌而已极;然其为人,鄙夫耳,未足以为妖孽也。”

  白敏中墓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龙背乡北程村北。其墓志高93厘米、宽93厘米,刻有正书碑文52行,每行51字,1959年出土,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