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8-0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自古有考试就有作弊。古代国家举办科举考试,从来都是戒备森严,防止夹带,脱光检验,二十四小时考官轮流视察,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对于考试作弊似乎并不困难。但是在1858年,清朝晚期第一大科考舞弊案件中,有六分之一的录取考生被查出有问题,举国震惊。这种瞒天过海的作弊手法,到底有高明?
网络配图
自隋朝建立科举制度开始,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想方设法防止考生作弊,除了上面提到的防止现场作弊的方法,统治者们也很关注考官协同考生作弊的可能。在武则天时期,发明了一种“糊名”的方法,就是考生答完以后,由工作人员把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信息用纸糊起来,以防阅卷官徇私舞弊。
网络配图
但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为考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笔迹和在卷子上做暗号,向阅卷者表明身份。这种堂而皇之的作弊手法,当权者们也很苦恼。于是他们想了一个方法——“易书”。考生卷子被密封以后,再统一让人把卷子原文不动抄写一遍,由考官判这些复印件。这样想来应该是万无一失了吧!
然而,1858年的科举考试中,依然有十几个人成功作弊,仅仅因为后来一个小纰漏,朝廷才发现了真相。这种看似万无一失的反作弊方法,他们又是怎么做到的?
网络配图
卷子的笔迹虽然改了,但内容不会变啊,这纰漏就出现在内容上。考事先现和考官商量好,在哪个地方写哪些字。比如第一篇文章末端用历史2个字作结尾,第二篇结尾用很好看结尾,这样考官看了就知道是哪个考生了。这种方法就叫做通关节。
为确保无误,每个关节通常会有三四处字眼,考生确定好关节后,也可以写在纸条上递给考官,在条子上画三个圈或五个圈,意思是如果我考中了,就给您三百两或五百两白银。
在晚清这次震惊朝野的科举舞弊中,共惩处各级官员91人,主考官一品大员柏葰被斩首于菜市口。从此科场清肃三十年。对于作弊和防作弊,技术很重要,制度也很重要,但最最重要的还是人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