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之外唐僧是如何西天取经 西游记外援

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西游记》里唐僧被三个徒弟护送着,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前往天竺取经。那么历史上的唐僧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下面和趣历史小编一起去看看。

  玄奘是东汉名臣陈寔(shí)的后代,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曾祖父陈钦,曾任后魏上党太守;祖父陈康,以学优出仕北齐,任国子博士,食邑周南(河南洛阳);父亲陈惠,曾做江陵的县官,隋朝衰亡后隐居乡间,其学问和气节为时人所景仰。陈惠共生四子,玄奘是他的第四个儿子,玄奘于隋朝仁寿二年(602年)出生,俗家名为陈祎(yī)。

  虽然家道衰落,但父亲活着的时候生计还不至于成问题,父亲去世后,生活日渐抓襟见肘,二哥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即长捷法师。玄奘11岁那年,随二哥入寺受学《法华经》、《维摩经》等。

  早在南北朝时期,人们在佛经的翻译中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为语言不通,对佛经的理解产生了很大的歧义和争论,进而发展成众多派别。为了解决争端,许多僧人都想去天竺国看看到底佛教是怎么回事,真正的佛典究竟是怎么样的。于是从南北朝开始不断有人去西方求取真经。

  根据史料记载,最早到天竺取经的是三国时代的一位高僧。在三国到两晋南北朝期间,也就是从3世纪到8世纪这段时间里,不断有高僧离开中土,不顾个人安危长途跋涉到天竺求经。单史书有确切记载的就多达170人,其中平安返回的只有43人,大多数人都在险恶的途中牺牲了。

  最著名的是东晋中叶的一个僧人叫法显,他的佛学修养非常深,而且梵文的基础也很好。法显西行求法,经过大漠雪山,到了北天竺,然后到中天竺,即现在的印度。法显在天竺待了三年,带了一些经书回国。无论带回来的东西多少,他的这种精神是非常了不起的。

  随着佛教的深入发展,隋唐时期对佛教的理解和争议也越来越大,有大志向的僧侣一直延续了这个强烈的愿望:去印度看看真正的佛教的情况,看看中土没有的经书究竟是怎么讲的。玄奘在佛经上的造诣非常高,深感很多译著不善,致使义理含混,理解不一,注疏也不同,对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分歧很大,难以融合。

  到天竺去探索佛教和佛教经典的本原情况成了玄奘最执着的期盼,贞观元年(627年),玄奘向唐太宗陈表,请求允许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的决心并没有因此动摇,贞观二年(628年),二十七岁的玄奘,从长安出发,“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开始了长途跋涉。

  玄奖的这一行为未获得官方批准,也没有通关文牒,属于偷渡,当时正值唐朝与突厥的征战,偷渡被抓是要被杀头的,凉州都督李大亮听说玄奘要西行,强令他返回长安。当地慧威法师敬重玄奘的宏愿,令小徒弟慧琳、道整二人秘密送出玄奘。

  玄奘在途中收了一个徒弟叫石陀槃。石陀槃生性顽劣,本打算从玄奘那里打劫些财物,没想到被玄奘的志向和赤诚感动,愿意跟随玄奘一起取经。后因路途艰难,石陀槃吃不下苦头,便起了杀心,想宰了玄奘回家。没想到逼近玄奘的时候,玄奘突然坐起身来,石陀槃没有得逞。

  石陀槃遂向玄奘说明自己不愿西去的意图,玄奘亦不勉强,石陀槃临走嘱咐玄奘,你若是被抓千万不要把我供出来。玄奘发毒誓不出卖石陀槃,他这才放心离去,玄奘继续上路,茫茫戈壁,其中的艰难险阻可想而知

