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不在少数,受世人尊敬的也有很多,但生前受人尊敬,死后到地狱当差的却屈指可数。北宋时期有三个人物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点。
一个是妇孺皆知的包拯。历史上的包拯公正廉明,秉公执法,刚正不阿,常常替百姓申诉冤假错案。无论在朝廷,还是在民间,包拯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素有“包青天”之称。当时,在京师就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类的说法。在民间传说中,包拯死后,被封为阴间的阎罗王,位列十殿阎罗之首,居第一殿。后来,包拯在工作中屡放冤魂还阳昭雪,破坏了阴间既有的秩序,被降职到第五殿。
网络配图
一个是享誉北宋文坛的范仲淹。世人皆知范仲淹文章写的好,文学成就突出,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一位清廉的好官。范仲淹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很大;范仲淹担任地方官时,鞠躬尽瘁,政绩斐然,如他出任泰州时,重修捍海堰,在“捍患御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人民的权益,人们将该堤命名为“范公堤”。范仲淹死后,民间就有"在冥间""见司生杀之权"的说法。
一个是北宋名相寇准。同包拯一样,寇准秉直刚正的形象在民间多有流传。早在寇准生前,人们就在驿舍旁侧,挂寇准图像,拜作"阎罗王"。寇准死后,民间更是将寇准阎罗的形象大肆渲染,并深入人心。
网络配图
清廉、刚正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历来让人怀念和追思。其实,不止是北宋,民间传说中南宋丞相江万里,为人正直,死后也是化身阎罗王。
在民间传说中,阎罗王的原型大都是相对柔弱的文官,有没有武官呢?答案是有的。隋代名将韩擒虎生前被封为上柱国大将军,“死做阎罗王”。这种说法在初唐时期就非常流行。
历史上的正面人物那么多,为何偏偏这些人最后到地狱当差,并做了阎王呢?
网络配图
一方面,自佛教传入中国后,阎王一直作为地狱之神的形象出现,是管理地狱的王。国人对这一点似乎深信不疑。后来,在民间传说中,阎罗王不再是主宰一切的神,其权力被逐步分割,一个阎罗王对应负责一个审判事务。如此一来,阎罗王的形象一变为十,遂有“十殿阎罗”之说。这也为历史人物化身阎罗王提供了附会的空间。至于十殿阎罗在前,还是在后,这似乎很难断定。不过普遍的说法是,十殿阎王之说自明清以来盛行,而十殿阎罗的历史人物都出现在宋之前,很明显这些人的阎罗王形象是民间附会上去的。
另一方面,凡是死后化身为阎罗王的历史人物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关于这一点,包拯、范仲淹、寇准等文官自不必说,武人出生的韩擒虎更是清正廉洁无私情,镇守一方保平安。而这些都是契合人们内心渴望的。人的一生,有两件大事,生和死。在现实世界里,人们很难遇到绝对的公平正义,甚至笃信的因果报应也无法看到,只好寄希望于阴间,更确切地说是阴司之主的正直。在这种背景下,民间选择几个公正清廉、有较高知名度的官员给阎罗王造像,又有何不可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