  行至玉门关外的第一个哨口,玄奘夜间偷渡,却被守卫发现,差点被箭射中。好不容易逃了出来,行走在大沙漠上,白天黄沙飞扬,如同下雨,晚上看见人兽骨骸发出的磷火,闪闪烁烁,阴森可怕。走到葱岭北边的竣山,终年不化的积雪,行走十分艰难,玄奘晚上卧在冰上休息,如此过了7天方才走下山。

  一次,在恒河边上,一伙强盗认为玄奘体貌魁伟,适合祭祀突伽天神,便把他绑上祭坛,准备行凶祭天。玄奘并不畏惧,行刑前只是镇静地默念佛经。恰逢此时狂风骤起,乱沙飞舞,吹断了捆绑玄奘的树枝,暴徒以为老天责怪他们作孽,慌忙向玄奘表示歉意,这才侥幸躲过一场灾难。

  历经千难万险,进入天竺后,玄奘一边搜集和学习各种佛学经典,一边走遍天竺各地,巡礼佛教遗迹。玄奘在天竺待了13年,先后经历翠禄勒那、袜底补罗、揭若鞠阁等几十个小国家,又在那烂陀寺留学5年,备受优遇,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并出席了戒日王主办的全天竺佛旨辩论会,由于他高深的佛学造诣和威望,成为论坛主人。

  公元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他买了仆从,用二十匹马驮着657部佛经回归中土。公元64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数十万长安民众自发拥上街头列队欢迎,队伍在官道两旁排了二十多里,据说整整五天时间全长安人民在激动的情绪中忘却了工作。无论士农工商男女老少所有社会阶级都处在狂喜之中,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宗教家,获得过这么多人的疯狂追捧。

  他的精神领袖地位让朝廷茫然失措,也不得不警惕起来:为了避嫌,玄奘在整个欢迎过程中不发一言,尚且有数十万人为他如痴如醉,如果他登高一呼,公开发表不利于朝廷的言论,那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玄奘的政治敏感性告诉他,仅仅是韬光养晦还不能消除朝廷的疑虑,因而抵达长安后不久就急切求见唐太宗。唐太宗首先责备玄奘违反命令偷偷出关西游一事,然后才详细询问玄奘西游时所经历各国的山川形势、气候物产风俗等事。

  玄奘此时表现出惊人的记忆力和出色的语言条理,十几年来穿行数十国的经历仿佛是刚刚发生,哪怕是一些细节都能清晰的描述,这让爱才的李世民大大zan赏,甚至要求玄奘还俗以官员身份侍奉左右,还欲带玄奘随师出征辽东,作为长期咨询顾问。

  玄奘知道唐太宗无论是要求还俗,还是随军西征,目的都是要将他置于朝廷控制之下,但自己毕生的志愿在于编译佛经,便婉言拒绝了唐太宗的好意,希望把余生用来把这些来之不易的梵文佛经翻译成汉语,并提出希望朝廷给予人员,财务和场所上的支持,把少林寺作为翻译场所。

  唐太宗提出可以支持译经工作,但译场必须在京城的皇家寺院弘福寺。玄奘对皇帝的意图心知肚明,主动提出:“百姓为迎接玄奘西归太过热情,不仅触犯法律,更荒废了佛教法事,请朝廷派遣人员守卫寺门,以免出事。”这实际是自请派人监视,让皇帝放心。

  对于玄奘的识相,唐太宗非常高兴,当即表示:“法师此意可谓保身之言也,当为处分。师可三五日停憩还京,就弘福安置。”在得到玄奘愿意接受朝廷监管的承诺后,唐太宗才完全答应支持译经。后来唐太宗三番五次的令他还俗,但玄奘不改初衷,上疏陈明再三,表示“守戒缁门,阐扬遗法,此其愿也”。自此以后,玄奘法师“一入道场,非朝命不出”。

  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玄奘原本顺利的译经事业开始有了转折。众所周知,唐朝皇室认太上老君李耳为先祖,把道教当成国教,但此时佛教的势力却远远大于道教,唐长安城内有100多所佛寺,道观却只有40多所。唐高宗李治推崇道教,打压佛教便在情理之中。

  另外,唐太宗的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等人都与玄奘交好,也都是佛教徒。李治继位后,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对父亲留下来的辅政老臣不断打压,最终老臣们在政治舞台上销声匿迹,很自然的,玄奘也被高宗当成前朝老臣的同党备受冷落。

  为了削弱玄奘在民众心中的影响力,唐高宗多次责令玄奘弃缁还俗,玄奘一再明志,译经事业却不断遭到质疑和打断。为了摆脱统治者的控制,玄奘提出回家乡少林寺翻译佛经,并上言曰:“玄奘从西域所得梵本六百余部,一言未译。今知此嵩山之南少室山北有少林寺,远离鄽落,泉石清闲,是后魏孝文皇帝所造,即菩提留支三藏翻译经处。玄奘望为国就彼翻译,伏听敕言。”这一合理要求遭到朝廷的无情拒绝。

  对玄奘最关心的译经工作,唐高宗的支持也大不如前,唐太宗时曾派遣高僧十几位作为玄奘的助手参与译经,加上随从和仆人,整个译场人数超过百人。到了高宗时代,玄奘经常被迫更换译场地点,他身边的助手常常被更换,甚至缩减到只有五人,翻译速度大大降低。

  更让玄奘无语的是,唐高宗还另派遣文臣六人参与其中,给文臣们下了这样的命令:“时为看阅,有不隐便处,即随事润色。” 意思很明显,不仅仅是对玄奘本人加以监视,对他翻译的文字也要注意,文臣们有随时干预和修改的权力。玄奘生命中的最后十年,就是在这种处境下艰苦生存,身体每况愈下,经书翻译工作困难重重。

  在人身管制上,在太宗朝时还是心照不宣的温和监管,到高宗朝时已经成了冷酷不近人情的监禁。公元656年,玄奘为了治病,未经请示外出求医,唐高宗得知后极为不悦,派遣御医前往探视,名为治病,实际却是问罪,玄奘事后惊慌失措的送去了谢罪表。

  玄奘最后的工作场所,是位于今天陕西省铜川市玉华山中的玉华寺(已毁),本是皇家避暑地,但冬季却非常冷,玄奘在西域时就落下了畏冷的毛病,每到寒冷时节就容易发病。

  公元664年1月,62岁的玄奘在繁忙的工作中摔伤了腿,自此一病不起,躺了二十多天后,于2月5日逝世。在他死后两天,宫中派出的御医才姗姗来迟

  他的遗体被送往长安慈恩寺停放了2个月,到了4月15日才送往长安城外东南的白鹿原下葬,与他回到长安那次相似,同样有成千上万的人自发前往迎送,只是这一次,送葬行列里没有一名朝官,也没有人出面为他撰写塔铭墓志,大唐王朝对这样一伟大人物的离世,充满了诡异的沉默。

  玄奘意志虽坚,但他凭借一己之力很难完成译出所有佛经的重任,终其一生,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在他死后数日,对佛经毫无兴趣的唐高宗下令停止译经工作,未翻译出来的经书被送回大慈恩寺保存,再也无人问津

  此外,由玄奘叙述,辩机撰文的《大唐西域记》是我国和世界最早的国际新闻作品集,记述了玄奘所亲历的28个城邦、地区、国家之概况,有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

  随着文化的不断融合,佛教早已成为我们古典文化的一部分,很多诗人的诗作中都融合了清幽宁静的意境,李白,杜甫,白居易,孟郊,贾岛,都有很多带有禅味的诗歌,当然禅诗写的最好的还是王维。

  玄奘九死一生舍身求法的坚韧和执着也是他留给我们的伟大精神财富,鲁迅先生赞他为“民族的脊梁”,梁启超也称他为“千古一人”。无论作为宗教领袖,还是文化的融合与传播者,玄奘无疑都是一座大山,是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